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么

2023-06-29 07:14:09
共1条回复
阿啵呲嘚

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多细胞的原核生物是存在的,比如蓝藻中的螺旋藻,比如放线菌。但跟多细胞真核生物相比,多细胞原核生物的细胞之间分化程度低,分工较少。多细胞生物,一定是真核生物。是否是真核生物就是看该生物细胞有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来判断的,多细胞生物都有成型的细胞核,所以是多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大多是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另外还有非细胞结构的如病毒。 真核生物有单细胞的,如酵母,但是大多数的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的,如各类动植物。

相关推荐

多细胞生物依靠什么完成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靠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完成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免疫等。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最简单的多细胞生物如海绵有多种分化的细胞聚集在一起组成。这些分化的细胞包括领细胞(消化细胞)、造骨细胞(结构、支持细胞)、孢子母细胞和扁平细胞(表皮细胞)。虽然这些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有组织的、宏观的多细胞生物,但是它们并不组成互相连接的组织。假如把海绵切开的话,每个部分可以重新组织,继续生存,但是假如将不同的细胞分离开来的话它们无法生存。群聚的单细胞生物如绿藻的每个细胞可以在从群聚分离开后继续生存。扩展资料组织系统:更复杂的生物不但拥有分化的细胞和组织,而且也拥有器官,器官是由多个组织组成的、完成特别功能的结构。原始的器官包括扁形动物门动物的脑(由一组神经节细胞组成),大的器官比如加州红木的茎(可达90米高),复杂和多功能的器官包括脊椎动物的肝。最复杂的生物拥有器官系统,一个器官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织在一起来完成相关的功能,而每个器官则集中于一个特定的任务。比如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由口和食道进食、胃来揉烂和液化事物、胰和胆囊产生和分泌消化酶、肠来将营养吸收入血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多细胞生物
2023-06-28 23:42:551

多细胞的生物有哪些

  1、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2、多细胞生物必须解决从一个生殖细胞来产生整个生物的问题,来完成繁殖的任务,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假如丧失其规则发展的控制其生长的功能会导致癌症;   3、常见的多细胞生物有狮子、驯鹿、鸭子、树木、鱼类等。
2023-06-28 23:43:081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定比单细胞生物大,对吗?

呃...世界上最大的单细胞生物“xenophyophore"直径常常超过十厘米,比不少多细胞生物都大
2023-06-28 23:43:188

多细胞生物的繁殖方式?

多细胞生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个体;多细胞生物能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不断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人和大多数动植物的体细胞,都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数目。分裂前的准备时期叫分裂间期,分裂进行时叫分裂期,分裂期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可把它分成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但不管怎么变,其中染色体复制后,又平均分入两个子细胞中,不论分裂多少次,染色体数目都稳定不变,从而保持物种的特征不变。
2023-06-28 23:43:421

多细胞生物有哪些

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多细胞生物,比如人。而单细胞生物主要分有核和无核的单细胞.有核的如草履虫就是典型的有核单细胞生物.有核单细胞生物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还有细胞器.它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这是动物型单细胞.如果是植物型单细胞比如红藻,就是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它的细胞器就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叶绿体、细胞膜.  无核的单细胞生物,虽称无核细胞,但并不是把核除掉了的细胞,而是假定的在进化道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无核细胞质团,称为无核原生质团.以后P.J.vanBeneden(1875)把极体出现前一如在胚胞消失的(卵母)细胞,以及L.Auerbach(1876)对一般细胞分裂对细胞核消失的细胞团,也都应用了这一名称.所以,除了单细胞,多数都是多细胞生物。望采纳~
2023-06-28 23:43:524

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么?求解!

  真核生物eukaryotes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定义:真核生物是所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其细胞具有细胞核的生物的总称,它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着的复杂亚细胞结构的生物.  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免疫等.都是真核生物,没有有原核生物的,病毒就更不用说啦.   多细胞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2023-06-28 23:43:591

多细胞生物治疗有哪些

问题一:什么是细胞生物治疗? 确切的说是叫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生物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在实验室中应用高端生物技术对杀癌免疫细胞进行大量的活化培养,使其具有高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的能力,再回输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这种方法是在不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治疗肿瘤的目的。与传统方法相比,细胞免疫治疗的针对性更精确,仅仅是针对肿瘤细胞本身的一种治疗。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而不是传统的化学药品来杀伤肿瘤细胞的,该穿术安全无毒副作用。 问题二:什么是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应用生物技术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对抗、抑制和杀灭癌细胞,有效清除病人体内残存癌细胞 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也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发展的第四类癌症治疗方法。 生物治疗有多种类型,大致可分为细胞治疗与非细胞治疗(如抗体、基因疫苗等治疗技术)两大类。其中 ,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生物治疗技术,并已被卫生部批准进入我国临床应用。 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是一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通过在实验室中应用高端生物技术对 杀癌免疫细胞进行大量的活化培养,使其具有高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的能力,再回输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肿瘤的 目的。其中,免疫细胞的培养技术是核心部分。 基本原理是提取病人体内不成熟的免疫细胞,应用国际最新的生物技术在体外进行 培养后回输到病人体 内,不仅可以准确高效的杀灭肿瘤细胞,还能激发机体产生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从而使免疫系统发挥正常作用以杀 死肿瘤细胞,并启动免疫监视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您知道生物治疗的概念吗 问题三:生物治疗的分类有哪些 生物治疗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涉及一切应用生物大分子进行治疗的方法,种类十分繁多。如果从操作模式上来分可分为以下两类: 1.非细胞治疗: (1)抗体:目前应用最多的就是一些单克隆抗体,也就是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相结合以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2)疫苗:肿瘤疫苗的制备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复杂的事情。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原理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阻止肿瘤的生长、扩散和复发,以达到清除或控制肿瘤的目的。在欧洲国家肿瘤疫苗研究比较热,比如黑色素瘤疫苗的开发应用就比较早。由于各实验室使用的动物或受试者、肿瘤种类、疫苗类型、免疫途径等不同,实验结果差异很大,而且对肿瘤疫苗的制备方法,适用范围,应用时机与放疗、化疗的配伍使用等尚无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 (3)基因治疗:指把某些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体内,使其在体内表达,最终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方法。p53是我国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也是世界首个获得批准的治疗药物。p53的上市,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是基因研究和生物高技术领域新的里程碑,将对整个世界的医疗卫生系统产生影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2.细胞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几种体细胞免疫治疗包括: (1)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DC细胞); (2)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 (3)自体树突状细胞(DC) *** CIK细胞(DC-CIK细胞) (4)自体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这些细胞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很低,不足1%,因此我们就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方法,那就是体外扩增培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 问题四:生物细胞治疗需要多少钱 生物细胞治疗有很多种,我是做生物CIK免疫细胞治疗的,价格一针大概要1W2,各个地方收费不一样,因为医保报销不一样,报销额度广州是90%,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治疗效果关键要看个人自身细胞状态,一两次治疗是不能体现出效果的,这需要比两三个疗程才能解决(一个疗程大概3-4针)。 至于病人自身,CIK免疫细胞治疗几乎没有痛苦,对患者而言就是抽血和打针,相比于放化疗和手术治疗而言,这痛苦等同于没有。 问题五:我想要知道5A多细胞靶向生物治疗是什么技术 5A多细胞靶向生物治疗原理和DC+CIK细胞一样,都是通过采集患者外周血中的单个细胞核,在高纯净GMP实验室内进行细胞分离,诱导,扩增,激活等方式培养出高品质的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分多次回输到患者体内。 5A多细胞靶向生物治疗主要是通过DC细胞、CIK细胞、NK细胞、γδT细胞和CD3AK细胞,这种细胞组合称为最经典组合细胞,治疗癌症效果非常明显。具体分工为:DC细胞最先进入人体调动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进行标记,然后指挥免疫细胞群CIK细胞、NK细胞、γδT细胞和CD3AK细胞进行杀伤;CIK细胞具有广谱的杀伤癌细胞功能,对标记的癌细胞进行广泛杀伤;NK细胞可以有效杀伤肿瘤干细胞,同时也具有杀伤成熟癌细胞功能;γδT细胞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又与DC细胞互为补充,对DC无法识别的癌细胞进行标记杀伤;CD3AK细胞针对病毒癌细胞具有超强杀伤力。 问题六:生物治疗的缺点是什么 哪一类?
2023-06-28 23:44:061

怎样判断生物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 ?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异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都是生物,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新陈代谢及遗传繁殖。第二,都具有细胞的结构,因此也都具有细胞的共同特征。比如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与RNA。比如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第三,主要的区别,单细胞生物实现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的各种功能都是通过一个细胞来实现的。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出现了分化,一个细胞不能实现所有的功能,而是不同种类细胞相互配合协调来完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包括所有古细菌和真细菌和很多原生生物,单细胞蛋白质曾被称为发酵蛋白、生物合成蛋白、生物蛋白、石油蛋白、工业蛋白及菌体蛋白等。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单细胞和多细胞区别为:单细胞生物只于一个细胞构成,且一个细胞就能完成所有生理活动;而多细胞生物于多个细胞构成就和人一样,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生理活动。
2023-06-28 23:44:143

世界上最简单的多细胞生物是什么?

海绵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海绵(Sponge) 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结构较简单,但作为一个特殊生物群体含有极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为原始的多细胞生物,也称海绵动物门(Spongiatia或Spongia),一般称为海绵。海绵现在被认为是最原始最低等的水生多细胞动物,因为它们具备了几乎所有的基本动物特征。但它也有像单细胞生物的地方,例如单独的海绵细胞可以成活。而每一个海绵细胞的功能、样子、颜色、大小都一样,没有分化。并且每一个细胞都能移动、改变形状(虽然海绵看上去一动不动)。就像聚在一起的单细胞生物。海绵也是世界万物的祖先。6亿年前就已经生活在海洋里,已发展到1万多种,占海洋动物种类的1/15,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针海绵属(Spongilla)约20种为淡水产外,均分布在海洋的潮间带到8500米(28000余英尺)深处,营固着生活。海流强的水域,海绵的高度普遍不到2.5厘米,而且海绵的表面形成许多流线型的纹路,这种进化可以避免被海浪和海流折断。有的海绵喜欢穴居,在鲍鱼和牡蛎的壳上到处钻洞,然后在它们的壳上寄居下来。海绵的体型多种多样,小的不过几克,大的却有45公斤,最大的海绵跨度有4.2米长。海绵的颜色同样是丰富多彩。
2023-06-28 23:44:201

最早的多细胞生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曾经被认为是最早的多细胞生物是12亿年前中元古代延展纪时期的一种红藻Bangiomorpha pubescens的化石。多细胞生物必须解决从一个生殖细胞来产生整个生物的问题,来完成繁殖的任务。发育生物学是研究这个过程的学科。一般认为在延展纪出现的单细胞生物有性生殖是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前提条件。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假如丧失其规则发展的控制其生长的功能会导致癌症。但是2010年的一组新发现的古老生物化石将地球上最早的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由法国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2010年7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称,他们对来自加蓬的化石的最新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21亿年前。研究团队由法国普瓦捷大学的阿伯德拉扎克·阿尔巴尼教授领导。据研究人员介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迹象出现于35亿年前,是现存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群。然而,生命的多样化过程实际上发生于距今35亿年到6亿年前的元古代,在此期间出现了真核生物,它们与原核生物的最大不同是拥有细胞核,而且具有更复杂的组织和新陈代谢形式。不过,此前科学家很少发现中元古代(距今16亿年至10亿年前)之前多细胞生物存在的证据。研究团队于2008年在加蓬的弗朗斯维尔意外发现了250多个保存完好的生物化石,并对其中100多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科学家对其周围沉积物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已有21亿年的历史,是地球上目前已知最早出现的多细胞体。据了解这些最早的多细胞生命体化石呈扁圆盘状,直径约为5英寸(12.7厘米),有扇贝状外缘和辐射状条纹——并不能归属于任何复杂单细胞生物或早期动物的范畴。  不过从任何一方面来看,这种古老生命体都标志着其跨越了一个重要的演化门槛,并且显示这一过渡是由于地球大气的显著变化诱发的。法国普瓦提埃大学(University of Poitiers)的古生物学家阿德拉扎克·阿尔巴尼(Abderrazak El Albani)说,“很明显,多细胞体的出现和氧气浓度的增加有关”。单细胞生物大约出现于34亿年前的“原始汤”(primordial soup),主要以原核生物形式存在,原核生物是一种无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和蓝细菌。在距今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各种生物以爆炸性的速度涌现,这种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单细胞生物出现之后又经过了14亿年才出现了最早的多细胞生命体——卷曲藻(Grypania)。卷曲藻可能是一个菌落,或者一种真核生物——其包裹在细胞膜内的细胞功能已经出现分化的生物体。无论卷曲藻属于何种类型,它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已知仅有的几类复杂生命体的案例。  此次新发现的化石使卷曲藻不再显得那么孤独,目前这种新发现的物种还没有命名。它们几乎生活在同一年代。卷曲藻生活在今天美国北部地区,而这一新发现化石的物种生活在加蓬。这一发现增加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多细胞生命体可能是一种趋势,而非是一种偶然,它同时还暗示了演化出复杂生命形式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何时演化出这样的生命形式。
2023-06-28 23:44:371

多细胞生物是哪些

我们所见到的基本都是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是少数,身体只有一个细胞。草履虫、疟原虫、酵母菌、变形虫,还有一些藻类是单细胞,除此之外几乎都是多细胞的生物。
2023-06-28 23:45:022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有?

单细胞生物: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真菌,酵母菌,青霉菌等,植物,蓝藻,动物,草履虫,变形虫。多细胞生物:所有哺乳动物,人,猪,牛羊,等等
2023-06-28 23:45:091

什么是单细胞生物什么是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同,没有分化,并可分离为单个细胞,并独自生存。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能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2023-06-28 23:45:182

多细胞动物有哪些分类?

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是两胚层动物、即它们身体是由两层细胞组成的。一是表皮细胞层,一是襟细胞层(它位于体壁内面),两层细胞之间填以胶状物质称中胶层。这类动物分为三个门,即海绵动物门、古杯动物门和腔肠动物门。
2023-06-28 23:45:251

多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是相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的。我们平时见到的生物,无论动物或植物,基本都是多细胞生物。而单细胞生物则是非常少见的。并不是单细胞生物少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单细胞生物体积都非常小,我们平时看不见。比如草履虫,比如一些细菌等。无论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
2023-06-28 23:45:343

比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异同

异: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组成一个个体,其生命活动有个细胞器承担,如运动(伪足) ,排泄(伸缩泡)多细胞生物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个体,其中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不同的器官组织,他们共同完成个体的生命活动,如心,肺.同:都是生物,都进行新陈代谢。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大约在距今35亿年前至41亿年前形成,原核生物是最原始的生物,如细菌和蓝绿藻且是在温暖的水中发生。单细胞生物包括所有古细菌和真细菌和很多原生生物。根据旧的分类法有很多动物,植物和真菌多是多细胞生物。变形虫算作单细胞动物,它的一些种类却算作粘菌,带鞭毛的鞭毛虫如眼虫有时被归为单细胞藻类或者是单细胞动物。
2023-06-28 23:45:413

关于单细胞与多细胞生物

在动物界里除了单细胞动物外,其余都是多细胞动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是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代表了生物进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一切高等生物虽然都是多细胞的,但发展是不平衡的。动物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植物,它们进化发展的速度也远较植物为快。动物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有对称的体型。两侧对称的体型不仅有利于活动,且促使身体分为前后、左右和背腹。在进化过程中,神经感官和取食器官逐渐向前端集中,形成了头部。对称体型和头部的形成是动物体复杂化的关键。一切高等动物以至于人都是在这一体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下面是由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的主要过渡类别及特点. 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在形态结构上虽然有的也较复杂,但它只是一个细胞本身的分化。它们之中虽然也有群体,但是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细胞,一般还是独立生活,彼此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 后生动物Metazoa: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这和原生动物的名称是相对而言的。 中生动物(Mesozoa):认为中生动物介于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有学者将原生动物、中生动物、后生动物并列为3个动物亚界。现在一般认为中生动物为动物界中的一门。中生动物是一类小型的内寄主动物。结构简单,已知约50种,分为菱形虫纲(Rhormbozoa)和直泳虫纲(Orthonecta)。 菱形虫纲(Rhormbozoa):包括双胚虫(dicyemida)和异胚虫(heterocyemida)两类。菱形虫纲的动物寄生在头足类软体动物的肾内,体长约0.5mm~10m。虫体由20—40个细胞组成,细胞数目在每个种内是恒定的。这些细胞基本上排列成双层,但又不同于高等动物的胚层。外层是单层具纤毛的体细胞,包围着中央的一个或几个延长的轴细胞。体细胞具营养的功能,轴细胞具繁殖功能。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生活史较为复杂。 直泳虫纲(Orthonecta):寄生在多种海生无脊椎动物体内(如扇形动物、纽形动物、环节动物、双壳贝类及棘皮动物)。成虫多数雌雄异体,外层亦为单层具纤毛的体细胞,体细胞中央围绕着许多生殖细胞(卵或精子)。少数种类成虫雌雄同体,其精细胞在卵细胞的前方,没有轴细胞。性成熟后雄性个体释放精子到海水中,精子进入雌性个体内与卵受精,并在雌体内发育成具纤毛的幼虫(一层纤毛细胞包围几个生殖细胞)。幼虫离开母体又感染新奇主。当幼虫侵入寄主组织,其外层具纤毛的细胞消失,生殖细胞多分裂形成多核的变形体(plasmodium)。变形体由无性的碎裂方法产生很多变形体,然后由它们发育成雌、雄个体。 近十余年来对中生动物的系统发育、亚显微结构、生理、生殖、发育、生态以及生化分类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对中生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仍存在着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它是退化的扁形动物,甚至认为可以作为一纲列入扁形动物门。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生动物是原始的种类,是由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进化来的,或认为是早期后生动物的一个分支。近年来经生化分析表明,中生动物细胞核DNA中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23%)与原生动物纤毛虫类的含量相近,而低于其它多细胞动物者,包括扁形动物者(35%~50%)。因此认为中生动物和原生动物的纤毛虫类的亲级关系较近,更可能是真正原始的多细胞动物。至于中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是否各自独立地来于原生动物的祖先,或中生动物确是原始的或退化的扁虫?还不很清楚。由于中生动物有着长期的寄生历史,是动物界中极为特殊的类群,其分类地位尚难确定。 多细胞动物起源的证据(一)古生物学方面 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经过千百万年地壳的变迁或造山运动等,被埋在地层中形成了化石。已经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世是最简单的。在太古代的地层中有大量有孔虫壳化石,而在晚近的地层中动物的化石种类也较复杂,并且能看出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顺序。说明最初出现单细胞动物,后来才发展出多细胞动物。(二)形态学方面 从现有动物来看,有单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并形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序列。在原生动物鞭毛纲中有些群体鞭毛虫,如团藻,其形态与多细胞动物很相似,可推测这类动物是从单细胞动物过渡到多细胞动物的中间类型,即由单细胞动物发展成群体以后又进一步发展成多细胞动物。(三)胚胎学方面 在胚胎发育中多细胞动物是由受精卵开始,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等一系列过程,逐渐发育成成体。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基本上是相似的。根据生物发生津,个体发育简短地重演了系统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并且说明多细胞动物发展的早期所经历的过程是相似的。三、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一) 群体学说(colonial theory) 认为后生动物来源于群体鞭毛虫,是当代动物学中最广泛接受的学说。这一学说是由赫克尔(Haeckel,1874)首次提出,后来又由梅契尼柯夫(1887)修正,海曼(Hyman,1940)又给以复兴。1.赫克尔的原肠虫学说 认为多细胞动物最早的祖先是由类似团藻的球形群体,一面内陷形成多细胞动物的祖先。这样的祖先,因为和原肠胚很相似,有两胚层和原口,所以赫克尔称之为原肠虫(gastraea)。2.梅契尼柯夫的吞噬虫学说(实球虫或无腔胚虫学说) 梅契尼柯夫观察了很多低等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他发现一些较低等的种类,其原肠胚的形成主要不是由内陷的方法,而是由内移的方法形成的。同时他也观察了某些低等多细胞动物,发现它们主要是靠吞噬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很少为细胞外消化。由此推想最初出现的多细胞动物是进行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是后来才发展的。海契尼柯夫提出了吞噬虫学说,他认为多细胞动物的祖先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动物的群体,后来个别细胞摄取食物后进入群体之内形成内胚层,结果就形成为二胚层的动物,起初为实心的,后来才逐渐地形成消化腔,所以梅契尼柯夫便把这种假想的多细胞动物的祖先叫做吞噬虫(phagocitella)。 这两种学说虽然在胚胎学上都有根据,但在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中,多数是像梅契尼柯夫所说的由内移方法形成原肠胚,而赫先尔所说的内陷方法很可能是以后才出现的。所以梅氏的学说容易被学者所接受。同时梅氏的说法看来更符合机能与结构统一的原则。不能想象先有一个现成的消化腔。而后才有进行消化的机能。可能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消化机能,同时逐渐发展出消化腔的。 从现有的原生动物看,其中鞭毛类动物形成群体的能力较强,如果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群体进一步分化,群体细胞严密分工协作,形成统一整体,这就发展成了多细胞动物。但是单细胞动物群体多种多样,有树枝状、扁平和球形的,前二者其个体在群体中的连接一般较疏松。根据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形状看,球形群体(类似团藻形状)与之一致,因此,群体学说认为由球形群体鞭毛虫发展成为多细胞动物符合于生物发生律。此外,从具鞭毛的精子普遍存在于后生动物,具鞭毛的体细胞在低等的后生动物间也常存在,特别是在海绵和腔肠动物,这些也可作为支持鞭毛虫是后生动物的祖先的证据。梅契尼柯夫所说的吞噬虫,很像腔面动物的浮浪幼虫,它被称为浮浪幼虫样的祖先(planuloid ancestor)。低等后生动物是从这样一种自由游泳浮浪幼虫样的祖先发展的。根据这种学说,腔肠动物为原始辐射对称,可以推断它直接来源于浮浪幼虫样的祖先。扁虫两侧对称是后来发生的。3.Barnes(1987)认为,团藻样动物虽被作为鞭毛虫群体祖先的原型,但是这些具有似植物细胞的自养有机体不可能是后生动物的祖先,超微结构的证据表明,领鞭毛虫(choanflagellates)原生动物更可能是后生动物的祖先。领鞭毛虫有些是单体的,有些是群体的。4.Otto Butshli(1883)扁囊胚虫(Plakula)学说,认为原始的后生动物是两侧对称的有两胚层的扁的动物,称此动物为扁囊胚虫。根据Butshli的看法,扁囊胚虫通过腹面细胞层的蠕动、爬行、摄食,最后该动物背腹细胞层分开成为中空的,这样逐渐地腹面的营养细胞内陷形成消化腔。同时产生了内外胚层,形成了两胚层动物。这里所提的扁囊胚虫与现存的扁盘动物丝盘虫(trichoplax)是相似的。有些学者认为丝盘虫是扁囊胚虫现存种类的证据。(二)合胞体学说(syncytial theory) 这一学说主要是由 Hadzi(1953)和 Harsan(1977)提出的,认为多细胞动物来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后生动物的祖先开始是合胞体结构,即多核的细胞,后来每个核获得一部分细胞质和细胞膜形成了多细胞结构。由于有些纤毛虫倾向于两侧对称,所以合胞体学说主张后生动物的祖先是两侧对称的,并由其发展为无肠类扁虫,认为无肠类扁虫是现在生存的最原始的后生动物。对该学说,持反对意见者较多,因为任何动物类群的胚胎发育都未出现过多核体分化成多细胞的现象,实际上无肠类合胞体是在典型的胚胎细胞分裂之后出现的次生现象。最主要的反对意见是不同意将无肠类扁虫视为最原始的后生动物。体型的进化是从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如果认为无肠类扁虫两侧对称是原始的,那么腔项动物的辐射对称倒成为次生的,这显然与已揭明的进化过程是相违背的。(三)共生学说(Symbiosis theory) 认为不同种的原生生物共生在一起,发属成为多细胞动物。这一学说存在一系列的遗传学问题,因为不同遗传基础的单细胞生物如何聚在一起形成能繁殖的多细胞动物,这在遗传学上是难以解释的。
2023-06-28 23:45:563

如何分辨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分界限是细胞是否发生了分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出现了分化,每个细胞行使不同的功能,如有些负责捕食,有些负责消化,有些负责繁殖,等等.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中间过渡状态是单细胞生物群体.即很多个单细胞生物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单细胞生物群体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别在于,单细胞生物群体的细胞没有出现分化,所有细胞的功能都是独立的、完整的.举几个单细胞生物群体的例子:细菌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菌落,这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群体形式了.复杂一点的像粘菌,大量粘菌可以聚集在一起,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多细胞生物的特征.
2023-06-28 23:46:051

多细胞生物与单细胞生物怎么区别

主要区别:单细胞生物实现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的各种功能都是通过一个细胞来实现的;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出现了分化,一个细胞不能实现所有的功能,而是不同种类细胞相互配合协调来完成。
2023-06-28 23:46:111

多细胞生物具备哪些特性

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严整的结构,也就是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生长。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2023-06-28 23:46:181

什么是多细胞生物体

细胞构成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首先,细胞进行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然后,细胞进行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又形成不同的器官。很多器官又形成生物体。
2023-06-28 23:46:431

如何分辨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生物?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Protozoa)和多细胞生物(Metazoa)。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2023-06-28 23:46:501

比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有什么不同?

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组成一个个体,其生命活动有个细胞器承担,如运动(伪足) ,排泄(伸缩泡)多细胞生物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个体,其中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不同的器官组织,他们共同完成个体的生命活动,如心,肺.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分界限是细胞是否发生了分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出现了分化,每个细胞行使不同的功能,如有些负责捕食,有些负责消化,有些负责繁殖,等等。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中间过渡状态是单细胞生物群体。即很多个单细胞生物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单细胞生物群体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别在于,单细胞生物群体的细胞没有出现分化,所有细胞的功能都是独立的、完整的。举几个单细胞生物群体的例子:细菌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菌落,这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群体形式了。复杂一点的像粘菌,大量粘菌可以聚集在一起,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多细胞生物的特征。生物圈中还有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他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细菌,古细菌,原生生物与部分植物、菌类都是属于单细胞生物,他们无法肉眼看见。多细胞生物是由多个细胞组成,大部分动物,植物以及部分菌类都是多细胞生物。
2023-06-28 23:46:592

请问 细胞是如何在多细胞生物中进行组成的?

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套完整的生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遗传物质,不同的基因会表达产生不同的产物。在特定的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选择性地表达出自己的产物,而产物承载细胞的生物功能,这就导致不同功能的细胞的出现。多细胞生物体都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经过细胞生长和分化就形成了生物体内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些细胞进一步形成各种组织。
2023-06-28 23:47:221

单细胞生物是怎样进化成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的问题,有很多推测,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种学说 (一)群体学说 1.赫克尔的原肠虫学说 .认为多细胞动物最早的祖先是由类似团藻的球形群体,一面内陷形成多细胞动物的祖先.这样的祖先,因为和原肠胚很相似,有两胚层和原口,所以赫克尔称之为原肠虫. 2.梅契尼柯夫的吞噬虫学说.该学说认为多细胞动物的祖先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动物的群体,后来个别细胞摄取食物后进入群体之内形成内胚层,结果就形成为二胚层的动物,起初为实心的,后来才逐渐地形成消化腔,所以梅契尼柯夫便把这种假想的多细胞动物的祖先叫做吞噬虫. 3.Barnes(1987)认为,团藻样动物虽被作为鞭毛虫群体祖先的原型,但是这些具有似植物细胞的自养有机体不可能是后生动物的祖先,超微结构的证据表明,领鞭毛虫类原生动物更可能是后生动物的祖先.领鞭毛虫有些是单体的,有些是群体的. (二)合胞体学说 这一学说主要是由 Hadzi(1953)和 Harsan(1977)提出的,认为多细胞动物来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后生动物的祖先开始是合胞体结构,即多核的细胞,后来每个核获得一部分细胞质和细胞膜形成了多细胞结构.对该学说,持反对意见者较多. (三)共生学说 该学说认为不同种的原生生物共生在一起,发属成为多细胞动物.但对于不同遗传基础的单细胞生物如何聚在一起形成能繁殖的多细胞动物?在遗传学上难以解释.
2023-06-28 23:47:281

比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异同

不同点: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能够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但多细胞生物中的每一个单独细胞无法完成。多细胞生物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单细胞动物的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相同点: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都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023-06-28 23:47:352

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有几种学说,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群体学说大多数学者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群体鞭毛虫类似的祖先。对此也有两种假说:1、原肠虫学说赫克尔提出和团藻相似的群体单细胞动物一端内陷,形成了有原肠和两胚层的原始多细胞动物。把此祖先称为原肠虫。2、吞噬虫学说梅契尼可夫提出,具有单层细胞的单细胞群体内,一部分细胞摄取食物后进入群体之内,形成了两胚层的实心的原始多细胞动物。把此祖先称为吞噬虫。因现存的较低等的动物,多由细胞移入而形成两胚层。内陷法到后来才有。因此,吞噬虫学说可能更接近于事实。(二)合胞体学说认为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后生动物的祖先是具合胞体结构的多核细胞。
2023-06-28 23:47:411

多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

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免疫等。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2023-06-28 23:47:481

谁知道生物分类可分为哪几个“域”?

目前生物分类以1969年魏泰克发表的“五界说”最为普遍,分别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然而由于五界说并没有纳入病毒、噬菌体、类病毒等,因此卡尔·沃斯等人于1990年发表了“三域系统”,将上述生物纳入其中,分为细菌域、古菌域、真核域. 原核生物界(Prokaryotae):三域系统中的古菌域与细菌域同归于原核生物界.五界说的原核生物界则是包括没有核膜的细菌等. 古菌域(Archaea):一般生存于极端环境,如深海、盐湖、火山口等.包括嗜盐菌、一些超嗜热菌、嗜酸菌等.参见古菌分类表. 细菌域(Bacteria):包括蓝绿菌(原名蓝绿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参见细菌分类表. 真核域(Eukarya) 原生生物界(Protista或Protoctista):五界说中最备受争议、也最为复杂的一群.主因是其他四界皆有明确之规定,而剩余的都被归于这一类,因此2000年、2006年的新分类法将原生生物界再细分成三界,但一般国高中教科书仍以五界说作为主要讨论内容,只有专家学者才会深入研究.原生生物多半为单细胞及单细胞复合体(即介于单细胞与常见的多细胞生物,能以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形式存活,可能在不同阶段、或因环境恶劣而改变形式.多细胞生物的定义是聚集、细胞间有分工以及讯息传递). 真菌界(Fungi):包括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壶菌、聚合菌和微孢子虫.所谓聚合菌一般称为黏菌slime(即史莱姆).但事实上在五界说中,黏菌、壶菌会被归在原生生物界中,而且彼此关系甚远.但是在提到真菌fungi一词时,仍然会将之一起比较.参见真菌分类表. 植物界(Plantae):包含绿藻、轮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在五界说中,除了极少数在分类上有争议的绿藻部份为单细胞(争议点为归属于Protista),否则原则上植物界皆为多细胞.参见植物分类表 (NCBI).
2023-06-28 23:48:241

显微镜下单细胞生物和多生物细胞有何不同

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组成一个个体,其生命活动有个细胞器承担,如运动(伪足) ,排泄(伸缩泡)多细胞生物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个体,其中不同形态的细胞组成不同的器官组织,他们共同完成个体的生命活动,如心,肺.单细胞生物只会作一些最基本行为 如进食他们的神经系统很简单 且不具备其他系统受到刺激的反应很单一而且单细胞生物形体很小环境适应能力一般很差(菌类除外)以分裂方式繁殖 细胞功能很全面相对多细胞生物结构很复杂 细胞一般只具有单一功能 行为复杂 环境适应能力强 繁殖方式多种多样...
2023-06-28 23:48:331

多细胞生物举例 :大多数( )等

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免疫等。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以你可以随便举例,eg:植物、动物、哺乳动物、脊椎动物、被子植物等……
2023-06-28 23:48:413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活在什么中它包括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2023-06-28 23:48:501

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有哪些

单细胞生物: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真菌,酵母菌,青霉菌等,植物,蓝藻,动物,草履虫,变形虫。多细胞生物:所有哺乳动物,人,猪,牛羊,等等
2023-06-28 23:48:581

多细胞生物具备哪些特性

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 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严整的结构,也就是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生长。 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 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 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2023-06-28 23:49:051

比较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别

单细胞生物只会作一些最基本行为 如进食他们的神经系统很简单 且不具备其他系统受到刺激的反应很单一而且单细胞生物形体很小环境适应能力一般很差(菌类除外)以分裂方式繁殖 细胞功能很全面相对多细胞生物结构很复杂 细胞一般只具有单一功能 行为复杂 环境适应能力强 繁殖方式多种多样...
2023-06-28 23:49:134

多细胞与单细胞生物生长的区别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主要分有核和无核的单细胞。单细胞生物最长见的:草履虫;酵母菌;变形虫;衣藻;眼虫;疟原虫;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免疫等。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2023-06-28 23:49:211

细胞的作用

  细胞是一个独立有序的、能够进行自我调控的结构与功能体系。每一个细胞都具有一整套完整的装置以满足自身代谢的需要。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地进行全部的生命活动。在多细胞生物中,尽管每一个细胞的功能受到整体的协调与控制,但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控制的、高度有序的代谢系统,有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各种组织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来执行特定的功能,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都是以细胞为单位协调地进行的。只要具备合适的生存条件,每一个分离的细胞都可以在体外生长繁殖,表现出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细胞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的分裂而产生,每一个生命体都是从一个细胞生长发育而来的,不论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还是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其生长和发育可以部分地通过细胞体积的增加来实现,但细胞体积不可能无限地增加,因此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并伴随细胞的分化来实现的。细胞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实体。一个多细胞生物即使已经完成了组织的分化和个体的发育,即完全长大后,仍然需要细胞分裂的过程。这种分裂生成的新细胞可用来替代不断衰老和死亡的细胞,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或用于生物组织损伤的修复。 对于像“胚胎是如何生长的”、“动物的器官是如何形成的”这样一些生物体个体发育的问题,人类思考已久。有一种学说“预成论”,曾经统治人的思想一百多年。“预成论”认为动物的肢体和器官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是一个预成构造在机械地放大。在胡克观察到细胞壁后不久,竟然有人宣布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精子里有预成的微型人。一切生物都是由胚种产生的,而这些胚种是宇宙中原来就存在的。“上帝创世说”给生物发育问题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细胞学说的建立首次科学地触及了生命运动的过程。细胞学说把细胞运动与生物发育和胚胎生长相联系,把细胞的形成生物生长发育的普遍原则。细胞学与胚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证明了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本身可以复制,这就是细胞分裂。卵和精子原本也是简单的细胞,胚胎发育过程就是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病变细胞(比如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变化来的,所以“细胞来自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的完整遗传单位 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尽管数目众多的各种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它们又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而来的,因而这个生命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这个生命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因为在细胞的中心细胞核中“存在着生命的本质”——遗传信息。 图12、形状大小各异的细胞 植物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都具有遗传的全能性,单个细胞都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诱导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个体。在高等动物体内,卵细胞无疑具有遗传的全能性,而体细胞也具有这一生命体的全部遗传信息,经过一定的操作,例如运用细胞核移植的方法,也可以使单个的体细胞表现出遗传上的全能性。所以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最小的生命单位 细胞结构完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细胞生命特征的丧失和细胞的死亡。比如从细胞分离出的任何结构,即使是保存完好的细胞核或是含有遗传信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不能在细胞外作为生命活动的单位而独立生存。细胞才是生命活动的最小单位,只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才能保证细胞具有生命的各种基本特征,使其能独立自主、协调有序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细胞学说不仅是生物体构成的学说,也是生物体繁殖和生长发育的学说以及生命活动的学说。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又按照同样的规律形成和生长。面对多样性的生命世界,细胞学说宣布:生命的共同基础是细胞,就像原子是化学现象的共同基础一样。19世纪人们开始把构成细胞的物质叫原生质,人们为在多样的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背后找到统一的、共同的东西而欣喜,因为每一次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发现都是一种统一的、共同的东西的发现,都是科学的进步,当然这也是科学的任务。为此曾有人自豪地说,“我能把我的祖先一直追溯到原生质的初始原子小球”。 细胞的类别 图13、原核细胞 细胞的世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大小各不相同,结构的复杂性程度相差悬殊。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直径只有100nm,鸟类的卵细胞最大,鸡蛋的蛋黄就是一个卵细胞,因为其中存积大量的营养物卵黄,可以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一些植物纤维细胞可长达10cm,人的神经元细胞可长达1m。大多数细胞一般都很小,直径在1μm~100μm范围,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 按照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进化顺序,全部细胞可归并为两类,一类是原核细胞,一类是真核细胞;按照细胞的营养类型,可分为自养与异养;还可将大部分真核细胞分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真菌类细胞也是真核细胞,它们既有植物细胞的某些特征,如有细胞壁,又行异养生长。 原核生物细胞缺乏真正的细胞核,通常比真核生物细胞小。原核生物一般是单细胞的生物体,主要包括细菌和蓝细菌(蓝藻)等。在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DNA通常分布于一定的区域,该区域称为核区或拟核,即核酸物质没有特别的膜包被。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量较少,内部结构较简单,除了没有细胞核外,也没有以膜为基础的具特定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原核细胞也是地球上起源最早、细胞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 图14、植物细胞 真核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DNA包被在双层膜的特殊结构中。真核细胞还具有许多由膜包被或组成的细胞器,它们包括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等。这些以膜为基础分化的结构使得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复杂许多,导致了真核细胞功能的多样性。 真核细胞种类繁多,一些单细胞的原生生物、多细胞的植物与动物,以及特殊的真菌等都含有各种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但二者在细胞的水平上仍然有明显的差别:植物细胞的质膜被较坚硬的细胞壁所包围,细胞壁主要起保持细胞形状和位置的作用,其主要化学成份是纤维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含有质体,质体具有双层膜结构,是植物细胞生产和贮存食物分子的场所。在质体中,最常见的是叶绿体。它是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生产食物分子(葡萄糖)的细胞器。动物细胞不含有质体;大多数细胞都含有一个或几个液泡,液泡中充满了细胞液。液泡的主要作用是转运和贮存养分、水分和代谢副产物或代谢废物,即具有仓库或中转站的作用。动物细胞一般没有大的中央液泡;植物细胞中含有动物细胞所没有的乙醛酸循环体、胞间连丝、细胞分裂时的细胞板等等;而动物细胞则含有植物细胞所没有的溶酶体、中心体、细胞分裂时的收缩环等等。
2023-06-28 23:49:311

多细胞与单细胞生物生长的区别

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主要分有核和无核的单细胞. 单细胞生物最长见的:草履虫;酵母菌;变形虫;衣藻;眼虫;疟原虫; 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但其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最后发育成成熟个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在许多分化细胞的密切配合下,生物体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免疫等.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2023-06-28 23:49:441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定比单细胞生物大,对吗?

这个说法不对,细胞的大小只和生物个体有关,和是否是多细胞生物无关。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大约在距今35亿年前至41亿年前形成,原核生物是最原始的生物,如细菌和蓝绿藻且是在温暖的水中发生。单细胞生物包括所有古细菌和真细菌和很多原生生物。根据旧的分类法有很多动物,植物和真菌多是多细胞生物。变形虫算作单细胞动物,它的一些种类却算作粘菌,带鞭毛的鞭毛虫如眼虫有时被归为单细胞藻类或者是单细胞动物。扩展资料:进化历史曾经被认为是最早的多细胞生物是12亿年前中元古代延展纪时期的一种红藻Bangiomorpha pubescens的化石。多细胞生物必须解决从一个生殖细胞来产生整个生物的问题,来完成繁殖的任务。发育生物学是研究这个过程的学科。一般认为在延展纪出现的单细胞生物有性生殖是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前提条件。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假如丧失其规则发展的控制其生长的功能会导致癌症。但是2010年的一组新发现的古老生物化石将地球上最早的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由法国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2010年7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称,他们对来自加蓬的化石的最新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21亿年前。研究团队由法国普瓦捷大学的阿伯德拉扎克·阿尔巴尼教授领导。据研究人员介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迹象出现于35亿年前,是现存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群。
2023-06-28 23:51:021

多细胞的介绍

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组织层次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分多个层次:
2023-06-28 23:51:151

多细胞生物的进化历史

曾经被认为是最早的多细胞生物是12亿年前中元古代延展纪时期的一种红藻Bangiomorpha pubescens的化石。多细胞生物必须解决从一个生殖细胞来产生整个生物的问题,来完成繁殖的任务。发育生物学是研究这个过程的学科。一般认为在延展纪出现的单细胞生物有性生殖是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前提条件。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假如丧失其规则发展的控制其生长的功能会导致癌症。但是2010年的一组新发现的古老生物化石将地球上最早的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由法国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2010年7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称,他们对来自加蓬的化石的最新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21亿年前。研究团队由法国普瓦捷大学的阿伯德拉扎克·阿尔巴尼教授领导。据研究人员介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迹象出现于35亿年前,是现存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群。然而,生命的多样化过程实际上发生于距今35亿年到6亿年前的元古代,在此期间出现了真核生物,它们与原核生物的最大不同是拥有细胞核,而且具有更复杂的组织和新陈代谢形式。不过,此前科学家很少发现中元古代(距今16亿年至10亿年前)之前多细胞生物存在的证据。研究团队于2008年在加蓬的弗朗斯维尔意外发现了250多个保存完好的生物化石,并对其中100多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科学家对其周围沉积物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已有21亿年的历史,是地球上目前已知最早出现的多细胞体。据了解这些最早的多细胞生命体化石呈扁圆盘状,直径约为5英寸(12.7厘米),有扇贝状外缘和辐射状条纹——并不能归属于任何复杂单细胞生物或早期动物的范畴。  不过从任何一方面来看,这种古老生命体都标志着其跨越了一个重要的演化门槛,并且显示这一过渡是由于地球大气的显著变化诱发的。法国普瓦提埃大学(University of Poitiers)的古生物学家阿德拉扎克·阿尔巴尼(Abderrazak El Albani)说,“很明显,多细胞体的出现和氧气浓度的增加有关”。单细胞生物大约出现于34亿年前的“原始汤”(primordial soup),主要以原核生物形式存在,原核生物是一种无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和蓝细菌。在距今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各种生物以爆炸性的速度涌现,这种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单细胞生物出现之后又经过了14亿年才出现了最早的多细胞生命体——卷曲藻(Grypania)。卷曲藻可能是一个菌落,或者一种真核生物——其包裹在细胞膜内的细胞功能已经出现分化的生物体。无论卷曲藻属于何种类型,它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已知仅有的几类复杂生命体的案例。  此次新发现的化石使卷曲藻不再显得那么孤独,目前这种新发现的物种还没有命名。它们几乎生活在同一年代。卷曲藻生活在今天美国北部地区,而这一新发现化石的物种生活在加蓬。这一发现增加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多细胞生命体可能是一种趋势,而非是一种偶然,它同时还暗示了演化出复杂生命形式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何时演化出这样的生命形式。
2023-06-28 23:51:281

啥是单细胞、啥是多细胞?

一、单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通常指整个生物体由1个细胞构成,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也有其本身的特殊结构,如纤毛等,无组织、器官等层次结构。所具有的一切生命现象,能独立地完成一般器官所能完成的生理功能,如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长、生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直接与其生活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单细胞生物不能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包括所有古细菌和真细菌和很多原生生物。根据旧的分类法有很多动物,植物和真菌多是多细胞生物。变形虫算作单细胞动物,它的一些种类却算作黏菌,带鞭毛的鞭毛虫如眼虫有时被归为单细胞藻类或者是单细胞动物。新的分类法中,所有的真核单细胞生物都算作原生生物。二、多细胞是指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是指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其分化的细胞各有不同的、专门的功能。大多数可以使用肉眼看到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其生命活动依靠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完成。所有植物界和除粘体门外所有动物界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最简单的多细胞生物有多种分化的细胞聚集在一起组成。这些分化的细胞包括领细胞(消化细胞)、造骨细胞(结构、支持细胞)、孢子母细胞和扁平细胞(表皮细胞)。虽然这些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有组织的、宏观的多细胞生物,但是它们并不组成互相连接组织。细胞分离或破坏,每个部分可以重新组织,继续生存,但是将不同的细胞分离开来的话它们无法生存。更复杂的生物不但拥有分化的细胞和组织,而且也拥有器官,器官是由多个组织组成的、完成特别功能的结构。原始的器官包括扁形动物门动物的脑(由一组神经节细胞组成),大的器官比如加州红木的茎(可达90米高),复杂和多功能的器官包括脊椎动物的肝。最复杂的生物拥有器官系统,一个器官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织在一起来完成相关的功能,而每个器官则集中于一个特定的任务。比如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由口和食道进食、胃来揉烂和液化事物、胰和胆囊产生和分泌消化酶、肠来将营养吸收入血液。
2023-06-28 23:51:431

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有哪些

单细胞生物: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真菌,酵母菌,青霉菌等,植物,蓝藻,动物,草履虫,变形虫。多细胞生物:所有哺乳动物,人,猪,牛羊,等等
2023-06-28 23:51:511

多细胞生物有哪些

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多细胞生物,比如人。而单细胞生物主要分有核和无核的单细胞. 有核的如草履虫就是典型的有核单细胞生物.有核单细胞生物主要由细胞核、细胞质、还有细胞器.它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这是动物型单细胞.如果是植物型单细胞比如红藻,就是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它的细胞器就包括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叶绿体、细胞膜.   无核的单细胞生物,虽称无核细胞,但并不是把核除掉了的细胞,而是假定的在进化道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无核细胞质团,称为无核原生质团.以后P.J.vanBeneden(1875)把极体出现前一如在胚胞消失的(卵母)细胞,以及L.Auerbach(1876)对一般细胞分裂对细胞核消失的细胞团,也都应用了这一名称.所以,除了单细胞,多数都是多细胞生物。望采纳~
2023-06-28 23:52:001

多细胞的基本简介

组织层次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分多个层次:细胞分化最简单的多细胞生物如海绵有多种分化的细胞聚集在一起组成。这些分化的细胞包括领细胞(消化细胞)、造骨细胞(结构、支持细胞)、孢子母细胞和扁平细胞(表皮细胞)。虽然这些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有组织的、宏观的多细胞生物,但是它们并不组成互相连接组织。假如把海绵切开的话,每个部分可以重新组织,继续生存,但是假如将不同的细胞分离开来的话它们无法生存。群聚的单细胞生物如绿藻的每个细胞可以在从群聚分离开后继续生存。组织更复杂的生物如钵水母、珊瑚和海葵拥有不同的组织,每个组织由分化的、互相连接的细胞组成,每个组织有特别的功能。比如钵水母的组织包括起保护作用的表皮、起感受作用的神经网,以及起消化作用的胃皮。解剖学的研究课题之一是不同的分化细胞的空间组织。组织和组织系统更复杂的生物不但拥有分化的细胞和组织,而且也拥有器官,器官是由多个组织组成的、完成特别功能的结构。原始的器官包括扁形动物门动物的脑(由一组神经节细胞组成),大的器官比如加州红木的茎(可达90米高),复杂和多功能的器官包括脊椎动物的肝。最复杂的生物拥有器官系统,一个器官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组织在一起来完成相关的功能,而每个器官则集中于一个特定的任务。比如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由口和食道进食、胃来揉烂和液化事物、胰和胆囊产生和分泌消化酶、肠来将营养吸收入血液。在动物界里除了单细胞动物外,其余都是多细胞动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是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代表了生物进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一切高等生物虽然都是多细胞的,但发展是不平衡的。动物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植物,它们进化发展的速度也远较植物为快。动物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有对称的体型。两侧对称的体型不仅有利于活动,且促使身体分为前后、左右和背腹。在进化过程中,神经感官和取食器官逐渐向前端集中,形成了头部。对称体型和头部的形成是动物体复杂化的关键。一切高等动物以至于人都是在这一体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下面是由单细胞动物到多细胞动物的主要过渡类别及特点. 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在形态结构上虽然有的也较复杂,但它只是一个细胞本身的分化。它们之中虽然也有群体,但是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细胞,一般还是独立生活,彼此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在发展上它们是处于低级的、原始阶段。 后生动物Metazoa: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这和原生动物的名称是相对而言的。 中生动物(Mesozoa):认为中生动物介于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之间。有学者将原生动物、中生动物、后生动物并列为3个动物亚界。21世纪来一般认为中生动物为动物界中的一门。中生动物是一类小型的内寄主动物。结构简单,已知约50种,分为菱形虫纲(Rhormbozoa)和直泳虫纲(Orthonecta)。 菱形虫纲(Rhormbozoa):包括双胚虫(dicyemida)和异胚虫(heterocyemida)两类。菱形虫纲的动物寄生在头足类软体动物的肾内,体长约0.5mm~10m。虫体由20—40个细胞组成,细胞数目在每个种内是恒定的。这些细胞基本上排列成双层,但又不同于高等动物的胚层。外层是单层具纤毛的体细胞,包围着中央的一个或几个延长的轴细胞。体细胞具营养的功能,轴细胞具繁殖功能。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生活史较为复杂。 直泳虫纲(Orthonecta):寄生在多种海生无脊椎动物体内(如扇形动物、纽形动物、环节动物、双壳贝类及棘皮动物)。成虫多数雌雄异体,外层亦为单层具纤毛的体细胞,体细胞中央围绕着许多生殖细胞(卵或精子)。少数种类成虫雌雄同体,其精细胞在卵细胞的前方,没有轴细胞。性成熟后雄性个体释放精子到海水中,精子进入雌性个体内与卵受精,并在雌体内发育成具纤毛的幼虫(一层纤毛细胞包围几个生殖细胞)。幼虫离开母体又感染新奇主。当幼虫侵入寄主组织,其外层具纤毛的细胞消失,生殖细胞多分裂形成多核的变形体(plasmodium)。变形体由无性的碎裂方法产生很多变形体,然后由它们发育成雌、雄个体。 近十余年来对中生动物的系统发育、亚显微结构、生理、生殖、发育、生态以及生化分类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直到21世纪初对中生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仍存在着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它是退化的扁形动物,甚至认为可以作为一纲列入扁形动物门。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生动物是原始的种类,是由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进化来的,或认为是早期后生动物的一个分支。21世纪初以来经生化分析表明,中生动物细胞核DNA中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23%)与原生动物纤毛虫类的含量相近,而低于其它多细胞动物者,包括扁形动物者(35%~50%)。因此认为中生动物和原生动物的纤毛虫类的亲级关系较近,更可能是真正原始的多细胞动物。至于中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是否各自独立地来于原生动物的祖先,或中生动物确是原始的或退化的扁虫?还不很清楚。由于中生动物有着长期的寄生历史,是动物界中极为特殊的类群,其分类地位尚难确定。 多细胞动物起源的证据(一)古生物学方面 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经过千百万年地壳的变迁或造山运动等,被埋在地层中形成了化石。已经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世是最简单的。在太古代的地层中有大量有孔虫壳化石,而在晚近的地层中动物的化石种类也较复杂,并且能看出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顺序。说明最初出现单细胞动物,后来才发展出多细胞动物。(二)形态学方面 从现有动物来看,有单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并形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序列。在原生动物鞭毛纲中有些群体鞭毛虫,如团藻,其形态与多细胞动物很相似,可推测这类动物是从单细胞动物过渡到多细胞动物的中间类型,即由单细胞动物发展成群体以后又进一步发展成多细胞动物。(三)胚胎学方面 在胚胎发育中多细胞动物是由受精卵开始,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等一系列过程,逐渐发育成成体。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基本上是相似的。根据生物发生津,个体发育简短地重演了系统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并且说明多细胞动物发展的早期所经历的过程是相似的。三、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一) 群体学说(colonial theory) 认为后生动物来源于群体鞭毛虫,是当代动物学中最广泛接受的学说。这一学说是由赫克尔(Haeckel,1874)首次提出,后来又由梅契尼柯夫(1887)修正,海曼(Hyman,1940)又给以复兴。1.赫克尔的原肠虫学说 认为多细胞动物最早的祖先是由类似团藻的球形群体,一面内陷形成多细胞动物的祖先。这样的祖先,因为和原肠胚很相似,有两胚层和原口,所以赫克尔称之为原肠虫(gastraea)。2.梅契尼柯夫的吞噬虫学说(实球虫或无腔胚虫学说) 梅契尼柯夫观察了很多低等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他发现一些较低等的种类,其原肠胚的形成主要不是由内陷的方法,而是由内移的方法形成的。同时他也观察了某些低等多细胞动物,发现它们主要是靠吞噬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很少为细胞外消化。由此推想最初出现的多细胞动物是进行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是后来才发展的。海契尼柯夫提出了吞噬虫学说,他认为多细胞动物的祖先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动物的群体,后来个别细胞摄取食物后进入群体之内形成内胚层,结果就形成为二胚层的动物,起初为实心的,后来才逐渐地形成消化腔,所以梅契尼柯夫便把这种假想的多细胞动物的祖先叫做吞噬虫(phagocitella)。 这两种学说虽然在胚胎学上都有根据,但在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中,多数是像梅契尼柯夫所说的由内移方法形成原肠胚,而赫先尔所说的内陷方法很可能是以后才出现的。所以梅氏的学说容易被学者所接受。同时梅氏的说法看来更符合机能与结构统一的原则。不能想象先有一个现成的消化腔。而后才有进行消化的机能。可能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消化机能,同时逐渐发展出消化腔的。 从现有的原生动物看,其中鞭毛类动物形成群体的能力较强,如果原始的单细胞动物群体进一步分化,群体细胞严密分工协作,形成统一整体,这就发展成了多细胞动物。但是单细胞动物群体多种多样,有树枝状、扁平和球形的,前二者其个体在群体中的连接一般较疏松。根据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形状看,球形群体(类似团藻形状)与之一致,因此,群体学说认为由球形群体鞭毛虫发展成为多细胞动物符合于生物发生律。此外,从具鞭毛的精子普遍存在于后生动物,具鞭毛的体细胞在低等的后生动物间也常存在,特别是在海绵和腔肠动物,这些也可作为支持鞭毛虫是后生动物的祖先的证据。梅契尼柯夫所说的吞噬虫,很像腔面动物的浮浪幼虫,它被称为浮浪幼虫样的祖先(planuloid ancestor)。低等后生动物是从这样一种自由游泳浮浪幼虫样的祖先发展的。根据这种学说,腔肠动物为原始辐射对称,可以推断它直接来源于浮浪幼虫样的祖先。扁虫两侧对称是后来发生的。3.Barnes(1987)认为,团藻样动物虽被作为鞭毛虫群体祖先的原型,但是这些具有似植物细胞的自养有机体不可能是后生动物的祖先,超微结构的证据表明,领鞭毛虫(choanflagellates)原生动物更可能是后生动物的祖先。领鞭毛虫有些是单体的,有些是群体的。4.Otto Butshli(1883)扁囊胚虫(Plakula)学说,认为原始的后生动物是两侧对称的有两胚层的扁的动物,称此动物为扁囊胚虫。根据Butshli的看法,扁囊胚虫通过腹面细胞层的蠕动、爬行、摄食,最后该动物背腹细胞层分开成为中空的,这样逐渐地腹面的营养细胞内陷形成消化腔。同时产生了内外胚层,形成了两胚层动物。这里所提的扁囊胚虫与现存的扁盘动物丝盘虫(trichoplax)是相似的。有些学者认为丝盘虫是扁囊胚虫现存种类的证据。(二)合胞体学说(syncytial theory) 这一学说主要是由 Hadzi(1953)和 Harsan(1977)提出的,认为多细胞动物来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后生动物的祖先开始是合胞体结构,即多核的细胞,后来每个核获得一部分细胞质和细胞膜形成了多细胞结构。由于有些纤毛虫倾向于两侧对称,所以合胞体学说主张后生动物的祖先是两侧对称的,并由其发展为无肠类扁虫,认为无肠类扁虫是现在生存的最原始的后生动物。对该学说,持反对意见者较多,因为任何动物类群的胚胎发育都未出现过多核体分化成多细胞的现象,实际上无肠类合胞体是在典型的胚胎细胞分裂之后出现的次生现象。最主要的反对意见是不同意将无肠类扁虫视为最原始的后生动物。体型的进化是从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如果认为无肠类扁虫两侧对称是原始的,那么腔项动物的辐射对称倒成为次生的,这显然与已揭明的进化过程是相违背的。(三)共生学说(Symbiosis theory) 认为不同种的原生生物共生在一起,发属成为多细胞动物。这一学说存在一系列的遗传学问题,因为不同遗传基础的单细胞生物如何聚在一起形成能繁殖的多细胞动物,这在遗传学上是难以解释的。
2023-06-28 23:52:091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最主要的区别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是否有分工(或分化)现象。单细胞生物实现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的各种功能都是通过一个细胞来实现的。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出现了分化,一个细胞不能实现所有的功能,而是不同种类细胞相互配合协调来完成。
2023-06-28 23:52:232

多细胞生物有哪些

问题一:生物和多细胞生物有哪些 单细胞生物:细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真菌,酵母菌,青霉菌等,植物,蓝藻,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多细胞生物:所有哺乳动物,人,猪,牛羊,等等 问题二:多细胞生物具备哪些特性 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 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严整的结构,也就是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生长。 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 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 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2023-06-28 23:52:321

单细胞生物是怎样进化成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的问题,有很多推测,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种学说 (一)群体学说 1.赫克尔的原肠虫学说 。认为多细胞动物最早的祖先是由类似团藻的球形群体,一面内陷形成多细胞动物的祖先。这样的祖先,因为和原肠胚很相似,有两胚层和原口,所以赫克尔称之为原肠虫。 2.梅契尼柯夫的吞噬虫学说。该学说认为多细胞动物的祖先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动物的群体,后来个别细胞摄取食物后进入群体之内形成内胚层,结果就形成为二胚层的动物,起初为实心的,后来才逐渐地形成消化腔,所以梅契尼柯夫便把这种假想的多细胞动物的祖先叫做吞噬虫。 3.Barnes(1987)认为,团藻样动物虽被作为鞭毛虫群体祖先的原型,但是这些具有似植物细胞的自养有机体不可能是后生动物的祖先,超微结构的证据表明,领鞭毛虫类原生动物更可能是后生动物的祖先。领鞭毛虫有些是单体的,有些是群体的。 (二)合胞体学说 这一学说主要是由 Hadzi(1953)和 Harsan(1977)提出的,认为多细胞动物来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后生动物的祖先开始是合胞体结构,即多核的细胞,后来每个核获得一部分细胞质和细胞膜形成了多细胞结构。对该学说,持反对意见者较多。 (三)共生学说 该学说认为不同种的原生生物共生在一起,发属成为多细胞动物。但对于不同遗传基础的单细胞生物如何聚在一起形成能繁殖的多细胞动物?在遗传学上难以解释。
2023-06-28 23:52:521

最早的多细胞出现在何时?

曾经被认为是最早的多细胞生物是12亿年前中元古代延展纪时期的一种红藻Bangiomorpha pubescens的化石。多细胞生物必须解决从一个生殖细胞来产生整个生物的问题,来完成繁殖的任务。发育生物学是研究这个过程的学科。一般认为在延展纪出现的单细胞生物有性生殖是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前提条件。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假如丧失其规则发展的控制其生长的功能会导致癌症。但是2010年的一组新发现的古老生物化石将地球上最早的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由法国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2010年7月1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称,他们对来自加蓬的化石的最新研究发现,多细胞生物起源于21亿年前。研究团队由法国普瓦捷大学的阿伯德拉扎克·阿尔巴尼教授领导。据研究人员介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迹象出现于35亿年前,是现存生物中最简单的一群。然而,生命的多样化过程实际上发生于距今35亿年到6亿年前的元古代,在此期间出现了真核生物,它们与原核生物的最大不同是拥有细胞核,而且具有更复杂的组织和新陈代谢形式。不过,此前科学家很少发现中元古代(距今16亿年至10亿年前)之前多细胞生物存在的证据。研究团队于2008年在加蓬的弗朗斯维尔意外发现了250多个保存完好的生物化石,并对其中100多个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科学家对其周围沉积物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已有21亿年的历史,是地球上目前已知最早出现的多细胞体。据了解这些最早的多细胞生命体化石呈扁圆盘状,直径约为5英寸(12.7厘米),有扇贝状外缘和辐射状条纹——并不能归属于任何复杂单细胞生物或早期动物的范畴。  不过从任何一方面来看,这种古老生命体都标志着其跨越了一个重要的演化门槛,并且显示这一过渡是由于地球大气的显著变化诱发的。法国普瓦提埃大学(University of Poitiers)的古生物学家阿德拉扎克·阿尔巴尼(Abderrazak El Albani)说,“很明显,多细胞体的出现和氧气浓度的增加有关”。单细胞生物大约出现于34亿年前的“原始汤”(primordial soup),主要以原核生物形式存在,原核生物是一种无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和蓝细菌。在距今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各种生物以爆炸性的速度涌现,这种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单细胞生物出现之后又经过了14亿年才出现了最早的多细胞生命体——卷曲藻(Grypania)。卷曲藻可能是一个菌落,或者一种真核生物——其包裹在细胞膜内的细胞功能已经出现分化的生物体。无论卷曲藻属于何种类型,它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已知仅有的几类复杂生命体的案例。  此次新发现的化石使卷曲藻不再显得那么孤独,目前这种新发现的物种还没有命名。它们几乎生活在同一年代。卷曲藻生活在今天美国北部地区,而这一新发现化石的物种生活在加蓬。这一发现增加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多细胞生命体可能是一种趋势,而非是一种偶然,它同时还暗示了演化出复杂生命形式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何时演化出这样的生命形式。
2023-06-28 23:52:591

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吗

不对,酵母是真核,但是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都是真核,也是单细胞。
2023-06-28 23:5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