慢粒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确诊为慢粒患者,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突然升至200分,可发生哪些变化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对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以及慢粒与类白血病反应之间的鉴别有重要价值。以前普遍认为在慢粒时NAP 的活性降低.在部分患者,也可出现突然升高,应密切结合临床观察,对于慢粒的治疗不必操之过急,白细胞计数在100×109/L以下的患者不需立刻治疗、因为循环中主要是成熟的粒细胞,其体积较原始细胞小且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白细胞计数在200×109/L以上者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当前以采用细胞毒药物作化疗为主。对于那些因白细胞极度增生而出现的症状,如有阴茎异常勃起、呼吸窘迫、视力模糊、心理变态等,则应在进行急性的白细胞除去术的基础上联用骨髓抑制剂进行治疗。

什么NAP积分?那慢粒在骨髓象中又是怎么体现的?

NAP积分在慢粒中是下降的

看了格列卫伊马替尼说明书这么多的不良反应,吓得我差点把药扔了出去,有没有一样感受的慢粒病友?

伊马替尼说明书是讲了很多副作用,很长很吓人,其实肿瘤药都是这样的,伊马替尼已经属于靶向药,不良反应相对化疗药,已经算是好的了。现在医学研究已经进步很多了,去年底新上市的中国原研创新药氟马替尼,属于二代+的伊马替尼,疗效和老二代药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类似,但不良反应概率更小,故称二代+,其药物分子结构和靶标的结合专一性更强一些,故其他作用也就是不良反应小一些,但是不良反应因人而异,具体到每个人不一样。

进口二代慢粒药物有哪些?

二代分为达沙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又分为进口国产,进口一年11万,国产6万;尼洛替尼一年也是11万左右。 便宜的也有,香港新港药房,可以买印度和进口的要比中国便宜太多了。

我是一位慢粒性白血病的患者,女48岁,家住农村,吃达希纳尼洛替尼胶囊,此药特贵,每月2.9万元,新

买医院当地医保然后定点,再找医生搞门特,我这边这个医院有一个买这个药的慈善机构,然后买完960粒送600粒,我这边就是这个情况

去年6月确诊慢粒,伊马替尼吃了9个月耐药,刚拿到结果基因突变是E255类型, 像我这样的慢粒能活多久?

其实不用那么悲观呀,即使伊马替尼耐药,也还不至于问慢粒能活多久。因为早就有了二代药,抑制病情更深更稳,检查指标下降快,对多种常见基因突变也有抑制作用。比如去年新出的豪森氟马替尼,对常见突变型基因抑制作用覆盖E255类型的,老一点的二代药尼洛替尼也可以覆盖,而且不良反应更低些,要相信医学研究是越来越好,可以放心用的。

伊马替尼用于慢粒的治疗已经半年多了,上次复查结果出来,医生说可能是耐药了,咋办?

病友莫慌,关于慢粒的治疗,我也是服用伊马替尼半年后耐药了,然后就给我换的进口二代的尼洛替尼,也就是达希纳,好是好,但副作用也不少,而且太贵了。你说的氟马替尼听说过,好像在做优惠活动,一个月药费才二千多一点。还可以接受,关键是听说氟马替尼是尼洛替尼分子结构上的优化产生,能克服尼洛替尼的部分缺点呢。疗效也比一代的伊马替尼好得多,这是我认识的一个病友他参与了氟马替尼临床试验后说的。所以你可以关注一下。

慢性白血病慢粒,确诊了,想用二代TKI药,听说了新药氟马替尼,怎么样?

慢性白血病慢粒新药氟马替尼虽然上市才几个月,但是新药都是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才会批准的,安全性就是三期临床试验主要观察的事项,从临床试验数据看,氟马替尼相对于已经上市的几种二代药相比,有更佳的安全性:所以属于二代+。另外呢,从药物机制上看,氟马替尼和靶标结合和专一性要强于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所以理论上也是不良反应更小。客观说,你说的情况历史上也是有过,新药上市后因为严重不良反应退市,但毕竟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

请问慢性白血病中的慢粒,伊马替尼耐药后想换药,选择有哪些?

慢性白血病中的慢粒,一线治疗就是TKI类药物,伊马替尼属于一代,耐药后建议换二代TKI,目前可以选择的有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和新上市的氟马替尼,尼洛上市最早,最后一种是新上市,二代药疗效都比一代好,三种药疗效应该说差不多,主要看不良反应和费用的差别,你可以比较下这三种二代药,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

慢粒能治好吗?吃国产伊马替尼一年,融合基因1.8%,看专家说伊马替尼至少吃三年才考虑停药,想换二代药。

慢粒能治好吗?以停药为治好的话,公认的二代药停药率更高,停药所需服药时间也更短,所以换二代药这个想法是对的,选哪个,目前三个二代药,按上市先后顺序分别是尼洛替尼、达沙替尼和氟马替尼,氟马替尼是去年底新上市的中国原研创新药,疗效和其他二代药差不多,安全性方面好一些,氟马替尼较常见轻度腹泻,心脏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水肿的发生率低,但是不良反应是因人而异的,所以选哪个好还是要看适合不适合。

急变期的慢粒白血病有哪些治疗方案

慢粒白血病是一种骨髓造血异常的表现,这是由于骨髓性白细胞出现异常的增生现象。而慢粒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的数量是大量增多的,慢粒白血病患者的发病阶段可分为三个,如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而下面我们要了解下急变期的慢粒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针对慢粒白血病出现的急变阶段的症状,我们可以用哪些治疗方案来改善呢?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尼罗替尼 或者达沙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四种最常见的白血病之一,在世界上所有的白血病病例中大约占15%。如果不治疗,CML将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从初期(慢性期)经过一个过渡期(加速期)发展到急变期,从而迅速致命。而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诺华公司2001年推出的格列卫具有很好的疗效。该药通过攻击CML癌症细胞中的异常蛋白质bcr-abl来进行治疗的达希纳能更有效针对诱发癌症的bcr-abl基因及其变异基因。达希纳(尼洛替尼)的作用机理,诺华公司基于对格列卫(伊马替尼)bcr-abl复合物晶体结构的了解,合理设计了一种针对bcr-abl耐药突变的新型abl激酶抑制剂,在甲基哌啶部分加入新的结合基团,同时保留一个酞胺药效基团以保持对G1u286和AsP381的H键相互作用。这就是达希纳(尼洛替尼),是一种高亲和力的以氨基嘧啶为基础的ATP竞争性抑制剂。体外研究显示,能够选择性抑制bcr-aLl自磷酸化,降低野生型bcr-aLl和格列卫耐药突变细胞的增殖和发育能力。②配型相合的相关或无关供者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无法耐受时考虑)。③可采用新药临床试验。一些病人诊断时外周血出现大量的白细胞,引起血液循环阻力增大及血管堵塞,引起出血或高凝血症等,需要通过白细胞分离术或化疗来降低白血病细胞数量。同时需要大量补液,将细胞坏死释放出来的毒性物质排除体外。 总之,只有用心的了解以的内容,患者才知道哪些治疗方案对自己的帮助,如果你是慢粒白血病患者,那你可以了解下,相信对你应该是有些参考作用的。同时希望慢粒白血病患者早日好转。

关于慢粒性白血病

慢粒性白血病 (CML) 生物学 慢性髓性白血病——慢粒性白血病(CML)的特征是髓系细胞的过度产生和累积,导致显著的脾大和外周血白细胞过高。循环中的自细胞由看似正常的粒细胞或杆状核细胞组成,也有一些为较早期的髓系细胞,偶尔有原始细胞。这些细胞保留有正常的功能,因此患者常常能够生存很多年,在病情活动时应用相对非特异性的治疗如美法仑或羟基脲以防白细胞数过高而致命。但是随着病情进展,白血病克隆越来越不稳定,疾病逐渐进展为与急性白血病类似的状态。 对CML.生物学的研究发现疾病来源于非常早期的多能造血干细胞,因此,尽管临床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的过度增殖,CML患者的红细胞、巨核细胞、巨噬细胞、甚至B淋巴细胞都可来源于恶性克隆。 90%的CML.患者骨髓细胞中发现Ph染色体。Ph染色体由9号和22号染色体长臂的平衡易位所产生,这是发现的第一种与特定的肿瘤有关的染色体异常。这一易位使得9号染色体上ABL原癌基因的大部分移位,与22号染色体BCR基因的5"部分关联。BCR基因的断裂点位于两个相对短的序列之中。一种序列中,主要的断裂点集簇区(胁6cr)涉及所有的CML.和半数Ph+AIJL,转录产生的嵌合蛋白是一杂合的p210蛋白;另一序列,次要的断裂点集簇区(m一6cr)产生的是p190嵌合蛋白,与另外50%的Ph+ALL有关。这两种情况下,易位使得ABL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持续表达。最近的研究发现许多有CML.临床表现而无通常的细胞遗传学改变者具有分子水平的BCR/ABL易位。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的BCR/ABL阴性的CML。不存在。对于CML。来说BCR/A舭易位并不仅仅是一种标记而已。利用逆转录病毒将p210蛋白的基因导人小鼠的造血干细胞,可出现一种类似CML的综合征。 临床特征 CML。一般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超过90%的患者在慢性期得到诊断。25%的患者因血常规检查而偶然诊断本病。但是更多患者表现为疲乏、体重减轻、盗汗、脾大引起的左上腹胀满。偶尔可以见到血小板增多引起的出血。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一般正常,因而很少以感染为首发表现。有时出现白细胞淤滞的症状,尤其在白细胞数超过400×10"/L时,白细胞淤积在肺、脑、视网膜血管可导致呼吸困难、困倦、神志不清或视力低下。最常见的体征是脾大,发生于60%的患者,可以非常显著,到达骨盆边缘。慢性期淋巴结肿大不常见。少见的情况下,患者诊断时已处于急变期,其临床表现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类似。 实验室检查 诊断时所有的患者都有白细胞增高,数目自(10~1000)×109/L以上不等。多数细胞为髓系细胞,从髓系原始细胞到表现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不等。有时见到嗜酸陛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常见,血小板数常增高,有时表现轻度贫血,骨髓检查发现髓系增生极度活跃,偶尔伴有骨髓纤维组织增加。多数患者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少于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计数明显下降。由于转钴胺素I和Ⅲ的 水平增高,维生素B。:水平常很高。血LDH和尿酸水平有时增高。骨髓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Ph染色体可诊断CML。 鉴别诊断 CML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任何患者表现为持续的无法解释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尤其表现脾大时,应怀疑患有CML。对骨髓标本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以确定诊断。对于临床表现典型而细胞遗传学正常者应行分子生物学检查以寻找有无杂合的BCR.ABL基因。与CML.相似的疾病包括各种淋巴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骨髓纤维化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及慢性粒.单系白血病。 治疗 CML患者在慢性期一般状况通常较好、可耐受,但是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疾病的临床表现开始发生改变。约2/3的患者进入加速期,其特点是原始细胞超过15%或外周血或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超过20%,非治疗措施引起的血小板下降低于100×10"/L,显著的髓外造血或发现除Ph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改变。另外1/3的患者突然出现原始细胞危象,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超过30%。2/3的急性期患者与急性髓性白血病相似,另外1/3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相似。 常规治疗 对于新诊断的慢性期CML,传统的治疗包括美法仑,起始剂量为每日2—4mg/m。,或羟基脲,起始剂量为1~2mg/m。。这些药物可控制患者的症状,将外周血白细胞维持在20×10"/L以下。经过这些治疗,慢性期常为3.5年,一旦发生急变,平均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Sokol研究了625例年龄为5~50岁的患者,发现应用传统化疗治疗者,下列5个参数可用于预测生存,即性别、脾脏体积、血小板数、血细胞比容,外周血中原始细胞的百分数。后来,对比美法仑和羟基脲的随机试验表明应用羟基脲者的慢性期和总生存期都延长。 干扰素 最近,研究表明单用干扰素或在羟基脲控制了白细胞数之后应用,干扰素都能够控制CML.的外周血细胞数。另外,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有5%一20%可以达到部分或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而这在羟基脲治疗时是很少见的。干扰素的疗效呈剂量依赖性,5×10。U/(m。·d)或更高剂量时效果最佳,一些随机研究将羟基脲单药与干扰素单药或羟基脲联合干扰素作对比,多数研究中,干扰素治疗者的慢性期持续时间和总生存得到了改善。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应用含干扰素的方案后5年生存率提高了15%(57%vs.42%)。那些达到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的患者预后尤其好。更近的随机研究表明干扰素加阿糖胞苷可以增加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异常的缓解率,但对生存是否有影响还不确定。 干扰素较羟基脲的副反应多,包括发热、寒战、不适、食欲减退、肌痛以及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缓慢增加剂量和加用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减轻这些并发症。多数患者的上述症状在2~3个月后消失。 STI-571 sT—I 571是一个BCR-ABL酪氨酸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后者几乎在所有的CMI.都被持续激活。最近完成的一项剂量探索研究中,急变期CML。或Ph阳性的ALL应用ST-I 571 300~1000mg/d口服,21例CML。中完全缓解为4例,20例ALL.患者完全缓解为14例。但不幸的是,这些反应多数不持久。54例慢性期CML。 中53例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主要的细胞遗传学改变的缓解率为31%,结果令人鼓舞。此药的耐受性较好。 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唯一能治愈CML.的手段。约15%接受HLA相合的同胞的干细胞移植者的急变期患者得到治愈,如移植在加速期进行,则效果提高到40%。慢性期进行移植者效果最好。无论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的几千例资料,还是大的单中心研究,如西雅图的报告,都认为HLA相合同胞供者移植能够治愈65%一75%的患者,约15%的患者出现复发,15%死于移植相关的并发症。 多数有关异基因移植治疗CML的研究发现年龄是一重要的预后因素。但是,最近报道超过50%~65%的患者达到长期存活。多数研究发现从诊断到移植的时间同样影响移植的效果,诊断后一年内进行移植者的效果最佳。多数研究采用美法仑加环磷酰胺或环磷酰胺加全身放疗进行预处理,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两者的效果相似,多应用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预防GVHD。 有关相合的无关供者干细胞移植治疗CML的报道逐渐增多。近期登记的结果表明50%的患者有长期无病生存的可能,一些大的单中心的报道高达75%。无关供者移植效果差的原因几乎都是因为GVHD和相关感染增加所致。一些试验性研究报导了自体移植治疗CML的结果,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自体移植能够延长CML的生存期或将其治愈。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格列卫)使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有效治疗出现了极大的进展,目前已成为CML一线治疗的首选。 伊马替尼第二代药物尼洛替尼已经上市应用于治疗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CML。 而第二代TKI药物迖沙替尼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耐受的CML及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迖沙替尼具有更强的抑制BCR-ABL作用,体外研究显示期抑制BCR-ABL的强度为伊马替尼的325倍,尼洛替尼的1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