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生产现场是企业创造直接利润的核心所在。在现场,产品的质量、成本、交付的成果才能得以体现,因此,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重视现场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不好,就不会有好的客户,盈利就无从谈起!现场是是制造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基本场所,企业中90%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在现场得以展现。而除极少数设计问题外,几乎全部产品质量问题都可以在现场被避免、识别、暴露及解决。
保证产品品质稳定是每个管理者的重要责任。因此,掌握一些质量管理的工具或方法从而识别、分析及解决问题,并最终从根源上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对所有管理者都是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现场进行有效的品质是管理?如何及时暴露问题以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运用哪些改善工具提高提高生产效率以保证交付并降低成本?
本课程的设计结合了导师二十余年在日资、美资、德资等世界头部企业的从业经验,以及近百家国内企业的咨询经验,选择了一些重要的品质工具进行讲解,以谋求企业能够同通过底层逻辑的学习快速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课程收益】
Ø 了解一线管理者的角色
Ø 了解质量的基础知识
Ø 理解丰田生产模式中“自働化”的真正内涵
Ø 掌握现场品质管理的基本要求及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
Ø 掌握现场的常用指标
Ø 理解QC七工具并能够进行初步运用
Ø 了解现场与质量相关的部分关键资料及应用
Ø 了解现场常用的管理改善工具
【课程特色】
多年企业工程师从业经历、管理经历及创业经历使得老师能够从具体实施角度、宏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讲解课程,并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循序渐进,善于从底层逻辑讲解。
张老师的课程脱离了模块化的通用培训或咨询逻辑,能够帮助学员快速识别、分析问题,并能结合企业当前阶段的实际资源及发展阶段制定“落地”的对策。
【课程时间】
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
工程师、企业各部门基层、中层管理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正确认知一线管理者的角色
1. 管理与团队
Ø 管理的定义
Ø 管理的核心
Ø 团队的定义
Ø 团队的特征
2. 从管理的角度定义一线管理者的角色
Ø 执行者
Ø 计划者
Ø 组织者
Ø 领导者
Ø 协调者
Ø 控制者
3. 对团队有益的角色
第二单元:现场管理基础知识
1. 质量的定义及质量波动
Ø 质量的定义及发展阶段
Ø 产品的质量波动
2. 丰田生产系统
3. 数据
Ø 数据的分类
Ø 数据的特性
Ø 可视化的数据
4. 现场关键数据指标
Ø 人力生产效率
Ø 设备综合效率
Ø 良品率(PFY,FTY与RTY)
Ø 订单准时完成率
5. 为什么要实施“产改”
Ø “产改”的含义及目的
Ø “产改”的内容和措施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及丰田公司解决问题的步骤
1. 现场品质管理的基本要求
Ø 三不原则
Ø 三现主义
2. 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
Ø 5W法
Ø 5W2H法
Ø PDCA循环
3. 丰田公司解决问题的步骤
第四单元 QC七工具
1. 检查表法
Ø 定义及目的
Ø 检查表的制作方法与要点
Ø 检查表实例
2. 因果图法
Ø 定义及目的
Ø 因果图类型
Ø 因果图的作成步骤
Ø 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Ø 因果图案例
3. 相关图法
Ø 定义及目的
Ø 相关图法的制作方法
Ø 相关图法的注意事项
Ø 相关图法案例
4. 层别法
Ø 定义及目的
Ø 分层原则及方法
Ø 层别法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
Ø 层别法的应用实例
5. 帕累托图法
Ø 定义及目的
Ø 应用范围
Ø 帕累托图制作步骤
Ø 帕累托图实例
6. 直方图法
Ø 定义及目的
Ø 直方图案例步骤
Ø 直方图制作的注意事项
Ø 直方图常见形态与案例
7. 控制图法
Ø 定义及目的
Ø 变异原因与分类
Ø 控制图法制作步骤
Ø 控制图法案例
8. QC七工具应用口诀
第五单元 现场常见关键质量资料(部分)
1. 识别质量风险的部分常见关键资料
Ø 初始过程流程图
Ø 潜在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
Ø 产品/过程特殊特性
2. 现场常用质量控制资料
Ø 控制计划
Ø 作业/检查标准
3. 质量持续改进形式
第六单元 现场常用的管理改善工具概述
1. 标准作业
Ø 标准作业的产生背景、定义与目的
Ø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2. 线平衡
Ø 线平衡的定义
Ø 线平衡案例
3. 快速换型(SMED)
Ø 基本知识
Ø 快速转换的实施
4. 全员生产维护(TPM)
Ø TPM基础知识
Ø 自主保养的七个阶段
5. 5S管理与目视化管理
Ø 5S简述
Ø 目视化管理
6. 合理化建议
7. 准时化生产
Ø 准时化生产的基础
Ø 如何制定计划
第七单元 总结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