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张永林: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张永林老师张永林 注册讲师 26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2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中高层管理

课程编号 : 36084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企业家、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工作者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脱离本国的文化土壤,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必然要符合其所在国的国民特性,否则即使是世界一流的管理方法也无济于事。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历经几千年的淬炼和更新,早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范式,这是任何个人、任何组织都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只能去适应它。

而作为中国的企业,就不得不对儒家思想有所了解,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古典思想中最重要的流派。自从孔子创建儒家学派以来,其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每个中国人。所以中国的企业必然需要有中国式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当然我们也切莫排斥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潮和方法。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且自从洋务运动、实业兴邦开始,中国企业一直在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一百多年来,中国的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达到“中学为体,西学未用,中西结合”的管理境界。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少之又少。

本课程通过对儒家思想的系统解读,并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力求从:自我管理,沟通管理,团队管理,制度管理,人才管理等维度为学员朋友们全面探讨中国古典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融合之道。

【课程对象】

企业家、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工作者

【课程收益】

1. 帮助管理者了解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价值

2. 帮助企业了解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建设的平衡之术

3. 帮助企业找到改善团队沟通效率的方法

4. 帮助管理者构建高绩效的团队

5. 帮助管理者选、用、育、留人才

6. 帮助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

【课程时长】

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开场语

儒家思想概论

儒家思想发展

一、儒家思想与自我管理

1.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职场精英

1) 儒家人性学说对管理学的启示

人性善

人性恶

人性无善无恶

人性有善有恶

人性有人善有人恶

讨论:现代企业管理X、Y、Z理论与人性学说的关联是什么?

2) 儒家认为每个人是可以做到卓越

人皆可为尧舜

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2. 个体完善了,团队才能卓越

1) 格物致知

因果规律

周期规律

阴阳规律

讨论:明白宇宙三大规律对于我们调整职场心态有什么帮助呢?

2) 诚意正心

专注目标

结果导向

学习榜样

分析:为什么说现代企业目标管理尤其需要做到儒家的诚意正心?

3) 慎独内省

规范心念

规范言语

规范行为

向内归因

讨论:为什么说“群龙无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儒家思想与沟通管理

1. 儒家思想与沟通学三法则

1) 黄金法则: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 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么对待他们,你就怎么对待他们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3) 钻石法则:超越别人的期望,感动别人

  仁者无敌

2. “同理心”与儒家沟通原则

1) 用心倾听

  视之必见,听之必闻

  心外无境,心外无物

2) 同理对换

  假如我是他,我会怎么做

  假如我在同样的处境,我会怎么做

3) 情感共鸣

  情理相通

  情理相融

  感同身受

4) 沟通的三大儒家之道

  忠恕之道

  絜矩之道

  中庸之道

讨论:如何做好沟通中的情绪管理?

5) 儒家的沟通行为准则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 沟通的第一法宝:真诚

1) 沟通中“真诚”的重要性

唯有真诚才能取信他人

唯有真诚才能感动他人

唯有真诚才能感化他人

2) 儒家思想中的“真诚”

诚外无物

至诚前知

至诚如神

至诚无息

讨论:如何破解沟通中的矛盾和冲突?

三、儒家思想与团队管理

1. 领导者的职权影响力与非职权影响力

1) 王道政治:以德服人

2) 霸道政治:以力服人

2. 教练式领导者

1)

 2) 育

 3) 学

 4) 练

 5) 习

3. 领导者品格

 1) 聪明睿知:治理企业

 2) 宽裕温柔:包容大众

 3) 发强刚毅:决断大事

 4) 齐庄中正:笃恭敬业

 5) 文理密察:分辨是非

4. 领导者行为规范

 1) 简在帝心,允执其中

 2) 虚怀若谷,谦以下人

 3) 从谏如流,广开言路

 4) 赏罚分明,举贤任能

 5) 正己化人,言行合一

 6) 同体大悲,与民同乐

5. 领导者需要做好的九件事情

 1) 修身:塑造非职权式的领导魅力

 2) 尊贤:尊重人才,提供机会

 3) 亲亲:亲近家人,和睦家庭

 4) 敬大臣:敬重公司重要核心干部

 5) 体群臣:重视中基层干部的培养

 6) 子庶民:关心基层一线员工的诉求

 7) 来百工:招揽各类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

 8) 柔远人:与客户和竞争对手保持友好协作的关系

 9) 怀诸侯:给予各分公司或加盟商大力的支持

6、如何做个好下属?

 1) 竭诚其事,全力以赴

 2) 将顺其美,匡救其过

 3) 见得思义,见危授命

 4) 进德修业,取信于上

 5) 谨言慎行,脚踏实地

7、努力做个好同事

 1) 周而不比,群而不党

 2) 和而不同,同而不斥

 3) 见贤思齐,荐贤于上

 4) 亲如兄弟,相敬如宾

四、儒家思想与制度管理

1. 企业规范守则与儒家礼法思想

 1) 礼:企业规范

 2) 法:企业奖惩

2. 企业责任制与儒家名实关系

 1) 以名乱名:罚

 2) 以名乱实:罚

 3) 以实乱名:罚

 4) 名实相副:奖

讨论:荀子的名实关系论证对于企业岗位责任制有什么启发?

3. 企业奖惩制与儒家赏罚思想

 1) 公正无私

 2) 赏罚分明

 3) 去馋远佞

 4) 进贤任能

4. 荀子思想对法家的启发

 1) 人性恶的哲学起点

 2) 法的思想

 3) 循名责实

 4) 荀子的两个法家学生

韩非

李斯

分析:荀子哲学影响着中国两年多年的制度管理思潮

五、儒家思想与人才管理

1. 人才分类

 1) 精品:有德有才

 2) 半成品:有德无才

 3) 废品:无才无德

 4) 毒品:有才无德

2. 人才品级

 1) 六正

 2) 六邪

3. 识人之术

 1) 言行互参

 2) 观察眼睛

 3) 考验心量

 4) 以言辨人

 5) 以气品人

 6) 以气论人

4. 培养人才

 1) 顺应天性

 2) 有教无类

 3) 因材施教

 4) 重视环境

 5) 教亦多术

 6) 易子而教

 7) 惟精惟一

 8) 不教而教

5. 培养方法

 1) 及时雨:现场管理

 2) 成德者:成就品德

 3) 达才者:培养才能

 4) 答问者:解答疑惑

 5) 私淑艾者:构建学习型组织

讨论:孔孟教育理念对现代企业人才培育策略有何具体的指导意义?

结尾语

1. 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具体价值

张永林老师的其他课程

• 张永林:《弟子规》 —— 一堂中国人的必修课
【课程背景】 《弟子规》是一堂中国人的必修课。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等儒家典籍编辑而成。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该课程主要讲解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以及如何通过《弟子规》的学习,维护好五伦关系。尤其深入讲解中国人的信仰-孝道,通过孝道改善命运;通过悌道与领导同事和谐相处、凝聚团队、共赴事工;通过谨言慎行、诚信务实赢得尊重、树立品牌;通过泛爱众、利他成就人生;通过余力学文增长知识、顿悟智慧、以道驭术。所以本课程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每家企业、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好好修、认真学、深刻悟。 【课程收益】 1、通过学习《弟子规》,学员将能够深刻理解并践行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提升个人品德修养。 2、增强家庭和谐,促进亲子关系; 3、提高职场素养,优化团队合作; 4、培养诚信品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5、激发利他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智慧水平。 6、最终,学员将学会以道德指导行为,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 【课程特色】 1、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课程内容贴近实际,易于理解和应用。 2、采用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强提升学员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3、邀请资深文化学者和实践者进行专题讲座,分享真实案例与心得体会。 4、设置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针对不同学员的需求制定专属学习计划。 6、结合线上资源与线下活动,打造全方位的学习体验。 【课程对象】 企业家、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所有积极向上的员工及员工家属等。 【课程时长】 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总 叙 1、何为弟子?何为规?何为圣人?何为训? 1)弟子:追求上进的人; 2)规:规矩、规律、规则、规范、次序; 天规、地规、人规 3)圣人: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4)训:教其长,训其短;扬其善,隐其恶;扬长补短-中国人的智慧,老祖宗管理的核心——唤起羞耻心。 5)“精进”在职场的应用; 6)组织管理中的规矩及如何遵守。 7)圣贤的教育:心性的教育,命运的教育,方向的教育,是人生终极的教育,是安身立命的教育。 8)修身心,行善德。 二、孝 道 1、孝道-中国人的信仰; 2、孝道与运势; 3、孝道与财富; 4、孝道与亲子关系; 5、孝道与能量; 6、如何行孝: 1)养父母之身; 2)养父母之心; 3)养父母之志; 4)养父母之慧。 7、孝的内涵——不自私 孝从哪里来:照顾自己,不要让自已的身体有伤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要去到哪里:光大自己,让自己成功,做最好的自己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三、悌 道 1、悌:尊重,礼让恭谦在职场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2、教育慎于始(教育孩子、教育员工亦如此); 3、团队精神=牺牲精神; 4、悌道-心中装着更多的人,破自我。做人有五种境界: 境界一、做让人讨厌的人; 境界二、做让人既不讨厌 也不喜欢的人; 境界三、做让人喜欢的人; 境界四、做让人放心的人; 境界五、做让人依赖的人。 5、能量、心念、人格、觉知带来运势的转变; 6、悌道中的阳光心态; 7、人生修行八字诀:守念观心,觉醒忏正; 8、悌的内涵——不自我。 四、谨 道 1、如何做到谨言; 2、如何做到慎行; 3、共振的力量; 4、现场感; 5、谨道背后的力量: 能量1:时刻关注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行走坐卧,言谈举止——培养自控力(慎独); 能量2:从细节做到完美——培养做事的能力; 能量3: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被需要,关注事情、关注结果; 6、忠诚度与劳动; 7、领导缩小自己,托起别人。 五、信 道 1、信:人言-信心、自信、信息、信任的禅机; 2、诚信的价值; 3、契约精神; 4、一诺千金、徙木立信、秤砣的学问的启示; 5、如何破解迷心导致的失信; 6、“觉”字的禅机。 六、爱 众 1、爱众:广泛、博爱、无条件、天同覆地同载、宇宙万物是一体; 2、五伦关系解读及如何维系; 3、为人十善; 4、爱与喜欢,索取与付出; 5、爱的体验; 6、“不给别人填麻烦”的禅机; 7、泛爱众的心量和格局; 8、“和谐”的解读和应用; 9、感恩的心; 10、背后的能量:凡是人我们都要对他有仁愛之心。 七、亲 仁 1、亲近仁德之人,亲近有智慧的圣贤君子; 2、何为良师?拜师的生命意义; 3、何为益友?交友的哲学;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4、君子三畏; 5、天性、本性、习性的养成和区别; 6、背后的能量: 我们都是人,因为每个人的习性不同,所以类别也就不一样。 “类不齐”“见贤思齐”。 八、学 文 1、“学”“习”的解读; 2、力行学文的含义; 3、学乐精神; 4、君子之学,规避“见浊”; 5、君子四大修养: 1)自省; 2)克己; 3)慎独; 4)宽人。 6、文化的力量; 7、学以致用,价值交换。 8、学习苦读的目的:明善-行善-启善、积善,积善成德。
• 张永林:了凡四训——开启生命智慧
【课程背景】 一位智者说过: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精神,看到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就能看到外在的命运和未来。用精神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未来,精神就好像种子一样,如果一个人有精神,未来就会好;一个人没精神,未来就不行。 《了凡四训》是员工精神关怀、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员工良善教育的好题材。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应篇》的精华所得,揭示了改造命运的秘诀。袁了凡先生把改命经历写出来给儿子做家训,以此来教戒儿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袁了凡先生还告诫儿子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企业之中好修行)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我早年有幸遇到袁了凡所著《了凡四训》,得到了顿悟。如果你做善事,就会得到好报,如果你做恶事,就会得到恶报。每个人要有关怀他人的慈爱之心,这样的话,你的命运肯定会转变。从此以后,我就认为必须净化自己的心情,我不知道一开始我的命运是怎么样,但是每天我不断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曾国藩读《了凡四训》后大为赞赏,并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将其列为子孙后代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如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也号召人们学习《了凡四训》, 2016年中纪委推出了《了凡四训》专题,中央电视台也做了《了凡四训》的专题节目,也说明了即使是在当今社会,这部思想仍具有很高的价值。因为了凡思想不仅向我们揭示了宇宙的因果法则,讲到的忠孝仁义、改过自新、处世原则等内容,则对今人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了凡思想阐明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强调要正确地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指出做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人们在一切以经济为追求目标的价值观影响下,社会风气日益浮躁,社会道德的进步跟不上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的滞后成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力。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日益奢华的物质攀比,很多人会感到无所适从,对人生和命运的无常往往不知所措,常常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不知如何去把握;很多企业家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员工越来越崇尚物质,缺少精神信仰,很难形成落地可行的企业文化和员工信条去管理、引导、感召员工积极向上,共谋发展。 那么,这些问题如何能从根本上去解决,让员工、让大众从心态和认知上主动改变,主动追求良善,与老板共同成就,我相信《了凡四训》一定能给到我们根本解。 让我们学习《了凡四训》,重新认识命运,改造命运,改好命运,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和气量,取百家之长以自用,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理想。 【课程收益】 1、心态转变:通过深入学习《了凡四训》,学员将从根本上转变对命运和人生的认知,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改造,提升内在动力和积极心态。 2、道德修养:课程将帮助学员明确善恶标准,提升道德修养,培养良善之心,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企业文化构建:企业家和管理者将学会如何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内在潜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4、实践指导:提供具体的日行一善实践方法,帮助学员将理论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逐步积累正能量,实现自我提升。 5、综合能力提升:通过课程学习,学员将提升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对象】 企业家、中高层管理人员等有一定人生阅历的人士; 敬畏生命、坚信因果、热爱传统文化、不甘平庸想努力改变命运的人士。 【课程时长】 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立命之学 1、影响人一生命运的十大因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身。 1)命:西汉王充《命义篇》,人一出生就有三种命:正命、随命、遭命; 人的一生也有三种命:生命、天命、慧命; 2)运:运气、运势、贵人相助; 纵读万卷书,无运非豪杰。 2、孔公算准宿命; 3、云谷劝导改造命运; 1)改造命运的原理 2)改造命运的方法:知过;改过。 4、修福积德超越宿命 考试夺魁 无子得子 高中进士 延寿甘余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断恶修善,积功累德; 灾消福来,改造命运的原理。 5、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的标准。 二、改过之法 1、改过之因——避祸纳福人之常情; 2、改过的基础——三心圆发; 要从心里发出三种心: 1)羞耻心:管理的最高境界,唤起人们的羞耻心; 2)敬畏心:君子三畏; 3)勇猛心:积极进取,绝不退缩。 3、改过的方法——慎独、修身、后不再造; 4、改过的效验——浪子回头金不换; 5、日三省。 三、积善之方 1、日三善:语善、视善、行善; 2、善护“三业”(身口意); 3、日行一善; 4、随缘尽力修十善; 1)十善业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悭贪、不嗔恚、不愚痴。 2)《了凡四训》为人十善: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1、修福积德以谦保之; 2、满招损,谦受益; 3、天道地道鬼神人道之谦; 4、虚心屈己,受福之基; 5、德之不修,吾之忧也!君子忧道不忧贫; 6、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 7、立定志向,念念谦虚,命由我做,福自己求; 8、五福人生: 1)一曰寿 2)二曰富 3)三曰康宁 4)四曰修好德 5)五曰考终命 五、落地践行 1、日行一善正能量语录(标语上墙); 2、功过格:每日记录践行的1-3件善事,每日记录1-3件过错; 3、建立日行一善奖励制度; 4、开展每月主题月活动,与企业文化接轨,文化落地。  
• 张永林:《大道至拙》—— 曾国藩与领导统御之道
【课程背景】 《大道至拙》以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为线索,深入剖析了其在领导统御方面的独特智慧。曾国藩作为晚清重臣,不仅在军事、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以其深厚的儒家修养和为人处世的哲学,成为后世领导者学习的典范。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曾国藩领导思想的解读,帮助现代管理者汲取其管理智慧,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和团队建设能力。课程内容涵盖曾国藩的内圣外王之道、用人识人策略以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力求为学员提供一套系统的领导力提升方案。 【课程收益】 1. 深入理解曾国藩的领导哲学,掌握其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的方法。 2. 学习曾国藩的内圣外王之道,提升个人修养与领导力,实现内外兼修。 3. 掌握曾国藩的用人识人策略,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4. 通过曾国藩的实际案例,学习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5. 获得一套系统的领导力提升方案,适用于现代管理实践,助力职业发展。 【课程特色】 1. 系统性教学:课程内容结构严谨,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深入,确保学员全面掌握曾国藩的领导智慧。 2. 案例分析:结合曾国藩生平的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互动式学习:设置讨论环节,鼓励学员分享自身管理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 专家解读:邀请知名管理学专家进行授课,提供权威视角和独到见解。 5. 实用工具:提供曾国藩管理思想的实用工具和模板,便于学员在工作中直接应用。 【课程对象】 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中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工作者,热爱传统文化的有志青年 【课程时长】 1-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一、内圣外王的成功心法 1、曾国藩是中国儒家成功的典范: 1)大学之道; 2)止学; 3)儒家文化直指人心; 4)格物致知 因果规律; 周期规律; 阴阳规律; 5)诚意正心 专注目标 结果导向 学习榜样 6)视频分享:大学精神; 7)曾国藩座右铭:拼命报国,侧身修行; 8)名人论曾国藩成功:习主席的实践论。 2、内圣 1)慎独处身,心境泰然; 2)曾国藩慎独的功夫; 3)内圣的四种境界; 4)曾国藩德才论:绵远无期,打破周期律; 5)修身心,行善德。 3、家规 1)曾家家规“八宝饭”; 2)十六字箴言家训; 3)职场“规矩”的解读; 4)案例分析:疫情下的“守规”; 5)曾家祖训对联的启示。 4、立志 1)曾国藩日记、读书与立志; 2)《了凡四训》对曾国藩的影响; 3)立志与命运; 4)视频解读:为人十善。 5、外王 1)自强不息; 2)持之以恒; 3)威信树立; 4)挺忍的力量; 5)做人三不; 6)散财精神; 7)以勤医惰,以慎医骄; 8)傲慢的恶果及根治法门。 6、敬恕 1)为人“四知”; 2)儒家“忠恕”的内涵; 3)曾国藩践行儒家“忠恕之道”的成果。 7、居官 1)知人晓事的智慧; 2)勤政爱民的笃行; 3)居官四败; 4)做好官的秘诀:清 慎 勤; 5)领导者品格; 6)领导者行为规范; 7)中庸之道; 8)领导者需要做好的九件事; 9)如何做个好下属? 10)约法三章; 11)晚场善收:勤、大、谦。 二、传世良言的用人识人 1、英才 1)量才适用,发挥专长; 2)勉强磨炼; 3)褒扬于公庭,归过于私室; 4)曾国藩八大识人术; 5)古代识人术; 6)《清史稿》曾国藩面相识人。 2、治人 1)得人四事; 2)峻法:立法不难,行法难; 3)乱世用重典,世用德政; 4)容人之量; 5)磨其锐,激其才。 结 尾 1、君子四大修养; 2、人生成功三境界。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