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中兴名臣曾国藩的管理智慧》暨解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发展的实用学课程,融汇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智慧和现代管理学原理,比较、借鉴曾国藩的管理案例,诠释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策略、方法和技能,学会从传统、现实和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实践打下良好的管理基础。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基于为人处世哲学的以人为中心的一系列协调活动”,将曾国藩的韬略与现代企业管理相关联,分析了易经、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思想与现代管理的关系,从国学的视角与实务,诠释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多元化管理的原理,以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为线索,提炼、荟萃了对当代管理者大有裨益的现代管理思想,其中很多精华与智慧对当代管理者解决日益复杂的管理问题会有很大帮助与启发。
设计思路:
大道至拙---曾国藩!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集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文学家于一身。曾国藩的管理方略与领导智慧:知人善用,严于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对近代中国史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而影响。
本课程主要讲解曾国藩管理方略与领导智慧即中国式管理中的三同、三人、四合、四道、并提炼曾国藩管理方略与领导智慧,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解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梳理中国管理模式的特征和领导智慧。学习本课程能够更好理解“中国式管理模式”,掌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思想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东方管理思想、方法和实践。
课程目标:
● 阐述曾国藩的人生三变:儒家、法家、道家的管理特征与领导智慧;
● 借鉴先贤智慧,曾国藩识人用人智慧与巡视巡察在企业管理的结合;
● 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学习行之有效的管理智慧、管理技能和管理策略;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思政课、党政机关与企事业领导层、企事业经营者与治理者
课程大纲
引 言
做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儒家修身)
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韩(法家刑名)
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处世(道家不争)--- 幕僚欧阳兆熊忆文正公
“居高位以知人晓事为职”——蔡锷评曾国藩
“能成大事者,必其自胜之力甚强”——梁启超评曾国藩
“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伟人毛泽东评曾国藩
第一章 曾国藩是如何训练湘军的
“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有如彼之完满乎?”---伟人毛泽东评价曾国藩带领湘军
第一讲 曾国藩的智慧“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巡视工作的“大处着眼”---湘军的整体精神面貌特征
2、巡察工作的“小处着眼”---湘军的训练操练具体内容
3、巡视过程中问题呈现汇总---身到 口到 眼到 手到 心到
4、巡视巡察中要客观中正---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第二讲 湘军精神:忠诚 担当 求是 图强
1、政治建设---忠诚:绝对忠诚是一支队伍稳定度的基础
2、组织建设---担当:识人用人是一支队伍战斗力的表现
3、思想建设---求是:实事求是精神是党的一贯优良传统
4、纪律建设---图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廉洁自律
案例 曾国藩识人用人四部曲:广收、慎用、勤教、严绳
第二章 “降龙伏虎曾国藩”的心性修炼---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自我管理
第一讲 修身当自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国式奋斗
1、易经:元亨利贞,吉凶悔吝---职业规划的客观中正
2、儒家: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职业生涯的努力拼搏
3、道家: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职业发展中自我调整
4、医家: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现代企业的情绪管理
5、佛家:六欲--眼耳鼻舌身意---正确引导欲望与五大需求
案例 曾国藩告诫九弟曾国荃:强自禁制,降伏此心。释氏所谓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亦不仅余与弟为然,要在稍稍遏抑,不令过炽。
案例 《曾国藩家书》: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第二讲 人生重要的六个阶段---基业长青的六龙御天
1、潜龙勿用 自强不息的智慧---实事求是不可眼高手低
2、见龙在田 把握机遇的智慧---现代企业发展中的机会
3、惕龙乾乾 慎言慎行的智慧---中层管理者的自我认知
4、跃龙在渊 与时俱进的智慧---职场精英具备创新意识
5、飞龙在天 修齐治平的智慧---企业高层提升亲民思想
6、亢龙有悔 功成不居的智慧---工作中的成绩不可独占
案例 《曾国藩人生四部曲》
1、紫蟒降世,传奇出生---少年不识愁滋味 老天最爱笨小孩
2、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翰林发迹贵人助 首先知道和谁处
3、惕龙乾乾,或跃在渊---太平天国跃龙起 要想识人先识己
4、修齐治平,明哲保身---子城效仿郭子仪 功成身退识大体
第二章 “修齐治平曾国藩”的管理方略---打造现代企业中的高效团队
第一讲 三同之道---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团队建设
1、认同智慧--同声相应:沟通的基本前提是尊重
2、赞同智慧--同气相求:相处中的彼此相互欣赏
3、和同智慧--和谐相处:如何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案例 曾国藩:人若一味见别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案例 曾国藩: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案例 曾国藩: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第二讲 四合之大---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领导品质
1、与天地合其德: 创造价值和解决问题
2、与日月合其明: 工作方法和意识形态
3、与四时合其序: 遵循规律和注重整体
4、与鬼神合其吉凶: 为人处世知行合一
案例 曾国藩:爱禾者必去稗,爱贤者必去邪,爱民者必去害 民之吏,治军必去蠹军之将,一定之理也。
案例 曾国藩:处人处事之所以不当者,以其知之不明也。若巨细周知,表里洞彻,则处之自有方术矣!
案例 曾国藩:严绳:立法度,上规矩,严加管束--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案例 曾国藩: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第三章 “识人用人曾国藩”的知人善用---选用育留的领导力修炼智慧
第一讲 儒家 道家 法家在领导智慧中的应用---“三字经”知 通 同
1、 知人心---了解和把握人心动向的高明以及自知的精明
2、 通人性---“人性向善”情理兼修的人性管理与制度管理
3、 用人欲---正确认知“富贵人之所欲”并加以引导成就
案例 曾国藩:知人之道,终须多见几次,亲加查看,方能得其大概
案例 曾国藩:至用人一节,实为万事根本,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
案例 曾国藩:方今天下大乱,人人皆怀苟且之心,人皆为名所驱,为利所驱,而由为势所驱!
第二讲 儒家经典《尚书·大禹谟》十六字真言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
1、人心惟危:人心变幻莫测---真实理性与主观感性的合二为一
2、道心惟微:道心中正入微---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为何如此微妙
3、惟精惟一:君子务本精益---现代企业中工匠精神的具体实施
4、允执厥中:把握分寸尺度---现代企业中管理教育要因类施教
案例 曾国藩:合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案例 曾国藩: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案例 曾国藩: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案例 曾国藩: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参考资料
1. 《易经》、《大学》、《论语》、《道德经》、《史记》、《资治通鉴》;
2.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
3. 中国历史概况,中国革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5.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8、《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 1989年;
9、《曾国藩》,唐浩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
10、《曾国藩家训》,郦波著,民主法治出版社,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