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总书记
三千多年前 周武王建立周朝,在山东分封了多个诸侯国。春秋末年,诸侯兼并,形成了两大诸侯国——东临大海的齐国和北倚泰山的鲁国。山东故被称为“齐鲁大地”。齐鲁大地山川形胜,人杰地灵。
不同商人群体地域、血缘、乡谊,传承为一个特殊的名字——商帮。鲁商,和徽商、晋商、浙商、粤商一起,被公认为中国五大著名商帮。古时山东商人又称鲁商,在中国历史上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齐国,经过宰相管仲的改革,齐国就出现了中国商业史上的首个繁荣期。
鲁商是山东的商人精英群体,有人称山东商帮,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鲁商是山东经济、社会宝贵的人文资源,伴随着“鲁商” 概念迅速享誉全国,鲁商已成为国人解读山东经济、山东速度、山东精神的一种范本,成为山东的一张崭新名片。鲁商精神,历经三千多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至今依然展示出历久弥新、强大旺盛的生命力。
课程收益:从齐鲁文化出发,探究三千年鲁商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核。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齐鲁文化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而其中的儒家思想的精髓做人做事“仁义礼智信”传承至今,法家文化的代表人物管仲更是富国强兵,发展经济;兵家文化的代表孙武可谓是“商战与上战”的完美结合;墨家文化的“兼相爱,交相利”提醒世人“名利不可独享”;齐鲁文化在政治、经济、伦理,尤其是治国理政以及教育文化方面的智慧,在后世特别是当今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之道、职业素养提升中得以体现,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在世界声名远播。
本课程依照不同视角和层面对齐鲁文化中所蕴含的智慧进行阐述,具体分析鲁商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如何引导当今企业家经营,理解和践行齐鲁文化的智慧
《齐鲁文化与鲁商精神》在本课程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其中包括:
1、传统文化层面:彰显出儒家文化的精神底蕴---礼义廉耻的君子人格
2、时代精神层面:奋进新时代,贯彻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企业管理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共识
企业家精神就是追求“向上”“向善”,最终实现“明德”完善人格,建立持续“尊德性”和“道问学”的心境和意念,塑造更精彩的人生。
课程时间:0.5-1天 6小时/天
课程对象:总裁班、公开课、思政课、企业中高层领导、国学爱好者;
课程大纲
第一章 齐鲁文化的核心 · 鲁商精神的自我管理--“修身”
第一讲:鲁商精神 ·“止于至善”---志向的确立
1. 面对迷茫:人生分阶段完成目标的智慧
2. 面对指责:以直报怨和心中坦荡的智慧
3. 面对刁难:忠告而善与不可则止的智慧
4. 面对生命:豁达性情与审时度势的智慧
5. 面对传承:教育传家和人生五伦的智慧
第二讲:鲁商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与达则兼济天下”---君子人格与成人达己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自我管理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合规与知人善任的条件
1. 向颜回学习--做一位君子
修己成仁:品德第一,懂事比能做事更重要
1.“儒家八德”的企业文化与商业价值中的应用
2.“儒家九思”的为人处世与职业生涯中的应用
3.“为学”“为人”“为政”三者文化关联与实践
2. 向子路学习--做一位勇者
自胜者强:百折不挠,勇于面对困难的挑战
1. 打造企业文化属性和企业价值
2. 构建商业文化属性和企业价值
3. 向子夏学习--做一位学者
1. 善于学习:学以致用,职业生涯成长的唯一路径
2. 工匠精神:“专业与管理”共同提升的学习型氛围
第二章 齐鲁文化的核心 · 鲁商精神的品行--“八德”
第一讲: 鲁文化强调“做人”的根本---孝、悌、忠、信
1、“孝”——做人做事的根本所在
2、“悌”——组织内部的人际管理
3、“忠”——爱国爱家与爱岗敬业
4、“信”——为人处世的诚信之源
案例:曾国藩:读尽天下书,唯一“孝”字---传家立业
案例:“不知孝”:犯上作乱,不知感恩的根本原因
第二讲:齐文化遵循“做人”的合规行为---礼、义、廉、耻
1、“礼”——道德涵养的外在表现
2、“义”——君子四非与正义行为
3、“廉”——人生辉煌的前提条件
4、“耻”——君子四心与知耻后勇
案例:“礼之用,和为贵”与知和而和,以礼节之。
案例: 管子认为国之四维的对于为人、为学、为政的重要性。
齐鲁文化与鲁商精神:
1、不贪名利 2、行为合理 3、敢于担当 4、乐于奉献
第三章 齐鲁文化的核心 · 鲁商精神的境界--“五常”
第一讲:鲁商精神--经营发展与知人善任
企业管理的经营属性:向子贡学习---如何做一个企业家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1. 患不知人也:从正确的角度对人欲在经营中的运用
2. 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没有最基本的诚信则无法长久
3. 君子坦荡荡:诚实经营与奉公守法的人胸怀常坦荡
4. 大德不逾闲:经商中底线不能碰触,但要灵活掌握
5. 人之生也直:做合法与合规的生意。不可歪门邪道
第二讲:仁义礼智信---鲁商精神的境界与宗旨
仁篇:仁者爱人---人生的境界与修养
1. 做人的根本:君子务本,孝悌也者,仁之本与!
2. 识人与用人:巧言令色,鲜矣仁;足恭尤为可怕!
3. 如何不生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与家无怨!
4. 四非要践行:克己复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义篇:见利思义---正确的意识形态
1. 大义: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信仰的力量
2. 侠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儒墨的融合
3. 仁义:宽厚正直,通情达理;--儒法的内涵
4. 利义:义之和也,见利思义;--儒理的智慧
礼篇:礼之用,和为贵---和谐的行为规范
1. 恭而无礼则劳: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会劳倦疲乏
2. 慎而无礼则葸:只知谨慎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
3. 勇而无礼则乱: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
4. 直而无礼则绞: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
智篇:知人者智---知人善任的能力
1. 同志同道--相处智慧: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 三损三益--交友智慧:直、谅、多闻;便辟,善柔,便佞
3. 三达德---君子之德: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 知人用人--儒道融合:与日月合其明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信篇:朋友交,贵乎信---为人处世的艺术
1. 信而后谏---与上级相处的修炼心法
2. 信而劳民---执行力提升的修炼心法
3. 忠告而善---同事相处的信任产生美
4. 言必信,行必果---做事准则的真谛
5. 品德和付出---职场辉煌的两大法宝
6. 国学智慧解读---“信”的不同内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总书记
参考资料
1.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易经》《道德经》《史记》《资治通鉴》《传习录》;
2.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
3. 中国历史概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革命史;
4.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选集》,毛泽东文集、诗词;
5. ***系列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 《东方管理学》,苏东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7. 《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宫玉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8. 《大国价值》,《大国精神》,《大国智慧》,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7年10月;
题外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本课程正是对国学经典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成长之道,自我管理之道、修齐治平之道等等进行深刻剖析,结合现代管理阐述了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以期待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能带来帮助。
本课程学术视域宽广,追本溯源,采用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来探索中华民族提倡的君子人格具体范畴,并在本课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聚焦在: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自强日新、博学笃行;注重经典文献的解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优美流畅、平实生动,讲解深入浅出,逻辑线索清晰、环环相扣,是响应时代号召与组织发展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