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对象:
企业宣传的人员
课程天数:
1天(6小时)
课程大纲:
第一讲:宣传的认知
一、 宣传的目的
案例讨论:为什么要对受众宣传
1. 企业对内宣传的目的
2. 企业对外宣传的目的
二、 宣传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求
1. 专业素质
2. 业务素质
3. 思维能力
第二讲:短视频脚本与故事本和剧本的区别
一、 摄影摄像的景别及用途
1. 全景
2. 远景
3. 中景
4. 近景
5. 特写
二、 固定机位
1. 单点固定
2. 多点固定
三、 运动机位
1. 推
2. 拉
3. 摇
4. 跟随
5. 蚂蚁
6. 升降
7. 案例讨论:为什么要用移动机位
8. 一镜到底主要是拍什么
9. 案例讨论:这场对话中移动机位都给谁啦?
第三讲:短视频的脚本写作
一、 短视频创作的立意
1. 主题与立意的区别
2. 案例:金庸与周星驰作品的立意区别
二、 受众喜欢简单的逻辑还是复杂的逻辑
1. 案例:红头文件的逻辑
2. 案例:电视广告的逻辑
3. 案例:爱情故事片的逻辑
4. 案例:纪律片的逻辑
5. 案例:爱国电影的逻辑
6. 案例:综艺节目的逻辑
7. 总分逻辑
8. 推理逻辑
课堂作业:看案例分析逻辑
三、 脚本的艺术包装类型
1. 传统文章结构--总分结构
2. 传统文章结构--推理结构
3. 艺术包装的结构—对比结构
4. 艺术包装的结构—故事化结构
四、 事件记录类的视频脚本
1. 服务流程类脚本
2. 工作流程类脚本
课堂作业:创作某个事件的新闻
五、 用户(利他)角度的视频脚本
1. 问题解决类课程脚本
课堂作业:将事件新闻进行利他化润色
六、 对比角度的视频脚本
1. 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
2. 小白与老鸟案例
3. 年薪5w与年薪50W的区别
课堂作业:将事件新闻脚本进行对比化润色
七、 将深度报道改成视频脚本
1. 什么是故事化
2. 起因与冲突的设计
3. 转折与起伏的设计
4. 升华与号召的设计
课堂作业:将深度报道改成短视频脚本
八、 人物传记类脚本的五步曲
1. 主题的确定(写事与写人)
2. 写作的角度问题(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3. 人物关系的作用
4. 写人物两条主线(过程线—思想线)
5. 事件的总分总结构(起因、发展和结果)
6. 事件发展的关键点(冲突点—转折点)
课堂作业:围绕某个人物写作短视频脚本
第四讲:各小组进行视频脚本的创作和展示
备注:各小组进行视频脚本的评比和讲师进行指导修改
第五讲:短视频的拍摄计划
一、 拍摄前的物资准备
1. 拍摄设备的准备
2. 录音设备的准备
3. 灯光设备的准备
4. 道具设备的准备
5. 场景的选择
二、 拍摄时的时间规划
1. 布景的时间规划
2. 化妆的时间规划
3. 布光的时间规划
4. 镜头预推与场景调整的时间规划
5. 演出的时间规划
6. 后期补镜的时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