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什么可以影响植物生长?是不是由于分子结构和某些植物生长素差不多,植物识别错了?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长素类似物不是一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包含了生长素类似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农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现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的物质有胺鲜酯,氯吡脲,复硝酚钠,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多效唑和多胺等,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前9大类。生长素类似物与植物生长素具有相似的生理效应,且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称为生长素类似物。植物生长素由具分裂和增大活性的细胞区产生的调控植物生长方向的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主要作用是使植物细胞壁松弛,从而使细胞增长,在许多植物中还能增加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调节植物生长,尤其能刺激茎内细胞纵向生长并抑制根内细胞横向生长的一类激素。它可影响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生长。

下面两种橡胶的分子结构有何区别?(200字内)

三元乙丙橡胶是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1963年开始商业化生产。每年全世界的消费量是80万吨。EPDM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其优越的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蚀的能力。由于三元乙丙橡胶属于聚烯烃家族,它具有极好的硫化特性。在所有橡胶当中,EPDM具有最低的比重。它能吸收大量的填料和油而影响特性不大。因此可以制作成本低廉的橡胶化合物。分子结构和特性三元乙丙是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二烯烃具有特殊的结构,只有两键之一的才能共聚,不饱和的双键主要是作为交链处。另一个不饱和的不会成为聚合物主链,只会成为边侧链。三元乙丙的主要聚合物链是完全饱和的。这个特性使得三元乙丙可以抵抗热,光,氧气,尤其是臭氧。三元乙丙本质上是无极性的,对极性溶液和化学物具有抗性,吸水率低,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在三元乙丙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三单体的数量,乙烯丙烯比,分子量及其分布以及硫化的方法可以调整其特性。EPDM第三单体的选择第三二烯烃类型的单体是通过乙烯和丙烯的共聚,在聚合物中产生不饱和,以便实现硫化。第三单体的选择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最多两键:一个可聚合,一个可硫化反应类似于两种基本的单体主键随机聚合产生均匀分布足够的挥发性,便于从聚合物中除去最终聚合物硫化速度合适二烯烃类型和含量对聚合物特性的影响三元乙丙生产中主要是用ENB和DCPD。三元乙丙中最广泛使用的是ENB,它比DCPD产品硫化要快得多。在相同的聚合条件下,第三单体的本质影响着长链支化,按以下顺序递增:EPM<EPDM(ENB)<EPDM(DCPD)三元乙丙其他的受二烯烃第三单体影响的还有:ENB-快速硫化,高拉伸强度,低永久形变DCPD-防焦性,低永久应变,低成本随着二烯烃第三单体的增加,将会有下列影响发生:更快硫化率,更低的压缩形变,高定伸,促进剂选择的多样性,减少的防焦性和延展,更高的聚合物成本。乙烯丙烯比乙烯丙烯比可以在硫化阶段进行改变,商业的三元乙丙聚合物乙烯丙烯比由80/20到50/50。当乙烯丙烯比由50/50变化到80/20时,正面的影响有:更高的压坯强度,更高的拉伸强度,更高的结晶化,更低的玻璃体转化温度,能将原材料聚合物转化成丸状,以及更好的挤出特性。不好的影响就是不好的压延混合性,较差的低温特性,以及不好的压缩形变。当丙烯比例更高时,好处就是更好的加工性能,更好的低温特性以及更好的压缩形变等。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弹性体的分子量通常用门尼粘度表示。在三元乙丙的门尼粘度中,这些值是在高温下得到的,通常为125℃,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要消去由高乙烯含量所产生的任何影响(结晶化),由此会掩盖聚合物的真正分子量。三元乙丙的门尼粘度范围在20到100之间。也有更高分子量的商用三元乙丙也有生产,但一般都充油,以便混炼。分子量以及在三元乙丙中的分布可以在聚合过程中通过以下途径聚合:催化剂以及共催化剂的类型和浓度温度改性剂,如氢的浓度三元乙丙的分子量分布可以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使用二氯苯作为溶剂在高温下(150℃)测量而得。分子量分布通常被称为是重量平均分子量与数量平均分子量的比例。根据普通和高度支化的结构,这个值在2到5之间变化。由于有分键,含有DCPD的三元乙丙橡胶更宽的分子量分布。通过增加三元乙丙的分子量,正面影响有:更高的拉伸和撕裂强度,在高温情况下更高的生坯强度,能够吸收更多的油和填料(低成本)。随着分子量分布的增加,正面的影响有:增加的混炼和碾磨加工性。但是,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可以改进硫化速度,硫化状态以及注塑行为。硫化类型三元乙丙可以利用有机过氧化物或者硫来进行硫化。但是,相比与硫磺硫化,过氧化物交链的三元乙丙用于电线电缆工业时具有更高的温度抗性,更低的压缩形变以及改进的硫化特性。过氧化物硫化的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更高的成本。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三元乙丙的交链速度和硫化时间随着硫化类型和含量而改变。当三元乙丙与丁基,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混合时,在选择合适的三元乙丙产品时,必须要考虑到下列因素:当与丁基进行混合时,由于丁基具有较低的不饱和度,为适应丁基的硫化速度,最好选择相对较低含量的DCPD和ENB含量的三元乙丙。当与天然橡胶和丁苯橡胶混合时,最好选择8%到10%ENB含量的三元乙丙,以满足其硫化速度。乙丙橡胶是一种无定型的非结晶橡胶,其分子主链上乙烯与丙烯单体单元呈无规排列。失去了聚乙烯或聚丙烯结构的规整性,成为具有弹性的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虽然引入了二烯烃类作第三单体,但由于二烯烃位于侧链上,主链与二元乙丙橡胶一样,是不含双键的完全饱和的直链型结构,故三元乙丙橡胶不但保持了二元乙丙橡胶的各种优良特性,又实现了用硫黄硫化的目的。乙丙橡胶内聚能低,无庞大侧基阻碍分子链运动。因而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分子链的柔性和弹性。乙丙橡胶的组成、化学结构及其单体单元的排列方式等决定了乙丙橡胶具有许多特有的性质。

在探究分子结构的过程中使用到哪些测量工具

最基本的是针对特定的基团进行滴定,在化学入门实验里有,但现在不是主流了,只出现在少量的企业质检实验室中;有机分子结构检测经常使用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质谱仪(MS)、核磁共振仪(NMR)以及上述仪器联用的装置,在食品、药品、刑侦痕迹检测等都有用到,要求更高可以采用分子束质谱(MBMS)结合真空紫外同步辐射光电离技术确认反应过程中间体;此外对于复杂混合物还需要薄层色谱(TLC)或凝胶色谱(GPC)进行分离;如若是较纯的结晶物测试方法很多,比如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现代分析测试仪器还有很多都用在探究分子结构的过程中,就看你要干什么以及资金是否充裕了

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对称,为什么有傅立叶红外信号?

是对称振动不会产生红外信号, 而对称分子有对称振动, 也有非对称振动 .CO2 有3种振动模式,对称伸缩振动,非对称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只有对称伸缩振动不会伴随偶极距变化, 无红外信号,另外的非对称伸缩振动(2个)和弯曲振动都有偶极距变化的

声音影响水分子结构是谁发现的

声音影响水分子来自于日本的一本书,作者叫做江本胜的伪科学著作《水知道答案》,其实根本跟物理和化学没有关系。按照现代科学的理论,维系水分子为电磁力,而声波携带的能量根本不足以影响到水分子。所有的化学教科书根本找不到任何相关的试验证明或者理论基础。从这本书的其他内容可以看出,人的心念、情绪、言语都会影响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和水的结晶。从哲学上,这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所以根本谈不上科学。所以既没有试验证实,也没有理论支持,并且在哲学上也是不成立,就只能是伪科学。不过这本书也算是伪科学当中大作,成了国内推销养生产品,概念炒作的理论基础~~~也是醉醉的了~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级结构: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线性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依靠不同氨基酸之间的C=O和N-H基团间的氢键形成的稳定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通过多个二级结构元素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所形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四级结构:用于描述由不同多肽链(亚基)间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功能的蛋白质复合物分子。 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化学元素组成,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所有蛋白质都是由20种不同氨基酸连接形成的多聚体,在形成蛋白质后,这些氨基酸又被称为残基。 蛋白质结构作用 1.构成生物体内基本物质,为生长及维持生命所必需; 2.部分蛋白质可作为生物催化剂,即酶和激素; 3.生物的免疫作用所必需的物资; 4.有些蛋白质会导致食物过敏。

氨基酸分子结构式

蛋白聚糖的分子结构是什么?

蛋白多糖一般分子量都要比糖蛋白大,它指的是糖,而非蛋白质,这个糖有透明质酸、肝素、角质素、软骨素这些二糖单位组成;它的组成先是一条糖链为主链,然后有很多蛋白质组成的支链结合在主链上,然后在这支链上又有很多糖链组成的支链结合在本身就是支链的蛋白质上。

如何从分子结构特点认识酶的催化作用特性

别构效应:当配体结合于别构酶的调节部位后,引起酶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别构酶结构:别构酶多为寡聚酶,含有两个或多个亚基。其分子中包括两个中心:一个是与底物结合、催化底物反应的活性中心;另一个是与调节物结合、调节反应速度的别构中心。两个中心可能位于不同亚基上,使酶活性增强的效应物称为别构酶激活剂,反之称为别构酶抑制剂。别构酶的动力学特点是酶促反应与底物浓度呈S曲线

比较三种RNA在分子结构上的异同点和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

RNA有三种:转运RNA(tRNA)、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1、mRNA:mRNA的功能就是把DNA上的遗传信息精确无误地转录下来,然后再由mRNA的碱基顺序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完成基因表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形成的前体RNA中含有大量非编码序列,大约只有25%序列经加工成为mRNA,最后翻译为蛋白质。因为这种未经加工的前体mRNA(pre-mRNA)在分子大小上差别很大,所以通常称为不均一核RNA。2、tRNA:tRNA是分子最小的RNA,其分子量平均约为27000(25000-30000),由70到90个核苷酸组成。如果说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蓝图,则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工厂。但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材料——20种氨基酸与mRNA的碱基之间缺乏特殊的亲和力。因此,必须用一种特殊的RNA——转移RNA,把氨基酸搬运到核糖体上,tRNA能根据mRNA的遗传密码依次准确地将它携带的氨基酸连结起来形成多肽链。每种氨基酸可与1-4种tRNA相结合,已知的tRNA的种类在40种以上。3、核糖体RNA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工厂。rRNA一般与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核糖体,如果把rRNA从核糖体上除掉,核糖体的结构就会发生塌陷。原核生物的核糖体所含的rRNA有5S、16S及23S三种。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尚未完全明了。但16S的rRNA3"端有一段核苷酸序列与mRNA的前导序列是互补的,这可能有助于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简述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结构学说

DNA分子结构: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起来的生物大分子。每个脱氧核苷酸又由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三部分组成。DNA分子可以是单链、可以是双链、也可以是环状。双螺旋结构特指双链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学说:1、有两条DNA单链,反向平行,一段由3"端开始,一段由5‘端开始,螺旋成双链结构;2、外部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构成的;3、内部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4、碱基之间是由氢键连接;5、脱氧核苷酸之间由磷酸二脂键连接。

在探寻DNA分子结构的过程中 富兰克林也参与了 可是到了最后别人都得了诺贝尔奖 而为什么他没有得?

富兰克林在法国学习的X射线衍射技术在研究中派上了用场。X射线是波长非常短的电磁波。医生通常用它来透视人体,而物理学家用它来分析晶体的结构。当X射线穿过晶体之后,会形成衍射图样———一种特定的明暗交替的图形。不同的晶体产生不同的衍射图样,仔细分析这种图形人们就能知道组成晶体的原子是如何排列的。富兰克林精于此道,她成功地拍摄了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 此时,沃森和克里克也在剑桥大学进行DNA结构的研究,威尔金斯在富兰克林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他们看了那张照片。根据照片,他们很快就领悟到了DNA的结构———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两条以磷酸为骨架的链相互缠绕形成了双螺旋结构,氢键把它们连结在一起。他们在1953年5月2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了这一发现。这是生物学的一座里程碑,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开端。 富兰克林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她分辨出了DNA的两种构型,并成功地拍摄了它的X射线衍射照片。沃森和克里克未经她的许可使用了这张照片,但她并不在意,反而为他们的发现感到高兴,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证实DNA双螺旋结构的文章。 这个故事的结局有些伤感。当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候,富兰克林已经在4年前因为卵巢癌而去世。按照惯例,诺贝尔奖不授予已经去世的人。此外,同一奖项至多只能由3个人分享,假如富兰克林活着,她会得奖吗?性别差异是否会成为公平竞争的障碍?后人为了这个永远不能有答案的问题进行过许多猜测与争论。

高三生物知识点必修二:DNA分子结构

  1.基本单位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脱氧核糖通过脱水缩合而成(右图)。由于构成DNA的含氮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因而脱氧核苷酸也有四种,它们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分子结构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具体为:由两条DNA反向平行的DNA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C与G通过三个氢键相连),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DNA链:由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与另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的5号碳原子端的磷酸基团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磷酸二脂键,由磷酸二脂键将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链。   ⑵5"端和3"端:由于DNA链中的游离磷酸基团连接在5号碳原子上,称5"端;另一端的的3号碳原子端称为3"端。   ⑶反向平行:指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中,总是一条链的5"端与另一条链的3"端相对,即一条链是3"~5",另一条为5"~~3"。   ⑷碱基配对原则: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时,A与T配对、C与G配对。双链DNA分子中,A=T,C=G(指数目),A%=T%,C%=G%,可据此得出:   ①A+G=T+C:即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②A+C(G)=T+G(C):即任意两不互补碱基的数目相等;   ③A%+C%=T%+G%=A%+G%=T%+C%=50%:即任意两不互补碱基含量之和相等,占碱基总数的50%;   ④(A1+T1)/(C1+G1)=(A2+T2)/(C2+G2)=(A+T)/(C+G)=A/C=T/G:即双链DNA及其任一条链的(A+T)/(C+G)为一定值;   ⑤(A1+C1)/(T1+G1)=(T2+G2)/(A2+C2)=1/[(A2+C2)/(T2+G2)]:DNA分子两条链中的(A+C)/(T+G)互为倒数;双链DNA分子的(A+C)/(T+G)=1。   根据以上推论,结合已知条件可方便的计算DNA分子中某种碱基的数量和含量。   3.结构特点   ⑴稳定性: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使其结构相对稳定,一般不易改变。   ⑵多样性:虽然构成DNA的碱基只有四种,但由于构成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碱基种类及排列顺序多样,可形成多种多样的DNA分子。   ⑶特异性:对一个具体的DNA分子而言,其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可使其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决定该DNA分子的特异性。

DNA分子结构知识点

DNA分子结构知识点   DNA分子结构知识容易与RNA的知识点混淆,因此我们应该要认真进行区分。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DNA分子结构知识点,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   DNA分子结构知识点   1.基本单位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脱氧核糖通过脱水缩合而成(右图)。由于构成DNA的含氮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因而脱氧核苷酸也有四种,它们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分子结构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具体为:由两条DNA反向平行的DNA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C与G通过三个氢键相连),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DNA链:由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与另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的5号碳原子端的磷酸基团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磷酸二脂键,由磷酸二脂键将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链。   ⑵5"端和3"端:由于DNA链中的游离磷酸基团连接在5号碳原子上,称5"端;另一端的的3号碳原子端称为3"端。   ⑶反向平行:指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中,总是一条链的5"端与另一条链的"3"端相对,即一条链是3"~5",另一条为5"~~3"。   ⑷碱基配对原则: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时,A与T配对、C与G配对。双链DNA分子中,A=T,C=G(指数目),A%=T%,C%=G%,可据此得出:   ①A+G=T+C:即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②A+C(G)=T+G(C):即任意两不互补碱基的数目相等;   ③A%+C%=T%+G%= A%+ G%= T%+ C%=50%:即任意两不互补碱基含量之和相等,占碱基总数的50%;   ④(A1+T1)/(C1+G1)=(A2+T2)/(C2+G2)=(A+T)/(C+G)=A/C= T/ G:即双链DNA及其任一条链的(A+T)/(C+G)为一定值;   ⑤(A1+C1)/(T1+G1)=(T2+G2)/(A2+C2)=1/[(A2+C2)/(T2+G2)]:DNA分子两条链中的(A+C)/(T+G)互为倒数;双链DNA分子的(A+C)/(T+G)=1。   根据以上推论,结合已知条件可方便的计算DNA分子中某种碱基的数量和含量。   3.结构特点   ⑴稳定性: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使其结构相对稳定,一般不易改变。   ⑵多样性:虽然构成DNA的碱基只有四种,但由于构成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碱基种类及排列顺序多样,可形成多种多样的DNA分子。   ⑶特异性:对一个具体的DNA分子而言,其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可使其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决定该DNA分子的特异性。 ;

鸟嘌呤的分子结构

鸟嘌呤是嘌呤类有机化合物,是由一个嘧啶环和一个咪唑环稠和而成的,是嘌呤的一种,由碳和氮原子组成具有特征性双环结构,并与胞嘧啶(cytosine)以三个氢键相连。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鸟嘌呤不仅自身可以有多种异构体,还具有4种DNA碱基中最小的绝热电离势,以游离或结合态存在于海鸟粪中,是五种不同核碱中的其中之一,并同时存在于脱氧核醣核酸及核醣核酸中。碱基的修饰和扩展,会引起癌变或其他病变;氧化碱基的积累容易导致衰老且鸟嘌呤是最容易被氧化的碱基,所以DNA的氧化通常发生在鸟嘌呤碱基上,鸟嘌呤(G)的C8位是最易受氧化的位置,容易形成开环的Fapy-G(鸟嘌呤)和8-oxo-G(鸟嘌呤)等。G其中一种损伤是开环后形成的Fapy-G,普遍认为它能阻止DNA合成,并且具有细胞毒性,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可以被修复。氧化后

嘌呤碱基、嘧啶碱基、核苷、核苷酸和多聚核苷酸链在分子结构上的关系怎样?

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者在分子结构上的关系是“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元”,核酸也叫多聚核苷酸,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简称rRNA。核苷酸Nucleotide是一类由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又称核甙酸。戊糖与有机碱合成核苷,核苷与磷酸合成核苷酸,4种核苷酸组成核酸

黄嘌呤的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33.292、摩尔体积(m3/mol):92.83、等张比容(90.2K):276.24、表面张力(dyne/cm):78.25、极化率(10-24cm3):13.20

4.嘌呤碱基、嘧啶碱基、核苷、核苷酸和多聚核苷酸链在分子结构上的关系怎样?

搜索登录首页教育/科学理工学科化学生物化学嘌呤和嘧啶的结构关系如何2***全部答案2***2013-04-04 14:40:28 嘧啶(,1,3-二氮杂苯)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嘧啶由2个氮原子取代苯分子间位上的2个碳形成,是一种二嗪。和吡啶一样,嘧啶保留了芳香性。嘧啶与核酸形成DNA和RNA的五种碱基中,有三种是嘧啶的衍生物:胞嘧啶(Cytosine),胸腺嘧啶(Thymine),尿嘧啶(Uracil)。 chemicalg|胞嘧啶chemicalg|胸腺嘧啶chemicalg|尿嘧啶其中胸腺嘧啶只能出现在脱氧核糖核酸中,尿嘧啶只能出现在核糖核酸中,而胞嘧啶两者均可。在碱基互补配对时,胸腺嘧啶或尿嘧啶与腺嘌呤以2个氢键结合,胞嘧啶与鸟嘌呤以3个氢键结合。 杂环化合物嘌呤与尿酸的代谢异常是痛风最重要的生物化学基础,是导致痛风的最根本的原因。嘌呤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碱基其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产物就是尿酸。嘌呤在人体内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人体内的嘌呤碱基主要包括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等,以腺嘌呤和鸟嘌呤为主,它们分别与磷酸核糖或磷酸脱氧核糖构成嘌呤核苷酸。 嘌呤碱基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核酸分子的组成部分、嘌呤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参与构成嘌呤核苷酸,而嘌呤核苷酸是核酸合成的原料之一,其与嘧啶核苷酸共同组成核酸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 2、重要的能源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都是细胞的主要能量形式,在各种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3、重要的信使分子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是重要的第二信使分子,在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多种细胞膜受体激素的作用发挥中起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 4、作为某些活性基因的载体S-腺苷蛋氨酸是蛋氨酸循环中的重要中间活性代谢物,是活性甲基的载体,在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5、参与组成某些辅酶腺苷酸是多种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比如辅酶A、辅酶I、辅酶II和黄素腺嘌呤辅酶等,而这些辅酶在机体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等重要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人体内的嘌呤碱基主要是人体细胞自行合成,食物来源的嘌呤只占极小的比例。在人体内嘌呤的合成有两种途径,即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合成途径。从合成嘌呤的量来看,从头合成途径是主要途径。必须指出的是,人体内嘌呤的合成是以合成嘌呤核苷酸的方式进行的,而并非先合成单一的嘌呤碱基,再与磷酸核糖连接。 嘌呤的分解代谢一般认为,核苷酸在体内的分解代谢过程类似食物中核苷酸的消化吸收过程,即细胞外的核苷酸首先在细胞表面脱去磷酸基,生成核苷通过特异的转运方式被细胞摄取进入细胞内,再进一步代谢。在人体,嘌呤核苷酸代谢的主要部位是肝脏、小肠和肾脏。 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一般先在单核苷酸酶催化下水解生成嘌呤核苷(包括腺苷和鸟苷),其中腺苷继续在腺苷脱氨酶催化下生成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核苷和鸟苷在嘌呤核苷磷酸酶的催化下,分别转化成次黄嘌呤和鸟嘌呤。 鸟嘌呤在鸟嘌呤脱氨酶的催化下生成黄嘌呤,次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下也转变成黄嘌呤。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下进一步被氧化成尿酸,尿酸在尿酸酶催化下生成尿囊素,尿囊素在尿囊素酶催化下生成尿囊酸,尿囊酸在尿囊酸酶催化下生成尿素,尿素最后在尿毒酶催化下最终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研究表明,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方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不同生物体或者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中,其分解代谢的具体途径可以不同。例如,AMP一般是水解生成腺苷再继续分解,但在肝脏则可以在腺苷脱氨酶催化下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后再分解。

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tRNA分子小,它的结构是三叶草二级结构模型。主要特征是:1、分子中由A-U、G-C碱基对构成双螺旋区称臂,不能配对的部分称环。tRNA一般由四环四臂组成。2、tRNA氨基酸臂,-CCA-OH结构,其羟基可与tRNA所能携带的氨基酸形成共价键。3、有反密码子环,与mRNA相互作用形反密码子。4、可变环。5、tRNA分子中含有多少有等的修饰碱基,某些位置上的核苷酸在不同的tRNA分子中很少变化,称不变核苷酸。

铀235裂变后和裂变前的分子结构方面有什么变化!!!

核 反 应 堆1. 核反应堆及其组成 核反应堆是一个能维持和控制核裂变链式反应,从而实现核能—热能转换的装置。核反应堆是核电厂的心脏,核裂变链式反应在其中进行。 194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自持的链式反应装置,从此开辟了核能利用的新纪元。 反应堆由堆芯、冷却系统、慢化系统、反射层、控制与保护系统、屏蔽系统、辐射监测系统等组成。 堆芯中的燃料:反应堆的燃料,不是煤、石油,而是可裂变材料。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易于裂变的材料只有U-235,它在天然铀中的含量仅有0.711%,另外两种同位素U-238和U-234各占99.238%和0.0058%,后两种均不易裂变。 另外,还有两种利用反应堆或加速器生产出来的裂变材料U-233和Pu-239。 用这些裂变材料制成金属、金属合金、氧化物、碳化物等形式作为反应堆的燃料。 燃料包壳:为了防止裂变产物逸出,一般燃料都需用包壳包起来,包壳材料有铝、锆合金和不锈钢等。 控制与保护系统中的控制棒和安全棒:为了控制链式反应的速率在一个预定的水平上,需用吸收中子的材料做成吸收棒,称之为控制棒和安全棒。控制棒用来补偿燃料消耗和调节反应速率;安全棒用来快速停止链式反应。吸收体材料一般是硼、碳化硼、镉、银铟镉等。 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为了将裂变的热导出来,反应堆必须有冷却剂,常用的冷却剂有轻水、重水、氦和液态金属钠等。 慢化系统中的慢化剂:由于慢速中子更易引起铀-235裂变,而中子裂变出来则是快速中子,所以有些反应堆中要放入能使中子速度减慢的材料,就叫慢化剂,一般慢化剂有水、重水、石墨等。 反射层:反射层设在活性区四周,它可以是重水、轻水、铍、石墨或其它材料。它能把活性区内逃出的中子反射回去,减少中子的泄漏量。 屏蔽系统:反应堆周围设屏蔽层,减弱中子及γ剂量。 辐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监测并及早发现放射性泄漏情况。2. 反应堆的结构形式和分类 反应堆的结构形式是千姿百态的,它根据燃料形式、冷却剂种类、中子能量分布形式、特殊的设计需要等因素可建造成各类型结构形式的反应堆。 目前世界上有大小反应堆上千座,其分类也是多种多样。按能普分有由热能中子和快速中子引起裂变的热堆和快堆;按冷却剂分有轻水堆,即普通水堆(又分为压水堆和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和钠冷堆。按用途分有:(1)研究试验堆:是用来研究中子特性,利用中子对物理学、生物学、辐照防护学以及材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2)生产堆,主要是生产新的易裂变的材料铀-233、钚-239;(3)动力堆,利用核裂变所产生的热能广泛用于舰船的推进动力和核能发电。反应堆分类情况见下表。3. 研究实验反应堆 是指用作实验研究工具的反应堆,它不包括为研究发展特定堆型而建造的、本身就是研究对象的反应堆,如原型堆,零功率堆,各种模式堆等。研究实验堆的实验研究领域很广泛,包括堆物理,堆工程、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等,同时,还可生产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和培训反应堆科学技术人员。研究实验堆种类很多,例如:游泳池式研究实验堆:在这种堆中水既作为慢化剂、反射层和冷却剂,又起主要屏蔽作用。因水池常做成游泳池状的长圆形而得其名。 罐式研究实验堆:由于较高的工作温度和较大的冷却剂流量只有在加压系统中才能实现,因此,必须采取加压罐式结构。 重水研究实验堆:重水的中子吸收截面小,允许采用天然铀燃料,它的特点是临界质量较大,中子通量密度较低。如果要减小临界质量和获得高中子通量密度,就用浓缩铀来代替天然铀。 此外,还有固体慢化剂研究实验堆、均匀型研究实验堆、快中子实验堆等。4. 生产堆 主要用于生产易裂变材料或其他材料,或用来进行工业规模辐照。生产堆包括产钚堆,产氚堆和产钚产氚两用堆、同位素生产堆及大规模辐照堆,如果不是特别指明,通常所说的生产堆是指产钚堆。 该堆结构简单,生产堆中的燃料元件既是燃料又是生产钚-239的原料。中子来源于用天然铀制作的元件中的U-235。U-235裂变中子产额为2—3个。除维持裂变反应所需的中子外,余下的中子被U-238吸收,即可转换成Pu-239,平均烧掉一个U-235原子可获得0.8个钚原子。也可以用生产堆生产热核燃料氚。用重水型生产堆生产氚要比用石墨生产堆产氚高7倍。5. 动力反应堆 世界上动力反应堆可分为潜艇动力堆和商用发电反应堆。核潜艇通常用压水堆做为其动力装置。商用规模的核电站用的反应堆主要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和快堆等。 压水堆:采用低浓(铀-235浓度约为3%)的二氧化铀作燃料,高压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的堆型。沸水堆:采用低浓(铀-235浓度约为3%)的二氧化铀作燃料,沸腾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重水堆:重水作慢化剂,重水(或沸腾轻水)作冷却剂,可用天然铀作燃料,目前达到商用水平的只有加拿大开发的坎杜堆,我国正建一座重水堆核电站。石墨气冷堆:以石墨作慢化剂,二氧化碳作冷却剂,用天然铀燃料,最高运行温度为360℃,这种堆已有丰富的运行经验,到90年代初期已运行了650个堆年。快中子堆:采用钚或高浓铀作燃料,一般用液态金属钠作冷却剂。不用慢化剂。根据冷却剂的不同分为钠冷快堆和气冷快堆。 http://www.atominfo.com.cn/knowledge/know_hnzs_hfyd.aspx钚-239的生产 钚-239(239Pu)裂变速度快,临界质量小,有些核性能比铀-235(235U)好,是核武器重要的核装料。但是它的毒性大,生产成本高,要建造复杂的生产堆和后处理厂,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它是通过反应堆中产生的慢中子轰击铀-238人工生产的。 中子来源于用于天然铀作成的元件中的铀-235。铀-235裂变中子产额为2-3个,这些中子经慢化后会再次引起铀-235裂变。维持这种裂变反应只需一个次级中子就够了,其余的除被慢化剂等吸收掉的外,即可使天然铀的铀-238转化为钚-239了。所以,生产堆中的核燃料元件,既是燃料,又是生产钚-239的原料。钚-239是从乏燃料元件中分离出来的。实际上,生产堆的作用,就是烧掉一部分天然铀中的铀-235来换取钚-239,平均烧掉一个铀-235原子,得到0.8个钚-239原子。 生产堆 主要用于生产易裂变材料或其他材料,或用来进行工业规模辐照。它包括产钚堆、产氚堆和产钚产氚两用堆、同位素生产堆及大规模辐照堆。如果不是特别指明,通常是指产钚堆。我国第一座生产堆建在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内,它是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建设成功的,1966年底该堆投入稳定运行。http://www.costind.gov.cn/n435777/n435943/n435944/n436010/15570.htmlhttp://www.sxgjzx.net.cn/zkwlw/zkwlw/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82

乙烯雌酚的分子结构是对称的吗

是的。乙烯雌酚有顺反异构体,反式异构体中两个基团以双键中心形成中心对称。乙烯雌酚结构为C18H20O2,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能产生与天然雌二醇相同的所有药理与治疗作用。

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中合成了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相近的苏糖核

D

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实验室中合成了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相近的苏

A.同系物中官能团的数目相同,葡萄糖中含5个-OH,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苏糖与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均为CH2O,则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故B正确;C.含-OH,可发生取代反应,含-CHO,可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含-CHO,可发生银镜反应,故D正确;故选A.

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合成了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相近的苏糖核

A.同系物中官能团的数目相同,葡萄糖中含5个-OH,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苏糖与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均为CH 2 O,则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故B正确;C.含-OH,可发生取代反应,含-CHO,可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含-CHO,可与Cu(OH) 2 反应,故D正确;故选A.

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合成了与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结构相近的苏糖核

A.同系物中官能团的数目相同,葡萄糖中含5个-OH,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苏糖与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均为CH2O,则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故B正确;C.含-OH,可发生取代反应,含-CHO,可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含-CHO,可与Cu(OH)2反应,故D正确;故选A.

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者在分子结构上的关系是怎样的

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词常易被初学者混淆。核苷是碱基与核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糖苷(苷或称甙)化合物。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是组成核酸(DNA,RNA)的基本单元。正如由氨基酸(基本单元)组成蛋白质(生物大分子)一样道理。所以核酸也叫多聚核苷酸。核苷(nuClEosiDE)、核苷酸(nuClEotiDE)英文名称只有一个字母之差。扩展资料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运核糖核酸,简称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简称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简称rRN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此外,现在已知许多其他种类的功能RNA,如microRNA等。核酸类似物主要用于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酸

脂质体的形成是由于磷脂分子结构具有什么特点

  脂质体的形成是由于磷脂分子结构同时具有亲水和疏水的特点。   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插入水中,脂质体疏水尾部伸向空气,搅动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直径25~1000nm不等。   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或制备的药物,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内部 生物学定义:当两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时,分子的疏水尾部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开水相,而亲水头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的封闭囊泡,称为脂质体。

简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结构: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首尾相连缩合而成的共价多肽链,但是天然蛋白质分子并不是走向随机的松散多肽链。每一种天然蛋白质都有自己特有的空间结构或称三维结构,这种三维结构通常被称为蛋白质的构象,即蛋白质的结构。 功能: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百分之十八,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有机大分子,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分子结构分成几个层次

蛋白质分子结构分成几个层次蛋白质分子是由氨基酸首尾相连缩合而成的共价多肽链,但是天然蛋白质分子并不是走向随机的松散多肽链。每一种天然蛋白质都有自己特有的空间结构或称三维结构,这种三维结构通常被称为蛋白质的构象,即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可划分为四级,以描述其不同的方面:一级结构: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线性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依靠不同氨基酸之间的C=O和N-H基团间的氢键形成的稳定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通过多个二级结构元素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所形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四级结构:用于描述由不同多肽链(亚基)间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功能的蛋白质复合物分子。除了这些结构层次,蛋白质可以在多个类似结构中转换,以行使其生物学功能。对于功能性的结构变化,这些三级或四级结构通常用化学构象进行描述,而相应的结构转换就被称为构象变化。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sequence),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它是由基因上遗传密码的排列顺序所决定的。各种氨基酸按遗传密码的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故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键。迄今已有约一千种左右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被研究确定,如胰岛素,胰核糖核酸酶、胰蛋白酶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等高级结构,成百亿的天然蛋白质各有其特殊的生物学活性,决定每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的结构特点。首先在于其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由于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各具特殊的侧链,侧链基团的理化性质和空间排布各不相同,当它们按照不同的序列关系组合时,就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和不同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并非呈线形伸展,而是折叠和盘曲构成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性质主要决定于空间结构的完整,因此仅仅测定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组成和它们的排列顺序并不能完全了解蛋白质分子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性质。例如球状蛋白质(多见于血浆中的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和酶等)和纤维状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肌凝蛋白、纤维蛋白等),前者溶于水,后者不溶于水,显而易见,此种性质不能仅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来解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就是指蛋白质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是指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即构象,不涉及侧链部分的构象。1.肽键平面(或称酰胺平面,amide plane)。Pauling等人对一些简单的肽及氨基酸的酰胺等进行了X线衍射分析,从一个肽键的周围来看,得知:(1)肽键中的C-N键长0.132nm,比相邻的N-C单键(0.147nm)短,而较一般C=N双键(0.128nm)长,可见,肽键中-C-N-键的性质介于单、双键之间,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因而不能旋转,这就将固定在一个平面之内。(2) 肽键的C及N周围三个键角之和均为360°,说明都处于一个平面上,也就是说六个原子基本上同处于一个平面,这就是肽键平面。肽链中能够旋转的只有α碳原子所形成的单键,此单键的旋转决定两个肽键平面的位置关系,于是肽键平面成为肽链盘曲折叠的基本单位。(3) 肽键中的C-N既具有双键性质,就会有顺反不同的立体异构,已证实处于反位。2.蛋白质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1)α-螺旋Pauling等人对α-角蛋白(α-keratin)进行了X线衍射分析,从衍射图中看到有0.5~0.55nm的重复单位,故推测蛋白质分子中有重复性结构,并认为这种重复性结构为α-螺旋(α-helix).α-螺旋的结构特点如下:①多个肽键平面通过α-碳原子旋转,相互之间紧密盘曲成稳固的右手螺旋。②主链呈螺旋上升,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相当于0.54nm,这与X线衍射图符合。③相邻两圈螺旋之间借肽键中C=O和H桸形成许多链内氢健,即每一个氨基酸残基中的NH和前面相隔三个残基的C=O之间形成氢键,这是稳定α-螺旋的主要键。④肽链中氨基酸侧链R,分布在螺旋外侧,其形状、大小及电荷影响α-螺旋的形成。酸性或碱性氨基酸集中的区域,由于同电荷相斥,不利于α-螺旋形成;较大的R(如苯丙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集中的区域,也妨碍α-螺旋形成;脯氨酸因其α-碳原子位于五元环上,不易扭转,加之它是亚氨基酸,不易形成氢键,故不易形成上述α-螺旋;甘氨酸的R基为H,空间占位很小,也会影响该处螺旋的稳定。2)β-片层结构Astbury等人曾对β-角蛋白进行X线衍射分析,发现具有0.7nm的重复单位。如将毛发α-角蛋白在湿热条件下拉伸,可拉长到原长二倍,这种α-螺旋的X线衍射图可改变为与β-角蛋白类似的衍射图。说明β-角蛋白中的结构和α-螺旋拉长伸展后结构相同。两段以上的这种折叠成锯齿状的肽链,通过氢键相连而平行成片层状的结构称为β-片层(β-pleated sheet)结构或称β-折迭。β-片层结构特点是:①是肽链相当伸展的结构,肽链平面之间折叠成锯齿状,相邻肽键平面间呈110°角。氨基酸残基的R侧链伸出在锯齿的上方或下方。②依靠两条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两段肽链间的C=O与N-H形成氢键,使构象稳定。③两段肽链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反平行的。即前者两条链从“N端”到“C端”是同方向的,后者是反方向的。β-片层结构的形式十分多样,正、反平行能相互交替。④平行的β-片层结构中,两个残基的间距为0.65nm;反平行的β-片层结构,则间距为0.7nm.3)β-转角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经常会出现180°的回折,在这种回折角处的构象就是β-转角(β-turn或β-bend)。β-转角中,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C=O与第四个残基的N-H之间形成氢键,从而使结构稳定。4)无规卷曲没有确定规律性的部分肽链构象,肽链中肽键平面不规则排列,属于松散的无规卷曲(random coil)。

苯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式

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NO2,分子量为165.19,系统命名为2-氨基-3-苯丙酸。苯丙氨酸学名α-氨基-β-苯基丙酸,是α-氨基酸的一种,有L型、D型和外消旋DL型,其中L型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苯丙氨酸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由Schulze和Barbieri首先发现,从羽扇豆幼苗中分离出来得到的一种新的氨基酸,并提出一个经验化学式为C9H11NO2。Erlemeyer和Lipp在1882年首次通过化学合成法成功的合成出苯丙氨酸,但是对其空间构型并未做探究。接着Fischer在1901年用盐酸水解酪蛋白时意外分离得到苯丙氨酸,从此人对苯丙氨酸的研究更加深入。

DNA的分子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DNA的分子结构是什么样子的DNA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DNA是由两条单链像葡萄藤那样相互盘绕成双螺旋形,根据螺旋的不同分为A型DNA,B型DNA和Z型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这种核酸高聚物是由核苷酸链接成的序列,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以及一分子碱基组成.DNA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结构,它们是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在双螺旋的DNA中,分子链是由互补的核苷酸配对组成的,两条链依靠氢键结合在一起.由于氢键键数的限制,DNA的碱基排列配对方式只能是A对T或C对G.因此,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决定了另一条的碱基序列,因为每一条链的碱基对和另一条链的碱基对都必须是互补的.在DNA复制时也是采用这种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当DNA双螺旋被展开时,每一条链都用作一个模板,通过互补的原则补齐另外的一条链.分子链的开头部分称为3"端而结尾部分称为5"端,这些数字表示脱氧核糖中的碳原子编号.图

DNA的分子结构是什么样子的?

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事实上,原核细胞(无细胞核)的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而真核生物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DNA片断并不像人们通常想像的那样,是单链的分子。严格的说,DNA是由两条单链像葡萄藤那样相互盘绕成双螺旋形,根据螺旋的不同分为A型DNA,B型DNA和Z型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 这种核酸高聚物是由核苷酸链接成的序列,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以及一分子碱基组成。DNA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结构,它们是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在双螺旋的DNA中,分子链是由互补的核苷酸配对组成的,两条链依靠氢键结合在一起。由于氢键键数的限制,DNA的碱基排列配对方式只能是A对T或C对G。因此,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决定了另一条的碱基序列,因为每一条链的碱基对和另一条链的碱基对都必须是互补的。在DNA复制时也是采用这种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当DNA双螺旋被展开时,每一条链都用作一个模板,通过互补的原则补齐另外的一条链。 分子链的开头部分称为3"端而结尾部分称为5"端,这些数字表示脱氧核糖中的碳原子编号。 DNA的理化结构 DNA是大分子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DNA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值升高;当变性核酸可复性时,吸光值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温度、有机溶剂、酸碱度、尿素、酰胺等试剂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使得DNA双键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

DNA和RNA在分子结构(一级、二级、三级结构层次)上的区别是什么

(转)DNA是由脱氧核苷酸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体,DNA的单体称为脱氧核苷酸,每一种脱氧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DNA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 单个的核苷酸连成一条链,两条核苷酸链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然后再扭成“麻花”样,就构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结构。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一个长DNA分子。真核细胞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也只含一个DNA分子。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DNA分子的功能是贮存决定物种的所有蛋白质和RNA结构的全部遗传信息;策划生物有次序地合成细胞和组织组分的时间和空间;确定生物生命周期自始至终的活性和确定生物的个性。除染色体DNA外,有极少量结构不同的DN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RNA 其中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由细胞核中的核仁合成,而mRNA tRNA 在蛋白质合成的不同阶段分别执行着不同功能。 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而形成的一条单链,主要功能是实现遗传信息在蛋白质上的表达,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桥梁 tRNA的功能是携带符合要求的氨基酸,以连接成肽链,再经过加工形成蛋白质 具体请参阅高中生物第二册,遗传部分RNA指 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 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的没有分支的长链。分子量比DNA小,但在大多数细胞中比DNA丰富。RNA主要有3类,即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移RNA(tRNA)。这3类RNA分子都是单链,但具有不同的分子量、结构和功能。 在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植物病毒总是含RNA。近些年在植物中陆续发现一些比病毒还小得多的浸染性致病因子,叫做类病毒。类病毒是不含蛋白质的闭环单链RNA分子,此外,真核细胞中还有两类RNA,即不均一核RNA(hnRNA)和小核RNA(snRNA)。hnRNA是mRNA的前体;snRNA参与hnRNA的剪接(一种加工过程)。自1965年酵母丙氨酸tRNA的碱基序列确定以后,RNA序列测定方法不断得到改进。目前除多种tRNA、5SrRNA、5.8SrRNA等较小的RNA外,尚有一些病毒RNA、mRNA及较大RNA的一级结构测定已完成,如噬菌体MS2RNA含3569个核苷酸。 1965年R.W.霍利等测定了第 1个核酸——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一级结构即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此后,RNA一级结构的测定有了迅速的发展。到1983年,不同来源和接受不同氨基酸的tRNA已经弄清楚一级结构的超过280种,5S RNA 175种,5.8S RNA也有几十种,以及许多16S rRNA、18S rRNA、23S rRNA和26S rRNA。在mRNA中,如哺乳类珠蛋白mRNA、鸡卵清蛋白mRNA和许多蛋白质激素和酶的mRNA等也弄清楚了。此外还测定了一些小分子RNA如sn RNA和病毒感染后产生的R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类病毒RNA也有5种已知其一级结构,都是环状单链。MJS2RNA、烟草花叶病毒 RNA、小儿麻痹症病毒RNA是已知结构中比较大的RNA。 除一级结构外,RNA分子中还有以氢键联接碱基(A对U;G对C)形成的二级结构。RNA的三级结构,其中研究得最清楚的是tRNA,1974年用X射线衍射研究酵母苯丙氨酸tRNA的晶体,已确定它的立体结构呈倒L形(见转移核糖核酸)。 RNA 一级结构的测定常利用一些具有碱基专一性的工具酶,将RNA降解成寡核苷酸,然后根据两种(或更多)不同工具酶交叉分解的结果,测出重叠部分,来决定RNA的一级结构。举例如下: AGUCGGUAG 牛胰核糖核酸酶 高峰淀粉酶核糖核酸酶T1 (RNase A) (RNase T1) AGU+C+GGU+AG AG+UCG+G+UAG 牛胰核糖核酸酶是一个内切核酸酶,专一地切在嘧啶核苷酸的3′-磷酸和其相邻核苷酸的5′-羟基之间,所以用它来分解上述AGUCGGUAG9核苷酸,得到AGU、C、GGU和AG4个产物。而核糖核酸酶 T1是一个专一地切在鸟苷酸的3′-磷酸和其相邻核苷酸的5′-羟基之间的内切核酸酶,它作用于上述9核苷酸,则得到AG、UCG、G和UAG4个产物。根据产物的性质,就可以排列出9核苷酸的一级结构。 除上述两种核糖核酸酶外,还有黑粉菌核糖核酸酶(RNase U2),专一地切在腺苷酸和鸟苷酸处,和高峰淀粉酶核糖核酸酶T1联合使用,可以测定腺苷酸在RNA中的位置。多头绒孢菌核糖核酸酶(RNase Phy)除了CpN以外的二核苷酸都能较快地水解,因此和牛胰核糖核酸酶合用可以区别Cp和Up在RNA中的位置。 生物功能和种类 20世纪40年代,人们从细胞化学和紫外光细胞光谱法观察到凡是 RNA含量丰富的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也较多,就推测R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关。RNA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的有 3类:转移核糖核酸(tRNA)、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

有谁知道DNA与RNA的分子组成及分子结构的异同

脱氧核糖核酸(英语:Deoxyribonucleic acid,缩写为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由三个分子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脱氧核苷酸是基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决定生物的多样性的就是脱氧核苷酸中四种碱基(腺嘌呤 (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的排列顺序不同。)残基按一定顺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的长链。大多数DNA含有两条这样的长链,也有的DNA为单链,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有的DNA为环形,有的DNA为线形。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残基按一定顺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的长链。大多数DNA含有两条这样的长链,也有的DNA为单链,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有的DNA为环形,有的DNA为线形。在某些类型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可在一定限度内取代胞嘧啶,其中小麦胚DNA的5-甲基胞嘧啶特别丰富,可达6摩尔%。在某些噬菌体中,5-羟甲基胞嘧啶取代了胞嘧啶。40年代后期,查加夫(E.Chargaff)发现不同物种DNA的碱基组成不同,但其中的腺嘌呤数等于其胸腺嘧啶数(A=T),鸟嘌呤数等于胞嘧啶数(G=C),因而嘌呤数之和等于嘧啶数之和。一般用几个层次描绘DNA的结构。一级结构  是指构成核酸的四种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线形多聚体,以及起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每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核酸的含氮碱基又可分为四类: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DNA的四种含氮碱基组成具有物种特异性。即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DNA的四种含氮碱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规律性,每一种生物体DNA中 A=T ,C=G 查哥夫(Chargaff)法则(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二级结构  是指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二级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B-DNA、C-DNA、D-DNA等;另一类是左手双螺旋,如Z-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如图)。也有的DNA为单链,一般见于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有   的DNA为环形,有的DNA为线形。在碱A与T之间可以形成两个氢键,G   与C之间可以形成三个氢键,使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形 成互补的双链,   由于组成碱基对的两个碱基的分布不在一个平面上,氢键使碱基对沿长   轴旋转一定角度,使碱基的形状像螺旋桨叶片的样子,整个DNA分子形   成双螺旋缠绕状。碱基对之间的距离是0.34nm,10个碱基对转一周,故   旋转一周(螺距)是3.4nm,这是β-DNA的结构,在生物体内自然生成的   DNA几乎都是以β-DNA结构存在。三级结构  是指DNA中单链与双链、双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三链或四链结构。如H-DNA或R-环等三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也称为超螺旋结构。DNA的超螺旋结构可分为正、负超螺旋两大类,并可互相转变。超螺旋是克服张力而形成的。当DNA双螺旋分子在溶液中以一定构象自由存在时,双螺旋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此为松弛态。如果使这种正常的DNA分子额外地多转几圈或少转几圈,就是双螺旋产生张力,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开放的,这种张力可通过链的转动而释放出来,DNA就恢复到正常的双螺旋状态。但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固定的,或者是环状分子,这种张力就不能通过链的旋转释放掉,只能使DNA分子本身发生扭曲,以此抵消张力,这就形成超螺旋,是双螺旋的螺旋。四级结构  核酸以反式作用存在(如核糖体、剪接体),这可看作是核酸的四级水平的结构。核糖核酸(缩写为RNA,即Ribonucleic Acid),存在于生物细胞以及部分病毒、类病毒中的遗传信息载体。由至少几十个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核糖核酸的构成物质,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构成。而四种核糖核酸(RNA)就是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尿嘧啶(U))来区别的。当然RNA也是由这四种核糖核苷酸构成的。)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核酸,因含核糖而得名,简称RNA。RNA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某些病毒和噬菌体内。R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密切的关系。在RNA病毒和噬菌体内,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RNA一般是单链线形分子;也有双链的如呼肠孤病毒RNA;环状单链的如类病毒RNA;1983年还发现了有支链的RNA分子。  1965年R.W.霍利等测定了第1个核酸──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一级结构即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此后,RNA一级结构的测定有了迅速的发展。到1983年,不同来源和接受不同氨基酸的tRNA已经弄清楚一级结构的超过280种,5SRNA175种,5.8SRNA也有几十种,以及许多16SrRNA、18SrRNA、23SrRNA和26SrRNA。在mRNA中,如哺乳类珠蛋白mRNA、鸡卵清蛋白mRNA和许多蛋白质激素和酶的mRNA等也弄清楚了。此外还测定了一些小分子RNA如snRNA和病毒感染后产生的R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类病毒RNA也有5种已知其一级结构,都是环状单链。MJS2RNA、烟草花叶病毒RNA、小儿麻痹症病毒RNA是已知结构中比较大的RNA。除一级结构外,RNA分子中还有以氢键联接碱基(A对U;G对C)形成的二级结构。RNA的三级结构,其中研究得最清楚的是tRNA,1974年用X射线衍射研究酵母苯丙氨酸tRNA的晶体,已确定它的立体结构呈倒L形(见转移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

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碱基顺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的长链。大多数DNA含有两条这样的长链,也有的DNA为单链,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DNA有环形DNA和链状DNA之分。在某些类型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可在一定限度内取代胞嘧啶,其中小麦胚DNA的5-甲基胞嘧啶特别丰富,可达6摩尔%。在某些噬菌体中,5-羟甲基胞嘧啶取代了胞嘧啶。40年代后期,查加夫(E.Chargaff)发现不同物种DNA的碱基组成不同,但其中的腺嘌呤数等于其胸腺嘧啶数(A=T),鸟嘌呤数等于胞嘧啶数(G=C),因而嘌呤数之和等于嘧啶数之和。一般用几个层次描绘DNA的结构。一级结构  是指构成核酸的四种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彼此连接起来的线形多聚体,以及起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一级结构每一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核酸的含氮碱基又可分为四类: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DNA的四种含氮碱基组成具有物种特异性。即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DNA的四种含氮碱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规律性,每一种生物体DNA中 A=T ,C=G 查哥夫(Chargaff)法则(即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二级结构  是指两条脱氧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二级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B-DNA、C-DNA、D-DNA等;另一类是左手双螺旋,如Z-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也有的DNA为单链,一般见于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有 的DNA为环形,有的DNA为线形。在碱A与T之间可以形成两个氢键,G 与C之间可以形成三个氢键,使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形 成互补的双链, 由于组成碱基对的两个碱基的分布不在一个平面上,氢键使碱基对沿长轴旋转一定角度,使碱基的形状像螺旋桨叶片的样子,整个DNA分子形 成双螺旋缠绕状。碱基对之间的距离是0.34nm,10个碱基对转一周,故 旋转一周(螺距)是3.4nm,这是β-DNA的结构,在生物体内自然生成的 DNA几乎都是以β-DNA结构存在。三级结构  是指DNA中单链与双链、双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三链或四链结构。如H-DNA或R-环等三级结构。DNA的三级结构是指DNA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 三级结构结构,也称为超螺旋结构。DNA的超螺旋结构可分为正、负超螺旋两大类,并可互相转变。超螺旋是克服张力而形成的。当DNA双螺旋分子在溶液中以一定构象自由存在时,双螺旋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此为松弛态。如果使这种正常的DNA分子额外地多转几圈或少转几圈,就是双螺旋产生张力,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开放的,这种张力可通过链的转动而释放出来,DNA就恢复到正常的双螺旋状态。但如果DNA分子两端是固定的,或者是环状分子,这种张力就不能通过链的旋转释放掉,只能使DNA分子本身发生扭曲,以此抵消张力,这就形成超螺旋,是双螺旋的螺旋。四级结构  核酸以反式作用存在(如核糖体、剪接体),这可看作是核酸的四级水平的结构。也是DNA存在的一种形式。DNA的拓扑结构是指在DNA双螺旋的基础上,进一步扭曲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结构是拓扑结构的主要形式,它可以分为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两类,在相应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变。结构特点  a. DNA是由核酸的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体。   b. 每一种核酸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根,DNA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   c. 核酸的含氮碱基又可分为五类:鸟嘌呤(Guanine)、胸腺嘧啶(Thymine)、腺嘌呤(Adenine)、胞嘧啶(Cytosine) 、尿嘧啶(Uracil)。   d. DNA的四种含氮碱基组成具有物种特异性。即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在同物种不同个体间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   e. DNA的四种含氮碱基比例具有奇特的规律性,每一种生物体DNA中 A=T C=G 加卡夫法则。    DNA的结构目前一般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四个阶段。

DNA分子结构中磷酸上下有两个键,一个是直的,一个有折点,哪个是磷酸二酯键,另一个键是什么

DNA分子结构中磷酸上下的两个键中,直的键那个由磷酸和3号碳(3ˊ羟基)结合称3"磷酸酯键 ,另一个有折点的键是磷酸和5号碳(5ˊ羟基)结合称为5"磷酸酯键,而这两个合在一起称为磷酸二酯键。注意:这里的磷酸二酯键是同一磷酸基团分别与两个核苷酸分子的羟基共价连接形成的两个磷酸酯键的组合。

氧气的分子结构

O2分子内的化学键通常是共价键。从实验上来说,顺磁共振光谱证明O有顺磁性,还证明O有两个未成对地电子。说明原来的以双键结合的氧分子结构式不符合实际。氧气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基态O2分子中并不存在双键,氧分子里形成了两个三电子键。氧的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是 ,在π轨道中有不成对的单电子,所以O2分子是所有双原子气体分子中唯一的一种具有偶数电子同时又显示顺磁性的物质。 两个氧原子进行sp轨道杂化,一个单电子填充进sp杂化轨道,成σ键,另一个单电子填充进p轨道,成π键。氧气是奇电子分子,具有顺磁性。 单线态氧和三线态氧普通氧气含有两个未配对的电子,等同于一个双游离基。两个未配对电子的自旋状态相同,自旋量子数之和S=1,2S+1=3,因而基态的氧分子自旋多重性为3,称为三线态氧。 在受激发下,氧气分子的两个未配对电子发生配对,自旋量子数的代数和S=0,2S+1=1,称为单线态氧。空气中的氧气绝大多数为三线态氧。紫外线的照射及一些有机分子对氧气的能量传递是形成单线态氧的主要原因。单线态氧的氧化能力高于三线态氧。单线态氧的分子类似烯烃分子,因而可以和双烯发生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从分子结构方面解释为什么嘧啶被称为生物碱

嘧啶(c4h4n2,1,3-二氮杂苯)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嘧啶由2个氮原子取代苯分子间位上的2个碳形成,是一种二嗪.和吡啶一样,嘧啶保留了芳香性.形成dna和rna的五种碱基中,有三种是嘧啶的衍生物:胞嘧啶(cytosine),胸腺嘧啶(thymine),尿嘧啶(uracil)其中胸腺嘧啶只能出现在脱氧核糖核酸中,尿嘧啶只能出现在核糖核酸中,而胞嘧啶两者均可.在碱基互补配对时,胸腺嘧啶或尿嘧啶(rna中)与腺嘌呤(dna中)以2个氢键结合,胞嘧啶与鸟嘌呤以3个氢键结合.一种碱性喊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其衍生物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等是核酸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碱(alkaloid)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凝结多糖的分子结构

凝结多糖完全。分子式为(C6H10O5)。,n通常为250以上,其分子量约44000~100000,无支链结构。它的一级结构(图1)是个长链。凝结多糖由于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与分子间氢键的结合可形成更为复杂的三级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凝结多糖具有β一三股螺旋结构。凝结多糖在加热成高强度胶时,是右手6叠3股螺旋体,能形成稳定的硬棒结构。凝结多糖不溶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但可溶解于碱液、蚁酸、二甲基亚砜,通常易溶于能破坏氢键的物质的水溶液中。其红外吸收光谱显示出β一键的特征,在波数890cm -1处有吸收峰。凝结多糖易于被刚果红和苯胺蓝染色而不被甲苯胺蓝和次甲基蓝染色,染色性稳定,其染色性与凝结多糖浓度和聚合度成比例。凝结多糖具有触变体性质,将其水悬浊液缓慢加热,其黏度在54℃附近急剧上升,62℃附近达到一定,在78℃前后再一次升高,且黏度随温度上升而升高。凝结多糖是一种不被人体消化、不产生热量的一种极其安全的多糖类添加剂,毒性实验经口投入10g/kg的凝结多糖未发现异常现象。

胶原的分子结构有何特点

..胶原蛋白的基本单位称原胶原蛋白,它是由大约1000个氨基酸基构成的α― 肽链所组成,其分子量约为30万。根据α―肽链结构与组成的不同,可将其 分为由两种不同的α肽链,即由两条α1(I)肽链和一条α2(I)肽链所组成 的I型胶原和由三条相同α肽链所组成的II、III、IV型胶原。它们均具有重复 的三重序列结构(甘氨酸―X―Y)n。X和Y可为不同氨基酸残基的三分之 一。现已阐明:α1(I)链具有1056个氨基酸残基,其中1014个组成连续的 三重体。非三股螺旋区部分,称之为末端肽,所以分子有16个N端残基和26个C端肽 构成三股螺旋的伸展部分。α2(I)肽链同样具有构成三重结构的1014个氨 基酸残基。原胶原分子中不含色氨酸残基,酪氨酸残基也抗原性很弱,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很少。

分子结构模拟计算 服务器选择

既然要买东西就要从需求出发:根据分子模拟(材料计算)求解过程计算特点,在选择硬件时首先要考虑在CPU主频和内存容量,MS软件支持主流CPU的多核并行计算,在一个架构里,频率越高,核数越多,计算速度越快;内存方面主要体现在计算的规模上,随着对自然世界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分析精度越来越高,计算量也越来越大,对内存的要求也在不断递增,内存越大,可求解体系越大,可求解精度越高;MS软件运算特点是将数据一次性放到内存进行密集计算,内存小了大体系根本无法初始化。由于求解运算过程中大量时间都在计算中,对显卡的要求自然不高,图卡主要是后期对数据的可视化有些需求;MS软件运算特点是将数据一次性放到内存,对硬盘外设的读写不是很频繁,传统上SATA接口也足够了,如果内存不够,虚拟内存很大的话,推荐SAS硬盘,当然将来SSD便宜下来,内存和虚拟内存的比例1:2,可以考虑采用SSD硬盘。硬件配置关系注意事情:1. 经过厂家推荐,目前12核不建议使用,8核Xeon架构效率更高2. CPU—内存关系, 1核---对应配置---4G~8G, 4核处理器对应内存16GB~32GB.3. 显卡要求不高,针对不同的计算规模,配置相应档次图卡,满足后期数据可视化需求。单独做计算节点的话,可选用支持显示输出的CPU就可以。4. 硬盘IO在计算过程中,影响不大,资金充足的话,视多种计算软件, SAS 6Gbps是目前相当不错的选择。1. 小规模计算配置方案 5000元定位:原子数不超过100个求解规模推荐:4核/16GB/500G SATA3 PC 2. 中大规模计算配置方案 2-5万元应用定位:原子数100~800个之间求解规模推荐:8核Xeon X5677(3.46G)/32GB/1TB SAS 服务器或 4核/16GB/500G SATA3 PC 4节点3. 超大规模计算方案 10- 20万元定位: 原子数800个以上求解规模推荐:8核Xeon X5677(3.46G)/32GB/1TB SAS 服务器 4节点另外,组集群还需8口千兆交换机、KVM切换器(或无线键鼠套装)、显示器一个

3D MAX怎么建模分子结构?

可以通过先建一个基本模型,然后通过阵列的命令,让分子模型的数量有规律的复制,再花点时间,慢工细活,分子结构总会建模成功的。

从分子结构方面解释为什么嘧啶被称为生物碱

嘧啶(C4H4N2,1,3-二氮杂苯)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嘧啶由2个氮原子取代苯分子间位上的2个碳形成,是一种二嗪。和吡啶一样,嘧啶保留了芳香性。形成DNA和RNA的五种碱基中,有三种是嘧啶的衍生物:胞嘧啶(Cytosine),胸腺嘧啶(Thymine),尿嘧啶(Uracil)其中胸腺嘧啶只能出现在脱氧核糖核酸中,尿嘧啶只能出现在核糖核酸中,而胞嘧啶两者均可。在碱基互补配对时,胸腺嘧啶或尿嘧啶(RNA中)与腺嘌呤(DNA中)以2个氢键结合,胞嘧啶与鸟嘌呤以3个氢键结合。一种碱性喊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其衍生物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等是核酸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碱(alkaloid)是存在于自然界(主要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于动物)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有似碱的性质,所以过去又称为赝碱。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者在分子结构上的关系是怎样的

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词常易被初学者混淆。核苷是碱基与核糖通过糖苷键连接成的糖苷(苷或称甙)化合物。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是组成核酸(DNA,RNA)的基本单元。正如由氨基酸(基本单元)组成蛋白质(生物大分子)一样道理。所以核酸也叫多聚核苷酸。核苷(nuClEosiDE)、核苷酸(nuClEotiDE)英文名称只有一个字母之差。扩展资料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转运核糖核酸,简称tRNA,起着携带和转移活化氨基酸的作用;信使核糖核酸,简称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核糖体的核糖核酸,简称rRNA,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此外,现在已知许多其他种类的功能RNA,如microRNA等。核酸类似物主要用于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