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在基因上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哲学家怀特海说,世上没有完全的真理,所有的真理都是半真的,世上的罪恶源于试图把半真的当作全真的。 人类对事物真相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因研究的发现又一次验证了这一真理。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初,基因专家比较人与黑猩猩的基因组之后认为,人与黑猩猩的基因只有1.23%的差异,而非原先认为的1.5%~2%的差异。这是2002年报道的科学研究结果。当时研究人员认为,从这种基因比较结果来看,人与灵长类的生物学差异不大。 不过,今天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与黑猩猩的基因差异不仅存在,而且很大。黑猩猩有24对染色体,其中第22号染色体与人的第21号染色体功能对应。虽然两者的染色体有98.77%的碱基序列相同,但两者的功能基因差异度却达到5.3%。此外,有些特定的基因片断只在黑猩猩的DNA中存在,而另一些特定的基因片断却只在人类的DNA中存在,这样的基因差异达到6.8万个。另一方面,人与黑猩猩的差异还在于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不同。研究人员分析了两者的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基因,发现它们所编码产生的蛋白质80%以上有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是氨基酸)。同时,这些氨基酸序列变化的蛋白质有四分之一可以造成明显的结构变化。 蛋白质是生命的本质,如果其氨基酸序列有变化而且结构也有变化,那么它们的功能也会截然不同。由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说,人类与黑猩猩的遗传差异并非源自少数基因的差异,而是由许许多多微小差异积累造成大差异。 同样是在人类基因组完成之初,研究人员认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种族,无论是黑人、白人和黄种人,其基因差异是比较小的,不会超过0.5%,甚至不同人种之间的基因差异比同一人种之间的个体基因差异还小。过去科学家以为,人与人之间这种微小的差异源自基因碱基对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即基因中单个碱基的置换。 但是,今天基因研究人员却认为,除了SNP,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尤其在疾病易感性上的差异,是由一些隐藏的基因拷贝所引起的,这些功能以前不为人知的基因拷贝数量的变化被称为“拷贝数量多态性”(CNP),而且主要是由于CNP的不同才造成了不同个体在疾病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CNP可能与神经疾病、癌症、肥胖等疾病都有关。 基因研究的上述种种进展表明,人与人、人与灵长类之间的基因差异可能是巨大的,而非以前认为的差异不大甚至没有差异。不如此就不足以解释这个参差多样的世界。但是,这种差异是生物学上的,并不能扩展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优劣和不平等。
人和猿基因真的有99%都一样吗
不是的,根据有关资料,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真的有99%都一样,而和猿的DNA结构与人不同之处仅有2.5%,即97.5一样。请采纳
基因工程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人类在基因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通过基因工程在改变自然以服务于人的需要方面进展迅速。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对基因工程的哲学伦理学方面的问题重视不够。从克隆技术到人类基因组的重大发现以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了,而与这一进程相比,人类相应的社会伦理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基因伦理学就其内容涵盖看,可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生态伦理学,一方面是社会伦理学。就基因的生态伦理学而言,主要是为了规范和协调基因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就基因的社会伦理学而言,主要是为了规范和协调基因工程与社会伦理方面的矛盾问题。基因伦理学的创立和发展不仅不会妨碍自然科学的发展,反而会进一步增进我们关于科学本质的认识,也会有助于我们对真理、规律、因果性的全新认识。 人类在基因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通过基因工程在改变自然以服务于人的需要方面进展迅速。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对基因工程的哲学伦理学方面的问题重视不够。这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哲学观下,基因工程引发了许多生态问题,特别是极大影响了生物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正是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基因工程引发了许多社会伦理问题。从克隆技术到人类基因组的重大发现以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了,而与这一进程相比,人类相应的社会伦理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基因伦理学就其内容看,可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生态伦理学,一方面是社会伦理学。就基因的生态伦理学而言,主要是为了规范和协调基因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就基因的社会伦理学而言,主要是为了规范和协调基因工程与社会伦理方面的矛盾问题。 生态伦理学对于植物基因研究工作的规范和合理约束,主要是出于生物多样性的考虑。近些年来,植物基因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进步推动了一系列农业革命,而尤以粮食革命为重。但是,这种以植物基因优化为基础的革命,却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比如,它使人们食用的粮食从5000多种锐减到150多种。与此类似的是,化肥对增产和缩短生长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造成了土壤板结和地表破坏。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动物基因的研究与应用中。比如,试管牛和试管羊为人们控制生物性别提供了基础,这一技术使人类有可能实现对生物种群的控制。对某一种群来说,雄性数量不需要很多,但雌性数量却举足轻重,根据自然法则,雄雌出生概率大致相当,因此,如何在出生中尽量增大雌性数量和减少雄性数量就十分关键。但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种群雄雌比例的失衡,从而造成自然生态失衡。当这种技术应用于人类时,问题更大。前段时间关于克隆技术的讨论表明,基因的克隆技术一旦用于人类,可能带来或引起的麻烦甚至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到的。 那么,基因伦理学是否和基因技术基因工程相矛盾呢?显然不是,因为基因伦理学和基因技术在为人类服务这一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二者都要求既要充分利用基因技术为人类造福,又要尽可能避免因之产生的一切有害于社会的现象。只不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二者的程度和比例不同而已。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重点还不在于如何尽力去克服基因技术的基因工程产生的负面影响,而是如何最大可能地利用基因工程和基因技术发展经济。比如,现在我们都知道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生物进化主要不是“优胜劣汰”的,而是优劣相互协同的,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而优化则必然走向单调性。但是,目前基因工程主要是优中选优,明显同生物多样化方向有悖,而且在实践中也确实导致了这样的问题。但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样一来却解决了许多非常困难的现实问题。 由此可以得知,基因伦理学的创立和发展不仅不会妨碍自然科学的发展,反而会进一步增进我们关于科学本质的认识,也会有助于我们对真理、规律、因果性的全新认识。显然,基因工程无疑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但是,其结果却会对自然的社会的持续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这不能不引发人们对真理和科学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东西文化交汇中一个具有实质性内容的问题。几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美籍物理学家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时曾说,西方自然科学关于“规律”的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是“同一个东西”。实际上,如果单从现象说似乎是的,然而细究起来则十分不同。自然科学的规律观念,主要反映的是自然界自我发展的性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的观念,则主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秩序。二者有共同的一面,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也可以被视为广义的自然界的一部分,并遵从自然规律。但是,二者也有诸多不同。一方面,自然规律本身并不就一定会导向平衡、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正如自然灾害也是自然规律的表现一样,自然界在人还没有产生之前就淘汰了许多物种。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人为的不遵守自然规律的行为才会导致破坏可持续发展问题,而认为自然规律就一定导致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有可能导致地球灭亡的被人类通过科学才发现并形成的“核”力量,在许多星系上就现实地发生过或正发生着,但在那里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存在。可见,自然规律既有可能形成有序进化,也有可能自发走向毁灭。另一方面,自然规律并不现成的就是人类的社会秩序,列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自然不会自动满足人,人必须用自己的实践来改变自然。列宁说几何公理如果违背了人的意志,人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它。没有一种社会秩序是完全自然而然地从自然界产生的,相反,每一个社会秩序都是人类心智的结果。在这里,人类一经摆脱生物链,它势必要力图超越自然界。再一方面,自然规律本身在不同的人类社会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核能既可以用来制造毁灭性的武器,也可以用来为人类提供强大的能源。显然,自然规律本身并不能作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选择。自然规律是有利于人类社会还是有害于人类社会,完全取决于人类社会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理与西方自然科学的规律又不完全是“同一个东西”。西方文化的规律观主要是关注于自然规律的,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则主要是关注于社会的秩序与可持续发展的。对基因来说也是一样,首先它有一个规律问题,但同时,它也有一个社会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要创立基因伦理学的主要原因。 同时,基因伦理学也不会阻碍社会科学的发展,反而会进一步推进社会科学的辩证研究,也将大大有助于防范若干重大的社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天才论”、“血统论”有可能灰复燃。“天才论”、“血统论”的问题在哲学史上由来已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曾以金银铜等为血统论的合理性做了说明,这也在很长时期内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历史中,而且至今存在于不同的人种间。但类似凡高、爱因斯坦等许多已被证明的“天才”,在基因上可能恰恰是有缺陷的。事实上,基因技术本身也很难造成各方面能力均衡的所谓什么方面都正常的人。
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主要内容:HGP的主要任务是人类的DNA测序,此外还有测序技术、人类基因组序列变异、功能基因组技术、比较基因组学、社会、法律、伦理研究、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教育培训等目的。意义: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是人类基因组中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至关重要的信息。对于单基因病,采用“定位克隆”和“定位候选克隆”的全新思路,导致了亨廷顿舞蹈病、遗传性结肠癌和乳腺癌等一大批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为这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对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类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基因疾病是目前疾病基因研究的重点。 健康相关研究是HGP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相继提出:“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环境基因组学计划”。拓展资料: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的设想,在2005年,要把人体内约2.5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图谱。换句话说,就是要揭开组成人体2.5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到底有多少种基因
全部人类基因组约有2.91Gbp,约有39000多个基因;平均的基因大小有27kbp目前已经发现和定位了26000多个功能基因,其中尚有42%的基因尚不知道功能。
人有多少个基因?有多少个碱基对?
人有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含有约31.6亿个DNA碱基对。人类基因组,称人类基因体,由22对染色体以及1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组成的,其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1.6亿个DNA碱基对。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2-3万个基因。碱基对是一对相互匹配的碱基(即A—T, G—C,A—U相互作用)被氢键连接起来。然而,它常被用来衡量DNA和RNA的长度(尽管RNA是单链)。它还与核苷酸互换使用,尽管后者是由一个五碳糖、磷酸和一个碱基组成。基因是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扩展资料: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人体内估计约有20000到25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除了蛋白质编码基因之外,人类的基因组还包含了数千个RNA基因(由RNA组成),其中包括用来转录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与信使RNA(mRNA)的基因。其中转录rRNA的基因称为rDNA,分布在许多不同的染色体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类基因组
基因对有多少个?人类基因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2-3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称人类基因体,由22对染色体以及1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组成的,其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1.6亿个DNA碱基对。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2-3万个基因。碱基对是一对相互匹配的碱基(即A—T, G—C,A—U相互作用)被氢键连接起来。然而,它常被用来衡量DNA和RNA的长度(尽管RNA是单链)。它还与核苷酸互换使用,尽管后者是由一个五碳糖、磷酸和一个碱基组成。扩展资料: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一张生命之图将被绘就,人们的生活也将发巨大变化。基因药物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利用基因治疗更多的疾病不再是一个奢望。因为随着我们对人类 本身的了解迈上新的台阶,很多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药物就会设计得更好些,治疗方案就能“对因下药”,生活起居、饮食习惯有可能根据基因情况进行调整,人类的整体健康状 况将会提高,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基础将由此奠定。利用基因,人们可以改良果蔬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更多的转基因植物和动物、食品将问世,人类可能在新世纪里培育出超级物作。通过控制人体的生化特性,人类将能够恢复或修复人体细胞和器官的功能,甚至改变人类的进化过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类基因组
人类基因组是指
人类基因组,又称人类基因体,是指人的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1.6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以胸腺嘧啶(T)、腺嘌呤(A)、胞嘧啶(C)和鸟嘌呤(G)四种碱基排列成碱基序列,其中A与T之间由两个氢键连接,G与C之间由三个氢键连接,碱基对的排列在DNA中也只能是A对T,G对C。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
请问人类基因库中有多少基因?
1、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2、人类基因组,又称人类基因体,是指人的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体染色体、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更多关于人类基因库中有多少基因,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bb399161609167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人类基因结构特点
双螺旋结构,结构基因是编码蛋白质或RNA 的基因。细菌的结构基因一般成簇排列,多个结构基因受单一启动子共同控制,使整套基因或都表达或者都不表达。基因具有两方面的特征:1、它们彼此紧密连锁。按Z,Y,A顺序排列,而且在一起转录形成一个多顺反子的mRNA;2、只有当乳糖存在时,这些基因才迅速转录,形成多顺反子的mRNA,并翻译成相应的酶.所以这些酶,就是由乳糖诱导产生的诱导酶,其活性的产生和活性的提高不是已有的酶被激活所致,而是在诱导物的诱导下酶的重新合成,并随着合成的进行,酶的浓度迅速增加的结果。扩展资料:人类结构基因4个区域:①编码区,包括外显子与内含子;大多数真核生物的基因为不连续基因(所谓不连续基因就是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序列隔开。编码的序列称为外显子,是一个基因表达为多肽链的部分;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又称插入序列。内含子只参与转录形成pre-mRNA,在pre-mRNA形成成熟mRNA时被剪切掉。如果一个基因有n个内含子,一般总是把基因的外显子分隔成n+1部分。内含子的核苷酸数量可比外显子多许多倍。②前导区,位于编码区上游,相当于RNA5"末端非编码区(非翻译区);③尾部区,位于RNA3"编码区下游,相当于末端非编码区(非翻译区);④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增强子等。基因编码区的两侧也称为侧翼顺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因结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构基因
地球上的人的基因有多少种?
几年前最好的估计是人类具有10万个基因,而当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一下子下降为3万个基因。运用目前最流行的4种基因搜索程序对人类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搜索,“基因智慧”的结果是24500个,“双生扫描”的结果是25600个,“基因身份证”的结果是32400个,“基因扫描”的结果是45000个,而最近更多的人则倾向于是2万个基因。基因的种数那就太多了,你想每个基因都有许多种,每人有这么多基因,那简直就是无穷多个。
人体基因组的大小约为多大
1、分析得知:全部人类基因组约有2.91Gbp,约有39000多个基因;平均的基因大小有27kbp;其中G+C含量偏低,仅占38%,而2号染色体中G+C的含量最多;到目前仍有9%的碱基对序列未被确定,19号染色体是含基因最丰富的染色体,而13号染色体含基因量最少等等(具体信息可参见cmbi 特别报道:生命科学的重大进展)。 2、目前已经发现和定位了26000多个功能基因,其中尚有42%的基因尚不知道功能,在已知基因中酶占10.28%,核酸酶占7.5%,信号传导占12.2%,转录因子占6.0%,信号分子占1.2%,受体分子占5.3%,选择性调节分子占3.2%,等。发现并了解这些功能基因的作用对于基因功能和新药的筛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基因数量少得惊人:一些研究人员曾经预测人类约有14万个基因,但Celera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万到3.9114万个之间,不超过40,000,只是线虫或果蝇基因数量的两倍,人有而鼠没有的基因只有300个。如此少的基因数目,而能产生如此复杂的功能,说明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的数量在生命进化上可能不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也说明人类的基因较其他生物体更"有效",人类某些基因的功能和控制蛋白质产生的能力与其他生物的不同。这将对我们目前的许多观念产生重大的挑战,它为后基因组时代中生物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非凡的机遇。但由于基因剪切,EST数据库的重复以及一些技术和方法上的误差,将来亦可能人类的基因数会多于4万。 4、人类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比例约为1/1250bp,不同人群仅有140万个核苷酸差异,人与人之间99.99%的基因密码是相同的。并且发现,来自不同人种的人比来自同一人种的人在基因上更为相似。在整个基因组序列中,人与人之间的变异仅为万分之一,从而说明人类不同“种属”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5、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热点"和大片"荒漠"。 在染色体上有基因成簇密集分布的区域,也有大片的区域只有“无用DNA” ——不包含或含有极少基因的成分。基因组上大约有1/4的区域没有基因的片段。在所有的DNA中,只有1%-1.5%DNA能编码蛋白,在人类基因组中98%以上序列都是所谓的“无用DNA”,分布着300多万个长片断重复序列。这些重复的“无用”序列,决不是无用的,它一定蕴含着人类基因的新功能和奥秘,包含着人类演化和差异的信息。经典分子生物学认为一个基因只能表达一种蛋白质,而人体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繁多的蛋白质,提示一个基因可以编码多种蛋白质,蛋白质比基因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6、男性的基因突变率是女性的两倍,而且大部分人类遗传疾病是在Y染色体上进行的。所以,可能男性在人类的遗传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7、人类基因组中大约有200多个基因是来自于插入人类祖先基因组的细菌基因。这种插入基因在无脊椎动物是很罕见的,说明是在人类进化晚期才插入我们基因组的。可能是在我们人类的免疫防御系统建立起来前,寄生于机体中的细菌在共生过程中发生了与人类基因组的基因交换。 8、发现了大约一百四十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并进行了精确的定位,初步确定了30多种致病基因。随着进一步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确定遗传病、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疾病的致病基因,寻找出个体化的防治药物和方法,同时对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进化产生重大的作用。 9、人类基因组编码的全套蛋白质(蛋白质组)比无脊椎动物编码的蛋白质组更复杂。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重排了已有蛋白质的结构域,形成了新的结构。也就是说人类的进化和特征不仅靠产生全新的蛋白质,更重要的是要靠重排和扩展已有的蛋白质,以实现蛋白质种类和功能的多样性。有人推测一个基因平均可以编码2-10种蛋白质,以适应人类复杂的功能。
人类基因库中有多少基因 人类基因库中基因数量
1、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 2、人类基因组,又称人类基因体,是指人的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体染色体、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
人体都有哪些基因
人类基因组,又称人类基因体,是指人的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1.6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以胸腺嘧啶(T)、腺嘌呤(A)、胞嘧啶(C)和鸟嘌呤(G)四种碱基排列成碱基序列,其中A与T之间由两个氢键连接,G与C之间由三个氢键连接,碱基对的排列在DNA中也只能是A对T,G对C。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全世界的生物学与医学界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调查人类基因组中的真染色质基因序列,发现人类的基因数量比原先预期的少得多,其中的外显子,也就是能够制造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只占总长度的约1.5%。
人类的基因组有几对,是23对吗?如果出现第24对会怎么样?
人类基因组(英语:Human genome)又译人类基因体。是智慧人种(Homo sapiens)的基因组。共组成24个染色体,分别是22个体染色体、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以A、T、C、G四种碱基排列成碱基序列。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 全世界的生物学与医学界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调查人类基因组中的真染色质基因序列。发现人类的基因数量比原先预期的更少,其中的外显子,也就是能够制造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只占总长度的1.5%。 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打个比方,这一过程就好像以步行的方式画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线图,并标明沿途的每一座山峰与山谷。虽然很慢,但非常精确。 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一张生命之图将被绘就,人们的生活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基因药物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利用基因治疗更多的疾病不再是一个奢望。因为随着我们对人类 本身的了解迈上新的台阶,很多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药物就会设计得更好些,治疗方案就能“对因下药”,生活起居、饮食习惯有可能根据基因情况进行调整,人类的整体健康状 况将会提高,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基础将由此奠定。 利用基因,人们可以改良果蔬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更多的转基因植物和动物、食品将问世,人类可能在新世纪里培育出超级物作。通过控制人体的生化特性,人类将能够恢复或修复人体细胞和器官的功能,甚至改变人类的进化过程。 染色体 人类基因组是由23对染色体(共46个)所构成,每一个染色体皆含有数百个基因,在基因与基因之间,会有一段可能含有调控序列和非编码DNA的基因间区段。人类拥有24种不同的染色体,其中有22个属于体染色体,另外还有两个能够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分别是X染色体与Y染色体。1号到22号染色体的编号顺序,大致符合他们由大到小的尺寸排列。最大的染色体约含有2亿5千万个碱基对,最小的则约有3800万个碱基对。这些染色体通常以细丝状存於细胞核内,若将单一细胞内的染色体拉成直线,那麼将大约有6英尺长(1英尺=30.48公分)。 在人类个体的体细胞中,通常含有来自亲代的1到22对体染色体,再加上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以及来自父亲的X或Y染色体,总共是46个(23对)染色体。科学家将这些染色体分为6组:1号到3号是A组;4号与5号是B组;X染色体以及6号到12号是C组;13号到15号是D组;16号到18号是E组;19号与20号是F组;21号、22号与Y染色体是G组[4]。对於一般人类来说,每个细胞核内只有两套染色体。希望采纳
基因对有多少个?人类基因
全部人类基因组约有2.91Gbp,约有39000多个基因;平均的基因大小有27kbp目前已经发现和定位了26000多个功能基因,其中尚有42%的基因尚不知道功能基因数量少得惊人:一些研究人员曾经预测人类约有14万个基因,但Celera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万到3.9114万个之间,不超过40,000,只是线虫或果蝇基因数量的两倍,人有而鼠没有的基因只有300个。如此少的基因数目,而能产生如此复杂的功能,说明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的数量在生命进化上可能不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也说明人类的基因较其他生物体更"有效",人类某些基因的功能和控制蛋白质产生的能力与其他生物的不同。
怎么改变人体基因?
一个婴儿会随着时间的慢慢长大,身体、外貌、心智等都会有所变化或改变,那伴随一个人生长的基因会改变吗?当然也会改变。人的基因是一直处于改变的过程当中的,但是放在单体上来说,在一定外在环境下发生变化的基因占总基因的百分比很少,会形成一种积累的形式。例如在吸烟、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基因慢慢被改变成肺癌基因,控制着肺癌细胞的生长。而放在群体上来说,基因的变化就很明显,简单来说,你的基因都来自父母,但你的样子是唯一的,这就是你父母基因重组的结果。
人类基因
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3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打个比方,这一过程就好像以步行的方式画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线图,并标明沿途的每一座山峰与山谷。虽然很慢,但每一座山峰与山谷。虽然很慢,但非常精确。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一张生命之图将被绘就,人们的生活也将发生巨大变化。基因药物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利用基因治疗更多的疾病不再是一个奢望。因为随着我们对人类本身的了解迈上新的台阶,很多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药物就会设计得更好些,治疗方案就能“对因下药”,生活起居、饮食习惯有可能根据基因情况进行调整,人类的整体康健状状况将会提高,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基础将由此奠定。利用基因,人们可以改良果蔬品种,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更多的转基因植物和动物、食品将问世,人类可能在新世纪里培育出超级物作。通过控制人体的生化特性,人类将能够恢复或修复人体细胞和器官的功能,甚至改变人类的进化过程。人类基因组研究与自然20世纪被很多人认为是物理学的世纪。我很欣赏这样的描述:这一世纪从人类认识物质的基本组成———原子结构开始。原子弹爆炸与人类登月是这一世纪最辉煌成就的一部分,而最后以最简单无机硅制造的马铃薯芯片(Chip)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20世纪还孕育了另一个世纪:这是从我们重新发现生命的最基本信息———基因开始。50年代的遗传物质结构模型的提出与70年代遗传工程技术的成立使之趋于成熟,而90年代开始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把人类带进了另一个世纪。现在我想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来谈一谈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再谈自然与“人为”的问题。 从前,当我们讨论“科学是双刃剑”时,我们关心的仅仅是人类的敌人可能也会挥起这柄剑,如希特勒、如山本五十六。现在,我们的问题一下子复杂起来了。我们的法律一下子在克隆人类等新问题前变得无所适从,或无能为力。我们把它们归咎于道义或伦理问题。实际上,就是自然与人为的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科学上的目的,是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遗传信息,揭开人类奥秘的基础。由于生命物质的一致性与生物进化的连续性,这就意味着揭开生命最终奥秘的关键,也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理论、策略与技术,是在研究人类这一最为高级、最为复杂的生物系统中形成的。规模化就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而诞生,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成功而发展的“基因组学”。生物学家第一次从整个基因组的规模去认识、去研究,而不是大家分头一个一个去发现,基因研究将是基因组学区别于基因组(genetics)与所有涉及基因的学科的主要地方。基因组规模也改变了经典的实验室规模,改变了原有的实验方式,这也许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只有6个正式成员国与16个中心的原因之一。生物的序列化即生命科学以序列为基础。这是新时代的生命科学区别于以前的生物学的最主要的特点。随着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最终完成,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即序列差异)的发现以及比较基因组学古代DNA、“食物基因组计划”、“病原与环境基因组计划”(主要是致命致病学)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类易感性有关序列的推进,有科学、经济、医学意义的主要物种的基因组序列图都将问世。我们从序列中得到的信息,已经比到现在为止的所有生物研究积累的信息还要多。生物学第一次成为以数据(具体的序列数据)为根据与导向,而不是再以假说与概念为导向的科学。即使进化这一生命最实质的特征以及进化的研究,都把因多种模式及其他生物的基因组序列为基础。古代DNA的研究,也不再是因时间与过去了的环境而惟一不能在实验室重复的进化研究,从而揭示生命进化的奥秘与古今生物的联系。这就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在生物世界中的关系。生物的信息化,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的威力,也借助于把地球变小的网络。没有它们,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协调与全世界的及时公布是不可能的。没有全部的软件与硬件,人类基因组计划一切都不可能。序列一经读出,它的质控、组装,以至于递交、分析都有赖于生物信息学,而现在开始,序列的意义完全决定于生物信息学。没有电子计算机的分析与正在爆炸的信息的比较,序列又有何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所以引人注目,首先源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疾病问题是自然影响健康的首要因子,是每一个人、每一对父母、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国家政府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为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从来都不曾懈怠过。
人类存在基因复制吗
人类存在基因复制人类基因组,又称人类基因体,是指人的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体染色体、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1.6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以胸腺嘧啶(T)、腺嘌呤(A)、胞嘧啶(C)和鸟嘌呤(G)四种碱基排列成碱基序列,其中A与T之间由两个氢键连接,G与C之间由三个氢键连接,碱基对的排列在DNA中也只能是A对T,G对C。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全世界的生物学与医学界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调查人类基因组中的真染色质基因序列,发现人类的基因数量比原先预期的少得多,其中的外显子,也就是能够制造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只占总长度的约1.5%。
有哪些动物的基因组与人类相似?
“你真是头猪”这句经常作为朋友之间调侃的话,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可能真有几分道理。科学家们将猪的基因组与人的基因组进行比对后,发现它们之间有极高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人和猪确实“共享”了很多基因。下面是我整理的哪些动物的基因组与人类相似,欢迎阅读。 1. 黑猩猩 黑猩猩是目前与人类基因组相似程度最高的动物。研究表明,黑猩猩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性大约为98.6%到99%之间。从形态特征以及生殖过程来看,黑猩猩都与人类很接近,基因组有很高的相似性也不足为奇。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显示,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大约在500-600万年前分开,各自进化成了现在的形态。 黑猩猩属下的另外一种动物——倭黑猩猩与黑猩猩的相似度极高,二者共享了大约99.6%的基因。科学家推断,它们直到大约130万年前才演化为两个独立的物种。至于它们分道扬镳的原因听起来有点黑色幽默:二者都不善于游泳,于是在刚果河南北两岸的黑猩猩种群逐渐被地理因素隔绝,走上了略有不同的演化路线。 灵长目中不少其它物种也与人类的基因组相似度极高,例如大猩猩与人相似度达到98%,红毛大猩猩达到97%。除此以外,各种猴乃至狐猴都与人共享了90%以上的共同基因。 2. 猫 目前的研究表明,猫与人类的基因相似性高达90%,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猫的智慧程度实际上可能超过我们对它们的固有印象。对猫的驯化最初发生在大约1万年前,而且最初可能是猫主动将自己委身于与人类的这种共生关系中。证据显示,当时的野猫以捕猎田鼠作为交易筹码接近人类,从而获取一点额外的蛋白质和食物。 3. 奶牛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们的基因组跟奶牛也有80%左右的相似性,这一数据甚至高于与我们拥有更近共同祖先的啮齿类。科学家们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啮齿类更小的体型催生了更快的繁殖周期和更高的繁殖能力,从而使得种群的演化能力和基因突变进程大大加速。 4. 小鼠 如果只比较蛋白质编码基因,小鼠有85%的基因与人类相似;但如果将人类和小鼠的非编码RNA进行比较,却只有50%具有相似性。有科学家估计小鼠的祖先和人类的祖先大约在8000万年前分开,各自进化。小鼠作为目前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模式动物,与人类基因组的高度相似性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5. 果蝇 看似跟人类体型差距极大,外貌特征完全不一样的果蝇,与人类基因的相似性居然有60%。可能很多人不敢相信,但基因比对的结果确实证明了人类的体内有一半以上的基因跟果蝇是相似的。 6. 鸡 鸡的生殖方式跟哺乳动物完全不同。尽管在繁殖后代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基因比对的结果显示,鸡的体内依然有60%的基因与人类相似。 7. 香蕉 大盘点中唯一一种植物出现了,它就是香蕉!一种连动物都不是的生物,居然跟人类的基因有50%的相似性。虽然笔者也感觉很不可思议,但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确实也有合理的解释,我们将会在后面的段落详细介绍。 8. 酵母
人类基因组特点
人类基因组(英语:Human genome)又译人类基因体。是智慧人种(Homo sapiens)的基因组。共组成24个染色体,分别是22个体染色体、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以A、T、C、G四种碱基排列成碱基序列。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
世界上有哪些动物的基因和人类的基因相近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虽然猩猩、猴子与人类基因最相似,但这两种动物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鼠、狗、猪等动物与人类的生理活性基因85%~95%相同,且价格较为便宜,所以在临床上常选择比较容易得到,且体型大小接近于人的猪作为利用对象。二者同属猩猩科,黑猩猩属,从遗传学的角度上来讲倭黑猩猩与人类共享了约98.7%的DNA,黑猩猩与人类同样共享了约98.7%的DNA,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共享了99.6%的DNA.有约1.6%的基因是人类与倭黑猩猩而非黑猩猩所共有的.同时也有相同数量的DNA是人类与黑猩猩而非倭黑猩猩所共有的.由此可见,黑猩猩与倭黑猩猩跟人类的接近程度几乎相同.关于它们与灵长目其他生物跟人类的接近程度问题,有另外一项研究:考古学告诉我们,红毛猩猩属在约1400万年前独立进化,大猩猩属在约1000万年前独立进化.而人类的祖先与倭黑猩猩及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则是700万年前至400万年前在非洲分离开来的.
人类基因变异到底是有多神奇
生命的延续是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物质核酸(DNA/RNA)揭开了人类认识自我和生命奥秘的微观世界。201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瑞典、美国、土耳其三位科学家,以表彰其在“DNA修复的机制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人体细胞共约有40-60万亿个,而人类基因组却是由23对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22对体染色体、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人体之所以能够精准地完成生命信息的复制和遗传过程,要归功于人基因组的“超强纠错功能”。 然而,人类基因组是否有可能发生突变呢?蜘蛛侠(Spider-Man)是美国漫画超级英雄,他本名彼得·本杰明·帕克(Peter Benjamin Parker),原是一位普通的高中生,后意外的被一只受过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伤后,获得了蜘蛛一般的超能力。这种被辐射感染的蜘蛛咬伤后,使得人类自身的基因组发生突变的科幻场景,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呢?如果只是蜘蛛毒素的作用,恐怕难以实现;然而,如果考虑到蜘蛛体内存在另外一种生物——逆转录病毒,那么,情况有可能会这样发展。逆转录病毒在生命过程活动中,有一个从RNA到DNA的逆转录过程,即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病毒基因整合到人类细胞的遗传物质中,而辐射可引起病毒逆转录的变异频率和重组速率的大幅度提升。逆转录病毒为RNA病毒,它们的基因组编码在一条单链RNA上,病毒具有穿透细胞的能力,可有效地感染干细胞、组织细胞、皮肤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当病毒进入细胞,通过逆转录作用,RNA即转变为双链DNA分子,DNA进入细胞核并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以病毒作为载体通过感染的方式可以将外源功能DNA 导入到人的细胞染色体中。由此,他获得了超凡力量和敏捷速度,可以在物体表面上行动自如。"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一位打击犯罪的超级英雄“蜘蛛侠”诞生了。 除此之外,人类基因变异还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吗?再举个美国漫画中的例子。核物理学家罗柏特·布鲁斯·班纳(Robert Bruce Banner)博士在一次意外中被γ炸弹放射线大量辐射,身体产生惊天异变,一旦他情绪愤怒心率骤增的时候就会变成绿巨人。γ射线真的可以诱发基因突变吗? 生物体在受辐射条件下,将诱发生物体的DNA链上发生碱基序列或结构的改变,由于碱基序列或结构的变化导致了所编码蛋白质的合成或酶的活性,生物体随之发生性状的改变。正常的生物具有修复DNA损伤的能力,而在电离辐射的作用下,由于其所诱发的基因突变频率与射线的剂量大体成正比例;若少数未经修复的损伤发生复制,则错误信息的DNA碱基顺序会被编入到后代的DNA中去,于是就导致变异。一般来说,核爆炸会产生贯穿辐射,主要由强γ射线和中子流组成。由于γ射线的波长非常短,频率高,因此具有非常大的能量而且穿透本领极强。人体受到γ射线照射时,γ射线可以进入到人体的内部,并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用,甚至导致基因突变,而产生机体的重大变异。因此,班纳博士获得惊人的力量和速度,超强的精力和耐力以及非凡的重生治愈能力,成为不可思议的“绿巨人”浩克。当然,能够使基因发生突变的方式不止这两种,而且,也并非每一种变异都可以像科幻中那样获得超能力,基因的变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成功的。不过,生命的本质和起源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探索的永恒主题,对于自身的遗传和进化更是这一主题中的焦点;然而,人类对自身的生命奥秘并未能完全掌握,科幻也是基于一定的科学原理做出的设计,对潜在未来科技的前瞻探索。人类成功登陆月球迈向太空,何尝不是对古人“举杯邀明月”感怀的科学实践呢?
人类的基因是什么样的
人类基因组(英语:Human genome)又译人类基因体。是人类(Homo sapiens)的基因组。共组成23对染色体,分别是22对体染色体和性染色体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含有约31.6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以A、T、C、G四种碱基排列成碱基序列。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
人类基因组是什么意思!?以及其他涉及范围
人类基因组是指合成有功能的人体各类细胞中蛋白质及(或)多肽链和rna所必须的全部dna顺序和结构,包括人类的23对染色体上全部的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即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估计约含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首先有两层意义:一是代表我们全人类整体上生生不息,又各有差异的所有遗传信息;二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体的所有细胞中的dna分子,它们都近乎相同。人的单倍体基因组包括3×109碱基对(basepair,bp),分布在22条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上。
基因对人类的基因个数是最多的吗
对人类的基因个数是最多的全部人类基因组约有2.91Gbp,约有39000多个基因;平均的基因大小有27kbp目前已经发现和定位了26000多个功能基因,其中尚有42%的基因尚不知道功能基因数量少得惊人:一些研究人员曾经预测人类约有14万个基因,但Celera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万到3.9114万个之间,不超过40,000,只是线虫或果蝇基因数量的两倍,人有而鼠没有的基因只有300个。如此少的基因数目,而能产生如此复杂的功能,说明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的数量在生命进化上可能不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也说明人类的基因较其他生物体更"有效",人类某些基因的功能和控制蛋白质产生的能力与其他生物的不同。
人类的基因组有几对,是23对吗?如果出现第24对会怎么样?
23对,24对那就不是人了,就是别的生物了,
人与哪种动物基因最接近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虽然猩猩、猴子与人类基因最相似,但这两种动物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鼠、狗、猪等动物与人类的生理活性基因85%~95%相同,且价格较为便宜,所以在临床上常选择比较容易得到,且体型大小接近于人的猪作为利用对象。二者同属猩猩科,黑猩猩属,从遗传学的角度上来讲倭黑猩猩与人类共享了约98.7%的DNA,黑猩猩与人类同样共享了约98.7%的DNA,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共享了99.6%的DNA.有约1.6%的基因是人类与倭黑猩猩而非黑猩猩所共有的.同时也有相同数量的DNA是人类与黑猩猩而非倭黑猩猩所共有的.由此可见,黑猩猩与倭黑猩猩跟人类的接近程度几乎相同.关于它们与灵长目其他生物跟人类的接近程度问题,有另外一项研究:考古学告诉我们,红毛猩猩属在约1400万年前独立进化,大猩猩属在约1000万年前独立进化.而人类的祖先与倭黑猩猩及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则是700万年前至400万年前在非洲分离开来的.
人类的基因包括什么?
共组成23对染色体,分别是22对体染色体和性染色体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含有约31.6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以A、T、C、G四种碱基排列成碱基序列。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大约20000到25000个基因。
人类结构基因的特点?
人类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分类:基因的结构:人类基因的编码序列往往被非编码序列所分割,呈现断裂状的结构,故而也称断裂基因(splitgene)。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间隔的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基因的生物学特性:1.遗传信息的储存单位遗传密码2.遗传密码的特性a.遗传密码的通用性b.遗传密码的简并性c.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3.基因通过自我复制保持遗传的连续性4.基因表达及控制分类:单一基因基因家族拟基因串联重复基因
人类的十大特殊基因
多年来,PubMed网站给其检索的论文添加标签,将描述基因功能的信息(GeneRIF)包括到论文信息中。1.TP53: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之一,它编码的蛋白质p53能调控细胞周期、DNA修复以及细胞凋亡等,在大约一半的人类癌症中有突变。2.TNF:Tumor necrosis factor(肿瘤坏死因子)是癌症和炎症类疾病的药物靶点,它是涉及到系统性炎症的细胞因子,能引起细胞凋亡。3.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存在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它被激活后能促进细胞生长,经常在耐药性肿瘤中存有突变。4.VEGF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能促使血管形成,在肿瘤中往往异常活跃。5.APOE:Apolipoprotein E(载脂蛋白E)在胆固醇和脂蛋白代谢中有重要功能。6.IL6:Interleukin 6(白细胞介素6)在免疫中有重要作用,它调节活化的B细胞、T细胞、浆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等7.TGFB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转化生长因子_1)是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有重要作用8.MTHFR: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亚甲基四氢还原酶)协助处理氨基酸,是甲基循环中的限速酶,对肌体吸收营养有重要作用9.ESR1:Oestrogen receptor 1(雌激素受体1)主要在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中受到关注,它能促进细胞生长10.AKT1: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AKT1是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磷酸化其他蛋白质,从而激活它们,促进细胞增殖和生存。
人类基因是什么???
基因概念的发展 (一)遗传“因子” 基因的最初概念是来自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认为生物性状的遗传是由遗传因子所控制的,性状本身是不能遗传的,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才是遗传的。1909年.丹麦学者W.L Johannsen提出了“基因”(gene)一词,代替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由此形成了“颗粒遗传”学说.认为在杂种中等位基因不融合,各自保持其独立性,这也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核心。 (二)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1910年摩尔根等通过国蝇杂交实验表明,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的行为与基因行为一致.从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呈直线排列,提出了遗传学的连续交换规律.证明了性别决定是受染色体支配的,并于1926年发表了《基因论》。这一理论揭示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相遗传的传递规律,建立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为细胞遗传学奠定了重要基础。他本人1933年获诺贝尔奖金。摩尔根科学地预见了基因是一个化学实体.并认为基因控制相应的性状,基因可以发生突变,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由此提出基因既是一个功能单位.是一个突变单位,也是一个交换单位的“三位一体”概念。 (三)DNA是遗传物质 自摩尔根以后.几位科学家研究证明多线染色体与生殖细胞染色体之间有对应关系,提出多线染色体上的横纹就是基因的假说,并得到实验证实,从而把形式上的基因推向实体;1928年Griffith首先发现了肺炎球菌的转化作用,即用高温杀死有致病力的S品系细菌,可改变无致病力的R品系成为有致病力细菌的效应。这种改变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细菌的转化(transformation),该实验为确定遗传物质化学性质的研究开辟了道路。1944年AVery等人不仅在体外成功地重复了上述实验,而且用生物化学方法证明了转化因子(trans·foming factor)是DNA,而不是多糖荚膜、蛋白质和RNA,而且转化频率随着DNA纯度的提高而增加。用DNA酶(DNase)处理使DNA降解后,则不出现转化现象,但其他酶,如蛋白酶等对这种转化能力没有影响。同时这种转化作用也可在体外进行。该实验充分地证明了使R型转化为S型的是s型的DNA片段的转入,证明了DNA就是遗传物质。 (四)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 20世纪40年代G.w.BeadIe和E.L.Tatum通过对粗糙脉孢菌营养缺陷型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这一假设沟通了生物化学中蛋白质合成的研究与遗传学中基因功能的研究。也为遗传密码的解码和细胞内大分子之间信息传递过程的指示奠定了基础。特别是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明确了DNA在活体内的复制方式。1957年由Crick最早提出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则,即中心法则,接着在1961年又提出了三联遗传密码,这样将DNA分子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也为揭示基因的本质奠定了分子基础。1957年s.Benzer用大肠杆菌T4噬菌体作为材料,在DNA分子结构的水平上,分析了基因内部的精细结构,提出了顺反子(cistor)概念,证明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特定的区段,就其功能来说是一个独立的单位。但在这一特定的DNA片段内含有许多突变位点,也称突变子(muton),即突变后可以产生变异的最小单位。这些突变位点之间可以发生重组,因此一个基因内含有多个重组单位,也称重组子(recon),即不能由重组分开的最小单位。从理论上分析.基因内每一对核苷酸的改变就可导致一个突变的发生,每两对核苷酸之间就可发生重组。由此可见,一个基因具有多少对核苷酸就有多少个突变子和相应数目的重组子.但实际上突变子的数日小于核苷酸对数,重组子数小于突变子数。总之,顺反子学说打破了“三位一体”的基因概念,把基因具体化为DNA分子上特定的一段顺序、即负责编码特定的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顺反子。但其内部又是可分的,包含多个突变和重组单位。 (五)操纵子模型 1961法国分子生物学家F.Jacob和J.Monod通过不同的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突变体来研究基因的作用,提出了操纵子模型学说(operon theory)。这一学说阐明了基因调控在乳糖利用中所起的作用。即把生物活性相关基因组织在一起进行统一的调控,并保持各基因产物的精确比例。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系统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调控在转录水平上的体现。该调控模型在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为基因表达调控这一难题的揭示奠定了基础。因而他们在1956年获得了诺贝尔奖。此外,他们还提出核糖体不含有负责氨基酸顺序装配的模板,认为每个DNA顺反子引起寿命有限的RNA分子的合成,在此RNA的核苷酸序列中,包含着氨基酸序列的信息。随后该RNA与核糖体结合,给核糖体合成某一蛋白质的能力,由此进一步明确了基因的作用和遗传信息转移的中心法则,并由大量实验所证实。 (六)“跳跃基因”和“断裂基因”的发现 对于二倍体高等生物而言,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就称为一个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对于多数只有一条染色体的原核生物而言,它的整个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组。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每一基因组的DNA是固定的.它包括数目固定、位置固定和功能固定的一系列基因.而且这些基因的位置和他们的功能无关。1961年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发现就表明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往往紧密排列在一起,说明大肠杆菌的染色体不是一个随机排列的集合体。50年代初,B.McClintock在玉米的控制因子的研究中已经指出某些遗传因子是可以转移位置的。60年代末在大肠杆茵中发现了可以转移位置的插入序列.接着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发现基因组中的某些成分位置的不固定性是一个普通的现象,井将这些可转移位置的成分称为跳跃基因(jumping gene),亦称转座因子(transposon element)。此外,传统的观点认为,一个结构基因是一段连续的DNA序列,70年代后期发现绝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都是不连续的,其中被一些不编码序列所隔开,故称为断裂基因。1978年,在噬菌体中还发现了重叠基因,一个基因序列可被包含在另一个基因中,两个基因序列可能部分重叠。
人类基因是怎么回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希望能测天之风云,知人之祸福。如今,人类已经可以准确地计算天体运行的周期,可以预报天气,甚至能够飞入太空,登上月球。然而,人类对自身似乎还知之甚少:为什么有的人健康强壮,有的人却天生残疾?有的人能长命百岁,有的人却少年夭折?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各具特征的指纹,把命运同所谓的“手相”联系起来,认为人的手相能预示人的命运。这当然是不科学的。那么,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能左右人的生老病死的东西存在?回答是肯定的,它就是人的基因。如今,科学家们正在深入进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在破译生命的密码,告诉你为什么是现在的你,也告诉你将来会不会得病,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你的身体有了问题,你只需带上你的基因图谱,找到出问题的基因治疗一下就会康复。科学家告诉我们,不同生物的外部形态皆由生物的基因控制。基因控制着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控制着生物的各种遗传性状。人体是一个多细胞体系,每个细胞中都包含46条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每23条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控制性状的基因,就定位于这些染色体上。而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部分,每个染色体级的DNA,就构成一个基因组。据估计,人类基因组中约含有10万个基因。任何遗传病的发生,都是基因的突变造成的。通过几十年夜以继日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弄清了1.6万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但是,如何才能使人们对整个基因组所包含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呢?1989年,人类已经开始启动人体基因组计划。有关测序工作分三步进行。首先沿着DNA链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路标”,把基因分成许多片段。然后各个击破,具体对各片段进行测序。最后进行精加工,对测序结果作补充和修正。1999年12月1日,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的216位科学家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已经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的确切位置。这一重大发现立即为世人所瞩目。科学家和新闻界普遍认为,这是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是继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理论之后,人类在认知世界方面的重大发现,为人类打开了通向了解微观生命世界的大门。人体基因组计划负责人弗朗西斯·柯林斯基甚至认为,这项发现的重要程度超过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人类登上月球。肉眼看不见的基因蕴藏着生命的秘密,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随着对人的基因特性研制药品也不再是空想和神话,人类将拥有一个预防和征服疾病的强大武器。
人类有多少种基因组合
人类基因组计划得出的结果是人的基因组大小约为3000Mb.即30亿个碱基对.这里的Mb表示一兆碱基对.但是由于基因有长有短,有些基因又尚未被发现,所以,尚不知道人的基因具体有多少个,只知道大概有10万个基因(等位基因算作一个,因为一点微小的变化就造成一个等位基因,如果分别算就太多了.所以应该说是10万个基因座比较准确).
人类进化的关键!人类基因来自哪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300万年前,早期人类刚出现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人类的基因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恐龙生活在2.3亿年前,根据考古推测恐龙灭绝在6500万年前,恐龙差不多存在了1亿年,但恐龙却还是非常低级的爬行动物。 但地球上已知最早的人类出现在距今300万年之前,相比之下,人类的进化速度似乎快得离谱。1亿年恐龙都没怎么进化,而人类只用了300万年就完成了进化,是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吗? 传说,远古时代金牛座生活着一种叫做伊洛因的身材高大的人类种族,他们有着白皙的皮肤和金色的头发,但他们却必须躲着阳光,因为紫外线会烧伤他们的皮肤和眼睛,他们来到地球是为了将猿类改良为新的品种,但那时蜥蜴人已经存在了。但伊洛因却对蜥蜴人毫无兴趣,所以他们抓了2万只猿类离开了地球。 几百年后,当他们再次返回地球的时候,带回了一些改良后非常接近人的猿类,伊洛因改良了这些猿类的基因,提高了他们的心智、大脑以及身体结构,使得这些猿类学会了利用工具和火。随后,在2万年间,伊洛因往返地球7次,不断加速人猿种群的进化,促使他们拥有了 科技 ,他们存在于70万年前。 如今发现了很多远古壁画中,画着的飞行设备和先进人类就是他们,进化了的人类知道蜥蜴人的存在,但因为伊洛因不断告诉人类,蜥蜴人是喜欢说谎的邪恶(XE)生命,所以这些人类拒绝和蜥蜴人接触。在几个世纪后,伊洛因决定终结他们的首次创造,准备进行第2次更好的实验。接着一次又一次,直到现在我们的第7次、最初文明的建筑早已消失,但7.5万年前,第5次文明建造的金字塔和1.6万年前科学家在海底发现的,第6次文明的城市遗迹却保留了下来。 我们现在的文明则是8500年前出现的第7次文明,传说中的人类是外星文明基因改造的产物,完全不符合进化论的逻辑,但其实进化论存在一个漏洞,那就是生物大爆炸。科学家发现在1.6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短短几百万年间,地球上突然出现了许多无脊椎动物,达尔文对此大感疑惑,我们如今所了解的人类起源和远古 历史 ,多是依靠化石和一些刻在石头上的文献。所以,其实对于人类的进化,我们的认知并不全面。如果人类的基因真的被外星文明改造过,那么人类的基因中是否隐藏了什么秘密?科学家研究基因这么久是否有什么发现? 1966年,美国科学家宣布了现代科学最伟大的突破之一,他们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发现,DNA的普遍结构为一系列密码子或三胞胎的三种分子组合而成,DNA序列最终编码成体内的蛋白质,但它是如何编码的呢?这些精密的设计方式究竟是谁创造的呢?2013年5月,一篇科学研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人类的DNA中有一个隐藏的代码,其中包含了精确的数学模式和未知的符号语言,就像外星印记一般这个发现让科学家们感到匪夷所思,难道人类一直在被外星文明监控吗?他们创造人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许外星文明对人类的命运并不关心,对他们而言,地球只是一座巨大的实验室,他们可能有很多这种实验室,而每个行星里的生命都只不过是实验室里的动物。我们推测他们是因为在基因和意识上,还存在某些不足,需要通过研究和实验来完善他们自身。如果是这样,那他们和我们也没有太多的不同,只不过是更强壮的蚂蚁或者更强壮的外星大象罢了。对此,你怎么看?
完整人类基因组首次被破译,此次都解开了哪些谜底?
完整人类基因组首次被破译,此次都解开了哪些谜底?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全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科学)杂志今天凌晨连射6篇毕业论文汇报,发布了人类基因组转录组测序的最新消息: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NHGRI)构成的端粒到端粒(T2T)联盟科学团队,根据新的技术性科学研究出世界第一个详细的、无空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初次表明了相对高度同样的节段反复基因组地区以及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变异。这也是对规范人类参照基因组,即2013年公布的参照基因组序列(GRCh38)的“重要更新”,提升了以前成条性染色体上掩藏的DNA片段,破解了丢失的大概2亿次DNA碱基对及其2000好几个新遗传基因——占人类基因组的8%。这篇科研成果极其重要。科技人员揭露的详细人类基因组序列,是全球最繁杂的迷题之一,这一科学研究促使人类第一次见到最完全的、无空隙的DNA碱基基因序列,针对人类掌握基因组基因变异的全谱,及其一些病症的基因遗传奉献尤为重要,可能促进与癌病、高危儿和老化有关的研究分析与科学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这也是《Science》创刊141年以来,初次在同一期杂志期刊中连射6篇毕业论文揭露人类基因组研究。人类基因组由超出60亿次单独的DNA碱基、大概2-3万只蛋白编号遗传基因(全部遗传基因仍没有统一回答)构成,与黑猩猩等别的灵长类动物的数目类似,遍布在23对性染色体上。为了更好地载入数以万计的基因组,科学家们最先将全部的DNA链切割成好几百到好几千个单位长度的DNA片段。随后用转录组测序设备载入每一个精彩片段中的每个碱基,科学家们尝试依照合理的次序拼装这种精彩片段,如同拼接一个错综复杂的拼图图片。本科研成果的重要进度,实际上是运用了新的技术装备——英国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和太平洋生物科学公司生产制造的快速迭代的高通量测序设备。早在2017年,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NHGRI)责任人AdamPhillippy(亚当·菲利皮),及其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CSC)的凯伦·米加意识到,新的纳米孔机器完成了一次精确载入100万只DNA碱基的工作能力,可以为最后处理基因组难题打开了大门口。华大集团CEO尹烨曾表明,实际上,今日人类进入了性命时期,大家关注的则是本身的遗传基因和身心健康,为此就将去融合物理学全球、信息内容全球和性命全球。在应用领域持续扩宽,转录组测序工作能力进一步加强的一同推动作用下,全世界高通量测序领域市场份额将持续提高,中国遗传基因领域市场容量尽管与全世界头部企业差别比较大,可是在中国内地销售市场中依然占有比较大的优点,将来要想提升国际性市场占有率,还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发展方向具备较大的想像室内空间。
人类的基因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基因是在每个人细胞里的!每个生动都有细胞,也就有了基因!细胞是的来源则是创世爆炸后地球上的化学反映,出现单细胞生物!
人类可以改变自己的基因吗?
人类可以改变自己的基因,这就是基因编辑技术,在CRISPR帮助下,可以通过破坏特定的基因,并观察结果,以加深对不同基因的理解。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基础研究方面作用很大。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可以通过抑制基因的表达,做成遗传筛选的平台,探索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在特定生理、病理、发育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扩展资料:基因编辑技术让彻底治疗某些疾病成为可能,比如定向识别艾滋病毒DNA,将其剪切掉。基因编辑技术与以往任何的医疗技术手段都不同,是一种可以在基因组水平上对DNA序列进行改造,从而改变遗传性状的操作技术。基因编辑的应用和普及使得基因水平的遗传缺陷修复,从而使彻底治愈白血病、艾滋病等恶性疾病成为可能。但同时,基因调控机制极为复杂,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一方面,一些病症往往受大量基因的调控,找到特定基因位点的难度不亚于给一本数百万页的大部头的书“挑错”;另一方面,由于功能单一的基因很少,删除或增加基因片段,则有可能会“按下葫芦起了瓢”,反而增加新的疾病隐患。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基因编辑将带来什么
人类基因库?
人类基因库是指人类生殖细胞中能遗传到下一代的有效基因的总数。人类基因库的组成决定了人这一物种的遗传整体性。当代人的全部基因均来自上代人的基因库,我们这一代只是这个基因库的暂时保管者,它要继续传给下一代。人类的基因库并非十全十美,完美无缺,里面存在着一部分有害或致病的基因,这类有害基因的频率或水平叫遗传负荷,它是一代一代往下传的遗传负担。 二、突变对人类基因库的影响 人类的基因库进化了几百万年,已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进化已给人类创造了一套完整而复杂的基因组,它包含了产生一套最精巧的生物的全部信息。在这种周密进化的体系中,引入非常微小的突变,也可能会导致基因功能的失常。人类基因库遗传负荷的增加,会引起严重的疾病、畸形,甚至死亡。
人类的基因有多少无用
是不是无用的还不知道。研究发现,人类的基因组中仅有1.5%的序列是负责蛋白质编码的,其余的98.5%的序列可能都是“垃圾”。就是说,人类的所有蛋白质只需要用基因组中1.5%的基因就可以编码完成了,其余98.5%的基因序列都没有用于蛋白质编码,其功能至今不明。但这些不用于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组是不是真的无用还很难说。例如,有一个基因组被认为是"无用基因",是一组虽有很高的拷贝但未被开发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但近年研究发现,这个基因组在某些基因组的监管方面具有惊人的能力,50%的肿瘤中发现有该基因的错误编码。基因编码错误,监管失控时,癌细胞中这些重复核苷酸序列的大片段将主调控蛋白结合成大的核体。于是许多癌症发生了。可见,这个“无用基因”实际上是控制其他基因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谁知道类似这样的“无用基因”在人类基因组中还有多少呢?
人类基因可以变异吗?
人类基因可以变异,变异后通常以疾病的方式表现。人类基因变异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也叫基因突变(genemutation)人类基因突变率包括单个碱基改变所引起的点突变(pointmutation),或多个碱基的缺失、重覆和插入。2009年8月,中英科学家给出了遗传学中这个基本问题的答案。他们在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已成功直接测量出人类基因中核苷酸的突变率。人类基因突变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诱发的。自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型和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型之间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基因突变诱变剂的作用也只是提高了基因的突变率。扩展资料南京医科大学周建伟教授表示,他们课题组利用小白鼠实验发现家装污染隐形危害。在钢铁厂烟囱的下风口二十几英里的地方,放置了一批实验小白鼠,让它们24小时昼夜不停呼吸飘过来的污染气体。结果在下一代繁殖的老鼠里,发现有大批基因已经悄然变化。过了两年,这位教授给鼠笼安装空气过滤器后重复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发现子代老鼠基因突变的比例大大下降。也就是说,基因突变有自己的正常范围,但是雄性似乎对某些污染更为敏感,而变异基因数量大大超过预期。老鼠如此,人类会不会也受影响?专家称,目前(2009年)只能这么说,白鼠的基因有90%与人类相似。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多关注装修污染对老人、孕妇、儿童健康的影响,而忽略了对男性身体健康的影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类基因突变率
人类只有46条染色体,为什么人类的基因如此的少呢?
人类一直被认为是高级生物的存在,可是人类的基因却只有46条,为什么人类的基因和其他生物相比这么少呢?这也是科学家一直探索的问题,那就先来说时候基因这个问题。一、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生物体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简单来说,基因对遗传起决定性作用。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离不开基因的作用。基因支持生物的基本性能和构造,这也是基因为什么重要的原因。既然基因这么重要,为什么只有46条染色体呢?要知道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每一个染色体含有一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有很多个基因,可是在老鼠和小麦面前,人类的基因不值一提。二、基因的“碎片化”高其实,人类基因的可变剪接程度比较大,简单就是说人类很会创造。要知道一直以来,古生物身上的基因是碎片化的,通常会被分为细小、零碎的片段。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属于人类的基因会变得越来越少,这也就可以解释基因这么少的原因。未来属于人类的基因或许会进一步减少也很难说。三、基因的“重复性”高所谓的基因的“重复性”,实际上就是指含有基因我的DNA片段发生重复。而这些基因也因此避免了选择的压力。基因的重复性对于生物本身是没有什么负面影响的。其实这也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好处,毕竟根据大自然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只有优秀的基因被保留下来,那么人类才能在进化道路上一直保持先进性。结语其实基因多少都不能阻止人类的进化,基因本身选择的结果,多少其实对于生物本身影响不大。你们觉得呢?
人类基因和什么动物最接近?
科学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是“兄弟”,黑猩猩是和人类基因最接近的生物,相同率98%以上。
基因和遗传有什么关系?
基因是具有具有遗传效应的基本DNA单位,所以说基因是一个遗传的功能和结构单位,它在染色体上是成线性排列分布的.所以说基因构成DNA或者基因构成染色体都是不完善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就更简单了,因为除了某些RNA病毒,其他的所有生物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所以说是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基因片度,还是从基因的概念上分析,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这个基因片段就是那个能完整表达,控制某一形状的完整包含某个基因的DNA片段。
人的基因有多少?
1、分析得知:全部人类基因组约有2.91Gbp,约有39000多个基因;平均的基因大小有27kbp;其中G+C含量偏低,仅占38%,而2号染色体中G+C的含量最多;到目前仍有9%的碱基对序列未被确定,19号染色体是含基因最丰富的染色体,而13号染色体含基因量最少等等(具体信息可参见cmbi特别报道:生命科学的重大进展)。2、目前已经发现和定位了26000多个功能基因,其中尚有42%的基因尚不知道功能,在已知基因中酶占10.28%,核酸酶占7.5%,信号传导占12.2%,转录因子占6.0%,信号分子占1.2%,受体分子占5.3%,选择性调节分子占3.2%,等。发现并了解这些功能基因的作用对于基因功能和新药的筛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基因数量少得惊人:一些研究人员曾经预测人类约有14万个基因,但Celera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万到3.9114万个之间,不超过40,000,只是线虫或果蝇基因数量的两倍,人有而鼠没有的基因只有300个。如此少的基因数目,而能产生如此复杂的功能,说明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的数量在生命进化上可能不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也说明人类的基因较其他生物体更"有效",人类某些基因的功能和控制蛋白质产生的能力与其他生物的不同。这将对我们目前的许多观念产生重大的挑战,它为后基因组时代中生物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非凡的机遇。但由于基因剪切,EST数据库的重复以及一些技术和方法上的误差,将来亦可能人类的基因数会多于4万。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区别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区别如下。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基因)的物质,在显微镜下呈圆柱状或杆状,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发生有丝分裂时期容易被碱性染料(例如龙胆紫和醋酸洋红)着色,因此而得名。2、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是一种分子,双链结构。3、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4、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拓展资料:染色体(chromosome) 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间期细胞染色质结构紧密包装的结果,是染色质的高级结构,仅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有种属特异性,随生物种类、细胞类型及发育阶段不同,其数量、大小和形态存在差异。脱氧核糖核酸是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染色体的一个成分而存在于细胞核内。功能为储藏遗传信息。DNA 分子巨大,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含氮碱基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及胸腺嘧啶;戊糖为脱氧核糖。1953 年美国的沃森(James Dewey Watson)、英国的克里克与韦尔金斯描述了 DNA 的结构:由一对多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糖 -磷酸链在螺旋形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核苷酸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
什么叫基因和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这种以生物技术的手段转移基因的过程就是人们现在常常提到的转基因。它与人工杂交方法转移的基因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的转基因有很强的目的性——只转移需要的基因,而将不需要和有害的基因完全拒之门外,它可以提高效率,加快品种改良的进程。同时,现代的转基因技术还可以将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基因,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移到我们需要的品种中。
DNA和基因是什么关系?
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acid的缩写),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基因(Gene,Mendelianfactor)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DNA和遗传基因”关系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叫基因。望采纳
基因什么意思
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详细解释:1、基因是个体遗传的基本物质单位。遗传的特质或性状来自单一的因素,每一种因素单独影响并控制单一的遗传性状,彼此独立而不相依赖。每一因素代代相传而不改变,有的显而易见,有的隐晦不明,但其形质可在后代重新出现。此一因素即称之基因,其结构为蛋白质分子。2、基因在个体细胞核中,呈现长、细、条状或绳状。当细胞进行分裂时,基因变得短而粗。这些棒状物加以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显而易见。此有色物体,称为染色体。3、染色体由长形的去氧核醣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链与组朊蛋白质(histone protein)所组成,以折叠的结构方式整齐地排列着。一个精细胞和一个卵细胞各有一组染色体,一个受精卵便有两组染色体。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成对的各个染色体之形状和大小都相同;而人类有二十三对染色体,其中第二十三对为性染色体,在男性方面其大小是不同的。染色体含有基因,基因也是成对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数百对到数千对的基因,每对基因控制一种生物特徵。基因是细胞的「主宰分子」。4、基因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准确地复制而经过无数次的分裂。但基因也会突然的改变,称为「突变」(mutation)。基因突变出现许许多多遗传的变异;遗传的形质或性状改变后,行为也有了改变。生物体在X光或其他放射线下暴露,可以大大改变生物体的突变;有些化学物质或高热也会增加突变。突变的现象,有些对生物个体有利,例如果实变大增加产量;有些突变对生物体不利,例如子代不能繁衍。5、研究基因与遗传的工作,在育种、医学上有重大贡献。基因的发现与研究基因的奥秘,成为现代科学中最有趣的一门学问。
名词解释基因
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组成简单生命最少要265到350个基因。(这涉及到了基因工作组的力量,人类的基因工作组与果蝇的基本相似)看百科了解详细
什么是基因?
基因是遗传变异的主要物质。基因支配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转录、表达,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位置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也就是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基因是由什么构成的
基因是DNA分子上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育酸序列的总称,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基因一词是英语“gsne”的音译,是“开始”、“生育”的意思。它源于印欧语系,后变为拉丁语的gM(氏族)以及现代英语中genus(种属)、genius(天才)、genial (生殖)等诸多词汇。1909年,丹麦学者约翰逊提出基因这一名词,用它来指任何一种生物中控制任何遗传性状而其遗传规律又符合于孟德尔定律的遗传因子。
基因组成是什么?能不能举个例子?
所有的基因都是由四种核苷酸(核糖+碱基便组成核苷;核苷+磷酸组成核苷酸)和四种"碱基对"(A.T和G.C)组成的。"核苷酸"和"碱基对"按不同的排列顺序,便组成了千差万别的基因。所以将基因定义为生物核酸大分子中一段具有一定遗传效应的、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其 遗传效应可表现为复制、重组、突变、转录、转译、自主调控和修复等功能。
基因名词解释
题库内容:基因的解释[gene] 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的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 详细解释 (1).起因;基本 原因 。 郁达夫 《杨梅烧酒》 :“而这一出实在 也是 滑稽 得很的小悲剧,现在却 终于 成了我们两个旧友的再见的基因。” 郭沫若 《羽书集·驳<实庵字说>》 :“我的其它的 不同 性质 的 著作 ,都以同样形式发表了的,也都基因于这样的理由。” (2).[英gene]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 能力 的遗传的基本单位。 张洁 《爱,是不能 忘记 的》 :“莫非我那‘贼风入耳"的毛病是从她那里来的? 大约 我们的细胞中主管‘贼风入耳"这种遗传性状的是一个 特别 尽职 尽责 的基因。” 词语分解 基的解释 基 ī 建筑物的根脚:基石。 基础 。 奠基 。 根本的,起始的:基本。基业。基层。基点。基准。 根据:基于。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基团。基态。氨基。羧基。 因的解释 因 ī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 具备 的条件:原因。因素。因果。病因。 理由:因为(唅 )。因而。 依,顺着,沿袭:因此。因之。 因循 (a.沿袭;b.迟延拖拉)。 因噎废食 。陈陈相因。 果 笔画数:; 部
基因的意思是什么
1、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2、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信息的表现。组成简单生命最少要265到350个基因。(这涉及基因工作组的力量,人类的基因工作组与果蝇的基本相似)
基因的名词解释_分类_特点
基因的名词解释 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因此,基因具有双重属性: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 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组成简单生命最少要265到350个基因。(这涉及到了基因工作组的力量,人类的基因工作组与果蝇的基本相似) 基因的分类 结构基因 基因中编码RNA或蛋白质的碱基序列。 (1)原核生物结构基因:连续的,RNA合成不需要剪接加工; (2)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外显子(编码序列)和内含子(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组成。 非结构基因 结构基因两侧的一段不编码的DNA片段(即侧翼序列),参与基因表达调控。 (1)顺式作用元件:能影响基因表达,但不编码RNA和蛋白质的DNA序列; 其中包括: 启动子: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和启动转录的DNA序列。有方向性,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上游启动子元件:TATA盒上游的一些特定DNA序列,反式作用因子可与这些元件结合,调控基因的转录效率。 反应元件:与被激活的信息分子受体结合,并能调控基因表达的特异DNA序列。 增强子:与反式作用因子结合,增强转录活性,在基因任意位置都有效,无方向性。 沉默子:基因表达负调控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结合,抑制转录活性。 Poly(A)加尾信号:结构基因末端保守的AATAAA顺序及下游GT或T富含区,被多聚腺苷酸化特异因子识别,在mRNA 3u2032端加约200个A。 (2)反式作用因子:能识别和结合特定的顺式作用元件,并影响基因转录的一类蛋白质或RNA。 基因的特点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在繁衍后代上,基因能够“突变”和变异,当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后代的基因组会发生有害缺陷或突变。绝大多数产生疾病,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的会发生遗传。也称遗传病。在正常的条件下,生命会在遗传的基础上发生变异,这些变异是正常的变异。 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构成以外,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基因一词通常指染色体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由于染色体在细胞核内,所以又称为核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基因则称为染色体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为线粒体基因、质粒和叶绿体基因。 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相应的全部细胞质基因构成一个细胞质基因组,其中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个单纯的DNA或RNA分子,因此又称为基因带,通常也称为它的染色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座位,每个基因都有自己特定的座位。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不同形态的基因都称为等位基因。在自然群体中往往有一种占多数的(因此常被视为正常的)等位基因,称为野生型基因;同一座位上的其他等位基因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由野生型基因通过突变产生,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称它们为突变型基因。在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内有两个同源染色体,所以每一个座位上有两个等位基因。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相同的,那么就这个基因座位来讲,这种细胞或个体称为纯合体;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就称为杂合体。在杂合体中,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只表现一个基因的性状,这个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则称为隐性基因。在二倍体的生物群体中等位基因往往不止两个,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不过有一部分早期认为是属于复等位基因的基因,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等位,而是在功能上密切相关、在位置上又邻接的几个基因,所以把它们另称为拟等位基因。某些表型效应差异极少的复等位基因的存在很容易被忽视,通过特殊的遗传学分析可以分辨出存在于野生群体中的几个等位基因。这种从性状上难以区分的复等位基因称为同等位基因。许多编码同工酶的基因也是同等位基因。
人的基因是什么?
几年前最好的估计是人类具有10万个基因,而当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一下子下降为3万个基因。运用目前最流行的4种基因搜索程序对人类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搜索,“基因智慧”的结果是24500个,“双生扫描”的结果是25600个,“基因身份证”的结果是32400个,“基因扫描”的结果是45000个,而最近更多的人则倾向于是2万个基因。基因的种数那就太多了,你想每个基因都有许多种,每人有这么多基因,那简直就是无穷多个。
基因是什么?
基因亦称遗传因子 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因子。基因是通过自我增殖及通过细胞世代、个体世代、一代接一代地正确地从亲代传给子代,这样就把性状表达所必须的遗传信息一代一代传下去。各个基因虽然是相互独立单位,但是它在物理上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染色体上各自占有固定的位置,以线性顺序排列的方式形成连锁群。基因是稳定的,但可因突变而发生变化,一旦发生突变,在以后的世代中变异的基因就可传递下去。基因的本质是DNA。基因是一个化学实体,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中的一定的核苷酸顺序。基因是遗传信息传递、表达、性状分化发育的依据。一切环境因子都通过基因来影响生物的遗传性。基因是可分的,也是可移动的遗传因子,它不是固定不变在染色体上的静止结构,基因本身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存在着差异。 基因与染色体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各种基因呈直线排列在各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叫基因座(locus)。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各种基因相互连锁 (linkage) 而构成一个连锁群(linkagegroup)。人类有24种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加X、Y染色体),故有24个连锁群。一般,在同一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随此染色体联合传递给子代。 但同一连锁群的各对等位基因之间,在减数分裂时,有时可以发生交换 (crossing-over),形成新的连锁关系(重组)。两对基因之间距离越远,发生交换会愈大,重组率愈高。这意味着在同一染色体上的连锁的基因大多数是联合传递的,少数可经交换而重组,而产生新的连锁关系。 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操纵基因 这三者是对基因的功能所作的区分,是以直线形式排列在染色体上。结构基因: 是决定合成某一种蛋白质分子结构相应的一段DNA。结构基因的功能是把携带的遗传信息转录给mRNA(信使核糖核酸),再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调节基因:是调节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它能使结构基因在需要某种酶时就合成某种酶,不需要时,则停止合成,它对不同染色体上的结构基因有调节作用。 操作基因:位于结构基因的一端,是操纵结构基因的基因。当操作基因“开动”时,处于同一染色体上的,由它所控制的结构基因就开始转录、翻译和合成蛋白质。当“关闭”时,结构基因就停止转录与、翻译。操作基因与一系列受它操纵的结构基因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操纵子。 等位基因与复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占有相同座位的一对基因,它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例如,人类RH血型基因的座位是在1号染色体短臂的3区5带,位于两条1号染色体相同座位的Rh的RH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在一个群体内,同源染色体的某个相同座位上的等位基因超过2个以上时,就称作复等位基因。例如,人类 ABO 血型基因座位是在9号染色体长臂的末端,在这个座位上的等位基因, 就人类来说,有A、B、O三个基因,因此人类的 ABO血型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但就一个具体人类来说,决定 ABO 血型的一对等位基因, 是A、B、O三个基因中的两个,即AA、BB、OO、AO、BO、AB。 显性基因与显性性状 在杂合体中,能够显示出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称作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显性基因, 例如以大写字母B表示决定短指的基因,小写字母b表示等位的正常指基因,由于B对b是显性,因此杂合体 Bb 个体表现短指。所以杂合体与显性纯合体的表现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显性基因可有不同的表现,如显性杂合体Bb表现短指,而显性纯合体可致死。 隐性基因与隐性性状 隐性基因是指在杂合体时不能表现,必须在纯合体时才能表现的基因。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称作隐性状。在遗传学上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如大写字母D表示正常基因,小写字母d表示等位的先天性聋哑致病基因。由于d是隐性基因,杂合体Dd 的表现型是正常的,但却是致病基因的d的携带者。隐性纯合体dd的表现型是先天性聋哑患者。 致死基因和致死突变型 致死基因指可导致胚胎和生后死亡的基因。显性致死突变基因导致杂合体的死亡,隐性致死突变基因导致纯合体的死亡。含有致死突变基因的个体称致死突变型。 致死基因虽对个体是有害的。但对种群可能是有利的。它可使致死基因的传递中断。如人类中有一种致死性大疱性表皮松懈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死基因是隐性致死的。隐性纯合的个体在胚胎期即死亡。又如人类的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Ⅱ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死基因是显性致死的,患者常早年死于心肌梗塞。 不同的致死突变型,致死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 基因互作 基因互作是指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基因除了在等位基因之间互相作用之外,在非等位基因之间也表现有抑制、互作、上位、互补等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例如,人先天性聋哑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先天性聋哑夫妇生育的子女应全是先天性聋哑。可是有的传遗性先天性聋哑夫妇,可以生育正常的子女。这是由于导致该夫妇患先天性聋哑的等位基因不同的缘故。即导致聋哑的基因在一方是dd,在另一方是ee,所生育的子女的基因型是DdEe,由于显性基因D和E都表现正常,故表现型为正常。 位置效应 位置效应是指由于基因变换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所引起的表现型的改变。位置效应在植物与动物体的研究中得到证实。人类染色体倒位。易位与插入等结构畸变,尽管不发生染色体遗传物质的缺失,但由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发生了改变。同样可能产生相应的位置效应。 因型 基和表现型 基因型又称遗传型, 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据估计,人类的结构基因约有5万对。因此,整个生物的基因型是无法表示的,遗传学中具体使用的基因型,往往是指某一性状的基因型,如白化病的基因型是CC,它只是表示这一对等位基因不能产生酷氨酸酶。所以基因型是从亲代获得的,可能发育为某种性状的遗传基础。表现型是指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但整个生物体的表现型是无法具体表示的。因此,实际使用的表现型,往往也是指生物发育的某一具体性状。如体内不能产生酪氨酸酶等。表现型是生物体把遗传下来的某一性状发育的可能变成现实的表现。 基因型、表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基因型、表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公式来表示。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现以人类的优生为例,优生是生育在智力和体质方面具有优良表现型的个体,而表现型的优与劣是由基因型(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的。当然在中不同性状的发育与表现中,两者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人们可以应用这个关系的原理来防治遗传病,如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是由一对隐性致病基因决定发病的,这个环境条件是体内有过量的苯丙氨酸。假若在食物中控制苯丙氨酸,食用含苯丙氨酸的量对人体来说是最低维持量的食品,致病的基因型就不能起作用,这时的表现型就可以是正常的,所以临床上可以通过食物疗法来治疗苯丙酮尿症。优境学就是利用环境条件,使优良的基因型(遗传基础)得到充分的表现,使不良基因型的表现型得到改善。 人类的疾病几乎都与遗传有关,也都受环境的影响,只是不同的疾病受环境与遗传两个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某些疾病明显地受遗传支配,而另一些疾病则受环境的显著作用
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什么?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演变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行为。所谓遗传,就是亲代与子代的相似;通俗地说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谓变异,就是亲代与子代的不同。 生物的遗传,长期困惑和吸引着人们的注意,是生物学基本问题。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标志着人们关于生殖和遗传的臆想和猜测时代的终结。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真正把遗传学和细胞学结合起来,才能揭开遗传和变异的奥秘。 1902年,生物学家们在显微镜下的观察证实了染色体行为和遗传因子的相似性。1909年,约翰逊把遗传因子正式称作“基因”。 基因把遗传和细胞紧密地结合起来,为细胞遗传学的创立打下基础。1910年以前,人们已经意识到染色体是遗传因子——“基因”的载体,但遗传因子的概念仍然十分抽象。某个特定的基因和特定的染色体到底是什么联系还没有揭示出来,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还有待于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来完成。 摩尔根接过了前人传递下来的圣火。 摩尔根(1866—1945)是著名的美国细胞遗传学家,他对生物学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细胞遗传学的基因理论,因此而荣获1933年的诺贝尔医学的生物学奖。 直到1910年,摩尔根还是一个突变论者,为了以实验证实这一点,他选择了果蝇作遗传变异实验。果蝇身上有四对染色体,又有明显的外部特征,易于对比观察。摩尔根是一位严谨认真的实验大师。虽然实验未得到预期的结果,却有了重大的发现。 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摩尔根第一次找到了一个特定基因和染色体的联系的实验证据。摩尔根发现果蝇的四对染色体负载着几百个基因,促使人们认识到,每个染色体都带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只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而不是遗传基因本身,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1915年,摩尔根及其助手们制出了第一张基因排列的染色体图谱,奠定了孟德尔遗传学理论的细胞理论基础。 基因是物质特别是高级生物遗传的物质基元,它不再是神秘莫测的概念或纯粹的想象,而就存在于染色体上。摩尔根以实验证明,杂交是引起基因重组的直接原因,是使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没有必然联系,所以获得性状是不遗传的。 基因是以染色体为载体的遗传物质,而分析染色体的化学成分表明,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 基因是什么?转换成了蛋白质是基因,还是核酸是基因的问题,遗传学进入到了分子水平,所以被人们称为分子生物遗传学。 人们在问,蛋白质抑或核酸,谁是基因的载体呢? 这一问题的解决就使人类进入现代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
基因是什么东西
基因(Gene,Mendelian factor)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
怎么看基因,说的基因到底是什么
基因: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人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
遗传基因是什么意思
遗传(英文名heredity),也称为继承(英文名inheritance)或生物遗传(biologicalinheritance),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父母的性状是通过DNA(一种编码遗传信息的分子)从一代遗传传递到下一代的。DNA是含有四种可互换的碱基,特定DNA分子上碱基的排列序列决定了遗传信息。在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之前,DNA被复制,因此,每一个子细胞都含有亲本的DNA序列。DNA分子中具有功能单元的一部分序列称为基因,不同的基因具有不同的碱基序列。在细胞内,长链DNA形成称为染色体的浓缩结构。生物以同源染色体的形式从父母那里继承遗传物质,这些同源染色体含有编码基因的DNA序列的独特组合。染色体内DNA序列的特定位置称为基因位点/基因座。如果特定基因座的DNA序列在个体之间不同,则该序列的不同形式称为等位基因。突变可以改变DNA序列,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如果基因内发生突变,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会影响该基因控制的特性,从而改变生物体的表型。
遗传基因是什么意思
遗传基因,也称为遗传因子,是决定生物遗传特征,具有复杂结构的化学物质。一、定义: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二、基本特性:基因具有三种特性:1、稳定性基因的分子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改变。基因的稳定性来源于基因的精确自我复制,并随细胞分裂而分配给子细胞,或通过性细胞传给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2、决定性状发育基因携带的特定遗传信息转录给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核糖体上翻译成多肽链,多肽链折叠成特定的蛋白质。其中有的是结构蛋白,更多的是酶。基因正是通过对酶合成的控制,以控制生物体的每一个生化过程,从而控制性状的发育。3、可变性基因可以由于细胞内外诱变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突变。突变的结果产生了等位基因和复等位基因。由于基因的这种可变性,才得以认识基因的存在,并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为选择提供更多的机会。扩展资料作用:基因是人类遗传信息的化学载体,决定我们与前辈的相似和不相似之处。在基因“工作”正常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能够发育正常,功能正常。如果一个基因不正常,甚至基因中一个非常小的片断不正常,则可以引起发育异常、疾病,甚至死亡。健康的身体依赖身体不断的更新,保证蛋白质数量和质量的正常,这些蛋白质互相配合保证身体各种功能的正常执行。每一种蛋白质都是一种相应的基因的产物。基因可以发生变化,有些变化不引起蛋白质数量或质量的改变,有些则引起。基因的这种改变叫做基因突变。蛋白质在数量或质量上发生变化,会引起身体功能的不正常以致造成疾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遗传基因
基因型的概念
基因型又称遗传型,是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基因型是指生物的遗传型,即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是生物体从它的亲本获得全部基因的总和。一个生物体的性状是很多的,那么,控制这些性状的全部基因就称为生物体基因型。但一般是指生物体被研究的性状的有关基因的组成,它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基因型肉眼看不到,可以通过杂交实验来鉴定。一般用符号来表示。如豌豆高茎的基因型可用DD或Dd表示;矮茎可用dd表示。
基因表型是什么?
基因表型,通俗 的讲就是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所变现出来的性状。比如说,关于人是否有耳垂这个性状,假设控制这对性状的显性基因为A(有耳垂) ,隐性基因为a。如果一个人的基因型是AA或者Aa,那么他是有耳垂的,有耳垂就是他的基因AA 的基因表型如果一个人的基因型是aa,那么他无耳垂,无耳垂就是控制是否有耳垂这对基因的基因表型。此外,基因表型有很多类型,有全显性,半显性,混合显性,等等。
基因的名词解释
定义1: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包括编码序列(外显子)、编码区前后对于基因表达具有调控功能的序列和单个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内含子)。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定义2: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复制能力的遗传物质单位。 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 定义3: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一般指位于染色体上编码一个特定功能产物(如蛋白质或RNA分子等)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 定义4: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一般指位于染色体上编码一个特定功能产物(如蛋白质或RNA分子等)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基因是什么意思
基因的解释[gene] 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的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 详细解释 (1).起因;基本 原因 。 郁达夫 《杨梅烧酒》 :“而这一出实在 也是 滑稽 得很的小悲剧,现在却 终于 成了我们两个旧友的再见的基因。” 郭沫若 《羽书集·驳<实庵字说>》 :“我的其它的 不同 性质 的 著作 ,都以同样形式发表了的,也都基因于这样的理由。” (2).[英gene]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 能力 的遗传的基本单位。 张洁 《爱,是不能 忘记 的》 :“莫非我那‘贼风入耳"的毛病是从她那里来的? 大约 我们的细胞中主管‘贼风入耳"这种遗传性状的是一个 特别 尽职 尽责 的基因。” 词语分解 基的解释 基 ī 建筑物的根脚:基石。 基础 。 奠基 。 根本的,起始的:基本。基业。基层。基点。基准。 根据:基于。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基团。基态。氨基。羧基。 因的解释 因 ī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 具备 的条件:原因。因素。因果。病因。 理由:因为(唅 )。因而。 依,顺着,沿袭:因此。因之。 因循 (a.沿袭;b.迟延拖拉)。 因噎废食 。陈陈相因。 果 笔画数:; 部
基因的类别区分
60年代初F.雅各布和J.莫诺发现了调节基因。把基因区分为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是着眼于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作用:凡是编码酶蛋白、血红蛋白、胶原蛋白或晶体蛋白等蛋白质的基因都称为结构基因;凡是编码阻遏或激活结构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的基因都称为调节基因。但是从基因的原初功能这一角度来看,它们都是编码蛋白质。根据原初功能(即基因的产物)基因可分为:①编码蛋白质的基因。②没有翻译产物的基因。③不转录的DNA区段。一个生物体内的各个基因的作用时间常不相同,有一部分基因在复制前转录,称为早期基因;有一部分基因在复制后转录,称为晚期基因。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而使几种看来没有关系的性状同时改变,这个基因就称为多效基因。数目不同生物的基因数目有很大差异,已经确知RNA噬菌体MS2只有3个基因,而哺乳动物的每一细胞中至少有100万个基因。但其中极大部分为重复序列,而非重复的序列中,编码肽链的基因估计不超过10万个。除了单纯的重复基因外,还有一些结构和功能都相似的为数众多的基因,它们往往紧密连锁,构成所谓基因复合体或叫做基因家族。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不同的等位基因产生例如发色或血型等遗传特征的变化。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遗传效应,可将等位基因区分为不同的类别。在个体中,等位基因的某个形式(显性的)可以比其他形式(隐性的)表达得多。等位基因(gene)是同一基因的另外“版本”。例如,控制卷舌运动的基因不止一个“版本”,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人能够卷舌,而一些人却不能。有缺陷的基因版本与某些疾病有关,如囊性纤维化。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染色体(chromosome)都有一对“复制本”,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这样,我们的大约3万个基因中的每一个都有两个“复制本”。这两个复制本可能相同(相同等位基因allele),也可能不同。下图显示的是一对染色体,上面的基因用不同颜色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外观就是如此。如果比较两个染色体(男性与女性)上的相同部位的基因带,你会看到一些基因带是相同的,说明这两个等位基因是相同的;但有些基因带却不同,说明这两个“版本”(即等位基因)不同。拟等位基因(pseudoalleles):表型效应相似,功能密切相关,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又紧密连锁的基因。它们象是等位基因,而实际不是等位基因。传统的基因概念由于拟等位基因现象的发现而更趋复杂。摩根学派在其早期的发现中特别使他们感到奇怪的是相邻的基因一般似乎在功能上彼此无关,各行其是。影响眼睛颜色、翅脉形成、刚毛形成、体免等等的基因都可能彼此相邻而处。具有非常相似效应的“基因”一般都仅仅不过是单个基因的等位基因。如果基因是交换单位,那就绝不会发生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现象。事实上摩根的学生在早期(1913;1916)试图在白眼基因座位发现等位基因的交换之所以都告失败,后来才知道主要是由于试验样品少。然而自从斯特体范特(1925)提出棒眼基因重复的不均等交换学说以及布里奇斯(1936)根据唾液腺染色体所提供的证据支持这学说之尼,试图再一次在仿佛是等位基因之间进行重组的时机已经成熟。Oliver(1940)首先取得成功,在普通果蝇的菱形基因座位上发现了等位基因不均等交换的证据。两个不同等位基因(Izg/Izp)被标志基因拚合在一起的杂合子以0.2%左右的频率回复到野生型。标志基因的重组证明发生了“等位基因”之间的交换。非常靠近的基因之间的交换只能在极其大量的试验样品中才能观察到,由于它们的正常行为好像是等位基因,因此称为拟等位基因(Lewis,967)。它们不仅在功能上和真正的等位基因很相似,而且在转位(transpo-sition)后能产生突变体表现型。它们不仅存在于果蝇中,而且在玉米中也已发现,特别在某些微生物中发现的频率相当高。分子遗传学对这个问题曾有很多解释,然而由于对真核生物的基因调节还知之不多,所以还无法充分了解。位置效应的发现产生了深刻影响。杜布赞斯基在一篇评论性文章中曾对此作出下面的结论;“一个染色体不单是基因的机械性聚合体,而且是更高结构层次的单位……染色体的性质由作为其结构单位的基因的性质来决定;然而染色体是一个合谐的系统,它不仅反映了生物的历史,它本身也是这历史的一个决定因素”(Dobzhaansky,1936:382)。有些人并不满足于这种对基因的“串珠概念”的温和修正。自从孟德尔主义兴起之初就有一些生物学家(例如Riddle和Chiid)援引了看来是足够份量的证据反对基因的颗粒学说。位置效应正好对他们有利。Goldschmidt(1938;1955)这时变成了他们的最雄辩的代言人。他提出一个“现代的基因学说”(1955:186)来代替(基因的)颗粒学说。按照他的这一新学说并没有定位的基因而只有“在染色体的一定片段上的一定分子模式,这模式的任何变化(最广义的位置效应)就改变了染色体组成部分的作用从而表现为突变体。”染色体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分子“场”,习惯上所谓的基因是这个场的分立的或甚至是重叠的区域;突变是染色体场的重新组合。这种场论和遗传学的大量事实相矛盾因而未被承认,但是像Goldschmidt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知名遗传学家竟然如此严肃地提出这个理论这件事实就表明基因学说还是多么不巩固。从1930年代到1950年代所发表的许多理论性文章也反映了这一点(Demerec,1938,1955;Muller,1945;Stadler,1954)。复等位基因:基因如果存在多种等位基因的形式,这种现象就称为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ism)。任何一个二倍体个体只存在复等位基中的二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在完全显性中,显性基因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型相同。在不完显性中杂合子的表型是显性和隐性两种纯合子的中间状态。这是由于杂合子中的一个基因无功能,而另一个基因存在剂量效应所致。完全显性中杂合体的表型是兼有显隐两种纯合子的表型。此是由于杂合子中一对等位基因都得到表达所致。比如决定人类ABO血型系统四种血型的基因IA、IB、i,每个人只能有这三个等位基因中的任意两个。
基因由什么构成的,什么是基因
■什么是基因? 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构成以外,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基因一词通常指染色体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由于染色体都在细胞核内,所以又称为核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基因则称为染色体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为线粒体基因、质粒和叶绿体基因。 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相应的全部细胞质基因构成一个细胞质基因组,其中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等。原核生物的基因组是一个单纯的DNA或RNA分子,因此又称为基因带,通常也称为它的染色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座位,每个基因都有自己特定的座位。凡是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基因都称为等位基因。在自然群体中往往有一种占多数的(因此常被视为正常的)等位基因,称为野生型基因;同一座位上的其他等位基因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由野生型基因通过突变产生,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称它们为突变型基因。在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内有两个同源染色体,所以每一个座位上有两个等位基因。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相同的,那么就这个基因座位来讲,这种细胞或个体称为纯合体;如果这两个等位基因是不同的,就称为杂合体。在杂合体中,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往往只表现一个基因的性状,这个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则称为隐性基因。在二倍体的生物群体中等位基因往往不止两个,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不过有一部分早期认为是属于复等位基因的基因,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等位,而是在功能上密切相关、在位置上又邻接的几个基因,所以把它们另称为拟等位基因。某些表型效应差异极少的复等位基因的存在很容易被忽视,通过特殊的遗传学分析可以分辨出存在于野生群体中的几个等位基因。这种从性状上难以区分的复等位基因称为同等位基因。许多编码同工酶的基因也是同等位基因。 属于同一染色体的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见连锁和交换)。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一般并不反映它们在生理功能上的性质和关系,但它们的位置和排列也不完全是随机的。在细菌中编码同一生物合成途径中有关酶的一系列基因常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操纵子(见基因调控);在人、果蝇和小鼠等不同的生物中,也常发现在作用上有关的几个基因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基因复合体或基因簇或者称为一个拟等位基因系列或复合基因。 功能、类别和数目 到目前为止在果蝇中已经发现的基因不下于1000个, 在大肠杆菌中已经定位的基因大约也有1000个,由基因决定的性状虽然千差万别,但是许多基因的原初功能却基本相同。 功能 1945年G.W.比德尔通过对脉孢菌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认为基因的原初功能都是决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即编码组成肽链的氨基酸序列)。这一假设在50年代得到充分的验证。 类别 60年代初F.雅各布和J.莫诺发现了调节基因。把基因区分为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是着眼于这些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的作用:凡是编码酶蛋白、血红蛋白、胶原蛋白或晶体蛋白等蛋白质的基因都称为结构基因;凡是编码阻遏或激活结构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的基因都称为调节基因。但是从基因的原初功能这一角度来看,它们都是编码蛋白质。根据原初功能(即基因的产物)基因可分为:①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包括编码酶和结构蛋白的结构基因以及编码作用于结构基因的阻遏蛋白或激活蛋白的调节基因。②没有翻译产物的基因。转录成为RNA以后不再翻译成为蛋白质的转移核糖核酸(tRNA)基因和核糖体核酸(rRNA)基因:③不转录的DNA区段。如启动区、操纵基因等等。前者是转录时RNA多聚酶开始和DNA结合的部位;后者是阻遏蛋白或激活蛋白和DNA结合的部位。已经发现在果蝇中有影响发育过程的各种时空关系的突变型,控制时空关系的基因有时序基因 、格局基因 、选择基因等(见发生遗传学)。 一个生物体内的各个基因的作用时间常不相同,有一部分基因在复制前转录,称为早期基因;有一部分基因在复制后转录,称为晚期基因。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而使几种看来没有关系的性状同时改变,这个基因就称为多效基因。 数目 不同生物的基因数目有很大差异,已经确知RNA噬菌体MS2只有3个基因,而哺乳动物的每一细胞中至少有100万个基因。但其中极大部分为重复序列,而非重复的序列中,编码肽链的基因估计不超过10万个。除了单纯的重复基因外,还有一些结构和功能都相似的为数众多的基因,它们往往紧密连锁,构成所谓基因复合体或叫做基因家族。 相互作用 生物的一切表型都是蛋白质活性的表现。换句话说,生物的各种性状几乎都是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谓相互作用,一般都是代谢产物的相互作用,只有少数情况涉及基因直接产物,即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依据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性质可以将它们归纳为: ①互补基因。若干非等位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才出现某一性状,其中任何一个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同一突变型性状,这些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②异位显性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在一起时,得以表现性状的基因称为异位显性基因或称上位基因。 ③累加基因。对于同一性状的表型来讲,几个非等位基因中的每一个都只有部分的影响,这样的几个基因称为累加基因或多基因。在累加基因中每一个基因只有较小的一部分表型效应,所以又称为微效基因。相对于微效基因来讲,由单个基因决定某一性状的基因称为主效基因。 ④修饰基因。本身具有或者没有任何表型效应,可是和另一突变基因同时存在便会影响另一基因的表现程度的基因。如果本身具有同一表型效应则和累加基因没有区别。 ⑤抑制基因。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后使另一突变基因的表型效应消失而恢复野生型表型,称前一基因为后一基因的抑制基因。如果前一基因本身具有表型效应则抑制基因和异位显性基因没有区别。 ⑥调节基因。一个基因如果对另一个或几个基因具有阻遏作用或激活作用则称该基因为调节基因。调节基因通过对被调节的结构基因转录的控制而发挥作用。具有阻遏作用的调节基因不同于抑制基因,因为抑制基因作用于突变基因而且本身就是突变基因,调节基因则作用于野生型基因而且本身也是野生型基因。 ⑦微效多基因。影响同一性状的基因为数较多,以致无法在杂交子代中明显地区分它们的类型,这些基因统称为微效多基因或称多基因。 ⑧背景基因型。从理论上看,任何一个基因的作用都要受到同一细胞中其他基因的影响。除了人们正在研究的少数基因以外,其余的全部基因构成所谓的背景基因型或称残余基因型。 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1932年H.J.马勒依据突变型基因与野生型等位基因的关系归纳为无效基因、亚效基因、超效基因、新效基因和反效基因。 ①无效基因。不能产生野生型表型的、完全失去活性的突变型基因。一般的无效基因却能通过回复突变而成为野生型基因。 ②亚效基因。表型效应在性质上相同于野生型,可是在程度上次于野生型的突变型基因。 ③超效基因。表型效应超过野生型等位基因的突变型基因。 ④新效基因。产生野生型等位基因所没有的新性状的突变型基因。 ⑤反效基因。作用和野生型等位基因相对抗的突变型基因。 ⑥镶嵌显性。对于某一性状来讲,一个等位基因影响身体的一个部分,另一等位基因则影响身体的另一部分,而在杂合体中两个部分都受到影响的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基因作用的表现离不开内在的和外在的环境的影响。在具有特定基因的一群个体中,表现该基因性状的个体的百分数称为外显率;在具有特定基因而又表现该一性状的个体中,对于该一性状的表现程度称为表现度。外显率和表现度都受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内在环境 指生物的性别、年龄等条件以及背景基因型。 ①性别。性别对于基因作用的影响实际上是性激素对基因作用的影响。性激素为基因所控制,所以实质上这些都是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年龄。人类中各个基因显示它的表型的年龄有很大的区别。 ③背景基因型。通过选择,可以改变动植物品系的某一遗传性状的外显率和表现度,说明一些基因的作用往往受到一系列修饰基因或者背景基因型的影响。 由于背景基因型的差异而造成的影响,在下述3种情况中可以减低到最低限度:由高度近交得来的纯系;一卵双生儿;无性繁殖系(包括某些高等植物的无性繁殖系、微生物的无性繁殖系以及高等动物的细胞株)。用这些体系作为实验系统,可以更为明确地显示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确切地说明某一基因的作用。双生儿法在人类遗传学中的应用及纯系生物在遗传学和许多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都是根据这一原理。 外在环境 ①温度。温度敏感突变型只能在某些温度中表现出突变型的性状,对于一般的突变型来说,温度对于基因的作用也有程度不等的影响。②营养。家兔脂肪的黄色决定于基因y的纯合状态以及食物中的叶黄素的存在。如果食物中不含有叶黄素,那么yy纯合体的脂肪也并不呈黄色。y基因的作用显然和叶黄素的同化有关。 演化 就细胞中DNA的含量来看,一般愈是低等的生物含量愈低,愈是高等的生物含量愈高。就基因的数量和种类来讲,一般愈是低等的生物愈少,愈是高等的生物愈多。DNA含量和基因数的增加与生理功能的逐渐完备是密切相关的。 基因最初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后来证实它是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位置的遗传的功能单位。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的基因的分离和离体条件下转录的实现进一步说明基因是实体。今已可以在试管中对基因进行改造(见重组DNA技术)甚至人工合成基因。对基因的结构、功能、重组、突变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始终是遗传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基因的实质是什么?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同时也决定着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人的基因有多少种?
几年前最好的估计是人类具有10万个基因,而当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一下子下降为3万个基因。运用目前最流行的4种基因搜索程序对人类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搜索,“基因智慧”的结果是24500个,“双生扫描”的结果是25600个,“基因身份证”的结果是32400个,“基因扫描”的结果是45000个,而最近更多的人则倾向于是2万个基因。基因的种数那就太多了,你想每个基因都有许多种,每人有这么多基因,那简直就是无穷多个。
在你看来,基因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基因 英文名称:gene 定义1: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包括编码序列(外显子)、编码区前后对于基因表达具有调控功能的序列和单个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内含子)。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 定义2: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复制能力的遗传物质单位。 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 定义3: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一般指位于染色体上编码一个特定功能产物(如蛋白质或RNA分子等)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 定义4: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一般指位于染色体上编码一个特定功能产物(如蛋白质或RNA分子等)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遗传基因什么意思
遗传(英文名heredity),也称为继承(英文名inheritance)或生物遗传(biologicalinheritance),是指亲代表达相应性状的基因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从而使后代获得其父母遗传信息的现象。父母的性状是通过DNA(一种编码遗传信息的分子)从一代遗传传递到下一代的。DNA是含有四种可互换的碱基,特定DNA分子上碱基的排列序列决定了遗传信息。在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之前,DNA被复制,因此,每一个子细胞都含有亲本的DNA序列。DNA分子中具有功能单元的一部分序列称为基因,不同的基因具有不同的碱基序列。在细胞内,长链DNA形成称为染色体的浓缩结构。生物以同源染色体的形式从父母那里继承遗传物质,这些同源染色体含有编码基因的DNA序列的独特组合。染色体内DNA序列的特定位置称为基因位点/基因座。如果特定基因座的DNA序列在个体之间不同,则该序列的不同形式称为等位基因。突变可以改变DNA序列,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如果基因内发生突变,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会影响该基因控制的特性,从而改变生物体的表型。
人的遗传基因是什么
遗传基因(Gene,Mendelian factor),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基因检测的好处是什么?
1、基因检测可以预测疾病两年前,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我的医疗选择》说她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发现母亲把突变的BRCA1基因遗传给了她,这使得她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都大大提升,为了降低风险,她做了双侧乳腺切除和卵巢全切手术。事实上,人类的基因图谱已经绘制完成,在此基础上,从事基因研究的科学家进一步研究了特定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类患不同疾病的风险与人体中疾病易感基因发挥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检测个人的疾病易感基因就可预知其患某种疾病的风险。2、基因检测可以指导膳食基因检测在膳食和保健品使用上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指导。基因检测后,发现你某个基因缺陷或损伤处于较高水平时,专家会根据你的基因检测结果,评估你对各种食物的消化吸收情况,告诉你每种营养要素对你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量体裁衣地为你设计饮食结构,为你配置适合你的个性化保健品。这样的饮食和使用保健品,才是最科学的,最安全的,最有效的。例如,基因检测你有乳腺癌和宫颈癌易感基因。专家告诉你,引爆这两种病的导火线就是保健品里的维生素E和蛋白粉。而维生素E和蛋白粉好不好?好!它们都是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的,当你不知道它们和自己基因相克时,就会误认为是最好的保健品,吃得越多走得越快。再如,检测出你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专家会指导你,今后要少吃或者不吃海鲜、羊肉、蛋白粉和少晒太阳。这些都是引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罪魁祸首。不是你喜欢就吃,不喜欢就不吃的问题,要看你的基因需不需要,允不允许。3、基因检测为个性化用药提供依据“是药三分毒”。由于人们的基因差异,对药物代谢强弱也不同。康康体检网专家称用药不当会导致新病、会致残、会致死。医学上根据药物降解酶的不同基因型,将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划分为弱代谢型、强代谢型(正常型)、超强代谢型三类。据统计10%~25%的中国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基因是弱代谢型,因而对特定药物代谢可能特别慢,造成代谢药物堆积,产生药物肝炎或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绝大部分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都是体内遗传因素造成的,通过基因检测,人们用什么药、用多少都要因人而异,可以对药物与人体体质进行个性化评估、诊断,进行个性化用药指导。由此,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药要慎用,哪种药物对人体无害或毒性最低,哪种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更大,从而筛选出最佳用药方案。这样就会大大避免药物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提高了药物的疗效,降低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4、基因检测可以有效避免临床误诊临床医学难免会有些误诊发生,如我国拥有35亿资产的著名企业家王均瑶38岁死于直肠癌。直肠癌是所有癌症里最容易医治的,换个直肠只需要几十万。可悲的是上帝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的直肠癌前期一直当作胃炎医治,因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导致悲剧的发生。再比如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为发烧、皮肤过敏等,如果不做基因检测,很容易当作感冒、皮疹医治。5、基因检测与新的生活方式原动力基因检测,通过检测唾液DNA进行基因解码,涵盖检测项目:癌症筛查男性12项、癌症筛查女性10项、个体特征检测15项、慢性病检测10项、美容基因检测15项、全健康检测120多项、新品上线基因筛查6项。为您提供物超所值的健康检测套餐。基因检测越早做越好,因为基因是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越早检测越有利于帮助自己建立健康档案,通过科学指导提高整个人生的质量和寿命。原动力国际医学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许多人透过问基因检测成为受益者。他(她)们中的一些人,通过基因检测,清楚知道自己当前的临床症状的根本原因,并且通过有针对性的改变外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使临床症状大大减轻或消除。
基因重组的概念是什么?
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其发生在二倍体生物的每一个世代中。每条染色体的两份拷贝在有些位置可能具有不同的等位基因,通过互换染色体间相应的部分,可产生于亲本不同的重组染色体。重组来源于染色体物质的物理交换,减数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有4份拷贝,所有的4份拷贝紧密相连,发生联会。这个结构称为二阶体,二阶体的每条染色体单元称为染色单体,染色体物质的两两交换就发生在不一样的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基因的定义
基因的解释[gene] 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的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 详细解释 (1).起因;基本 原因 。 郁达夫 《杨梅烧酒》 :“而这一出实在 也是 滑稽 得很的小悲剧,现在却 终于 成了我们两个旧友的再见的基因。” 郭沫若 《羽书集·驳<实庵字说>》 :“我的其它的 不同 性质 的 著作 ,都以同样形式发表了的,也都基因于这样的理由。” (2).[英gene]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 能力 的遗传的基本单位。 张洁 《爱,是不能 忘记 的》 :“莫非我那‘贼风入耳"的毛病是从她那里来的? 大约 我们的细胞中主管‘贼风入耳"这种遗传性状的是一个 特别 尽职 尽责 的基因。” 词语分解 基的解释 基 ī 建筑物的根脚:基石。 基础 。 奠基 。 根本的,起始的:基本。基业。基层。基点。基准。 根据:基于。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基团。基态。氨基。羧基。 因的解释 因 ī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 具备 的条件:原因。因素。因果。病因。 理由:因为(唅 )。因而。 依,顺着,沿袭:因此。因之。 因循 (a.沿袭;b.迟延拖拉)。 因噎废食 。陈陈相因。 果 笔画数:; 部
基因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基因的概念是格雷戈尔·孟德尔提出的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扩展资料:基因的特点: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在繁衍后代上,基因能够“突变”和变异。当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后代的基因组会发生有害缺陷或突变。绝大多数产生疾病,在特定的环境下有的会发生遗传。也称遗传病。在正常的条件下,生命会在遗传的基础上发生变异,这些变异是正常的变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因
遗传基因是什么意思
遗传基因,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 遗传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精确研究是从孟德尔开始的。孟德尔选择了正确的试验材料豌豆,并首次将数学统计
人有多少基因?
问题一:人类的基因到底有多少个 人类到底有多少个基因?10多年前人们普遍认为大约有10万个基因,2001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人类只有3-4万个基因,2004年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克林斯估计人类的基因数仅有2-2.5万个。而小小的线虫竟然还有大约1.95万个基因,小小的拟南芥也有约2.7万个基因。 这种落差的形成,反映了人们的”知识”和”理念”可能存在错误。如果不扭转错误的理念,即使再进一步开展各种”组学”等大科学的研究,可能还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问题二:基因对有多少个?人类基因 全部人类基因组约有2.91Gbp,约有39000多个基因;平均的基因大小有27kbp 目前已经发现和定位了26000多个功能基因,其中尚有42%的基因尚不知道功能 基因数量少得惊人:一些研究人员曾经预测人类约有14万个基因,但Celera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万到3.9114万个之间,不超过40,000,只是线虫或果蝇基因数量的两倍,人有而鼠没有的基因只有300个。如此少的基因数目,而能产生如此复杂的功能,说明基因组的大小和基因的数量在生命进化上可能不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也说明人类的基因较其他生物体更"有效",人类某些基因的功能和控制蛋白质产生的能力与其他生物的不同。 问题三:人类到底有多少种基因 全部人类基因组约有2.91Gbp,约有39000多个基因; 平均的基因大小有27kbp 目前已经发现和定位了26000多个功能基因,其中尚有42%的基因尚不知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