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图谱 / 问答 / 问答详情

这种是什么鱼?

2023-07-01 08:43:12
共1条回复
一自萧关起战尘

图片上的观赏鱼为:孔雀鱼

孔雀鱼,又称孔雀花鳉、虹鳉、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称之为“凤尾鱼”、“火炬”,是鳉亚目,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饲养难度较低。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巴巴多斯,巴西北部与圭亚那,作为观赏鱼引入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众多欧洲国家(比如俄罗斯、德国等)。孔雀鱼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自然,深受人们喜爱。孔雀鱼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其野生栖息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孔雀鱼繁殖能力很强,能耐受污染水域,有“百万鱼”的美称。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约1~2年。纯种孔雀鱼分成五大品系——草尾、蛇纹、马赛克、礼服、白金以及众多独立的表现型——日本蓝、米卡立夫、拉朱利等。孔雀鱼是杂食性小型鱼种,成鱼体长3~5厘米,由于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大,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芳踪。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

相关推荐

请问这是什么品种的孔雀鱼?

  孔雀鱼体型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今天我们就来介绍有关孔雀鱼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孔雀鱼的形态特征  该鱼体形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4~5厘米。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根据其尾鳍的形状,何分为上旬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圆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其身体及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有些雄鱼撇尾旬上有蓝黑色小圆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雌鱼身体较粗壮: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  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可达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2以上。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环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鳍短而高,尾鳍宽而长,并有琴尾、圆尾、上剑尾、下剑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齿尾、大尾等各种形状。  雌鱼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雌鱼的各鳍均较雄鱼的短,但体长约为雄鱼的2倍。  孔雀鱼的繁殖力很强,经过人们长期杂交培育,产生了许多花色品种,千姿百态  二、孔雀鱼的繁殖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  三、孔雀鱼的习性  孔雀鱼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雌鱼受惊后及易跳跃。  四、水温  孔雀鱼可以接受的水温从18℃到34℃,如果低于18℃比较容易发生一些状况,例如:食欲不振、精神痿糜、也容易感染水霉等疾病,所以可视个人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加温器。  至于夏天室温常常高于30℃以上,加上天气热,饲主通常会较懒得换水,因此水中饲料残存、排泄物、亚硝酸等浓度皆会快速提高,到达威胁孔雀鱼生存的地步。而且高温伴随而来的是孔雀鱼的代谢速率过快,造成体内钙质的大量流失,因此大型的老母鱼很容易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弯曲越大,越容易压迫内脏威胁孔雀鱼的生存。要解决这个问题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降低温度,降低温度的手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家里开冷气,缺点就是要负担较多的电费,另一种方法较为经济,但是比较辛苦,就是“常换水”,如果可以每天换水,多少可以降低几度,而且更可以让孔雀成长快速、鱼体健康,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五、PH值  最适合孔雀鱼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间,水中的酸碱值对孔雀鱼的影响相当大,酸碱值是对数的形态,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对于人类只是小小的“1”的差距,对孔雀鱼而言恐怕已经被折磨的快要死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饲养者换水次数少,久而久之,水质早已因为各种因素转变为酸性,此时如果突然大量换水,势必会造成孔雀鱼相当大的冲击。  六、硬度  孔雀鱼喜欢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虽然如此,但是以版主个人认为,水的硬度对孔雀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拿两个饲养孔雀有相当历史的国家:德国和日本做为例子,德国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质皆为软水,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条件都可以将孔雀养得很好,可见的孔雀的适应能力很强,比较不需要饲主费心调整水的硬度高低。这也是许多人常说孔雀鱼易于饲养的原因之一。  七、亚硝酸浓度  亚硝酸浓度的高低对于孔雀鱼的生存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虽然孔雀对于亚硝酸浓度的适应远超过其它的鱼种(根据资料显示,孔雀鱼可以忍受的亚硝酸浓度约为七彩神仙的100倍)但是一旦亚硝酸浓度过高,对于孔雀总是一种伤害,尤其是水族缸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水体,加上通常我们又以过高的密度饲养鱼只,所以一旦疏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孔雀鱼就集体暴毙,身为饲主的鱼友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测试亚硝酸浓度的试剂贩卖,可以轻易的测量出大概的数值。  要解决亚硝酸浓度过高的问题,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换入新鲜且除过氯气的水,不过长期亚硝酸浓度过高,就必须考虑是否过滤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鱼只饲养密度过高。  八、孔雀鱼的饲料  1、人工饲料  目前市面上贩售的人工饲料已经有相当多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种:一、薄片饲料;二、颗粒饲料;三、冷冻饲料。这些饲料是属于最容易取得也最容易喂食的饲料,此外还有专门为孔雀鱼开发的饲料,也应该是大部分孔雀鱼饲主当作主食的选择,营养成份也相当完整。  2、活饵  活饵的使用一向都是毁誉参半,因为活生生的饵料营养价值,当然远胜过人工处理过的饲料,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安全性的问题,身为饲主的我们不可不慎,否则带来的后遗症会让你觉得不如只喂食饲料就好!  目前最安全的活饵应该就算是丰年虾(无节幼虫)吧!准备时间并不需要太长,也不需要太多的手续,不过孵化出来以后,应该尽快喂食,因为无节幼虫最营养的就是刚孵化出来还带着卵黄囊的时候,如果时间拖的太久,卵黄都已经被无节幼虫吸收殆尽,因此营养价值就会稍微打点折扣。如果网友有孵化丰年虾来喂食孔雀的习惯,如果有多孵的丰年虾,可以将他冷冻起来,下次要在喂食的时候,只要解冻就可以用。  还有一种就是水蚤,可以用绿水繁殖,要注意的地方是刚从野外采集回来的水蚤最好不要直接拿去喂鱼,因为水蚤是驼形线虫的中间宿主,一旦被驼形线虫寄生的话,可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喔!况且野外采集到的水蚤,由于野外的水中可能细菌量较高,如果贸然进入鱼缸中,也许会感染温室里的小宝贝-孔雀鱼。还有就是要注意你所得到的水蚤是哪一种,如果是属于剑水蚤,由于有坚硬的外壳,比较不适合。  另外一些水族馆最长用的活饵首推丝蚯蚓,丝蚯蚓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放一些在鱼缸中,可以生存很久,让你的孔雀不停的进食,因此孔雀鱼会相当快速的成长,又可以当作药饵,将药物先喂给丝蚯蚓变成药引,再给孔雀鱼吃,效果相当不错。照这样看来,丝蚯蚓应该是最完美的饲料,但是由于丝蚯蚓的来源都是从野外采集回来,虽然某些水族馆会先杀菌处理,但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丝蚯蚓的体内不会带有寄生虫的虫卵,因此使用者不得不注意。  九、孔雀鱼的喂食方法  从小孔雀鱼诞生开始,爱鱼的朋友就必须要忙着准备各式各样的食物,小孔雀鱼出生后很快就可以游泳、觅食,如果发现母孔雀即将临盆,就可以开始准备孵化丰年虾,等到小鱼出生后不久,就会有一顿丰盛的第一餐,不过记得喂食的量要注意,如果过多的饲料吃不完,会污染水质,造成反效果,如果手边没有丰年虾卵、或是没有孵化的经验,也可以拿平常喂时成鱼的薄片饲料,将薄片饲料磨成碎屑,小鱼也可以吃得下去,要注意的就是投喂的饵料份量不宜过多,避免小鱼吃不完而污染水质。还有一种就是用煮熟的蛋黄,拿网子包住,在水中轻微晃动,数量不须太多。因为太过营养,所以残饵的污染将更为恐怖,如有需要应该在喂食完毕后,立刻准备换水。  通常在分出孔雀的性别之前,可以尽量喂食高蛋白质类的食物,但是等到公母鱼可以分开饲养以后,最好不要让公鱼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公鱼的腰身变得太粗,母鱼就不须担心,可以尽量喂食,让母鱼的体型变得更圆润,不过如果喂食数量增加,换水的频率也要相对有所调整,避免水质恶化速度过快,造成其中疾病滋生,危害孔雀鱼。通常成熟的孔雀鱼各种饲料都会吃的很高兴,不过要注意最好不要固定使用同一种饲料,可以偶尔变化一些口味,主要就是为了预防营养不均衡而造成问题。  十、控温系统  孔雀鱼能忍受的温度范围相当广,约从18度到30度左右都可以接受,所以倒是不一定需要控温系统,不过夏天如果真的很热,最好能让饲养孔雀鱼的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否则温度太高容易造成孔雀鱼新陈代谢速度过快,以成熟的母孔雀而言,代谢速度过快容易使体内钙质加速流失,如果有加上产后失调,即有可能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因此最好不要让温度高于30度,至于冬天的话,因为水温降低,孔雀成长速度减缓,反而可以控制孔雀鱼成长的速度,不会因为在长期加温的情况下,提早耗尽生命。  一直让孔雀鱼生活在恒温下也有一些后遗症,例如对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只要遇到停电,或是加温器故障,都将造成不小的问题。  十一、底砂  饲养孔雀常用到的底砂应该算是水草缸常用的硅沙,其实孔雀鱼的适应能力很强,通常只要使用中性的底砂就没有问题了,有些人养孔雀喜欢使用珊瑚砂,因为珊瑚砂可以让水质变硬变碱,营造出孔雀喜欢的环境,但是要也要注意不能让PH质太高,否则也是会有反效果的;如果想搭配种些水草,就必须要考虑是否能接受这种水质,就版主而言,版主是以裸缸饲养孔雀鱼的,这是为了繁殖孔雀,没有铺设底砂反而方便换水、可以清除沉积的粪便,不过这样一来,没有底砂缓冲水质的变化,比较适合稍有养鱼经验的朋友,而且最好能够勤于换水照顾,不然也无法使孔雀快乐的生活。
2023-07-01 03:42:389

这种灰色的鱼是什么鱼

图片上小的灰色的鱼为:孔雀鱼孔雀鱼,又称孔雀花鳉、虹鳉、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称之为“凤尾鱼”、“火炬”,是鳉亚目,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饲养难度较低。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巴巴多斯,巴西北部与圭亚那,作为观赏鱼引入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众多欧洲国家(比如俄罗斯、德国等)。孔雀鱼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自然,深受人们喜爱。孔雀鱼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其野生栖息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孔雀鱼繁殖能力很强,能耐受污染水域,有“百万鱼”的美称。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约1~2年。纯种孔雀鱼分成五大品系——草尾、蛇纹、马赛克、礼服、白金以及众多独立的表现型——日本蓝、米卡立夫、拉朱利等。孔雀鱼是杂食性小型鱼种,成鱼体长3~5厘米,由于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大,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芳踪。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
2023-07-01 03:43:081

请问这是什么鱼,肚子大大的怎么回事?

开门见山,见题回答。提问者疑惑的问题简单说一下吧,鱼友讨论说错莫怪,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从提问者提供的照片看,鱼缸里面是孔雀鱼,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观赏角度不同,这样饲养孔雀鱼看起来与玻璃的水族箱不一样,一般来说孔雀鱼还是应该用玻璃水族箱观赏效果更好一些。"肚子大大的怎么回事?"观察到孔雀鱼肚子大大的,极有可能是怀孕之像。具体如何判断孔雀鱼是否快生小鱼了这个问题,简单归纳两点仅供提问者参考:1.腹部膨大胎斑变黑(白子孔雀鱼为红色)。孔雀鱼怀孕后腹部开始明显膨大,这一点是观察孔雀鱼是否怀孕的关键一点。随着母鱼的产期临近,胎斑会又大又黑,这是一个关键点。第二个,可以观察到母鱼在水中游动不规则,或者喜欢独处或者上下快速游动,这种情况也说明母鱼即将生了。观察到这两种情况随时母鱼会生小鱼了,要尽快隔离了。2.母鱼躲避公鱼,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母鱼产小鱼的前兆。孔雀鱼生小鱼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儿,一定要提前安排好母鱼生产,避免别的鱼把刚刚生下来的小鱼吃掉。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鱼友讨论说错莫怪,上述仅仅是个人养殖经验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3-07-01 03:43:2212

孔雀鱼的图片,年代和简要介绍

孔雀鱼在1859年被德国鱼类学者彼得·威廉发现,并正式命名。孔雀鱼,又称孔雀花鳉,是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体形修长,后部恻扁。成年雄鱼,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成年雌鱼体长5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孔雀鱼栖息在温暖的泉水和杂草丛生的沟渠、运河,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巴西北部等地。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能耐16℃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扩展资料:孔雀鱼的繁殖亲鱼雌雄比例为1:1,雌雄同箱培育。亲鱼培育缸宜选择小型水族缸,水质为弱碱性,硬度8-11,水温保持24℃左右。亲鱼培育期间保持水质优良、水温稳定。投喂丝蚯蚓、红虫、丰年虫等鲜活饵料。交配可根据需要采用近亲交配法、同种异系交配法和异种异系交配法。同箱培育的雌雄鱼交配以后,把雄鱼捞出,分箱养殖。受精后的雌鱼腹部会愈来愈大,腹鳍附近的黑斑也越来越明显,接近产仔的雌鱼会在水族箱的角落不停上下游动,此时应把雌鱼放入产仔用的产仔箱中待产。一般采用自然受精、自然生产。健康的雌鱼21-25天为一个繁殖循环期,初产时10尾左右,第二次20-30尾,第三次30-50尾。为防止产后亲鱼吞食仔鱼,雌鱼产后应放入另一水族箱中休息恢复体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雀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雀花鳉
2023-07-01 03:44:283

求大神帮看看!我这条孔雀鱼是烂尾了吗?

从你的图片上看,你的孔雀鱼是烧尾了。孔雀鱼烧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水族箱中水质过酸引起的,它们喜欢微碱性水质,一般将pH值控制在pH7.2~7.4之前就可以了。而大多数鱼友在草缸中饲养孔雀鱼,虽然就观赏性来说草缸绝对是比裸缸要好看太多,但是草缸是酸性缸,并不适合孔雀鱼这样喜欢微碱性水体环境的观赏鱼生活,若是大家没有办法平衡草缸的酸碱性,建议大家还是裸缸饲养比较好。如果是夏天的话,可以把烧尾的孔雀鱼放在晒了几天的老水里(也就是晒的长了绿苔的水)。冬天的话,需要把烧尾的孔雀鱼单独放在一个鱼缸里,重新换上新水,避免水里仍存有细菌,可以用剪刀把烧尾的部分剪掉。
2023-07-01 03:45:311

刚生下来的孔雀鱼小鱼是什么样的?

小鱼呈透明状态。刚出生的小鱼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能飞起来或者说游起来的,一种是肚子上带着一个黄色的圆圆的囊泡。带囊泡的这种是沉底的,需要孔雀鱼把囊泡里的营养吸收掉才能成功起飞,起飞之后才算活了。在起飞之前要保证小鱼的安全,不要让大鱼吃了。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扩展资料:孔雀鱼喂养注意事项:1、小鱼要用小一点的容器装,太大了不易小鱼吃食。2、可以给小鱼喂切碎的水蚯蚓或弄碎的鸡蛋黄,鸡蛋黄虽然比较理想,但会污染水质,建议少喂一些。3、小孔雀鱼可以不用换水,换水没弄好的话容易针尾。一周换一次水就好,不要换水太勤,换水时如果使用自来水要把水暴晒三天,每次换水撒些盐,预防疾病。4、水温要恒定,不要总变化,小鱼很虚弱,换水时水温温差超过2度就会受不了的,建议买一个加热棒,把水温调至24~26度之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雀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雀鱼的养殖
2023-07-01 03:45:454

求珊瑚红尾礼服孔雀鱼的图片(见详细)

前面回答的那个图是亚成的全红白子公鱼,并非礼服系。而楼主所说的珊瑚红尾礼服,这几年玩鱼没有听说这种名称的礼服品系。珊瑚色多用来形容全红鱼,比如红白和黄化全红。上两张:一张是常见红尾礼服(尾巴呈三角),另一张是现在炒得火热的红扇(尾巴圆形有褶皱,图是公鱼,母鱼的原尾更明显)。
2023-07-01 03:46:123

孔雀鱼什么样的品种好,求图片

全红,就是那种全身都是红色的。
2023-07-01 03:46:451

我的孔雀鱼快生了吗?

对 从图片上看,你的孔雀鱼是快生小鱼了。孔雀鱼到了临产阶段会表现出很明显的征兆。有以下几种:体型见方。孔雀鱼母鱼的肚子会稍稍表现出平滑的方形。胎斑的颜色比较重。一般的孔雀鱼胎斑为黑色,白子的胎斑为橘红色。肛门凸出。临产时会发现孔雀鱼肛门明显外凸。行动表现。即将生产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母鱼多数会表现为两种状态,有的会上窜下跳,有的会很安静的躲在一个角落。
2023-07-01 03:47:062

各位大神,帮忙看一下这个孔雀鱼大概什么时候生?

这个母鱼肚子看,还要一段时间才能生小鱼。没有特殊情况,七八天之内是不会有征兆的。我养孔雀鱼多年,一般孔雀鱼在适合的水体环境下,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左右可以繁殖一次。快生小鱼时,母鱼肚子通常胀的很厉害,而且生殖孔颜色变深,母鱼不爱游动,这时候就要隔离单养待产了。你这个恐怕还要一周到二周左右,过几天勤观察点,别错过产小鱼,不然小鱼容易被其他鱼吃掉。
2023-07-01 03:47:322

我的孔雀鱼定定的在水底,是不是快要生啦?

看下面的图来鉴别孔雀鱼是不是要生了。
2023-07-01 03:47:524

孔雀鱼如何知道生完了小鱼,生完后该如何处理,谢谢

母鱼肚子小了,有半天不生了(难产除外),就说明生完小鱼了。生的小鱼要及时捞到另一个鱼缸里养。母鱼会吃自己的宝宝哦。母鱼最好在单养几天。恢复体力。孔雀鱼的繁殖比较频繁,因此在这方面上要尤其注意,尤其是比较名贵的品种更是要妥善处理,避免鱼的死亡。同一父母的小鱼在稍大后也要分公母分缸,防止因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这种退化是很快的,基本上3-4代的近亲繁殖就使后代身体颜色和鳍型看不出原来亲鱼的特征,失去其观赏价值。扩展资料繁殖方式雄性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臀鳍特化成生殖足,来供体内受精使用。雄鱼会不断追逐雌鱼,与雌鱼交配。雌鱼可以储存精子供以后受精使用,并可能每四个星期生产一次。怀孕的雌鱼特徵是臀鳍与腹鳍之间有黑色三角色块。经过四到六周的怀孕期後,雌鱼会生下20-40只幼鱼。双亲都不会照顾幼鱼,甚至还会吃自己的幼鱼(FishBase, 2006)。孔雀鱼容易辨别雌雄。雌鱼腹部比较大,在肛门前方有一块透明的胎斑,在快生殖的时候胎斑成黑色。而雄鱼的特点就是腹部较小,瘦长,最关键的就是其臀鳍演变出交接器,用于繁殖时候输送精子用。所以雄鱼的臀鳍前方的几根鳍条比较粗大。而雌鱼的臀鳍则是均匀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雀鱼
2023-07-01 03:48:076

怎样培育出蓝色孔雀鱼

孔雀鱼是最好养,且非常容易饲养的小型热带观赏鱼。孔雀鱼在几乎所有其他鱼能正常生活的水质中,都能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耐粗放的鱼。当孔雀鱼养到一个半月至两个月时把颜色深而艳,尾鳍特殊且尾色好的雌雄鱼,按1:5~10比例选出作为种鱼。产出子代,养殖2个月左右,淘汰不理想的鱼,继续选育。高配置就是一个:宽大的水体。当然,水质和水温我们必须要保持。宽大的水体就是能保持永久水质的条件之一,水温永远恒定在二十五度上下,对于培养出高孔雀鱼是至关重要的。说白了就是放养密度,水体宽大,即使没有过滤也没多大关系!好品种的孔雀鱼,基本上都是公母分缸饲养的,水体宽大,只有需要繁殖的时候才去合缸。合缸一个阶段后,母鱼怀孕了,也是挑选二十只左右的母鱼,单独放在网箱中饲养,放在一米左右长的鱼缸,网箱大小能占到鱼缸的四分之一。小鱼产后从网眼流入缸中,然后产过的母鱼再单缸饲养一个阶段,才能够再次合缸繁殖。扩展资料:孔雀鱼的繁殖注意事项1、小幼鱼出生前,PH须在4.5~5.5,出生后须在5.5~6.5。2、产卵后至小幼鱼被搬离的一段时间,亲鱼不被喂食。3、亲鱼只能提供乳汁6~7天,否则会过劳影响身体状况。4、小幼鱼出生的第13~14天便须被捞起到大缸养育。5、亲鱼于幼鱼搬离后有3~4天的休息,跟着有可生产下一批小鱼。6、亲鱼会连续这样生产约11次。7、11次里,头3次多不成功。8、一生里雌鱼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第二期的排卵。
2023-07-01 03:48:333

孔雀鱼有白色的吗?

  孔雀鱼是有白色的。  孔雀鱼别名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凤尾鱼。孔雀鱼属于热带淡水鱼,表现型不同体长也不同,成鱼体长约3~5cm。  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雌、雄鱼差别明显,雄鱼体色丰富多彩,尾部形状千姿百态。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尾鳍形状有琴尾、圆尾、旗尾、冠尾、三角尾、燕尾、上剑尾、下剑尾、双剑尾、矛尾、针尾(区别于疾病“针尾”)等各种形状。  雌鱼体长最长可达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  
2023-07-01 03:48:494

透明的塑料瓶子我想养小孔雀鱼,这样可以吗?

塑料瓶子不能养孔雀鱼首先热带鱼,孔雀鱼,这些鱼的水温要保持在零上13度到零上17度。因为热带鱼不喜欢太凉的水温很可能出现。冬眠或者缺氧等现象,所以要保证杨孔雀鱼中水的温度,同时也要保证水的质量。透明的塑料瓶子容易出现水中杂质或者化学物质出现在水中,这样肯定会造成孔雀鱼死亡,所以呀,不能使用塑料瓶子,养孔雀与相反要使用熟玻璃或者去除杂质的玻璃去养孔雀羽。这样既可以保证温度,也可以让养孔雀鱼的鱼缸长期暴露在太阳光下,这样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2023-07-01 03:49:034

孔雀鱼吃什么饲料

孔雀鱼很好养,基本上很多种的饲料都吃。基本上分活饵、人工饲料(1)活饵:丰年虾、丝蚯蚓、水蚤(2)人工饲料:薄片型、微粒子综合乾燥汉堡饲料a.丰年虾就是无节幼虫,加拿大的高浓度硫酸盐湖,加州的炭酸盐湖、犹它洲的石灰湖等,都有丰年虾栖息,台湾或日本主要都是进口北米犹它州盐湖所产的丰年虾。在孔雀的饲料中最均衡及最易消化吸收的首推丰年虾。b.丝蚯蚓、水蚤的营养价值虽然不比丰年虾低,但是有带菌之虑。特别是丝蚯蚓虽然有促进孔雀鱼体格发育的效果,但同样的也是疾病发生率最高的活体饲料。这是因为丝蚯蚓生长在营养度极高的排水沟中,同时也是病菌的带原者。所以吃丝蚯蚓的孔雀鱼,恐怕也会变成带菌的孔雀鱼。同样是?食丝蚯蚓的孔雀鱼混养在一起,可能症状不是很明显,但是把单?食丰年虾及人工饲料的孔雀鱼放进去一起养的话,后者的孔雀鱼发病的机率很高。所以对?食孔雀鱼的爱好家而言,「甲基蓝」或「黄药」等治疗感染症的药品就成为必需品了。c.薄片一般是乾燥的各种蔬菜添加乌贼粉或虾粉制成,是比较以天然素材为原料的商品,因此可以说是含有某种程度的营养素,安定性最高的饲料。d.所谓的微粒子综合乾燥汉堡饲料,不含薄片中的蔬菜类,而改用各种谷类,添加乌贼粉、虾粉,再加上针对孔雀鱼所需的各种营养,调制而作。线虫或者买专用饲料,很便宜,上面画着孔雀鱼图案的。凡是给鱼吃的饲料都行,如果您浏览时不巧图片显示太小,按下F5刷新一下即可。
2023-07-01 03:49:194

热带观赏鱼分几个品种

两个品种:热带海水鱼和热带淡水鱼。热带海水观赏鱼较常见的品种有:雀鲷科、蝶鱼科、棘蝶鱼科、粗皮鲷科等,其著名品种有女王神仙、皇后神仙、皇帝神仙、月光蝶、月眉蝶、人字蝶、海马、红小丑、蓝魔鬼等。热带淡水观赏鱼较著名的品种有三大系列。一是灯类品种,如红绿灯、头尾灯、蓝三角、红莲灯、黑莲灯等。二是神仙鱼系列,如红七彩、蓝七彩、条纹蓝绿七彩、黑神仙、芝麻神仙、鸳鸯神仙、红眼钻石神仙等。三是龙鱼系列,如银龙、红龙、金龙、黑龙鱼等,它们素有“活化石”美称。1、女王神仙额斑刺蝶鱼(学名:Holacanthus ciliaris),体卵圆形侧扁,有鲜明蓝色轮廓和数条鲜蓝竖纹,全身密布网格状具蓝色边缘的珠状黄点,深蓝色背鳍和臀鳍饰宝蓝色的边线,成鱼呈鲜黄色、绿色或金褐色,体被鳞片错落有致。此鱼底色会因光线或相同种类的杂交而变异。额斑刺蝶鱼(Holacanthus ciliaris)又称女王神仙,广泛分布于西部及中部大西洋海域,生存于珊瑚礁繁茂的海区。额斑刺鲽鱼气质高雅,深受人们喜爱,是经久不衰的海水观赏鱼类。2、红小丑红小丑(拉丁学名:Amphiprion frenatus,英文名:Tomato Clownfish、Red Clown、Tomato Anemonefish),俗称西红柿(香港),属鲈形目雀鲷科海葵鱼属,是小丑鱼的一种。成鱼体黑色,头部、胸腹部以及身体各鳍均为红色。眼睛后方具一镶白缘之宽白带,向下延伸至喉峡部。亚成鱼体一致橙黄色,眼睛后方具一白色竖带。随着成长,体色逐渐转红,且身体后方出现黑斑并扩散至整个身体。3、蓝魔鬼蓝魔鬼,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和太平洋的珊瑚礁水域,属雀鲷科,体长5-6cm,椭圆形。体湛蓝色,全身泛着神秘的蓝色,两眼之间有一条黑色短带,各鳍天蓝色有黑边,多饲养在有五彩的珊瑚等无脊椎动物的水族箱中,是很受欢迎的热带海水观赏鱼品种。4、黑神仙黑神仙又名黑燕,是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慈鲷科动物。原产地南美洲亚马逊河,属慈鲷科。体长10-15CM,圆盘形侧扁。全身漆黑如墨,体色鲜亮,是神仙鱼中较著名的品种之一,饲养水温22-26摄氏度,繁殖水温27-28摄氏度,喜弱酸性软水,亲鱼性成熟6-8个月。雄鱼个体较大,头顶圆厚微凸,雌鱼头顶平直,亲鱼自行配对,配偶关系固定,雌鱼每次产卵100-200粒,约0-12天进行第二次产卵。仔鱼48小时孵出,7天后可游水觅食。5、红龙鱼红龙幼鱼时期鱼鳍呈淡淡的金绿色,鳞片边缘略带粉红色,嘴部则为浅红色。成鱼时,鱼体成金黄色,鳞片边缘略带有金红色的鳞框,嘴部及鳃盖均带有特别的深红色的斑纹,各鳍均呈深红色。各部位的鳍与鳞框的颜色可分为橘色、粉红色、深红色、血红色,全身闪闪发光,展现出特有的魅力。红龙身上的色彩通常快则一年,慢则十年便会完全显现,一般时间4~5年。一般情况下,龙鱼的色彩是渐次地由黄转为橙,再从橙转为浅红,到了最后才转为深红色。
2023-07-01 03:50:075

急需孔雀鱼种类介绍及图片

孔雀 peacock 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几种羽衣非常华美的鸟类的统称。严格来说,英语中peacock专指雄孔雀,peahen指雌孔雀,雌雄孔雀合称peafowl。孔雀属(Pavo)的两个种是印度和斯里兰卡产的蓝孔雀(P. cristatus, 即印度孔雀)和分布自缅甸到爪哇的绿孔雀(P. muticus, 即爪哇孔雀)。根据1913年一次考察时发现的一根羽毛进行了搜寻,至1936年发现刚果孔雀(Afropavo congensis, 即刚果非洲孔雀)。 孔雀属的两个种雄体体长90u223c130公分(35u223c50吋),具一条长达150公分(60吋)的尾屏,呈鲜艳的金属绿色。尾屏主要由尾部上方的覆羽构成,这些覆羽极长,羽尖具虹彩光泽的「眼圈」周围绕以蓝色及青铜色。求偶表演时,雄孔雀将尾屏下的尾部竖起。从而将尾屏竖起及向前,求偶表演达到高潮时,尾羽颤动,闪烁发光,并发出嘎嘎响声。 蓝孔雀(Pavo cristatus) 蓝孔雀的体羽主要是有金属光泽的蓝绿色。绿孔雀的长尾与蓝孔雀相似,体羽绿色和铜色相间。两个种的雌鸟的体羽呈绿和褐色相间,体大小几如雄鸟,但无长尾屏,也无冠羽。孔雀栖息於开阔低地的森林中,白天结群,夜间栖于高树上。于生殖季节每只雄孔雀拥有2u223c5只雌孔雀。每只雌鸟产4u223c8枚微白色卵,产於地面洼处。 孔雀作为观赏鸟类,是世界上许多动物园的主要展出动物,在旧大陆早已名声四播。但因绿孔雀具攻击性,故必须与其他鸟类分开饲养。蓝孔雀虽原产湿热地区,但也能在北方冬季生存;绿孔雀则经受不了太冷的气候。 刚果孔雀是非洲唯一的大型雉科鸟类,雄鸟的体羽主要为蓝和绿色相间,尾短而圆;雌鸟体羽淡红和绿色相间,冠羽褐色。 绿孔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中皇后(主要颜色有7种,分别为紫铜色绿色紫色蓝色黄色红色雌孔雀背部承浓褐色泛有绿光) 学 名 : Pavo muticus 英文名 : Green Peafowl 绿孔雀,即孔雀,因其能开屏而闻名于世。雄孔雀羽毛翠绿,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尾上覆羽特别发达,平时收拢在身后,伸展开来长约 1米左右, 就是所谓的“孔雀开屏”。这些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犹如金绿色丝绒,其末端还具有众多由紫、蓝、黄、红等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反射着光彩,好像无数面小镜子,真真鲜艳夺目。它们身体粗壮,雄鸟长约 1.4米,雌鸟全长约 1.1米。头顶上那簇 高高耸立着的羽冠,也别具风度。雌孔雀无尾屏,背面浓褐色,并泛着绿光,不过没有雄孔雀美丽。 绿孔雀仅分布于云南南部,它们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也有生活在灌木丛、竹林、树林的开阔地。多见成对活动,也有三五成群的。食物以蘑菇、嫩草、树叶、白蚁和其它昆虫为主。每年二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每窝下蛋4—8枚。 孔雀双翼不太发达,飞行速度慢而显得笨拙,只是在下降滑飞时 稍快一些。腿却强健有力,善疾走,逃窜时多是大步飞奔。觅食活动,行走姿势与鸡一样,边走边点头。 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蓝孔雀还有两个突变形态:白孔雀和黑孔雀。人工养殖主要指蓝孔雀。 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鸟,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有特殊的观赏价值,羽毛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而且人工饲养的蓝孔雀,含有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可做为高档珍馐佳肴。 每年春季,尤其是三四月份,孔雀开屏次数最多,这是为什么呢?孔雀开屏和季节有关吗? 我们知道,能够自然开屏的只能是雄孔雀。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孔雀中以雄性较美丽,而雌性却其貌不扬。雄孔雀身体内的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刺激大脑,展开尾屏。春天是孔雀产卵繁殖后代的季节。于是,雄孔雀就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孔雀开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孔雀的大尾屏上,我们可以看到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孔雀便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随之乱动起来,敌人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也就不敢贸然前进了。 孔雀的头部较小,头上有一些竖立的羽毛,嘴较尖硬;雄鸟的羽毛很美丽,以翠绿、青蓝、紫褐等色为主,也是白色的,并带有光泽;雄孔雀尾部的羽毛延长成尾屏,有各种彩色的花纹,开屏时非常艳丽,像扇子。雌鸟无尾屏,羽毛色也较差。 孔雀开屏是鸟类的一种求偶表现,每年四五月生殖季节到来时,雄孔雀常将尾羽高高竖起,宽宽地展开,绚丽夺目。雌孔雀则根据雄孔雀羽屏的艳丽程度来选择交配。 孔雀喜欢成双或小群居住在热带或亚热带的丛林中,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我国只有云南才有野生孔雀。孔雀平时走着觅食,爱吃黄泡、野梨等野果,也吃谷物草籽。 孔雀可供观赏,羽毛可做装饰品。 孔雀是国家鼓励养殖的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身的养殖珍禽。孔雀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珍品,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有“水中老鳖,禽中孔雀”之说。《本草纲目》禽部第四十九卷记载*“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及药毒”。其解毒功效甚至超过穿山甲。经现代科技证实,孔雀肉营养种类齐全,富含各种微量元素,氨基酸配比接近国际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理想模式,是优质蛋白质,肉质瘦,其脂肪、胆固醇、热量指标均优于普通禽类、兽类及淡水鱼,达到美国新食品标准法规定的极瘦肉类标准。孔雀骨胳的骨钙含量高,钙磷比优于牛奶,与人奶钙磷比几乎一致,是优质补钙营养源。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加上人工养殖,市场供应充足。其中以鲤鱼、鲢鱼、草鱼、青鱼为最常见,此外还有鳝鱼、鼋鱼等。 鲤鱼是淡水鱼中属于佳鱼的一种,鳞白带金属光泽,红尾,肉嫩,味鲜,黄河鲤鱼特别脍炙人口。 草鱼又叫草青,体色茶黄,为淡水鱼产量最多的一种。这种鱼的特点是生长快、体重大、头大肉肥,但肉质较粗,比起鲤鱼等质量较次。 鲢鱼分为白鲢、花鲢(俗称胖头鱼)两种。白鲢体色发白,鳞片细小,头较大,肉肥,味美,头部最肥,特别适宜做砂锅鱼头。 鲫鱼又叫鲫瓜,体形扁宽,背部隆起明显,鳞片较小,其特点肉质细嫩,鲜味大,但小刺多,鲫鱼最适合氽汤。小鲫鱼适合做酥鱼。 青鱼又叫乌鳍,体长,呈圆筒形,脊部乌黑,肚乳白色,肉白而充实,是淡水鱼中肉质细嫩的一种;所含脂肪较多,特别是胸鳍部一段肉和头尾两部分肉做的,青鱼的肺是鱼体中最嫩的部分,所含脂肪多,名菜“烧秃肺”就是用青鱼肺做的,烧好热吃,腴美异常。 鳝鱼又名长鱼、黄鳝,身长而细,头粗尾细,背黑褐色,肚黄色,眼小无鳞,这种鱼的肉质极其细嫩鲜美,被视为鱼中佳品。 鼋鱼又称鳖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高档滋补品。
2023-07-01 03:52:065

请问我的孔雀鱼还有救吗?

这状态看,肯定是病了,貌似比较严重,尾部像充血而且肿大了。也有烂尾的症状。孔雀鱼是比较脆弱的小型观赏鱼,患了严重的疾病,很难医治完好,建议先隔离吧。到水族店购买一些治疗烂尾烂鳍的药物,治疗试试吧。希望不大。仅供参考。
2023-07-01 03:52:231

孔雀鱼尾巴变成一丝丝的是怎么回事?

  孔雀鱼尾巴变成一丝丝的应该是水质变坏或孔雀鱼互相咬尾咬伤后引起的烂鳍烂尾病。  (1)因细菌、霉菌自伤口所引起的疾病。  (2)鱼鳍变白,伤口分泌粘液,尾鳍与背鳍、腹鳍均有可能腐烂,并有血斑点产生。当病情恶化时,腐烂的鳍和尾会脱离鱼体,严重时导致死亡。  (3)及时的监控饲养金鱼的水质环境,保证水质环境的软硬度、酸碱度、温度等等平衡稳定。同时保证水质环境干净,定期的消毒,防止水中滋生寄生虫或者是细菌。  (4)治疗方法:  A,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B,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C,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  D,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加食盐溶液浸洗消毒。  E,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F,用1%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  注:在饲养金鱼的过程,当金鱼出现烂鳍病时,饲养者就一定要给与及时的治疗和处理。而且在平常,饲养者也一定要做好金鱼烂鳍病的预防工作,防止金鱼出现烂鳍病,才是保证金鱼健康成长的最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2023-07-01 03:53:064

我的孔雀鱼肚子有点大,尾巴上还有黑点,是不是怀孕了?

孔雀鱼的生产率非常高,平均40天产一窝,每窝能产40~50条小鱼,成活卒高,并且耐寒。从图片鱼的症状看,肚腹很大,产道口很黑,都是进入快生产的迹象。还有一点,快生产的时候,你就喜欢卧在鱼缸底部,不喜欢上油,也不喜欢运动,这都是生产的迹象,所以准备迎接新生的鱼宝宝吧。
2023-07-01 03:53:142

凤尾鱼要多久会生?

从图可以看已经快生了。母鱼从怀孕到生产最多1个月的时间。当你看到母鱼腹部变黑,有时甚至能看到小鱼的眼睛那就胎斑,就是快生了。这个时候饲养者可以把母鱼捞出单养了,再生之前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母鱼开始沉在缸底不动,或很烦躁的游来游去,并且泄殖腔张开那就是马上要生了。凤尾鱼从怀孕到出生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左右,当凤尾鱼要生小鱼之前,需要把它捞出来放到另一个鱼缸中待产。生完小鱼后也要把它和小鱼隔离开来。养凤尾鱼需要注意:1、保持水质,养凤尾鱼时要做到鱼缸里的水必需干净,如果时间太长导致水变浑浊必需及时换水,时间太长会造成鱼缺氧死亡。2、提前备水,换水时要注意,要提前一天准备好水,因为刚接的水比较凉,凤尾鱼属于热带鱼,刚接的水就把鱼放里面也会导致鱼死亡。3、控制食量,分早晚两次喂鱼,喂的时候不宜鱼食放太多,保证每次吃完几乎没有残留最好。4、补充氧气,鱼缸里面可以放一些水草,水草可以产生氧气,可以提供鱼每时每刻都有新鲜空气。5、营造环境,提供保护,鱼缸里放水草还可以为刚出生的小鱼提供遮挡庇护作用,刚出生的小鱼要是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躲,大鱼会吃掉小鱼。6、清理垃圾,可以放一些苹果螺,它们专吃鱼拉的粪便。
2023-07-01 03:53:2412

孔雀鱼怀孕特征图片

孔雀鱼怀孕特征图片如下:1、孔雀鱼在怀孕之后,它的腹部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大,甚至在它的肚子上出现胎斑,并且在孔雀鱼生产之前,胎斑也会随着肚子越来越大。2、孔雀鱼怀孕后,神经会特别敏感,经常在角落游,精神状态也会显得有点差,食欲也会相比于之前有所减少,并且喜欢躲在水草里面。3、孔雀鱼怀孕之后,它的背会向上弓着,并且嘴巴会在肚子的对比下,显得非常的小巧,而且看起来很尖,随着肚子的逐渐变大,孔雀鱼在缸中活动的速度也会变慢。孔雀鱼孔雀鱼即孔雀花鳉是花鳉科花鳉属动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巴西北部等地。孔雀花鳉体形修长,后部侧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它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
2023-07-01 03:55:021

孔雀鱼屁股黑,红怎么回事

黑色红色都是胎斑,是要生小鱼了。一般不会难产。最好能隔离生产,并且有障碍物供小鱼躲避。因为出生的小鱼很可能被其他鱼吃掉。即使是鱼妈妈也会吃。
2023-07-01 03:55:243

凤尾鱼什么时候快下鱼图片

快生小鱼的判断:肚子很大肛门处发黑就是要生了,异常反应倒是没有,这种时候最好单独放一个缸里。因为大的孔雀鱼是会吃小鱼的,既然不能时刻守在旁边,就要想办法减少小鱼被吃的数量。一旦生了,就要赶快把大鱼捞出或把小鱼隔离(当然是在生完的前提下)。侧面看母鱼肚子成方形,屁股后面的黑斑处仔细看可以看到小鱼眼睛,还有屁股突出(上时间突出,时间短可能是要拉便便)就是马上要生了
2023-07-01 03:55:311

孔雀鱼缩鳍。浮在水面不游动,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

孔雀鱼习性欢快,喜欢不停地在鱼缸穿梭、觅食,从图片上看这条孔雀鱼是公鱼,不存在临产起状态。孔雀鱼浮在水面不动一般都是因为水质原因,水质恶化、水质缺氧都会引起孔雀鱼浮在水面。建议勤换水,加大过滤系统和供氧系统,在鱼缸里种植点水草最好。
2023-07-01 03:55:451

刚生完小鱼一个礼拜的母鱼,为什么肚子还这么大,而且肛门那有黑斑,就像临产的孔雀鱼一样

见题回答,观察这条孔雀鱼的泄殖器,确实很像临产前的状态,根据您的介绍是刚刚生完小鱼,按照一般情况孔雀鱼是一个月左右射生产一次,那么很有可能是这次生产没有完全,接下来这几天要加强观察,有条件把母鱼单独捞出来,另外水温尽量保持,水温不要变化太大,上述仅仅是鱼友讨论说错莫怪。
2023-07-01 03:55:554

怎么判断孔雀鱼要生仔,正常的和怀孕的什么区别,图片上的肚子那么大是正常还是怀孕了

单纯从肚子大小判断是不准确的,有的喂的好公鱼肚子都大得跟怀孕似的,主要看和平时的体型比较。另一个方法就是看胎斑,就是肚子靠近肛门那块黑色的,是子宫。没有怀孕的母鱼很小,怀孕的会逐渐增大,当占据肚子的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肛门突出就是快生了。另外母鱼会吃小鱼仔,公鱼不吃。母鱼的孕期只有21-25天。
2023-07-01 03:56:071

孔雀鱼还要过多久生

从你的图片上看,应该这两天就可以下小鱼了。在母孔雀鱼临近生产前,其腹部的生殖口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突出现象,突出的部分像一个小尖角,而腹部底部和根部会表现的较为平滑,整个形状会如上图所示那样呈现出一个不标准的直角,如果发现你的孔雀鱼的腹部已经这样了,那恭喜你,不出两天就会分娩,也需要你立刻进行隔离准备了。
2023-07-01 03:56:271

怎么养斗鱼

斗鱼养殖与饲育泰国斗鱼因为所需生活空间不大而且颜色艳丽, 常成为大家第一次养鱼的经验, 但也因为大家都认为它容易养, 所以真正养得好的人并不多, 其实斗鱼如果好好照顾, 它会以您从未见过的美丽来回报您. 台湾每年进口泰国改良型斗鱼在十万只以上, 但这些斗鱼的余生通常是在窄小的容器, 混浊而充斥排泄物的水中度过, 笔者甚至曾在网络上看到有网友问斗鱼需不需要喂食, 可见一般人对斗鱼的误解, 在此笔者不得不为斗鱼叫屈; 在它原生的环境中常有剧烈的环境变动, 所以造就了它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力, 可是大家可不要因为它对水质及食物不好的忍受力强, 就不断的考验它, 它可是会生病抗议的.一般一只成熟的雄斗鱼约需要五到十公升的容器, 如果您用的容器不是方形的, 你可以用1.25公升的保特瓶来测试, 至少要能装超过4瓶才算及格; 如果您肯每天帮它清理排泄物, 它更会在心中默默感谢你这个好主人, 清理排泄物, 并不代表一定要换水, 用一根筷子绑上适当长度的风管, 再利用虹吸现象, 就可以帮助您快速清理缸底的污秽, 此外一根简单的滴管也是个不错而方便的的选择; 只要空间够大, 勤于清除废物再加满水, 几乎就可以替代所有换水的工作.除了生理环境方面, 心理的层面也很重要, 通常这是斗鱼主人最不注意的部份, 但这也是最令观察入微的人沉醉的地方; 一般养斗鱼的人常觉得他的斗鱼只有喂食的时候较有精神, 其它时候常静静的不动, 您可能不知道, 它不一定正在生气您不肯帮它找些娱乐; 您可以常常帮它找些活饵, 让他它享受一番狩猎的乐趣, 活的水蚤 小丰年虾 丝蚯蚓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有打死的蚊子也可以丢给它补一补, 毕竟它绝不是素食主义者; 或者您也可以养一只以上的斗鱼, 让它们隔缸相望彼此炫耀, 这些都是不错的方法. 减少环境的紧迫因子, 让它过得舒服自在, 就如同刚开的百合花, 如果把雄蕊摘去, 则因雌蕊的等待授精会延长花开的时间一样, 了解它并给它良好的生活环境及朝气蓬勃的伙伴, 会让您的斗鱼对疾病抵抗力增强, 而且更能快乐长寿.以斗鱼强健的体质而言, 如果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很难生病的, 不过在一些意外的情况下生病, 我们还是要尽一个好主人的本份加以治疗. 斗鱼最常见的疾病是有缩鳍, 体色变暗及食欲不振的现象 , 这通常是因为空间过小或者长期水质不良, 所引起鳃或全身的细菌性感染, 除非感染过久或病入膏肓, 否则用市售一般细菌性的药就可以让它病情好转, 不过如果您不能改善它的生活环境, 它会一再的染病; 白点病也是它常得的疾病, 尤其是在冬天温度较低时, 或换水温差过大; 另外丝绒病也是它常得的疾病, 丝绒病的病征是全身布满细小的白粉, 其白色点状物比白点病小很多, 这是一些原生虫的寄生, 可以用治原生虫的药来医治. 适当的空间不过低的温度, 多变的食谱及可以炫耀的邻居, 是斗鱼不容易生病的快乐天堂, 就看您怎么帮它安排了.一般在水族馆中我们常看到的都是长尾型的斗鱼(或称马尾型) , 也有少部份圆尾斗鱼(短尾型), 今年有一些业者引进双尾斗鱼, 这是隐性基因的尾型, 提供了斗鱼爱好者另一个选择, 其实改良型斗鱼的种类不仅于此, 它的分类可以依鳍型及颜色来判别. 在鳍型方面, 可粗略分为单尾及双尾, 一般我们用英文缩写来代表, ST代表单尾(Single Tail), DT代表双尾(Double Tail), 如果有第三个英文字母, 则是以 M 和 F 代表雄性和雌性, 以 DTF 为例便是代表双尾的母鱼 ; 单尾又大致可分为圆尾,长尾,团尾及扇尾, 此外还有鳍缘呈康乃馨花瓣般的美丽锯齿状, 被称为鸡冠尾.团尾斗鱼市面上很少见 , 在这里特别提到它是因为它是扇尾斗鱼的前身 , 扇尾斗鱼便是由此改良而来的 , 不过您想自己做出扇尾斗鱼 , 可不是一两代就能达成的目标 ; 这两三年日本因为扇尾斗鱼的出现 , 而掀起了一阵斗鱼的热潮 , 杂志也争相报导 , 因为它饱满而圆大的鳍型 , 在日本它们被称为 Show Betta 这种改良品种出现至今不到五年 , 当初笔者第一次见到照片 , 对它的美丽也是惊叹不已 , 它鳍型的饱满固然是基因的影响 , 但鳍型长而大却与营养及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 所以笔者才会在前面提到 , 给斗鱼好的环境您会发现它不止那么美丽 , 即使是一般的长尾斗鱼 , 好好照顾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改良型斗鱼在色彩方面 , 由四种基本色素或有或无组合而成 , 有 256 种可能, 这也是它另一个引人入胜的地方, 色彩再加上其斑纹分布的基因, 提供爱好者无限的发展空间 ; 斗鱼简单的颜色分类 , 可以分成浅色身体(Light Body) 及深色身体(Dark Body) 两大类 , 浅色身体的类型在国外被称为 Combodia , 据说是因为50年代有鱼商在柬埔寨进口的鱼货中 , 发现这种近似白化的美丽斗鱼 , 以地名称之而延用至今 ; 改良型斗鱼的详细分类 , 是以色彩斑纹分为单色(Concolorous) , 双色(Bicolor) , 大理石纹(Marble) 及蝶翼(Butterfly) . 一般市面上较常看到单色的个体 , 其它就颇为稀少 .单色系我们可以分为白 黄 红 蓝 黑等五个主要的颜色 . 红色及蓝色在市面上是最常见的 , 尤其纯红色的斗鱼更是为多数鱼迷所喜好 , 蓝色除了一般常见带有强烈金属色的蓝以外 , 还有一种纯朴高雅带较少金属色的蓝 , 被称为 Steel Blue , 有些业者将其译为铁锈蓝 , 有些业者则因其底色中往往有黑色圆点而称它为黑珍珠 . 白 黄两色就单色鱼种而言难度是较高的(97年时 笔者尚未接触白色 ,98年后开始繁殖才知道白色的难度不高,约与红 蓝色同等级) , 白色系可分为不透明的白和完全无色透明的肤色 , 都是黑色素缺乏所致 , 有些白色个体带有蓝色或绿色,因而呈现粉蜡笔颜色的笔触 (Pastel) , 有些业者将它翻译为淡彩系列 , 黄色亦可分为透明及不透明两种 , 目前市面上黄色的透明型可以以黄金长尾斗鱼为代表 (97年时, 不像现今还有黄色圆尾斗鱼) . 就难度而言 , 黑色系可说是各国斗鱼玩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 目前全世界尚没有人能够培养出百分之百的纯黑斗鱼 , 也因此使得许多高手醉心投入废寝忘食 , 只希望能够突破 .双色这个名词在斗鱼颜色上专指身体及鳍各一种颜色,最常见的是白身红鳍或黄身红鳍的个体,鳍、身两色以分明为佳。大理石纹是以肤色或白色等浅色身体为底色,覆盖黑色或蓝色等斑块,大部份的个体我们可以用浅或斑驳的头部颜色来判断,它身上斑块的大小及分布有无限的可能,极富趣味性,它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用锦锂来比拟,只不过它比较少出现黄、红等暖色调的颜色。而所谓的蝶翼则是指鳍的颜色由内而外呈现环状的清晰分布,可能有两层或两层以上,基本上内层以红色为主,其它颜色则很少见,不过您如果想培育两层以上的蝶翼斗鱼,光用红色是不够的,蝶翼的个体一般人在第一次看见时,除了讶异它的美丽之外,大部份的人都会认为只是挑出来的个体,而不是基因遗传,笔者当初亦是如此认为,但其实际确为基因遗传,可以繁殖验证。斗鱼基因的问题,不似孔雀鱼基因已有许多人在讨论,目前国内外都很少文献发表,笔者也仅能了解自己已繁殖过的种类,不过就因为它的一片空白,相信一定可以为你带来更多像是发现宝藏的乐趣。在水族宠物世界中,有许多鱼种因为人工繁殖改良的可行性高,而吸引许多玩家投入这迷人的水族世界,而泰国斗鱼也是其的一种,在这些繁殖改良可行性高的鱼种中,除了历史悠久的锦锂、金鱼外,七彩神仙、孔雀鱼及泰国斗鱼,算是三个主要代表性的改良鱼种。七彩神仙虽然高贵美丽,体型较大适于展示,但一般七彩神仙一个世代约需八个月至两年的时间,野生七彩神仙可能更不止于此,除非是职业鱼场,空间及时间都许可,否则想要做品种改良殊为不易。孔雀鱼因为颜色艳丽,繁殖容易且世代短,目前受到许多玩家的喜爱,不过泰国鱼鳍型及颜色变化决不逊于孔雀鱼,其自出生到生育下一代也趴需四到六个月,而且它的体形较大,更提升了观赏价值,它在基因方面也非常的多变,新的颜色及鳍型容易出现,像95年所发表的黄金双尾斗鱼,便是一个例子,它的黄色是带有金属色泽的金色,而不是一般的黄色斗鱼,虽然它还带有部份蓝黑色不是纯色,不过也是非常特别。斗鱼在育成方面和孔雀鱼一样,良好的鳍型及体型还是需要细心的照料,它才能完美的展现出它的美丽。泰国斗鱼在台湾水族爱好者的市场一直没有被注意,粗俗廉价,不容易死,好象是一般人的印象,此外还有更多以讹传讹是而非的观念;日后笔者会再为大家介绍泰国改良型斗鱼的种种,希望事实上俱有沉稳王者风范及积极进取个性的斗鱼,在您了解它后会喜欢上它,此外笔者另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目前府上的小斗鱼请命,希望在您更了解它后,可以给它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屈时你会发现它每天都会精神抖擞的展现它最美丽的一面。改良型斗鱼繁殖饲育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原先一直没写文章叙述斗鱼繁殖的部份, 是因为斗鱼的繁殖量实在太大, 随便生一胎通常都有200只左右, 笔者最高一次曾养大650只以上, 着实吓人, 其后所衍生的需求并不是一般爱好者, 简单的几个瓶瓶罐罐所能解决的, 所以笔者希望读者在看完这篇文章后, 更要慎重考虑繁殖后的结果, 毕竟生命是多么沉重的负担啊!有了繁殖斗鱼斗鱼的念头后, 一般都是从挑选优秀的种鱼入手, 公鱼当然要活泼健康, 到水族馆挑选时, 趴着一动不动, 看到同伴一点反应都没有的个体就不用考虑了, 很多水族馆卖斗鱼, 连包装都懒得打开, 除非是刚进货, 否则就不要考虑, 太瘦的个体也要斟酌一下问清楚, 不管是问同好或店家, 很多斗鱼因为已经卖太久, 而店家用以展示的空间又太小, 水质的酸化已经非常严重, 所以同好常有一买回家换完水, 当天或隔天就溶鳍的现像, 让很多同好都非常的心疼. 其实刚买回家的斗鱼, 除非对店家处理斗鱼的方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否则回家换水的比例不要太大, 虽然发生溶鳍状况的死亡率不是很高, 但要恢复它的美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母鱼的挑选应该着重腹部后方的饱满, 那是卵巢位置的所在, 所谓判断母鱼白色排卵管并不是很准确的方法. 另外店家饲养的状况也很重要, 如果同缸中有死鱼, 最好能考虑稍候几天再购买, 其实一般母斗鱼的价钱并不高, 问题是店家能养好母斗鱼的不多, 如果常逛水族馆的同好, 一定常常看到店家挂鱼的惨况, 在健康的前提下, 母鱼的横纹(注一)如果有出现, 是可以优先挑选的个体. 除了公母鱼的个别条件外, 彼此的大小类别也要注意, 一般公母鱼的大小差距笔者会以鱼体长度为基准, 母鱼连尾部的长度大概与公鱼不计尾部长度相当即可. 公母鱼的种类最好一样, 像市面上 长尾, 双尾, 扇尾的个体算同一类, 与圆尾这一类体型上有很大的差异, 如果想要做不同类的繁殖要更加的小心在意, 以避免伤亡的发生.挑到了优秀的种亲后我们就要来预备它们的新房了, 很多繁殖斗鱼的同好常用用市售所谓的斗鱼格来进行, 其实斗鱼格用来暂时饲养是可以的, 但如果用来长期饲养或繁殖都不太恰当 , 如果是长期饲养, 因为水质的恶化, 常会有腹水或立鳞的疾病发生, 用来繁殖的话, 常会有悲惨伤亡的发生, 这都是有爱心的饲主所不愿看到的. 笔者用来繁殖的空间大约都在8~12公升的水族箱, 除非您可以随时看顾, 否则比八公升(注二)小的空间, 似乎不太适宜, 激烈的争斗会造成亲鱼的伤亡, 虽然公鱼打不赢母鱼的话不容易繁殖成功, 但是那也是以母鱼的鳍稍有破损为准, 母鱼的鳍被咬个精光, 甚至身体受伤都是可以避免的, 就看您怎么帮它们安排了. 有了缸子后, 装满水不要忘了帮母鱼或公鱼准备躲藏的地方, 一团莫丝或小榕等植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公母鱼不太成熟打算先一起饲养 或已成熟但打算长期一起饲养的话, 不要忘了准备一个小的海棉过滤器, 来维持水质的稳定.鱼的入缸也有一些小技巧, 因为鱼也是有地域势力, 先来后到的观念. 准备好新房先将母鱼放入让她熟悉个几天, 再把公鱼放入, 母鱼被打得很凄惨的机率就会大大的降低, 当然即使躲藏环境,先来后到 等细节都注意到了, 刚放在一起相处状况的观察还是最重要的, 如果争斗得太激烈都要先将它们分开, 休息个半天一天, 再重新让它们在一起, 如此反复动作, 一直到母鱼可以一起与公鱼进食, 就算大功告成了. 先前提到准备的植物是让公母鱼躲藏, 是因为笔者曾有一只非常凶悍的母鱼, 因为当时难得有全黄色的母鱼(大约两年前), 所以一直希望她能繁衍下一代, 结果因为没碰过老婆修理老公的情形, 一不小心就损失三只优秀的公鱼了, 所以准备新房到繁殖, 样样都要小心翼翼. 很多同好都认为斗鱼很好生, 因为他们把公母鱼丢在一起, 一两天就生了, 这通常是在很小容器的状况下, 所谓丢在一起不是生了就是死了, 希望同好不要使用这种残忍的方式来繁殖, 生命的尊重应该是水族同好所必须具备的美德, 不爱它如何能了解它, 让它展现最美丽的一面呢?在一起饲养的过程中要注意, 公母鱼强弱势的状况, 如果母鱼抢食很快要留意不要让母鱼吃太多, 一但母鱼长得太巨大, 公鱼可能就会被修理得很惨了, 当初想繁殖的愿望也就不可能实现. 有时努力将公母鱼养在一起很久, 等待它们繁殖是必要的, 因为有时我们没办法同时找到想要的个体 , 一但找到了岂能一不小心使其中一方伤亡, 而白白浪费了繁殖优秀下一代的机会. 还记得站长刚开始养斗鱼时(1996), 有一次为了找类似的公母鱼就花了大概两个月, 等找到了养在一起就是不生, 苦苦等了将近三个月才终于繁殖成功, 为了它们还中断了计划已久的旅游行程, 不过一切的牺牲, 在看到近四百只白化的双尾斗鱼逐渐长大, 就都不算甚么了. ------如果想做到斗鱼”配对零伤亡”, 各方面都要小心注意, 之前笔者的经验, 有时配对不到半天就生了, 但也有一起养了三个月才生的. 身为一个好的斗鱼主人千万要记得不能因为急着想看它们繁殖而伤害了它们, 对生命的尊重, 应该是水族爱好者应有的美德, 像上期笔者提到有些同好, 用很小的空间繁殖, 太激烈的争斗, 不仅太残忍也太不人道, 也违背了笔者写这些文章推广斗鱼饲养的原意. 当一对斗鱼情投意合开始交配时, 鱼类繁殖方式中最缠绵的画面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了. 您打算有耐心的等待这一刻, 还是草草了事只为了赶快看到它们交配, 而伤害它们?鱼类繁殖各个不同形式中, 最拟人化的我想应该是斗鱼吧, 不管是泡巢或口孵的方式, 因为其中包含了 ”公鱼拥抱母鱼” 的动作, 这是一般体外授精的鱼类所没有的. 当母鱼有意愿想配对时, 母鱼会对公鱼所做的泡巢露出兴味的模样, 在公鱼忙碌的浮上水面吸气做泡巢的同时, 母鱼也会进出泡巢的下方, 像是评查公鱼泡巢的工作进度一样, 也像是在满心期待它们爱的小窝完成的样子, 而公鱼在母鱼游近时也会展开全身美丽的鳍向母鱼夸示, 母鱼离去它又开始忙碌的工作.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公母鱼就会浮着头在水面开始绕圈圈, 经过几次的尝试, 公鱼弯着腰呈U字形的抱住母鱼, 并将母鱼反转腹部向上, 二者同时射精并排卵, 当公鱼看到一颗颗晶莹的卵粒向下掉时, 就会急忙的放下母鱼, 去将卵一一衔入口中, 并将这些未来的小生命细心的塞入泡巢中, 此时母鱼也从欢愉的晃惚中清醒过来, 短暂的展鳍夸示后又绕着圈圈反复交配的动作. 通常这样的时间会持续三到六个钟头, 等完成后公鱼就会将母鱼赶走, 独自一人照顾它们的宝贝蛋.温度如果在二十八度上下, 小斗鱼在48小时左右就会孵化了, 刚出生的小斗鱼还不会游泳, 每只都头上尾下的黏在泡巢上, 即使掉在缸底一有风吹草动也会奋力的往上游, 等小斗鱼打横我们就要来帮它们准备食物了, 孵丰年虾苗应该是最方便的, 笔者都是用这个方法, 当然也有许多同好, 有许多不同的创意, 像淡水水蚤就是不错的方式, 许多浮游生物也都是很好的小鱼饵料. 只要注意适口性及对水质的影响就不容易出错了.还记得笔者第一次带小斗鱼(1996)是用所谓淡水虾苗的粉末饲料, 虽然弄得很麻烦, 不过那次也带大了一百五十只左右的小斗鱼, 只要细心其实都没问题. 不过大家会碰到最多人建议的绿水, 反而养活小鱼的机率不高, 可能只有五到十五个百分比, 大概二三十只吧, 这是因为小斗鱼是肉食性的, 绿藻对它们没有帮助, 绿水中吃绿藻的浮游生物才是小斗鱼的最爱, 不过量都太少了, 对这些刚出世的大胃王是绝对不够的.如果喂食正常,小斗鱼出世一个月左右就会有零点八公分左右了,如果您繁殖的是双尾斗鱼,大约七到十天大小斗鱼就可以看出来是双尾的,鱼的尾巴可以看出来是ㄚ字形的,非常可爱。正常的喂鱼及换水就如同一般养鱼的要领一样,三个月大时,公鱼的性征就会一一显现出来,甚至开始吐泡巢,公鱼鳍变长的顺序是臀鳍、背鳍,最后才是尾鳍;如果臀鳍往下拉长并往后拖出尖尖的形状,就可以捞出分开饲养。因为斗鱼的生命期不长,所以它鳍的再生能力并没有其它生命期较长的鱼类那么的好,一但因争斗而伤害到鳍,日后就算鳍长长了也无法完全恢复,一能辨认出是公鱼就分开饲养,应该是维持公鱼美丽的最好方法。另一方面,由于每只小斗鱼进食的速度不同,如果喂食量不够可能会使同一批的小鱼大小差很多,大约一个月大就要注意小鱼的大小,如果大小差太多最好还是分开饲养,以免发生哥哥姐姐虐杀弟妹的情形。另一个大家会关心的事可能是关于小鱼养大后会是甚么颜色或鳍型如何的问题,在笔者数十次繁殖斗鱼并养大的经验中,颜色及鳍型要在四个半月到半年才能肯定,像颜色可能在成长的过程因为移缸饲养或水质的改变,都可能使颜色发生变化。有一次笔者一只四个月大的单尾扇尾蝶翼公鱼就因为移缸饲养,内圈的红色竟然在一周内就完全消失,内圈变成透明无色,外圈则仍维持原来的蓝色,有些白色的个体也会因为移缸饲养而出现部份黑色杂斑,随着水质的变化可能又回复纯白;这部份变色的问题,笔者也还找不到一定的规律,希望诸位同好能一同来发掘这个秘密。至于鳍型的部份可能更要五个月以上才能确定,发育良好的扇尾公斗鱼在三个半月左右,每只尾鳍撑开几乎都是180度的,但随着时间的过往可能就不是如此了,如果说要一个比较明确的判别标准,应该说当公斗鱼尾鳍的长度超过身长的四分之三,或者鱼的体长超过三公分(不含尾鳍),才能肯定这只公斗鱼的品质吧。在千禧年完成了笔者的第三篇有关斗鱼的文章感到非常欣喜,这一年来喜爱斗鱼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了,期盼在斗鱼爱好者人口增加的同时,也能提升疼爱小斗鱼的人口比例,残忍的互咬比赛或恶劣的饲养环境希望都能越来越少。希望每个在桌上养着斗鱼的人们,当坐到桌前看到斗鱼在对您摇头摆尾时,都能了解您是寂寞的斗鱼唯一的朋友,您如果不能照顾它们的话,它们还能依*谁呢 ?斗鱼雌雄鉴别方法扇尾跟泰斗公鱼的特征.本站收集一些图片几乎都是公鱼.所以有比赛鱼图片都是公鱼.母鱼的特征.腹鳍的末缘跟公鱼不同.母鱼腹鳍末缘还会拖细细的1根(如果没被咬掉的话..)母鱼在腹鳍与臀鳍中间有一颗白黄色的生殖孔.母鱼的各鳍都是短短的不像公鱼一样能拉长.母鱼肚子微涨.冠尾斗鱼.母鱼在腹鳍与臀鳍中间有一颗白黄色的生殖孔.母鱼的各鳍都是短短的不像公鱼一样能拉长.母鱼肚子微涨.圆尾斗鱼.母鱼的特征.腹鳍的末缘跟公鱼不同.母鱼腹鳍末缘还会拖细细的1根(如果没被咬掉的话)母鱼在腹鳍与臀鳍中间有一颗白黄色的生殖孔.母鱼的肚子微涨.母鱼颜色较不鲜艳(不是很可*)蓝战狗(成鱼).公鱼的鳃盖有明显的蓝色斑点.母鳃盖斑点较不明显.(需多只比较才可分辨)红战狗(成鱼).公鱼有鲜艳的颜色
2023-07-01 03:56:4912

孔雀鱼怎样区分公母?

雄鱼,身材苗条、尾巴比例大。肛门处还有一根肉眼看到得的生殖器,特点就是喜欢追母鱼xx雌鱼,到成熟期身材比雄鱼肥壮身体,看起去没有雄鱼的华丽漂亮
2023-07-01 03:57:285

我的母孔雀鱼的鳞片烂了 怎么办?

仔细检查、分析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造成母孔雀鱼烂鳞片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方法如下:1、打斗、追逐等造成的外伤。不用处理,注意水质。2、细菌感染。用呋喃西林药浴。3、真菌感染。用孔雀石绿药浴。4、寄生虫感染。用硝酸亚汞药浴。从你的简单描述无法准确判断病因病,请检查烂鳞周围的情况,是否有充血、白毛等情况。最好提供图片分析。
2023-07-01 03:57:525

养什么观赏鱼好?

很多朋友都觉得,饲养观赏鱼实在是太难了,一不小心就容易养死,让很多新手都觉得内心很受伤。其实,只要选对了品种,就算是新手也可以成功体会到养鱼的乐趣和满足感哦。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好饲养的入门级观赏鱼,这些观赏鱼价格不贵,容易买到也容易饲养,是最适合新手的哦。第一种:锦鲤你去逛逛水族市场就会发现,几乎没一个商家都会有一缸待出售的锦鲤。很多人觉得冷水鱼不好饲养,动不动就会死掉,但是锦鲤却是个例外。锦鲤虽然也属于冷水鱼,不过却比较容易饲养。只要能养好水,饲养锦鲤就变得非常容易了。锦鲤比较漂亮,而且寓意好,饲养的好了,还能起到改善风水的作用哦。第二种:斗鱼斗鱼真的是太漂亮了,它们有着华丽的外表,不羁的性格,对水质基本上没有特别刁钻的要求,是很容易上手的入门鱼哦。泰国斗鱼很漂亮,但是中华斗鱼也不甘示弱。近些年中华斗鱼在水族市场迅速崛起,也有了一大票的追捧者。斗鱼对水缸的要求不是很高,小缸也可以饲养。第三种:鹦鹉鱼鹦鹉鱼也是比较入门级别的鱼,对水质要求不是特别高,适合大多数新手玩家饲养。第四种:孔雀鱼孔雀鱼应该是大部分鱼友都会饲养的一种鱼吧,它在鱼友心目中的地位,应该是“国民级”的吧?孔雀鱼其实挺好看的,而且性格温和,非常能适应和其他中小型的热带鱼一起生活。
2023-07-01 03:58:2211

我养的母孔雀鱼背部鳞片变黑色怎么回事?

导致的原因如下,进行相应处理即可。1.恶化水质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饵过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过滤器污秽所引起的有害质的积存。只要每日的投饵适量,以及适当扫除过滤器与水质调整都可以防止发生。虽然适当的换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换水,这样对孔雀鱼会有伤害,需要稍稍注意。另外,如果过度清洁过滤器,也同时洗掉繁殖的过滤菌,从而导水质恶化。2.水温的变化孔雀鱼是属于变温动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水温度变换体温的。水温不论高或低都有碍鱼体机能正常的运作,尤其水温的上升或低下,对孔雀鱼是最大的致命伤。结果体内的代谢不顺,食欲也低下而会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节早晚过度落差很多。3.粗鲁的接触鱼身孔雀鱼的身体表面是特别纤细而易损伤,所以利用鱼网捞起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体表一但损伤,细菌会从伤口侵入而感染。若不用鱼网而用手捞起时,也不要用指甲损伤鱼体。请特别留意。4.带进病症孔雀鱼容易患病的原因中,估计最大的比例是受到他鱼的感染,若将新购入的孔雀鱼放于水族箱内时,一定要先行确认,是否有病症或先养于检疫缸观察三、五天,确定无病症再放入。喜欢观赏鱼的话,欢迎关注卖鱼胜公众号:joie_fish原答案地址: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99859171.html
2023-07-01 03:59:101

五六厘米长的孔雀鱼母鱼是不是繁殖不了了?

从你的图片上看,你这个孔雀鱼是可以繁殖的。雄鱼会不断追逐雌鱼,与雌鱼交配。雌鱼可以储存精子供以后受精使用,并可能每四个星期生产一次。怀孕的雌鱼特徵是臀鳍与腹鳍之间有黑色三角色块。经过四到六周的怀孕期後,雌鱼会生下20-40只幼鱼。双亲都不会照顾幼鱼,甚至还会吃自己的幼鱼。
2023-07-01 03:59:184

孔雀鱼制作方法

制作孔雀开屏鱼方法:首先第一步准备好一条洗干净,去掉内脏。2然后把鱼的头给切掉。再用刀把鱼身给用刀在鱼背切成一道一道的,不要切开,切到鱼肚那里留一点即可。再准备好姜片、蒜片,葱丝。如何做酸菜鱼,揭秘:农村小伙凭借一碗酸菜鱼逆袭一生!然后把切好的鱼身摆盘好,摆到一个像孔雀开屏的样子,辅助食材也要放入摆盘里面。再倒入适量的鱼豉油。再倒入少量的料酒。摆完盘和材料后,把鱼放入蒸笼里面去蒸好。最后蒸好后,再倒入热油撒在上面就好了。
2023-07-01 03:59:371

孔雀鱼幼子长什么样

是这样的,并且小鱼要和大鱼分开养至少3个星期,谢谢!
2023-07-01 03:59:442

刚出生的小孔雀鱼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刚出生的小孔雀鱼是样子,颜色如下:  1、眼睛部位是个黑点  2、眼睛周边是白色的  3、整体是半透明的  孔雀鱼,又称孔雀花鳉、虹鳉、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称之为“凤尾鱼”、“火炬”,是鳉亚目,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饲养难度较低。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巴巴多斯,巴西北部与圭亚那,作为观赏鱼引入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众多欧洲国家(比如俄罗斯、德国等)。  孔雀鱼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自然,深受人们喜爱。孔雀鱼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其野生栖息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孔雀鱼繁殖能力很强,能耐受污染水域,有“百万鱼”的美称。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约1~2年。纯种孔雀鱼分成五大品系——草尾、蛇纹、马赛克、礼服、白金以及众多独立的表现型——日本蓝、米卡立夫、拉朱利等。孔雀鱼是杂食性小型鱼种,成鱼体长3~5厘米,由于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大,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芳踪。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
2023-07-01 04:00:112

这两个分别是什么鱼啊

这两条是孔雀鱼。看图片中的鱼,应该属于孔雀鱼里“象牙白”这个品种,大尾巴的是雄鱼,大肚子的是雌鱼,这是一对儿。但是感觉血统并不算很纯,有可能是分衍了几代的鱼。希望回答能帮助你,请采纳
2023-07-01 04:00:302

孔雀鱼大C是什么意思

大C---缎带母鱼大背的第一根硬骨伸长,与缎带形成英文字母C,背鳍和低鳍酷似为弓型。孔雀花鳉俗名孔雀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成年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成年雌鱼体长5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孔雀花鳉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及湖沼、沟渠中,其野生栖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扩展资料:最适合孔雀鱼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间,水中的酸碱值对孔雀鱼的影响相当大,酸碱值是对数的形态,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饲养者换水次数少,久而久之,水质早已因为各种因素转变为酸性,此时如果突然大量换水,势必会造成孔雀鱼相当大的冲击。硬度:孔雀鱼喜欢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
2023-07-01 04:01:344

凤尾鱼长什么样?

以凤尾鱼为名的有两种鱼类,分别如下:1、凤鲚。俗称凤尾鱼、子鲚、烤籽鱼。属于河口性洄游鱼类,平时栖息于浅海,每年春季,大量鱼类从海中洄游至河口半咸淡水区域产卵。是一种经济鱼类,常被做成罐头食品。2、孔雀鱼。俗称凤尾鱼、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巴巴多斯,巴西北部与圭亚那,作为观赏鱼引入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众多欧洲国家。观赏变种繁多,色彩各异。
2023-07-01 04:01:553

孔雀鱼有多少种?

  孔雀鱼体型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今天我们就来介绍有关孔雀鱼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孔雀鱼的形态特征  该鱼体形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4~5厘米。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根据其尾鳍的形状,何分为上旬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圆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其身体及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有些雄鱼撇尾旬上有蓝黑色小圆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雌鱼身体较粗壮: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  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可达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2以上。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环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鳍短而高,尾鳍宽而长,并有琴尾、圆尾、上剑尾、下剑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齿尾、大尾等各种形状。  雌鱼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雌鱼的各鳍均较雄鱼的短,但体长约为雄鱼的2倍。  孔雀鱼的繁殖力很强,经过人们长期杂交培育,产生了许多花色品种,千姿百态  二、孔雀鱼的繁殖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  三、孔雀鱼的习性  孔雀鱼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雌鱼受惊后及易跳跃。  四、水温  孔雀鱼可以接受的水温从18℃到34℃,如果低于18℃比较容易发生一些状况,例如:食欲不振、精神痿糜、也容易感染水霉等疾病,所以可视个人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加温器。  至于夏天室温常常高于30℃以上,加上天气热,饲主通常会较懒得换水,因此水中饲料残存、排泄物、亚硝酸等浓度皆会快速提高,到达威胁孔雀鱼生存的地步。而且高温伴随而来的是孔雀鱼的代谢速率过快,造成体内钙质的大量流失,因此大型的老母鱼很容易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弯曲越大,越容易压迫内脏威胁孔雀鱼的生存。要解决这个问题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降低温度,降低温度的手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家里开冷气,缺点就是要负担较多的电费,另一种方法较为经济,但是比较辛苦,就是“常换水”,如果可以每天换水,多少可以降低几度,而且更可以让孔雀成长快速、鱼体健康,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五、PH值  最适合孔雀鱼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间,水中的酸碱值对孔雀鱼的影响相当大,酸碱值是对数的形态,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对于人类只是小小的“1”的差距,对孔雀鱼而言恐怕已经被折磨的快要死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饲养者换水次数少,久而久之,水质早已因为各种因素转变为酸性,此时如果突然大量换水,势必会造成孔雀鱼相当大的冲击。  六、硬度  孔雀鱼喜欢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虽然如此,但是以版主个人认为,水的硬度对孔雀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拿两个饲养孔雀有相当历史的国家:德国和日本做为例子,德国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质皆为软水,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条件都可以将孔雀养得很好,可见的孔雀的适应能力很强,比较不需要饲主费心调整水的硬度高低。这也是许多人常说孔雀鱼易于饲养的原因之一。  七、亚硝酸浓度  亚硝酸浓度的高低对于孔雀鱼的生存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虽然孔雀对于亚硝酸浓度的适应远超过其它的鱼种(根据资料显示,孔雀鱼可以忍受的亚硝酸浓度约为七彩神仙的100倍)但是一旦亚硝酸浓度过高,对于孔雀总是一种伤害,尤其是水族缸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水体,加上通常我们又以过高的密度饲养鱼只,所以一旦疏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孔雀鱼就集体暴毙,身为饲主的鱼友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测试亚硝酸浓度的试剂贩卖,可以轻易的测量出大概的数值。  要解决亚硝酸浓度过高的问题,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换入新鲜且除过氯气的水,不过长期亚硝酸浓度过高,就必须考虑是否过滤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鱼只饲养密度过高。  八、孔雀鱼的饲料  1、人工饲料  目前市面上贩售的人工饲料已经有相当多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种:一、薄片饲料;二、颗粒饲料;三、冷冻饲料。这些饲料是属于最容易取得也最容易喂食的饲料,此外还有专门为孔雀鱼开发的饲料,也应该是大部分孔雀鱼饲主当作主食的选择,营养成份也相当完整。  2、活饵  活饵的使用一向都是毁誉参半,因为活生生的饵料营养价值,当然远胜过人工处理过的饲料,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安全性的问题,身为饲主的我们不可不慎,否则带来的后遗症会让你觉得不如只喂食饲料就好!  目前最安全的活饵应该就算是丰年虾(无节幼虫)吧!准备时间并不需要太长,也不需要太多的手续,不过孵化出来以后,应该尽快喂食,因为无节幼虫最营养的就是刚孵化出来还带着卵黄囊的时候,如果时间拖的太久,卵黄都已经被无节幼虫吸收殆尽,因此营养价值就会稍微打点折扣。如果网友有孵化丰年虾来喂食孔雀的习惯,如果有多孵的丰年虾,可以将他冷冻起来,下次要在喂食的时候,只要解冻就可以用。  还有一种就是水蚤,可以用绿水繁殖,要注意的地方是刚从野外采集回来的水蚤最好不要直接拿去喂鱼,因为水蚤是驼形线虫的中间宿主,一旦被驼形线虫寄生的话,可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喔!况且野外采集到的水蚤,由于野外的水中可能细菌量较高,如果贸然进入鱼缸中,也许会感染温室里的小宝贝-孔雀鱼。还有就是要注意你所得到的水蚤是哪一种,如果是属于剑水蚤,由于有坚硬的外壳,比较不适合。  另外一些水族馆最长用的活饵首推丝蚯蚓,丝蚯蚓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放一些在鱼缸中,可以生存很久,让你的孔雀不停的进食,因此孔雀鱼会相当快速的成长,又可以当作药饵,将药物先喂给丝蚯蚓变成药引,再给孔雀鱼吃,效果相当不错。照这样看来,丝蚯蚓应该是最完美的饲料,但是由于丝蚯蚓的来源都是从野外采集回来,虽然某些水族馆会先杀菌处理,但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丝蚯蚓的体内不会带有寄生虫的虫卵,因此使用者不得不注意。  九、孔雀鱼的喂食方法  从小孔雀鱼诞生开始,爱鱼的朋友就必须要忙着准备各式各样的食物,小孔雀鱼出生后很快就可以游泳、觅食,如果发现母孔雀即将临盆,就可以开始准备孵化丰年虾,等到小鱼出生后不久,就会有一顿丰盛的第一餐,不过记得喂食的量要注意,如果过多的饲料吃不完,会污染水质,造成反效果,如果手边没有丰年虾卵、或是没有孵化的经验,也可以拿平常喂时成鱼的薄片饲料,将薄片饲料磨成碎屑,小鱼也可以吃得下去,要注意的就是投喂的饵料份量不宜过多,避免小鱼吃不完而污染水质。还有一种就是用煮熟的蛋黄,拿网子包住,在水中轻微晃动,数量不须太多。因为太过营养,所以残饵的污染将更为恐怖,如有需要应该在喂食完毕后,立刻准备换水。  通常在分出孔雀的性别之前,可以尽量喂食高蛋白质类的食物,但是等到公母鱼可以分开饲养以后,最好不要让公鱼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公鱼的腰身变得太粗,母鱼就不须担心,可以尽量喂食,让母鱼的体型变得更圆润,不过如果喂食数量增加,换水的频率也要相对有所调整,避免水质恶化速度过快,造成其中疾病滋生,危害孔雀鱼。通常成熟的孔雀鱼各种饲料都会吃的很高兴,不过要注意最好不要固定使用同一种饲料,可以偶尔变化一些口味,主要就是为了预防营养不均衡而造成问题。  十、控温系统  孔雀鱼能忍受的温度范围相当广,约从18度到30度左右都可以接受,所以倒是不一定需要控温系统,不过夏天如果真的很热,最好能让饲养孔雀鱼的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否则温度太高容易造成孔雀鱼新陈代谢速度过快,以成熟的母孔雀而言,代谢速度过快容易使体内钙质加速流失,如果有加上产后失调,即有可能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因此最好不要让温度高于30度,至于冬天的话,因为水温降低,孔雀成长速度减缓,反而可以控制孔雀鱼成长的速度,不会因为在长期加温的情况下,提早耗尽生命。  一直让孔雀鱼生活在恒温下也有一些后遗症,例如对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只要遇到停电,或是加温器故障,都将造成不小的问题。  十一、底砂  饲养孔雀常用到的底砂应该算是水草缸常用的硅沙,其实孔雀鱼的适应能力很强,通常只要使用中性的底砂就没有问题了,有些人养孔雀喜欢使用珊瑚砂,因为珊瑚砂可以让水质变硬变碱,营造出孔雀喜欢的环境,但是要也要注意不能让PH质太高,否则也是会有反效果的;如果想搭配种些水草,就必须要考虑是否能接受这种水质,就版主而言,版主是以裸缸饲养孔雀鱼的,这是为了繁殖孔雀,没有铺设底砂反而方便换水、可以清除沉积的粪便,不过这样一来,没有底砂缓冲水质的变化,比较适合稍有养鱼经验的朋友,而且最好能够勤于换水照顾,不然也无法使孔雀快乐的生活。
2023-07-01 04:02:214

孔雀鱼的品种

  孔雀鱼体型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今天我们就来介绍有关孔雀鱼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孔雀鱼的形态特征  该鱼体形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4~5厘米。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根据其尾鳍的形状,何分为上旬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圆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其身体及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有些雄鱼撇尾旬上有蓝黑色小圆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雌鱼身体较粗壮: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  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可达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2以上。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环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鳍短而高,尾鳍宽而长,并有琴尾、圆尾、上剑尾、下剑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齿尾、大尾等各种形状。  雌鱼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雌鱼的各鳍均较雄鱼的短,但体长约为雄鱼的2倍。  孔雀鱼的繁殖力很强,经过人们长期杂交培育,产生了许多花色品种,千姿百态  二、孔雀鱼的繁殖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  三、孔雀鱼的习性  孔雀鱼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雌鱼受惊后及易跳跃。  四、水温  孔雀鱼可以接受的水温从18℃到34℃,如果低于18℃比较容易发生一些状况,例如:食欲不振、精神痿糜、也容易感染水霉等疾病,所以可视个人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加温器。  至于夏天室温常常高于30℃以上,加上天气热,饲主通常会较懒得换水,因此水中饲料残存、排泄物、亚硝酸等浓度皆会快速提高,到达威胁孔雀鱼生存的地步。而且高温伴随而来的是孔雀鱼的代谢速率过快,造成体内钙质的大量流失,因此大型的老母鱼很容易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弯曲越大,越容易压迫内脏威胁孔雀鱼的生存。要解决这个问题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降低温度,降低温度的手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家里开冷气,缺点就是要负担较多的电费,另一种方法较为经济,但是比较辛苦,就是“常换水”,如果可以每天换水,多少可以降低几度,而且更可以让孔雀成长快速、鱼体健康,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五、PH值  最适合孔雀鱼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间,水中的酸碱值对孔雀鱼的影响相当大,酸碱值是对数的形态,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对于人类只是小小的“1”的差距,对孔雀鱼而言恐怕已经被折磨的快要死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饲养者换水次数少,久而久之,水质早已因为各种因素转变为酸性,此时如果突然大量换水,势必会造成孔雀鱼相当大的冲击。  六、硬度  孔雀鱼喜欢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虽然如此,但是以版主个人认为,水的硬度对孔雀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拿两个饲养孔雀有相当历史的国家:德国和日本做为例子,德国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质皆为软水,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条件都可以将孔雀养得很好,可见的孔雀的适应能力很强,比较不需要饲主费心调整水的硬度高低。这也是许多人常说孔雀鱼易于饲养的原因之一。  七、亚硝酸浓度  亚硝酸浓度的高低对于孔雀鱼的生存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虽然孔雀对于亚硝酸浓度的适应远超过其它的鱼种(根据资料显示,孔雀鱼可以忍受的亚硝酸浓度约为七彩神仙的100倍)但是一旦亚硝酸浓度过高,对于孔雀总是一种伤害,尤其是水族缸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水体,加上通常我们又以过高的密度饲养鱼只,所以一旦疏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孔雀鱼就集体暴毙,身为饲主的鱼友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测试亚硝酸浓度的试剂贩卖,可以轻易的测量出大概的数值。  要解决亚硝酸浓度过高的问题,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换入新鲜且除过氯气的水,不过长期亚硝酸浓度过高,就必须考虑是否过滤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鱼只饲养密度过高。  八、孔雀鱼的饲料  1、人工饲料  目前市面上贩售的人工饲料已经有相当多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种:一、薄片饲料;二、颗粒饲料;三、冷冻饲料。这些饲料是属于最容易取得也最容易喂食的饲料,此外还有专门为孔雀鱼开发的饲料,也应该是大部分孔雀鱼饲主当作主食的选择,营养成份也相当完整。  2、活饵  活饵的使用一向都是毁誉参半,因为活生生的饵料营养价值,当然远胜过人工处理过的饲料,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安全性的问题,身为饲主的我们不可不慎,否则带来的后遗症会让你觉得不如只喂食饲料就好!  目前最安全的活饵应该就算是丰年虾(无节幼虫)吧!准备时间并不需要太长,也不需要太多的手续,不过孵化出来以后,应该尽快喂食,因为无节幼虫最营养的就是刚孵化出来还带着卵黄囊的时候,如果时间拖的太久,卵黄都已经被无节幼虫吸收殆尽,因此营养价值就会稍微打点折扣。如果网友有孵化丰年虾来喂食孔雀的习惯,如果有多孵的丰年虾,可以将他冷冻起来,下次要在喂食的时候,只要解冻就可以用。  还有一种就是水蚤,可以用绿水繁殖,要注意的地方是刚从野外采集回来的水蚤最好不要直接拿去喂鱼,因为水蚤是驼形线虫的中间宿主,一旦被驼形线虫寄生的话,可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喔!况且野外采集到的水蚤,由于野外的水中可能细菌量较高,如果贸然进入鱼缸中,也许会感染温室里的小宝贝-孔雀鱼。还有就是要注意你所得到的水蚤是哪一种,如果是属于剑水蚤,由于有坚硬的外壳,比较不适合。  另外一些水族馆最长用的活饵首推丝蚯蚓,丝蚯蚓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放一些在鱼缸中,可以生存很久,让你的孔雀不停的进食,因此孔雀鱼会相当快速的成长,又可以当作药饵,将药物先喂给丝蚯蚓变成药引,再给孔雀鱼吃,效果相当不错。照这样看来,丝蚯蚓应该是最完美的饲料,但是由于丝蚯蚓的来源都是从野外采集回来,虽然某些水族馆会先杀菌处理,但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丝蚯蚓的体内不会带有寄生虫的虫卵,因此使用者不得不注意。  九、孔雀鱼的喂食方法  从小孔雀鱼诞生开始,爱鱼的朋友就必须要忙着准备各式各样的食物,小孔雀鱼出生后很快就可以游泳、觅食,如果发现母孔雀即将临盆,就可以开始准备孵化丰年虾,等到小鱼出生后不久,就会有一顿丰盛的第一餐,不过记得喂食的量要注意,如果过多的饲料吃不完,会污染水质,造成反效果,如果手边没有丰年虾卵、或是没有孵化的经验,也可以拿平常喂时成鱼的薄片饲料,将薄片饲料磨成碎屑,小鱼也可以吃得下去,要注意的就是投喂的饵料份量不宜过多,避免小鱼吃不完而污染水质。还有一种就是用煮熟的蛋黄,拿网子包住,在水中轻微晃动,数量不须太多。因为太过营养,所以残饵的污染将更为恐怖,如有需要应该在喂食完毕后,立刻准备换水。  通常在分出孔雀的性别之前,可以尽量喂食高蛋白质类的食物,但是等到公母鱼可以分开饲养以后,最好不要让公鱼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公鱼的腰身变得太粗,母鱼就不须担心,可以尽量喂食,让母鱼的体型变得更圆润,不过如果喂食数量增加,换水的频率也要相对有所调整,避免水质恶化速度过快,造成其中疾病滋生,危害孔雀鱼。通常成熟的孔雀鱼各种饲料都会吃的很高兴,不过要注意最好不要固定使用同一种饲料,可以偶尔变化一些口味,主要就是为了预防营养不均衡而造成问题。  十、控温系统  孔雀鱼能忍受的温度范围相当广,约从18度到30度左右都可以接受,所以倒是不一定需要控温系统,不过夏天如果真的很热,最好能让饲养孔雀鱼的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否则温度太高容易造成孔雀鱼新陈代谢速度过快,以成熟的母孔雀而言,代谢速度过快容易使体内钙质加速流失,如果有加上产后失调,即有可能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因此最好不要让温度高于30度,至于冬天的话,因为水温降低,孔雀成长速度减缓,反而可以控制孔雀鱼成长的速度,不会因为在长期加温的情况下,提早耗尽生命。  一直让孔雀鱼生活在恒温下也有一些后遗症,例如对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只要遇到停电,或是加温器故障,都将造成不小的问题。  十一、底砂  饲养孔雀常用到的底砂应该算是水草缸常用的硅沙,其实孔雀鱼的适应能力很强,通常只要使用中性的底砂就没有问题了,有些人养孔雀喜欢使用珊瑚砂,因为珊瑚砂可以让水质变硬变碱,营造出孔雀喜欢的环境,但是要也要注意不能让PH质太高,否则也是会有反效果的;如果想搭配种些水草,就必须要考虑是否能接受这种水质,就版主而言,版主是以裸缸饲养孔雀鱼的,这是为了繁殖孔雀,没有铺设底砂反而方便换水、可以清除沉积的粪便,不过这样一来,没有底砂缓冲水质的变化,比较适合稍有养鱼经验的朋友,而且最好能够勤于换水照顾,不然也无法使孔雀快乐的生活。
2023-07-01 04:02:395

孔雀鱼 有些什么品种啊

  孔雀鱼体型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今天我们就来介绍有关孔雀鱼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一、孔雀鱼的形态特征  该鱼体形修长,后部恻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4~5厘米。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根据其尾鳍的形状,何分为上旬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圆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其身体及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有些雄鱼撇尾旬上有蓝黑色小圆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雌鱼身体较粗壮: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  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可达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2以上。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环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鳍短而高,尾鳍宽而长,并有琴尾、圆尾、上剑尾、下剑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齿尾、大尾等各种形状。  雌鱼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雌鱼的各鳍均较雄鱼的短,但体长约为雄鱼的2倍。  孔雀鱼的繁殖力很强,经过人们长期杂交培育,产生了许多花色品种,千姿百态  二、孔雀鱼的繁殖  孔雀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经3-4个月饲养便进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8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故有“百万鱼”之称。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缘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但孔雀鱼寿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  三、孔雀鱼的习性  孔雀鱼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雌鱼受惊后及易跳跃。  四、水温  孔雀鱼可以接受的水温从18℃到34℃,如果低于18℃比较容易发生一些状况,例如:食欲不振、精神痿糜、也容易感染水霉等疾病,所以可视个人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加温器。  至于夏天室温常常高于30℃以上,加上天气热,饲主通常会较懒得换水,因此水中饲料残存、排泄物、亚硝酸等浓度皆会快速提高,到达威胁孔雀鱼生存的地步。而且高温伴随而来的是孔雀鱼的代谢速率过快,造成体内钙质的大量流失,因此大型的老母鱼很容易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弯曲越大,越容易压迫内脏威胁孔雀鱼的生存。要解决这个问题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降低温度,降低温度的手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家里开冷气,缺点就是要负担较多的电费,另一种方法较为经济,但是比较辛苦,就是“常换水”,如果可以每天换水,多少可以降低几度,而且更可以让孔雀成长快速、鱼体健康,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五、PH值  最适合孔雀鱼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间,水中的酸碱值对孔雀鱼的影响相当大,酸碱值是对数的形态,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对于人类只是小小的“1”的差距,对孔雀鱼而言恐怕已经被折磨的快要死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饲养者换水次数少,久而久之,水质早已因为各种因素转变为酸性,此时如果突然大量换水,势必会造成孔雀鱼相当大的冲击。  六、硬度  孔雀鱼喜欢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虽然如此,但是以版主个人认为,水的硬度对孔雀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拿两个饲养孔雀有相当历史的国家:德国和日本做为例子,德国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质皆为软水,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条件都可以将孔雀养得很好,可见的孔雀的适应能力很强,比较不需要饲主费心调整水的硬度高低。这也是许多人常说孔雀鱼易于饲养的原因之一。  七、亚硝酸浓度  亚硝酸浓度的高低对于孔雀鱼的生存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虽然孔雀对于亚硝酸浓度的适应远超过其它的鱼种(根据资料显示,孔雀鱼可以忍受的亚硝酸浓度约为七彩神仙的100倍)但是一旦亚硝酸浓度过高,对于孔雀总是一种伤害,尤其是水族缸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水体,加上通常我们又以过高的密度饲养鱼只,所以一旦疏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孔雀鱼就集体暴毙,身为饲主的鱼友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测试亚硝酸浓度的试剂贩卖,可以轻易的测量出大概的数值。  要解决亚硝酸浓度过高的问题,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换入新鲜且除过氯气的水,不过长期亚硝酸浓度过高,就必须考虑是否过滤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鱼只饲养密度过高。  八、孔雀鱼的饲料  1、人工饲料  目前市面上贩售的人工饲料已经有相当多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种:一、薄片饲料;二、颗粒饲料;三、冷冻饲料。这些饲料是属于最容易取得也最容易喂食的饲料,此外还有专门为孔雀鱼开发的饲料,也应该是大部分孔雀鱼饲主当作主食的选择,营养成份也相当完整。  2、活饵  活饵的使用一向都是毁誉参半,因为活生生的饵料营养价值,当然远胜过人工处理过的饲料,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安全性的问题,身为饲主的我们不可不慎,否则带来的后遗症会让你觉得不如只喂食饲料就好!  目前最安全的活饵应该就算是丰年虾(无节幼虫)吧!准备时间并不需要太长,也不需要太多的手续,不过孵化出来以后,应该尽快喂食,因为无节幼虫最营养的就是刚孵化出来还带着卵黄囊的时候,如果时间拖的太久,卵黄都已经被无节幼虫吸收殆尽,因此营养价值就会稍微打点折扣。如果网友有孵化丰年虾来喂食孔雀的习惯,如果有多孵的丰年虾,可以将他冷冻起来,下次要在喂食的时候,只要解冻就可以用。  还有一种就是水蚤,可以用绿水繁殖,要注意的地方是刚从野外采集回来的水蚤最好不要直接拿去喂鱼,因为水蚤是驼形线虫的中间宿主,一旦被驼形线虫寄生的话,可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喔!况且野外采集到的水蚤,由于野外的水中可能细菌量较高,如果贸然进入鱼缸中,也许会感染温室里的小宝贝-孔雀鱼。还有就是要注意你所得到的水蚤是哪一种,如果是属于剑水蚤,由于有坚硬的外壳,比较不适合。  另外一些水族馆最长用的活饵首推丝蚯蚓,丝蚯蚓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放一些在鱼缸中,可以生存很久,让你的孔雀不停的进食,因此孔雀鱼会相当快速的成长,又可以当作药饵,将药物先喂给丝蚯蚓变成药引,再给孔雀鱼吃,效果相当不错。照这样看来,丝蚯蚓应该是最完美的饲料,但是由于丝蚯蚓的来源都是从野外采集回来,虽然某些水族馆会先杀菌处理,但是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丝蚯蚓的体内不会带有寄生虫的虫卵,因此使用者不得不注意。  九、孔雀鱼的喂食方法  从小孔雀鱼诞生开始,爱鱼的朋友就必须要忙着准备各式各样的食物,小孔雀鱼出生后很快就可以游泳、觅食,如果发现母孔雀即将临盆,就可以开始准备孵化丰年虾,等到小鱼出生后不久,就会有一顿丰盛的第一餐,不过记得喂食的量要注意,如果过多的饲料吃不完,会污染水质,造成反效果,如果手边没有丰年虾卵、或是没有孵化的经验,也可以拿平常喂时成鱼的薄片饲料,将薄片饲料磨成碎屑,小鱼也可以吃得下去,要注意的就是投喂的饵料份量不宜过多,避免小鱼吃不完而污染水质。还有一种就是用煮熟的蛋黄,拿网子包住,在水中轻微晃动,数量不须太多。因为太过营养,所以残饵的污染将更为恐怖,如有需要应该在喂食完毕后,立刻准备换水。  通常在分出孔雀的性别之前,可以尽量喂食高蛋白质类的食物,但是等到公母鱼可以分开饲养以后,最好不要让公鱼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公鱼的腰身变得太粗,母鱼就不须担心,可以尽量喂食,让母鱼的体型变得更圆润,不过如果喂食数量增加,换水的频率也要相对有所调整,避免水质恶化速度过快,造成其中疾病滋生,危害孔雀鱼。通常成熟的孔雀鱼各种饲料都会吃的很高兴,不过要注意最好不要固定使用同一种饲料,可以偶尔变化一些口味,主要就是为了预防营养不均衡而造成问题。  十、控温系统  孔雀鱼能忍受的温度范围相当广,约从18度到30度左右都可以接受,所以倒是不一定需要控温系统,不过夏天如果真的很热,最好能让饲养孔雀鱼的场所保持良好的通风,否则温度太高容易造成孔雀鱼新陈代谢速度过快,以成熟的母孔雀而言,代谢速度过快容易使体内钙质加速流失,如果有加上产后失调,即有可能出现脊椎弯曲的情形,因此最好不要让温度高于30度,至于冬天的话,因为水温降低,孔雀成长速度减缓,反而可以控制孔雀鱼成长的速度,不会因为在长期加温的情况下,提早耗尽生命。  一直让孔雀鱼生活在恒温下也有一些后遗症,例如对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只要遇到停电,或是加温器故障,都将造成不小的问题。  十一、底砂  饲养孔雀常用到的底砂应该算是水草缸常用的硅沙,其实孔雀鱼的适应能力很强,通常只要使用中性的底砂就没有问题了,有些人养孔雀喜欢使用珊瑚砂,因为珊瑚砂可以让水质变硬变碱,营造出孔雀喜欢的环境,但是要也要注意不能让PH质太高,否则也是会有反效果的;如果想搭配种些水草,就必须要考虑是否能接受这种水质,就版主而言,版主是以裸缸饲养孔雀鱼的,这是为了繁殖孔雀,没有铺设底砂反而方便换水、可以清除沉积的粪便,不过这样一来,没有底砂缓冲水质的变化,比较适合稍有养鱼经验的朋友,而且最好能够勤于换水照顾,不然也无法使孔雀快乐的生活。
2023-07-01 04:03:213

孔雀鱼怎么确定快生了图片

母孔雀鱼快生产判断:肚子很大肛门处发黑就是要生了,有时会急躁不安或躲在角落不动,这种时候最好单独放一个缸里。因为大的孔雀鱼是会吃小鱼的,既然不能时刻守在旁边,就要想办法减少小鱼被吃的数量。一旦生了,就要赶快把大鱼捞出或把小鱼隔离(当然是在生完的前提下)。侧面看母鱼肚子成方形,屁股后面的黑斑处仔细看可以看到小鱼眼睛,还有屁股突出(上时间突出,时间短可能是要拉便便)就是马上要生了,果断隔离出来单养。
2023-07-01 04:03:433

这条孔雀鱼多久能下崽?

从你的图片上看,你这只孔雀鱼离下小鱼还早。孔雀鱼要生小鱼时,会有一些征兆,注意这些征兆,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母鱼将出生的小鱼吃掉。这些征兆包括:母孔雀鱼的肚子差不多成方形了,就是快要生产小鱼了;母孔雀鱼快要生产时会自己躲在角落里,会很敏感,易躲避或攻击靠近它的鱼;母孔雀鱼生产之前会排黑色的粪便,排便之后休息几个小时就会生产。
2023-07-01 04:04:211

图片里的是什么鱼?长得跟孔雀鱼一样,但鱼鳍和鱼尾没有颜色,成透明

风尾
2023-07-01 04:04:531

孔雀鱼品种孔雀鱼价格孔雀鱼图片

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容易饲养,因而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爱好者的青睐。也是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可见的一种热带鱼。孔雀鱼的尾部如开屏的孔雀,非常美丽,很受人喜欢。那么孔雀鱼品种有哪些呢?孔雀鱼价格贵不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并附上精美的孔雀鱼图片欣赏哦!孔雀鱼图片1孔雀鱼介绍孔雀鱼是最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它体型小巧玲珑,仅4-5cm。孔雀鱼的环境适应性很强,能耐受污染的水域。它还有很旺盛的繁殖能力,而且它繁殖的后代会产生新的色彩、形状不同的鱼种。孔雀鱼性情温和、活泼好动,可与小型鱼混养。它的雌雄差别也很大,雄鱼只有雌鱼的一半大小,而且颜色丰富多彩,尾部形状千姿百态。孔雀鱼图片2孔雀鱼的生活习性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较短。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孔雀鱼适应性很强,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能耐16℃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氢离子浓度39.81-63.09nmol/L,pH值7.2-7.4的水质,也能适应中性质。孔雀鱼吃浮游动物,小昆虫和碎屑。主要吃昆虫,包括蠓科昆虫、摇蚊、家蚊、双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如何饲养孔雀鱼家中饲养孔雀鱼,成年鱼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2-24度之间,幼鱼最好将水温控制在24-26度之间。水质最好在PH6.5-7.5之间,孔雀鱼喜欢较硬的水10-15左右比较适合,另外,也是比较重要的喂养,我们总结了一下孔雀鱼从幼鱼开始的喂养方式“4周内尽量撑,2月内使劲喂,3、4个月吃得饱,5月以后喂的少”。每天早晚抽空各喂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喂完后在子鱼缸中要略保留少许活饵为好。孔雀鱼品种1、马赛克孔雀鱼:马赛克孔雀鱼的尾鳍基部与身体交接处有一块“深蓝”色的色块,是它独有的标志。它的尾部有众多的色彩和花样,花纹有镶嵌状的花纹和略呈环状排列的花纹两种。马赛克孔雀以尾鳍纹路鲜明,背鳍宽大且纹路和尾鳍一致为最好。2、草尾孔雀鱼:草尾孔雀鱼最明显的特征是它宽大的尾鳍上布满黑色圆形的细小斑点,花纹细致如草皮。草尾孔雀鱼按尾鳍色泽不同,分成两种:一种是标准尾鳍的草尾;另一种是玻璃尾,尾鳍较为透明,尾鳍上的斑点就象喷点状的分布,有一种犹如“纱丽”般的朦胧之美。孔雀鱼图片33、礼服孔雀鱼:礼服孔雀鱼的尾鳍要比其他孔雀鱼更长更宽大。它的后半身为黑色、深蓝色或其他的纯色调,尾鳍上没有任何杂色斑点或花纹,整体感觉素雅大方、雍荣华贵,如穿着晚礼服的美人。4、蛇王孔雀鱼:蛇王孔雀鱼的鱼身体表的色泽呈现蓝、绿等具有金属质感的色泽,配以细密的花纹,极为夺目。它的鱼身上布满纹路复杂的图案,看起来和蛇类的皮肤斑纹很像,总体纹路与马赛克孔雀鱼很相近,但更为细致。孔雀鱼图片4孔雀鱼的价格孔雀鱼品种很多,不同品种价格相差很大。普通的孔雀鱼价格很便宜,一般几块钱就能买到一对。品系明显、质量较好的孔雀鱼一般几十块钱一对,而高级的孔雀鱼也能卖到几百上千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情况合理选择。孔雀鱼图片5
2023-07-01 04:05:141

我的孔雀鱼这是得什么病了?

从你的图片上看,你这个孔雀鱼是烧尾了。孔雀鱼烧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水族箱中水质过酸引起的,它们喜欢微碱性水质,一般将pH值控制在pH7.2~7.4之前就可以了。而大多数鱼友在草缸中饲养孔雀鱼,虽然就观赏性来说草缸绝对是比裸缸要好看太多,但是草缸是酸性缸,并不适合孔雀鱼这样喜欢微碱性水体环境的观赏鱼生活,若是大家没有办法平衡草缸的酸碱性,建议大家还是裸缸饲养比较好。
2023-07-01 04:05:232

有一种鱼 公的尾巴是红色的 母的尾巴是透明的 繁殖很多 容易吃自己的孩子 是什么鱼?

孔雀鱼更多图片(15张)孔雀花鳉,俗称孔雀鱼,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巴西北部等地,作为观赏用鱼引入新加坡、中国台湾和内地。孔雀鱼繁衍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其野生栖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孔雀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并能耐受污染的水域,具群集性。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孔雀鱼的寿命较短。基本上分成几种基本品系礼服、马赛克、草尾、剑尾、金属、蛇王。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由于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所以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芳踪。中文学名:孔雀鱼拉丁学名:Poecilia reticulata别称:凤尾鱼、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辐鳍鱼纲亚纲:新鳍亚纲目:鳉形目亚目:鳉亚目科:花鳉科属:花鳉属种:孔雀花鳉分布区域: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的江河流域水温:22~24℃pH:7.5~8.5食物:红线虫水蚯蚓 水蚤人工合成饵料性情:性情温和、可与小型鱼混养分享发展历史孔雀鱼的学名是Poecilia reticulata,英名为Bellyfish,Guppy,Millions,在分类学上是属於花鳉科(Poecillidae),是属於卵胎生(Livebears)的一种鱼类。原产地是在中南美州(巴西、委内瑞拉及亚马逊河一带),俗名为古比鱼(GUPPY)。文献中最早的登载是在西元一八八六年时,由英国的传教士Robert John Lechnere Guppy,由南美洲带回了一群不同形态的小鱼,赠予英国大英博物馆,为纪念他的功劳,於是就以GUPPY便为此种鱼的英文俗名,GUPPY之名在欧洲大陆便流传开。孔雀鱼为台湾早期为了要预防登革热从国外引进的鱼种,也就是早期大家所谓的"大肚鱼"或是日本人所称之的古比鱼(Guppy)。而当该鱼被引进入亚洲时,由於其尾巴炫丽有如孔雀,於是大家便称之为孔雀鱼。经过长期的人工预种及改良,即为现今的孔雀鱼。孔雀鱼由於诡谲多变,从古至今一直都蒙著一层神秘的面纱,也正因如此,水族就流传著一句名言:"从养孔雀鱼开始,最终又回到孔雀鱼",由此可知孔雀鱼的魅力远远胜过任何种类的鱼!孔雀鱼由於它的变化万千,在品种上及养殖上至今未能有全盘的定论.形态特征孔雀鱼孔雀鱼属于热带鱼,体长4~5厘米,是最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尤其是繁殖的后代,会有很多与其亲鱼色彩、形状不同的鱼种产生。雌、雄鱼差别明显,雄鱼的大小只有雌鱼的一半左右,雄鱼体色丰富多彩,尾部形状千姿百态。孔雀鱼别名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孔雀鱼体形修长,有极为美丽的尾鳍。成体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体色艳基色有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孔雀蓝等,尾部长占体长的2/3左右,尾鳍上有1~3行排列整齐的黑色圆斑或是一彩色大圆斑。尾鳍形状有圆尾、旗尾、三角尾、火炬尾、琴尾、齿尾、燕尾、裙尾、上剑尾、下剑尾等。成体雌鱼体长可达5~6 厘生活习性孔雀鱼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孔雀鱼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但是繁殖能力很弱,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5余尾,多则一百余尾,有的鱼会产
2023-07-01 04:0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