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DNA图谱 / 问答 / 标签

什么是生物圈2号

| 下一篇文章 | 本期目录美国生物圈2号及其研究 郭双生/孙金镖 图1〓生物圈2号的外观图 表1〓〖WB〗圈内各个组成部分及结构参数一览表 区域 面积(m2) 体积(m3) 土壤(m3) 水分(m3) 大气(m3) 集约农业区 2000 38000 2720 60 35220 居住区 1000 11000 2 1 10997 热带雨林 2000 35000 6000 100 28900 热带草原/海洋/沼泽 2500 49000 4000 3400 41600 沙漠 1400 22000 4000 400 17600 “西肺” 1800 15000 0 0 15000 “南肺” 1800 15750 0 750 15000 注:上述两“肺”的体积仅为其完全膨胀的50% 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生物圈2号是一座微型人工 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 约翰·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 5亿美元。1991年9月26日4男4女共8名科研人员首次进驻生物圈2号,1993年6月26日走出 ,停留共计21个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均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来自英国、墨 西哥、尼泊尔、南斯拉夫和美国等5国的4男3女共7位实验人员在对首批结果进行评 估并改进技术后,于1994年3月6日二次进驻,工作10个月后于1995年1月走出。他们在这期间 对大气、水和废物循环利用及食物生产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科学研究。 生物圈2号是世界上最大的闭式人工生态系统。它使人类首次能够在整体水平上研 究生态学,从而开辟了了解目前地球生物圈全球范围生态变化过程的新途径。更为重要的是, 它将作为首例永久性生物再生式生保系统的地面模拟装置而有可能应用于人类未来的地外星 球定居和宇宙载人探险。一、概况占地128公顷的生物圈2号的地上部分为涂有粉剂的立体钢架构型,配有双层玻璃 窗板;地面部分为焊接不锈钢板,并用钢垫密封。总体积约为180000m3。其内部主要由7种 生态群落区和两个大气扩张室(也称作“肺”)组成。此外,还设有能量中心和冷却塔等设施 。其外观及有关结构参数如表1和图1所示。为了减轻立体结构的负荷,生物圈2号的内部压力略高于周围大气压。众所周知,温 度改变必然导致压力变化,而这种伸缩中的压力变化足以破坏玻璃窗板(计算值极易超过kPa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没有像通常那样采取抵抗压力的措施,而是为该圈装配了两个称为“ 肺”的体积可变室,以使大气在恒压下胀缩。两“肺”就如同巨大活塞通过密封膜连接在气 缸上一样,上下垂直运动距离约达15m。活塞重量产生相对于周围大气压力的内部正压。正压 具有两大优点:不论什么地方有泄漏,内部大气就会向外扩散从而保证排除外界污染;活塞的 持续下滑则表明某处出现泄漏。两“肺”的体积占到该圈密闭体积的30%。除上述设施外,其内部还包括分析、医疗、兽医、监控、维修、锻炼、影视等室,分布在不同 部位。与地球生物圈类同,生物圈2号在物质上闭环,通过工程手段禁止它与外界大气和地 下 土壤进行物质变换。在能量上开环,允许太阳光通过玻璃结构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引入 电能供技术系统操作运转。在信息上也同样开环,通过计算机系统、电话、摄像、电视与外 界进 行数据信息交换,并通过电视可以与外界工作人员及亲属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还可放映电影和 收看商业电视节目。电能及热控能源从外界通过气密装置输送进来,当进行能量转移时,不允 许内外流体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换或混合。表2〓圈内大气温度、压力及重量范围 生物群落 温度(°C) 最高 最低 大气成分 压力(kPa) 百分比(%) 总重量(kg) 热带雨林 35 13 O2 1810 2051 31800 热带草原/ 38 13 N2 6751 7651 103775 海洋/沼泽 CO2 003 003 67 沙漠 43 2 H2O 178 202 1761 集约农业区 30 13 Ar 081 092 1782 居住区 35 15 总量 8824 10000 139185 生物圈2号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它是从位 于居住区的指挥室辐射出的微处理机网络系统。这一内部“神经系统”通过信息通路与外界 附近的“飞行控制”楼内的计算中心相联通。该楼作为分析中心而成为生物圈1号 和2号间获取分析数据及通讯的主要窗口。居住区内的指挥室通过遍布圈内的5000 多个传感器(每15分钟记录一次并读入无限增长数据库)能够有效地控制所有主要的操作参数 ,如温度、湿度、光强、水流量、pH值、CO2浓度、土壤湿度、仪器运作状态等,并能进行 数据传感器及所有报警装置的状态显示。每件装置均有手动控制开关以防“神经系统”任何 部位的失灵。尽管整个圈内为热带气候,但由于不同生物群落的冷暖要求不同,因此,各自又有相对独立的 温度。由于生物圈2号位于海拔1200m的沙漠上,其外围大气压不是标准压力1013 kPa,而仅约为882kPa,因此,其内压只能略高,即为8824kPa。详细情况见表2。利用机械 系统模拟地球自然环境,例如制造海洋波浪、潮汐、溪流、瀑布以及按照季节要求控制风、 雨、湿度等,并控制盐分梯度及营养循环速度和进行海水淡化。二、生态群落生物圈2号有5个野生生物群落(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沼泽、沙漠)和两个 人工生物群落(集约农业区和居住区)。它们以地球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间的生态系统为样板 ,分别由美英生物和生态学家设计而成。圈内共有约4000个物种,其中动物(包括浮游、软体、节肢、昆虫、鱼类、两栖、爬行、鸟类 、哺乳等)、植物(包括浮游、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等)约3000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粘 菌、真菌、微藻等)约1000种,它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非洲、南美、北美等地。该系统既有高大的树木(如红树),也有矮小的灌木草丛植物,错落有致、憩静秀美。各个野生 生物群落中的生境并不一致,它们分别有4、6、4、4、6种生境,如海洋有海滩、浅咸水湖、 珊瑚礁和海水等4种类型。生物群落间均有相对独立的生态区将它们互相隔开,例如,热带草 原和沙漠间有一簇灌木丛而相对隔离。为了保护各个群落不受环境胁迫,在其周围种植了耐 性强的植物,例如,热带雨林的三周围是浓密的姜科植物,从而保护内部树种免遭侧面强光照 射,而与海洋的界面间种有竹子来抵御盐分渗入。为了尽量贴近自然环境,该圈中的土壤、草皮、海水、淡水均取自外界的不同地理区间,通过 一定的人工处理再利用。例如,实验用的海水是将运进来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适当比例配制而 成的。生物圈2号中选择植物的标准主要考虑动物消费者的生命保障、分类多样性、物理 参数、植物的可利用程度和美学价值。为了适应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过程,植物种类开始时比 系统能支撑的要多一些,这样可以补偿物种的遗失或灭绝,并最终促进系统的持续稳定。三、研究范围与主要结果首批8名科学家在21个月的密闭人工生态环境中按照各自的研究范围进行了广泛、细致、深 入的观察、记录、分析,研究项目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土壤、水、海洋、“全球”生物量、 农 业、遗传、生理、营养、医学、心理以及技术和工程学等内容。本文仅就几个较为重要的研 究结果概括如下:1大气动力学与大气泄漏在微小的闭式生态系统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速率显著加大,这是由于它缺乏地球生物圈所具 有的巨大贮存作用以及有机体与无机物的比率大大增加的缘故。即使在生物圈2号 这样大的装置中,大气CO2的平均滞留时间仅为1~4天,而地球生物圈中则约为3年。生物圈2号中浓度为1500ppm的大气CO2(约为地球大气CO2浓度的4倍),约相 当于100kg的碳,这一数量与圈内的生物量和土壤中的有机碳相比大大降低,分别为100∶1 和5000∶1,而地球中的相应比例分别为1∶1和2∶1。生物圈2号中CO2的波动范围为700~800ppm/d,一般为500~600ppm/ d,有时会更低,这与季节、昼夜循环和天气变化导致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动态消长有直 接关系。当光强(光合成光通量,PPF)达到一年的最低值时(168mol·m-2d- 1),CO2的平均浓度为2466ppm;相反,当PPF达到最高值时(537mol·m-2d -1),CO2浓度则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1060ppm。为了缓冲这一系统在第一年冬季低光照时的高CO2浓度水平,利用一套CO2循环系统首 先将它通过化学反应形成CaCO3,如需要时把后者加热到950°C便可释放CO2进入大气 。4个月间[DK10]约有53880mol(相当于9450ppm)的CO2通过定期使用这一物化系统以 CaCO3的 形式沉积下来。这一沉淀可以间接说明约1%大气O2的下降(通过有机碳氧化和随后的CaCO 3分离)。相反,1991年12月用来补偿大气泄漏的10%外部大气的加入影响较小,CO2浓度 暂时下降了200ppm,即为每天正常变化的1/3。CO2的浓度升高可导致海水酸度增加。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在海水中分期加入碳酸钠和 碳酸氢钠,这样可以保持pH值在77以上。表3, 生物圈2号一年内总的农业生产量(kg) 蔬菜 菜豆8 甜菜叶273 甜菜根308 胡椒13 胡萝卜88 辣椒63 甘蓝83 黄瓜17 茄子155 羽衣甘蓝11 生菜90 洋葱107 Bok choy12 雪豆1 南瓜籽8 西葫芦287 Swiss Chard58 甘薯叶64 番茄288 冬瓜261 粮食 水稻196 高粱131 小麦113 淀粉类蔬菜 白薯198 甘薯1335 Malanga84 薯蓣20 高脂肪豆类 花生24 大豆14 低脂肪豆类 蚕豆63 豌豆15 水果 苹果1 香蕉1024 无花果39 番石榴41 金柑4 柠檬10 酸橙4 柑桔6 番木瓜639 动物产品 山羊奶407 山羊肉8 猪肉35 鱼10 蛋6 鸡肉8 总计6630 氧气动力学令人困惑不解。1991年9月到1992年6月间,生物圈2号中氧浓度从205 1%下降到1695%,到1993年1月中旬时则为145%。基于医学忠告,1992年6月后的几个星期 在圈内 不断输入纯氧,使其浓度回到19%。O2浓度下降主要发生在密闭后的前4个月,此时为18%,1 9 92年4月以后,O2浓度则以每月025%的线性水平下降。O2浓度下降的真正原因并不十 分清楚,利用几种方法的氧气动力学研究仍在进行,包括研究圈内氧同位素的分布。生物圈2号气密性非常高。根据泄漏率和压力间的关系推知,年泄漏率为6%,而根 据标记微量气体(SF6)逐渐稀释的测量结果证明,年泄漏率不超过10%。在最初的4个月中(19 91年9~12月),大气泄漏约10%,相应的外界气体于1991年末一次性注入。其它闭 式人工生态系统(如肯尼迪航天中心制造的生物量生产舱)每天的泄漏率就在1%~10%之间 。2食物生产与废物处理生物圈2号中的农业系统必须满足3个主要要求,即无污染、集约型和可持续性。空 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和其农业区的主要顾问亚利桑那大学环境研究实验室,起初试验水培 和气培的种植技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得不转向以土壤为基础的农艺技术。原因之一就 是 水 培必须依赖于化学营养液的输入,而这在空间是难以解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如果没有能力 做 堆肥或利用植物/微生物系统进行废水再生,那么促使动物和人的废物及作物不可食生物量部 分等循环利用的相关问题就更难以解决。此外,堆肥或沼泽废水处理系统较湿氧化或焚化等 物理系统更省能。集约农业区共有50种150个品种,每轮种植约30种,主要有粮食、蔬菜、水果,此外还有饲养动 物和鱼(稻田中养殖),动物饲料包括苜蓿、象草、水风信子及各种农作物(利用其不可食生物 量),见表3和图2。 图2〓生物圈2号集约农业区的部分作 物生长情况密闭后建立的农业系统平均提供8人80%的营养需要,包括谷物、豆类和蔬菜,但密闭后的前几 个月需食用密闭前种植的食物(其余20%的营养需要)。由于圈内缺乏紫外线辐射,因此,必须 补充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肉类很少,蛋每人每周平均一个。前10个月的平均食物 热量卡值限制在2000Cal/d(1Cal合418J),后来增加到2200Cal/d。食用前,食物均进行了称 重和记录。农业区内不使用杀虫剂,而是利用有益昆虫和喷雾器(如肥皂水和硫磺、芽孢杆菌)来控制病 虫害的发生。废物循环是把动物废物和植物不可食生物量做成堆肥,并利用水生植物咸水湖 系统进行“进驻人员”废水处理。利用“土壤床反应堆”降低微量气体的积累。使用大气水 分冷凝系统提供饮用水。3物种种群的动态变化野生区域内的植物生长旺盛,前9个月生物量就增加了60%~75%。在热带雨林,树冠庞大茂 密,相连成荫,因而抑制了小型植物,尤其是肉质植物的生长。沙漠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 迅速,这也证明干旱条件下沙土有利于多年生草本的生长。野生种数量起初有所下降,其中植物不到10%,陆地动物和昆虫不到30%,海洋种约为10%~2 0%。当食物网更为一体化且株冠成熟后,物种遗失的数量则减慢,且许多动植物在此时期 均有不同程度的繁殖。自从建立了生态系统后,人就作为主要捕食者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发 生并保持生物多样性。如果没有人的直接干预,在生物圈2号的初期运转期间,生物 多样性必然会下降。 4生理、营养及医学试验生物圈2号中生产的食物基本上能满足“每日推荐饮食配额”(RDA)的需要,但没有 什么剩余。进驻人员自从密闭后体重减轻了约10%~20%,这是对新环境初时不适应的 结果。1992年4月后,体重不再下降,有人甚至还胖了一些。这种低脂肪、低热量、富营养的 食物可以显著降低胆固醇(从平均值约195降到125)、血压、白细胞数量和血糖含量。以前对 小鼠的试验也有类似结果,并证实因此而可以延缓衰老、增加寿命。上述下降后的氧浓度相当于海拔2900m处的O2分压,通过不断监测红细胞数量、形态及其 生 理生化指标和呼吸率等则可获知低O2浓度对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一旦O2浓度继续下 降时,可望能适应相当于海拔4600m处的O2分压。此外,在圈内的人和动物间,没有发生传 染性疾病。四、结束语大量证据表明,火星土壤和月球表土经过一定的生物和化学技术处理后可以用作潜在的植物 栽培基质,这样就使得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在空间居住地的应用比需要地球资源的装置 要经济得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中很少有以土壤为基础的技术实 验 。生物圈2号是第一个建成并运作的以土壤为基础的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因 此,有关其操作性能的数据对应用于空间的类似系统是非常有用的。生物圈2号无论从规模、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均堪称人 类科学史上的一大杰作,受到国际上的普遍关注与赞赏。但近来也遭到某些公众的严厉批评 。引起公众非议主要是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1)商业投资造成游人络驿不绝,给人一种缺 少科学严肃性的印象;(2)遇到严重的阴雨天气和病虫害,造成欠收,开始时曾出现大气泄漏;(3)人们对他们的科学试验活动了解不多;(4)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5)行政管理不善,导致可以做的而没有去做。生物圈2号与其100年的设计寿命相比,现仅处于摇篮时代,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 异议均在情理之中。只要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一定能够取得丰 硕成果。向宇宙进发可以看作是人类要生存下去不可避免的问题。欲在那里建立居 民区,必 须开发生态生命保障系统,创造一个舒适的小地球样环境,从而为未来的太空人提供品种多 样、营养丰富的食品以及氧气和水,并将CO2、废水和废物等再生为有效资源而重复利用 。生物圈2号恰恰能够教给人们这一本领。此外,通过了解其中:(1)生态系统逐渐 成熟的结果;(2)处于各种胁迫环境中的部件的稳定性;(3)遗传种群的连续性;(4)生物地球化 学的循环作用,可望为每况愈下的地球生态系统找到出路。 --------------------------------------------------------------------------------| 前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本期目录 --------------------------------------------------------------------------------版权所有,1996。5航天信息研究所

上网查找生物圈二号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当初美国为了验证地球是否为唯一的可以生存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占地1.28公顷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生物圈2号有5个野生生物群落(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沼泽、沙漠)和两个人工生物群落(集约农业区和居住区)。它们以地球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间的生态系统为样板,分别由美英生物和生态学家设计而成。约4000个物种 圈内共有约4000个物种,其中动物(包括:软体、节肢、昆虫、鱼类、两栖、爬行、鸟类 、哺乳等)、植物(包括浮游、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等)约3000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粘菌、真菌、微藻等)约1000种,它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非洲、南美、北美等地。各个野生生物群落中的生境并不一致 该系统内既有高大的树木(如红树),也有矮小的灌木草丛植物,错落有致、憩静秀美。各个野生生物群落中的生境并不一致,它们分别有4、6、4、4、6种生境,如海洋有海滩、浅咸水湖、 珊瑚礁和海水等4种类型。生物群落间均有相对独立的生态区将它们互相隔开,例如,热带草原和沙漠间有一簇灌木丛而相对隔离。为了保护各个群落不受环境胁迫,在其周围种植了耐性强的植物,例如,热带雨林的三周围是浓密的姜科植物,从而保护内部树种免遭侧面强光照 射,而与海洋的界面间种有竹子来抵御盐分渗入。 为了尽量贴近自然环境,该圈中的土壤、草皮、海水、淡水均取自外界的不同地理区间,通过 一定的人工处理再利用。例如,实验用的海水是将运进来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 生物圈2号中选择植物的标准主要考虑动物消费者的生命保障、分类多样性、物理 参数、植物的可利用程度和美学价值。为了适应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过程,植物种类开始时比 系统能支撑的要多一些,这样可以补偿物种的遗失或灭绝,并最终促进系统的持续稳定。有关其操作性能的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大量证据表明,火星土壤和月球表土经过一定的生物和化学技术处理后可以用作潜在的植物栽培基质,这样就使得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在空间居住地的应用比需要地球资源的装置要经济得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中很少有以土壤为基础的技术实验。生物圈2号是第一个建成并运作的以土壤为基础的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因此,有关其操作性能的数据对应用于空间的类似系统是非常有用的。堪称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杰作 生物圈2号无论从规模、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均堪称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杰作,受到国际上的普遍关注与赞赏。但近来也遭到某些公众的严厉批评 。 引起公众非议主要是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1)商业投资造成游人络驿不绝,给人一种缺少科学严肃性的印象;(2)遇到严重的阴雨天气和病虫害,造成欠收,开始时曾出现大气泄漏;(3)人们对他们的科学试验活动了解不多;(4)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5)行政管理不善,导致可以做的而没有去做。 虽然生物圈2号计划实验目标并未达成,但是这也给人类上了很好的一课:大自然并非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复杂巨大的系统关联中,可能每一缕轻风都是于生命所不可或缺的;人不是万能的,人类要依赖地球存活;人类要懂得顺其自然,要珍惜大自然的一切;才能与地球万物持续发展。编辑本段生物圈II号失败原因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 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科学家对此做出了总结:除了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水循环失调等原因以外,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也是重要的原因。 原来,设计者虽然在“生物圈II号”内模拟了多种生态系统,但引进的生物却主要是生产者,动物、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开花不结果了。由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了,植物很少被动物取食,加之缺少细菌和真菌的分解,导致枯枝落叶大量堆积,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环境资源与人的比例严重偏小 恐怕还有比例不对的原因,在真的生物圈中平均每人所对应的大气,水,植物等是那么的广阔,而二号呢?环境资源与人的比例严重偏小,就那点大气,水,植物等,哪怕就是生活一个人也已严重不够了,更何况是几个人. 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结果而非原因,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因为植物相对太少了,不足以将人和植物自身产生的那么多二氧化碳转化并释放氧气.氧气的消耗速度高于产生速度,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高于消耗. “生物圈”人们的梦想家园 多年来,人类梦寐以求地憧憬着冲出地球,向宇宙进军。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这种愿望里似乎又加进了欲逃离的色彩,人们上下求索,加快了寻找“诺亚方舟”的步伐。也许“生物圈2号”的失败有技术上的失误或设备上的欠缺,也许人们今后还会向“生物圈3号”、“生物圈4号”挑战。然而从“生物圈2号”失败的深层反映出来的信息远比其本身更冷酷无情。它向人们证明:大像无形,大青息声。地球环境是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风风雨雨后形成的,对这种异常可靠的结构,人们渴望窥其脉络,望其项背,但却决不是简单的人工模仿再造能够完成的。 “生物圈2号”的失败告诫我们: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园,逃离和束手待毙都是与事无补的。地球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善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后期的时候,科学家们只能吃种子度日)

生物圈二号实验最终目的是什么

多年来,人类梦寐以求地憧憬着冲出地球,向宇宙进军。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这种愿望里似乎又加进了欲逃离的色彩,人们上下求索,加快了寻找“诺亚方舟”的步伐。也许“生物圈2号”的失败有技术上的失误或设备上的欠缺,也许人们今后还会向“生物圈3号”、“生物圈4号”挑战。然而从“生物圈2号”失败的深层反映出来的信息远比其本身更冷酷无情。它向人们证明:大像无形,大青息声。地球环境是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风风雨雨后形成的,对这种异常可靠的结构,人们渴望窥其脉络,望其项背,但却决不是简单的人工模仿再造能够完成的。“生物圈2号”的失败告诫我们: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园,逃离和束手待毙都是与事无补的。地球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善待和保护它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生物圈2号的原因 简单概括1句话

虽然生物圈2号计划实验目标并未达成,但是这也给人类上了很好的一课:大自然并非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复杂巨大的系统关联中,可能每一缕轻风都是于生命所不可或缺的;人不是万能的,人类要依赖地球存活;人类要懂得顺应自然,要珍爱大自然的一切;才能与地球万物持续发展。

为什么生物圈2号失败了?

在1991至1993年的实验中,由于研究人员发现:生物圈2号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大气组成比例,无法自行达到平衡;生物圈2号内的水泥建筑物影响到正常的碳循环;多数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或生殖,其灭绝的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经广泛讨论,确认“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未达到原先设计者的预定目标。氧气未能顺利循环是导致生物圈二号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致使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此外生物圈二号中降雨失控、多数动物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等也是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

生物圈二号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

1991年,位于美国亚利桑拿州,不过这次实验以失败告终。94年的时候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也失败了~96年由哥伦比亚大学接管,现在貌似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了~

生物圈二号的实验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为什么?这个实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失败了.正如第一个生物圈实验室一样,并不能维持它的平衡,在其中生活的生物之间并不能形成很好的生物链,各项能量消耗不能够及时得到补充,由于物种的不完整从而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从中的启示就是目前人类必须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起来,人类还无法建造一个脱离地球而存活的空间,因而只有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生物圈二号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1986年,美国人巴斯为了扩展人类新的生存空间,出资2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区动工兴建了世界瞩目的“生物圈2号”。1991年9月26日,来自世界各地的8位志愿者参与了生物圈2号的实验计划。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1993年6月26日走出 ,停留共计21个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均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来自英国、墨西哥、尼泊尔、南斯拉夫和美国等5国的4男3女共7位实验人员在对首批结果进行评估并改进技术后,于1994年3月6日二次进驻,工作10个月后于1995年1月走出。

生物圈2号失败的主要原因

氧气未能顺利循环是导致生物圈二号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致使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此外生物圈二号中降雨失控、多数动物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等也是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 造多少都不会成功.

1、 为什么称为“生物圈二号”?

1.如果生物圈遭到严重破坏最终灭亡的是人类自己。所以我们要爱护地球 .2.最佳答案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科学家对此做出了总结:除了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水循环失调等原因以外,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也是重要的原因。 原来,设计者虽然在“生物圈II号”内模拟了多种生态系统,但引进的生物却主要是生产者,动物、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开花不结果了。由于动物的种类和适量减少了,植物很少被动物取食,加之缺少细菌和真菌的分解,导致枯枝落叶大量堆积,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恐怕还有比例不对的原因,在真的生物圈中平均每人所对应的大气,水,植物等是那么的广阔,而二号呢?环境资源与人的比例严重偏小,就那点大气,水,植物等,哪怕就是生活一个人也已严重不够了,更何况是几个人. 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结果而非原因,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因为植物相对太少了,不足以将人和植物自身产生的那么多二氧化碳转化并释放氧气.氧气的消耗速度高于产生速度,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高于消耗. 3.生物圈2号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4.是为了试验人能否摆脱原来的生物圈,在这个封闭的模拟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存。

生物圈二号失败原因

生物圈2号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为了与生物圈1号(地球本身)区分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艾伦发起,是爱德华·P·巴斯及其他人员主持建造的人造封闭生态系统。 失败原因 氧气未能顺利循环是导致生物圈二号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致使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 此外生物圈二号中降雨失控、多数动物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还有黑蚂蚁爬满建筑物等也是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 生物圈二号得到的操作性数据 大量证据表明,火星土壤和月球表土经过一定的生物和化学技术处理后可以用作潜在的植物栽培基质,这样就使得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在空间居住地的应用比需要地球资源的装置要经济得多。 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中很少有以土壤为基础的技术实验。生物圈2号是第一个建成并运作的以土壤为基础的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因此,有关其操作性能的数据对应用于空间的类似系统是非常有用的。

生物圈2号为什么会失败

1、氧气未能顺利循环是导致生物圈二号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致使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 2、生物圈二号中降雨失控、多数动物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等也是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

美国为什么要启动生物圈二号???

蓄积能量.著名的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是用来检验人类能否在火星上生存的。从实验伊始 到现在,已持续10年时间,中间经历了多次失败。这从侧面反映出,地球仍是已 知的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保护环境是何等重要。 如果对此次实验的历程进行反省,就会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圆屋居 大不易…….10年以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索诺兰沙漠博物馆建成了一 座圆顶的透明建筑,4对男女科研人员来到里面准备呆上两年时间。在这里,他们 在他们进入圆顶屋以前的4年中,有关人员已在圆顶屋内布置好了雨林、沙漠、草 原、海洋、农田,另一个微型的世界造就成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许多科学家在这 一地区为这个实验项目提供着技术支持。 科研人员刚刚进入到圆顶屋时很兴奋,他们自称是“生物驾驶员”。但很快他们 就发现情况不妙。从1991年9月开始,圆顶屋内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氧气含 量下降如此之快以至于科研人员的健康受到严重挑战,他们不得不要求打开“屋 顶”以便从“地球”获得氧气补给。 为期两年的实验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技术故障、“生物驾驶员”之间的激烈争吵之 后终告失败。许多人将失败原因归咎于“生物驾驶员”以及本次实验的赞助商亿 万富翁埃德沃德·巴斯缺乏基本的科技知识。 物种平衡的重要性……….圆顶屋内本来是有适宜数量的蚂蚁和蜜蜂的。但一段时 间以后,蚂蚁数目疯长,成了一害。而蜜蜂却全部死亡,“生物驾驶员”只好人 工对植物花卉授粉。这使人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平衡对地球是多么重要。 再来一次………此次失败的实验项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从事此项实验 的科研机构的威信大受影响。1994年3月,7名“生物驾驶员”再次进入圆顶屋进 行第二次实验,这种努力在1年半之后再次以失败告终。圆顶屋还有用吗?公众 再一次表示了疑虑。 实验要发展,必须搞“三产”?…….1996年,实验项目换了新负责人―――查勒 斯·巴里·奥斯蒙德,同时,哥伦比亚大学加强了对试验的研究力度。实验的内 容有所扩大,从2000个开始,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分分秒秒地记录叶片的生长情况, 以得到图片合成影像以便确定植物和生长过程。实验还增加了学生实验内容。 实验还要进行10年(巴斯曾要求进行100年)以便有充足时间观察圆顶屋内的野生 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目前,圆顶屋已经成为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一道风景线,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数超 过18万人。游客交上13美元,就可以到圆顶屋外的各种设施上走一遭。如果再添 上10美元,还可以进入圆顶屋呢。生物圈二号是教训 媒体列举四大愚蠢事件 人类文明尽管只有五千年的历史,却已完整地覆盖了庞大的地球,今天,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工农业合作留下的痕迹。应该说,这些智慧成果大多数改善了社会福利,使人作为物种变得空前强大、幸福,但是,其中有些“成果”实际属于对自然环境的自作聪明之举。 《青年参考》发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苏扬的文章:人类搬砖砸脚的几件事。文章认为,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自作聪明地改造自然,终于短时间即酿成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文章列举了以下四件“搬砖砸脚”的事。 文章指出:人类应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不满300万岁的人类想对45亿高龄的地球指手划脚当家作主,为时尚早。人类要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种种自作聪明,否则,人们很可能不会再有下一个五千年文明。 农业的自作聪明:黑白双风暴 从农业文明开始,人类就大力拓荒垦植以增加粮食产出。但回顾历史,一个现象显而易见:文明越发达,衰亡越彻底。从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到黄河流域,在人类大规模无节制的开发下,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文明被迫沦落他乡。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终于短时间即酿成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这种灾害中影响最大的是在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发生的“黑白双风暴”。 19世纪,美国鼓励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认为这是既发展西部又解决饭碗的聪明之举。1860—1890年,90万平方公里处女地被开垦。孰料过度垦牧造成大面积沙化,20世纪30年代,沙尘暴渐成气候,1932年爆发14次,1933年达38次,1934年春季终于发展成灾害性的沙尘暴,扫荡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国小麦减产1/3。1935年,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降临了,裹挟着大量新耕地表层黑土的西风“长成”了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约3公里的“黑龙”,3天中横扫了美国2/3的地区,把3亿吨肥沃表土送进了大西洋。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道路被毁,小溪河流干涸,16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当年美国农业损失惨重,粮食减产一半以上。事后美国不得不专门制定“农业复兴计划”,推行免耕法,建立了国民资源保卫队,实施世界四大造林工程之一——“罗斯福生态工程”,沿西经100度线种植了一条宽100英里、纵贯美国的防护林带,恢复了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才避免了黑风暴的继续肆虐。 可是,前苏联并没有接受美国的教训,从1954年开始,为“让荒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10年之内开垦了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苏联粮食年产量增加了2/3。但植被和表土结构被破坏的结果是1960年3月和4月两次出现的大面积黑风暴,仅哈萨克新垦区农田就被毁了20万平方公里,新垦区农耕系统几乎瘫痪,连邻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尘雾迷漫。比黑风暴波及更广、持续更长且已覆水难收的,是同时发生并绵延至今的白风暴。前苏联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修建卡拉库姆运河,每年可从亚洲第三大湖、咸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调水灌溉10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和草场。这种“创造性地再造自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阿姆河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急剧下降,30年间湖岸线后退了10至20公里,咸海湖底盐碱裸露,周围地区沙化严重,“白风暴”(含盐尘的风暴)接踵而至,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荒漠化,白风暴还永久性地毁灭了60%的新垦区,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像“黑白双风暴”这样环境报复人类的事件说明,自然只有请出灾害作为代言人,人们才会相信自然的威严。 大型工程的自作聪明:给人添堵 人类文明的进步更多还是体现在大型工程上,因此在工程上的自作聪明影响就更大。如同有人搬起石头搞建设,这块石头放不好就会砸在自己脚上,当代最有争议的水坝工程——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设就是一例。 阿斯旺大坝是一座横跨尼罗河的高坝,1970年建成,耗资约15亿美元。水坝体积相当于最大的胡夫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世界上七大水坝之一。按照初衷,高坝截河后形成的水库可用于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养鱼,是一项综合利用的工程。但竣工30多年来,阿斯旺大坝的作用和影响却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的激烈争议。一方面,它在蓄洪、灌溉、发电、航运和养殖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效益;但另一方面,阿斯旺大坝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更加深远。历史上,尼罗河水每年泛滥带出的淤泥为沿岸土地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肥料。阿斯旺大坝建成后,这些肥沃的淤泥被挡在库内,还造成河口渔场退化,渔业捕获量大幅下降。 30多年过去,大坝的正向效益不断减少,而当时决策时认为可能克服的弊端却渐成灾害。造成这种状况一个主要原因是,有人急功近利,想借巨型工程替自己树碑立传;有人趋炎附势,明知违反科学规律也不敢直言,以致外行的自作聪明引来自然环境的报复,垮不掉的大坝成为埃及人心中永远的“堵”。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和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对区域性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建设工程,因此无论在规划还是施工时都应该慎之又慎。 生态建设的自作聪明:坍塌的“绿色长城” 即便是为了生态恢复而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如果不遵循自然规律,也会好心无好报。这在世界四大造林工程中体现尤为明显。 前苏联欧洲部分的草原地带由于过度开垦和乱砍滥伐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当年斯大林提出了规模超过美国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倡导在草原区植树,同时继续发展灌溉农业。1949—1953年,该工程营建防护林近3万平方公里,但到60年代末,保存下来的防护林面积只有2%。 阿尔及利亚的“绿色坝项目”也是世界级造林工程。为防止撒哈拉沙漠的不断北侵,北非的阿尔及利亚从1975年起沿撒哈拉沙漠北缘大规模种植松树。该工程延伸到邻国摩洛哥和突尼斯,绵延1500公里。理论上讲,该工程能使阿尔及利亚林地面积每年扩展10%。但由于没有弄清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环境承载力,盲目用集约化的方式和外来物种搞高强度的生态建设,结果使生态建设变成生态灾难,沙漠依然在向北扩展,现在该国每年损失的林地超过造林面积。 中国在这方面也有深刻教训。“三北防护林”曾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2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用了上百亿资金来“筑城”,尽管局部收效不小,但首都北京每年仍要“迎接”沙尘暴。而且,绵延上千里的防护林,现在已经是坍塌的“绿色长城”。这是因为当初造林时不讲科学,以致北方都是“杨家将”——到处种杨树,不仅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而且由于普遍种纯林,在发生虫害时,一倒一大片,仅小小天牛就将宁夏20年的建设成果——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 世界四大造林工程都在退化草原地区展开,为什么只有罗斯福工程取得了成功?究其根源,恰恰是因为美国的治沙之道不只是种树。在开展罗斯福工程的同时,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持局,鼓励各州采取土壤保持措施,农田免耕、休耕和粮草轮作等措施得到广泛推广。与此同时,数百万公顷易受旱灾的农田退耕还草,改为牧场。另一个易被忽略的重要因素,就是在黑风暴肆虐的几年中,新垦地上的几十万居民举家迁往西海岸,上千万公顷的农田得到了自然退耕还草的机会。而在苏联、北非和中国的三北地区,人们把美国的经验片面理解为营造农田防护林网。伴随造林工程的不是退耕还草,反而是耕种面积的进一步扩展和生产用水进一步抢夺生态用水,结果就是生态环境局部变好整体恶化。 一败涂地的“生物圈二号”实验 世界级造林工程的纷纷失败可见主动的生态建设往往很难,这是由于自然的复杂造成的,有一个教训可为鉴证,这就是生物圈二号实验。1991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个耗资巨大规模空前的“生物圈二号”实验。“生物圈二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拿州,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从外观看,它很像科幻片里建在月球上的空间站。依照设计,这个封闭生态系统尽可能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1991年,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二号”,本来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但18个月之后,“生物圈二号”系统严重失去平衡:氧气浓度从21%降至14%,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输入氧气加以补救也无济于事;原有的25种小动物,19种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无法繁殖。事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一败涂地的“生物圈二号”计划证明:天亦有道,面对大自然,才疏学浅的人类往往自作聪明

为什么称为“生物圈二号”?其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是怎样进行的?

分类: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 >> 高考 解析: 生物圈2号风雨十年 著名的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是用来检验人类能否在火星上生存的。从实验伊始 到现在,已持续10年时间,中间经历了多次失败。这从侧面反映出,地球仍是已 知的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保护环境是何等重要。如果对此次实验的历程进行反省,就会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圆屋居 大不易…….10年以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索诺兰沙漠博物馆建成了一 座圆顶的透明建筑,4对男女科研人员来到里面准备呆上两年时间。在这里,他们 在他们进入圆顶屋以前的4年中,有关人员已在圆顶屋内布置好了雨林、沙漠、草 原、海洋、农田,另一个微型的世界造就成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许多科学家在这 一地区为这个实验项目提供着技术支持。 科研人员刚刚进入到圆顶屋时很兴奋,他们自称是“生物驾驶员”。但很快他们 就发现情况不妙。从1991年9月开始,圆顶屋内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氧气含 量下降如此之快以至于科研人员的健康受到严重挑战,他们不得不要求打开“屋 顶”以便从“地球”获得氧气补给。 为期两年的实验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技术故障、“生物驾驶员”之间的激烈争吵之 后终告失败。许多人将失败原因归咎于“生物驾驶员”以及本次实验的赞助商亿 万富翁埃德沃德·巴斯缺乏基本的科技知识。 物种平衡的重要性……….圆顶屋内本来是有适宜数量的蚂蚁和蜜蜂的。但一段时 间以后,蚂蚁数目疯长,成了一害。而蜜蜂却全部死亡,“生物驾驶员”只好人 工对植物花卉授粉。这使人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平衡对地球是多么重要。 再来一次………此次失败的实验项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从事此项实验 的科研机构的威信大受影响。1994年3月,7名“生物驾驶员”再次进入圆顶屋进 行第二次实验,这种努力在1年半之后再次以失败告终。圆顶屋还有用吗?公众 再一次表示了疑虑。 实验要发展,必须搞“三产”?…….1996年,实验项目换了新负责人―――查勒 斯·巴里·奥斯蒙德,同时,哥伦比亚大学加强了对试验的研究力度。实验的内 容有所扩大,从2000个开始,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分分秒秒地记录叶片的生长情况, 以得到图片合成影像以便确定植物和生长过程。实验还增加了学生实验内容。 实验还要进行10年(巴斯曾要求进行100年)以便有充足时间观察圆顶屋内的野生 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目前,圆顶屋已经成为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一道风景线,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数超 过18万人。游客交上13美元,就可以到圆顶屋外的各种设施上走一遭。如果再添 上10美元,还可以进入圆顶屋呢。

生物圈Ⅱ号的简述

为涂有粉剂的立体钢架构型,配有双层玻璃窗板;地面部分为焊接不锈钢板,并用钢垫密封。总体积约为180000m3。其内部主要由7种生态群落区和两个大气扩张室(也称作“肺”)组成。此外,还设有能量中心和冷却塔等设施。其有关结构参数如下表所示:表1:生物圈2号内各个组成部分及结构参数一览表 区域 面积(m2;) 体积(m3;) 土壤(m3;) 水分(m3;) 大气(m3;) 集约农业区 2000 38000 2720 60 35220 居住区 1000 11000 2 1 10997 热带雨林 2000 6000 6000 100 28900 热带草原/海洋/沼泽 2500? 49000 4000? 3400 41600 沙漠 1400 22000 4000 400 17600 “西肺” 1800 15000 0 0 15000 “南肺” 1800 15750 0 750 15000 注:上述两“肺”的体积仅为其完全膨胀的50% 该系统内既有高大的树木(如红树),也有矮小的灌木草丛植物,错落有致、憩静秀美。各个野生生物群落中的生境并不一致,它们分别有4、6、4、4、6种生境,如海洋有海滩、浅咸水湖、 珊瑚礁和海水等4种类型。生物群落间均有相对独立的生态区将它们互相隔开,例如,热带草原和沙漠间有一簇灌木丛而相对隔离。为了保护各个群落不受环境胁迫,在其周围种植了耐性强的植物,例如,热带雨林的三周围是浓密的姜科植物,从而保护内部树种免遭侧面强光照射,而与海洋的界面间种有竹子来抵御盐分渗入。通过 一定的人工处理再利用。例如,实验用的海水是将运进来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适比例配制而成。生物圈2号中选择植物的标准主要考虑动物消费者的生命保障、分类多样性、物理 参数、植物的可利用程度和美学价值。为了适应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过程,植物种类开始时比 系统能支撑的要多一些,这样可以补偿物种的遗失或灭绝,并最终促进系统的持续稳定。

生物圈二号实验

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生物圈2号是一座微型人工 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 约翰·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5亿美元. 1991年9月26日4男4女共8名科研人员首次进驻生物圈2号,1993年6月26日走出 ,停留共计21个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均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来自英国,墨 西哥,尼泊尔,南斯拉夫和美国等5国的4男3女共7位实验人员在对首批结果进行评 估并改进技术后,于1994年3月6日二次进驻,工作10个月后于1995年1月走出.他们在这期间 对大气,水和废物循环利用及食物生产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科学研究. 生物圈2号是世界上最大的闭式人工生态系统.它使人类首次能够在整体水平上研 究生态学,从而开辟了了解目前地球生物圈全球范围生态变化过程的新途径.更为重要的是, 它将作为首例永久性生物再生式生保系统的地面模拟装置而有可能应用于人类未来的地外星 球定居和宇宙载人探险. 一,概况 占地1.28公顷的生物圈2号的地上部分为涂有粉剂的立体钢架构型,配有双层玻璃 窗板;地面部分为焊接不锈钢板,并用钢垫密封.总体积约为180000m3.其内部主要由7种 生态群落区和两个大气扩张室(也称作"肺")组成.此外,还设有能量中心和冷却塔等设施 .其外观及有关结构参数如表1和图1所示. 为了减轻立体结构的负荷,生物圈2号的内部压力略高于周围大气压.众所周知,温 度改变必然导致压力变化,而这种伸缩中的压力变化足以破坏玻璃窗板(计算值极易超过kPa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没有像通常那样采取抵抗压力的措施,而是为该圈装配了两个称为" 肺"的体积可变室,以使大气在恒压下胀缩.两"肺"就如同巨大活塞通过密封膜连接在气 缸上一样,上下垂直运动距离约达15m.活塞重量产生相对于周围大气压力的内部正压.正压 具有两大优点:不论什么地方有泄漏,内部大气就会向外扩散从而保证排除外界污染;活塞的 持续下滑则表明某处出现泄漏.两"肺"的体积占到该圈密闭体积的30%. 除上述设施外,其内部还包括分析,医疗,兽医,监控,维修,锻炼,影视等室,分布在不同 部位. 与地球生物圈类同,生物圈2号在物质上闭环,通过工程手段禁止它与外界大气和地 下 土壤进行物质变换.在能量上开环,允许太阳光通过玻璃结构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引入 电能供技术系统操作运转.在信息上也同样开环,通过计算机系统,电话,摄像,电视与外 界进 行数据信息交换,并通过电视可以与外界工作人员及亲属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还可放映电影和 收看商业电视节目.电能及热控能源从外界通过气密装置输送进来,当进行能量转移时,不允 许内外流体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换或混合. 表2 圈内大气温度,压力及重量范围 生物群落 温度(°C) 最高 最低 大气成分 压力(kPa) 百分比(%) 总重量(kg) 热带雨林 35 13 O2 1810 2051 31800 热带草原/ 38 13 N2 6751 7651 103775 海洋/沼泽 CO2 003 003 67 沙漠 43 2 H2O 178 202 1761 集约农业区 30 13 Ar 081 092 1782 居住区 35 15 总量 8824 10000 139185 生物圈2号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它是从位 于居住区的指挥室辐射出的微处理机网络系统.这一内部"神经系统"通过信息通路与外界 附近的"飞行控制"楼内的计算中心相联通.该楼作为分析中心而成为生物圈1号 和2号间获取分析数据及通讯的主要窗口.居住区内的指挥室通过遍布圈内的5000 多个传感器(每15分钟记录一次并读入无限增长数据库)能够有效地控制所有主要的操作参数 ,如温度,湿度,光强,水流量,pH值,CO2浓度,土壤湿度,仪器运作状态等,并能进行 数据传感器及所有报警装置的状态显示.每件装置均有手动控制开关以防"神经系统"任何 部位的失灵. 尽管整个圈内为热带气候,但由于不同生物群落的冷暖要求不同,因此,各自又有相对独立的 温度.由于生物圈2号位于海拔1200m的沙漠上,其外围大气压不是标准压力101.3 kPa,而仅约为88.2kPa,因此,其内压只能略高,即为88.24kPa.详细情况见表2.利用机械 系统模拟地球自然环境,例如制造海洋波浪,潮汐,溪流,瀑布以及按照季节要求控制风, 雨,湿度等,并控制盐分梯度及营养循环速度和进行海水淡化. 二,生态群落 生物圈2号有5个野生生物群落(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沼泽,沙漠)和两个 人工生物群落(集约农业区和居住区).它们以地球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间的生态系统为样板 ,分别由美英生物和生态学家设计而成. 圈内共有约4000个物种,其中动物(包括浮游,软体,节肢,昆虫,鱼类,两栖,爬行,鸟类 ,哺乳等),植物(包括浮游,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等)约3000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粘 菌,真菌,微藻等)约1000种,它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非洲,南美,北美等地. 该系统既有高大的树木(如红树),也有矮小的灌木草丛植物,错落有致,憩静秀美.各个野生 生物群落中的生境并不一致,它们分别有4,6,4,4,6种生境,如海洋有海滩,浅咸水湖, 珊瑚礁和海水等4种类型.生物群落间均有相对独立的生态区将它们互相隔开,例如,热带草 原和沙漠间有一簇灌木丛而相对隔离.为了保护各个群落不受环境胁迫,在其周围种植了耐 性强的植物,例如,热带雨林的三周围是浓密的姜科植物,从而保护内部树种免遭侧面强光照 射,而与海洋的界面间种有竹子来抵御盐分渗入. 为了尽量贴近自然环境,该圈中的土壤,草皮,海水,淡水均取自外界的不同地理区间,通过 一定的人工处理再利用.例如,实验用的海水是将运进来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适当比例配制而 成的. 生物圈2号中选择植物的标准主要考虑动物消费者的生命保障,分类多样性,物理 参数,植物的可利用程度和美学价值.为了适应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过程,植物种类开始时比 系统能支撑的要多一些,这样可以补偿物种的遗失或灭绝,并最终促进系统的持续稳定. 三,研究范围与主要结果 首批8名科学家在21个月的密闭人工生态环境中按照各自的研究范围进行了广泛,细致,深 入的观察,记录,分析,研究项目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土壤,水,海洋,"全球"生物量, 农 业,遗传,生理,营养,医学,心理以及技术和工程学等内容.本文仅就几个较为重要的研 究结果概括如下: 1大气动力学与大气泄漏 在微小的闭式生态系统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速率显著加大,这是由于它缺乏地球生物圈所具有的巨大贮存作用以及有机体与无机物的比率大大增加的缘故.即使在生物圈2号这样大的装置中,大气CO2的平均滞留时间仅为1~4天,而地球生物圈中则约为3年. 生物圈2号中浓度为1500ppm的大气CO2(约为地球大气CO2浓度的4倍),约相 当于100kg的碳,这一数量与圈内的生物量和土壤中的有机碳相比大大降低,分别为100:1 和5000:1,而地球中的相应比例分别为1:1和2:1. 生物圈2号中CO2的波动范围为700~800ppm/d,一般为500~600ppm/d,有时会更低,这与季节,昼夜循环和天气变化导致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动态消长有直 接关系.当光强(光合成光通量,PPF)达到一年的最低值时(16.8mol·m-2d- 1),CO2的平均浓度为2466ppm;相反,当PPF达到最高值时(53.7mol·m-2d-1),CO2浓度则达到一年中的最低值1060ppm. 为了缓冲这一系统在第一年冬季低光照时的高CO2浓度水平,利用一套CO2循环系统首 先将它通过化学反应形成CaCO3,如需要时把后者加热到950°C便可释放CO2进入大气 .4个月间[DK10]约有53880mol(相当于9450ppm)的CO2通过定期使用这一物化系统以CaCO3的形式沉积下来.这一沉淀可以间接说明约1%大气O2的下降(通过有机碳氧化和随后的CaCO3分离).相反,1991年12月用来补偿大气泄漏的10%外部大气的加入影响较小,CO2浓度暂时下降了200ppm,即为每天正常变化的1/3. CO2的浓度升高可导致海水酸度增加.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在海水中分期加入碳酸钠和 碳酸氢钠,这样可以保持pH值在7.7以上. 表3, 生物圈2号一年内总的农业生产量(kg) 蔬菜: 菜豆8,甜菜叶273,甜菜根308,胡椒13,胡萝卜88,辣椒63,甘蓝83,黄瓜17,茄子155,羽衣甘蓝11,生菜90, 洋葱107,Bok choy12,雪豆1, 南瓜籽8,西葫芦287,Swiss Chard58,甘薯叶64,番茄288,冬瓜261;粮食:水稻196,高粱131,小麦113;淀粉类蔬菜: 白薯198,甘薯1335, Malanga84,薯蓣20;高脂肪豆类:花生24,大豆14;低脂肪豆类:蚕豆63,豌豆15 ;水果:苹果1,香蕉1024,无花果39,番石榴41,金柑4,柠檬10,酸橙4,柑桔6,番木瓜639;动物产品:山羊奶407,山羊肉8,猪肉35,鱼10,蛋6,鸡肉8,总计6630 . 氧气动力学令人困惑不解.1991年9月到1992年6月间,生物圈2号中氧浓度从20.51%下降到16.95%,到1993年1月中旬时则为14.5%.基于医学忠告,1992年6月后的几个星期 在圈内不断输入纯氧,使其浓度回到19%.O2浓度下降主要发生在密闭后的前4个月,此时为18%,1 9 92年4月以后,O2浓度则以每月0.25%的线性水平下降.O2浓度下降的真正原因并不十分清楚,利用几种方法的氧气动力学研究仍在进行,包括研究圈内氧同位素的分布. 生物圈2号气密性非常高.根据泄漏率和压力间的关系推知,年泄漏率为6%,而根据标记微量气体(SF6)逐渐稀释的测量结果证明,年泄漏率不超过10%.在最初的4个月中(19 91年9~12月),大气泄漏约10%,相应的外界气体于1991年末一次性注入.其它闭式人工生态系统(如肯尼迪航天中心制造的生物量生产舱)每天的泄漏率就在1%~10%之间 . 2,食物生产与废物处理 生物圈2号中的农业系统必须满足3个主要要求,即无污染,集约型和可持续性.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和其农业区的主要顾问亚利桑那大学环境研究实验室,起初试验水培和气培的种植技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得不转向以土壤为基础的农艺技术.原因之一就是水培必须依赖于化学营养液的输入,而这在空间是难以解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如果没有能力做堆肥或利用植物/微生物系统进行废水再生,那么促使动物和人的废物及作物不可食生物量部分等循环利用的相关问题就更难以解决.此外,堆肥或沼泽废水处理系统较湿氧化或焚化等物理系统更省能. 集约农业区共有50种150个品种,每轮种植约30种,主要有粮食,蔬菜,水果,此外还有饲养动 物和鱼(稻田中养殖),动物饲料包括苜蓿,象草,水风信子及各种农作物(利用其不可食生物 量),见表3和图2. 图2 生物圈2号集约农业区的部分作 物生长情况 密闭后建立的农业系统平均提供8人80%的营养需要,包括谷物,豆类和蔬菜,但密闭后的前几个月需食用密闭前种植的食物(其余20%的营养需要).由于圈内缺乏紫外线辐射,因此,必须补充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肉类很少,蛋每人每周平均一个.前10个月的平均食物热量卡值限制在2000Cal/d(1Cal合4.18J),后来增加到2200Cal/d.食用前,食物均进行了称重和记录. 农业区内不使用杀虫剂,而是利用有益昆虫和喷雾器(如肥皂水和硫磺,芽孢杆菌)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废物循环是把动物废物和植物不可食生物量做成堆肥,并利用水生植物咸水湖系统进行"进驻人员"废水处理.利用"土壤床反应堆"降低微量气体的积累.使用大气水分冷凝系统提供饮用水. 3物种种群的动态变化 野生区域内的植物生长旺盛,前9个月生物量就增加了60%~75%.在热带雨林,树冠庞大茂 密,相连成荫,因而抑制了小型植物,尤其是肉质植物的生长.沙漠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 迅速,这也证明干旱条件下沙土有利于多年生草本的生长. 野生种数量起初有所下降,其中植物不到10%,陆地动物和昆虫不到30%,海洋种约为10%~20%.当食物网更为一体化且株冠成熟后,物种遗失的数量则减慢,且许多动植物在此时期 均有不同程度的繁殖.自从建立了生态系统后,人就作为主要捕食者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发 生并保持生物多样性.如果没有人的直接干预,在生物圈2号的初期运转期间,生物 多样性必然会下降. 4生理,营养及医学试验 生物圈2号中生产的食物基本上能满足"每日推荐饮食配额"(RDA)的需要,但没有什么剩余.进驻人员自从密闭后体重减轻了约10%~20%,这是对新环境初时不适应的结果.1992年4月后,体重不再下降,有人甚至还胖了一些.这种低脂肪,低热量,富营养的食物可以显著降低胆固醇(从平均值约195降到125),血压,白细胞数量和血糖含量.以前对小鼠的试验也有类似结果,并证实因此而可以延缓衰老,增加寿命. 上述下降后的氧浓度相当于海拔2900m处的O2分压,通过不断监测红细胞数量,形态及其生理生化指标和呼吸率等则可获知低O2浓度对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一旦O2浓度继续下降时,可望能适应相当于海拔4600m处的O2分压.此外,在圈内的人和动物间,没有发生传染性疾病. 四,结束语 大量证据表明,火星土壤和月球表土经过一定的生物和化学技术处理后可以用作潜在的植物栽培基质,这样就使得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在空间居住地的应用比需要地球资源的装置要经济得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中很少有以土壤为基础的技术实验 .生物圈2号是第一个建成并运作的以土壤为基础的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因此,有关其操作性能的数据对应用于空间的类似系统是非常有用的. 生物圈2号无论从规模,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及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均堪称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杰作,受到国际上的普遍关注与赞赏.但近来也遭到某些公众的严厉批评 . 引起公众非议主要是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1)商业投资造成游人络驿不绝,给人一种缺 少科学严肃性的印象;(2)遇到严重的阴雨天气和病虫害,造成欠收,开始时曾出现大气泄漏;(3)人们对他们的科学试验活动了解不多;(4)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5)行政管理不善,导致可以做的而没有去做. 生物圈2号与其100年的设计寿命相比,现仅处于摇篮时代,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异议均在情理之中.只要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一定能够取得丰硕成果.向宇宙进发可以看作是人类要生存下去不可避免的问题.欲在那里建立居 民区,必 须开发生态生命保障系统,创造一个舒适的小地球样环境,从而为未来的太空人提供品种多样,营养丰富的食品以及氧气和水,并将CO2,废水和废物等再生为有效资源而重复利用 .生物圈2号恰恰能够教给人们这一本领.此外,通过了解其中:(1)生态系统逐渐 成熟的结果;(2)处于各种胁迫环境中的部件的稳定性;(3)遗传种群的连续性;(4)生物地球化 学的循环作用,可望为每况愈下的地球生态系统找到出路. 被视为反面教材的生物圈2号现状如何 它还是"奢移的伪科学吗" 美国石油大王所投的巨资是否打了水漂 生物圈2号,你还好吗 若干年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再造一个"迷你地球"的实验失败后,耗资2亿美元的"生物圈2号"一时间成为笑柄,甚至被斥之为"奢侈的伪科学".直到今天,生物圈2号仍然被很多人看作是藐视自然的反面教材.然而,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年来生物圈2号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它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生,成为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和教育基地;尤其重要的是,它渐渐赢得了科学界的尊重,成为一个非常难得的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效应的研究中心. "奢侈的伪科学" 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设想,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再造一个"迷你地球",探求人类在这个现代"南泥湾"之中自给自足,以及未来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生存空间的可能性.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石油大王爱德华·巴斯为此憧憬不已. 从1984年到1991年,巴斯个人出资2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的沙漠中建起了"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占地13000平方米,仿佛一个巨大的温室,雨林,沙漠,草原和海洋应有尽有."生物圈1号"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顾名思义,生物圈2号就是一个"迷你地球". 1991年9月26日,生物圈2号迎来第一批志愿者,4男4女开始了为期两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尽管这些居民事先花去几年时间接受了工程,农业等方面的良好培训(其中一位甚至接受了牙科训练),拥有每年耗资百万美元的技术支持,各种各样的灾难仍然接踵而来:各种动植物大量死亡,蟑螂和蚂蚁却儿孙满堂;更为糟糕的是,到了1993年1月,生物圈2号内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4%,不得不从外界补充氧气,自给自足的幻想彻底破灭. 实验失败了.经过短暂的休整,生物圈2号又迎来了第二批居民.5男2女住了个半月后,由于笑气(N2O)积累过多,在1994年9月17日被迫离开,实验再度以失败告终.打那以后,再也没人在生物圈2号中过日子了. 一个"乌托邦"式的科研计划宣告破产.生物圈2号遭到了一些人无情的嘲笑,有人甚至斥之为"奢侈的伪科学". 当然,生物圈2号也使人们更加明白一个看似浅显的道理:"目前地球仍然是人类的惟一家园."不仅如此,它还在不经意间给人们留下了一些佳话. 生物圈2号称得上是一个"小联合国",居民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墨西哥,尼泊尔等7个国家.在这个"小联合国"里,培育出了爱情之花.实验结束几个月后,两批居民中分别有一对结成伉俪.这或许应了一句古话:患难见真情. 另外,由于粮食歉收,生物圈2号的居民不得不控制饮食.结果第一批居民中的4名男性体重平均下降18%,4名女性体重平均下降10%,胆固醇的平均值由195下降到正常值125,使得这些平常为减肥而痛苦不已的人平添一份惊喜,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时的一位居民,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伊·沃尔福德教授甚至继续维持当时的食量,"因为那样有助于健康". 走出乌托邦 痛定思痛,巴斯决心调整生物圈2号的定位.于是,他求助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看看用2亿美元打造出来的生物圈2号到底能做些什么. 1996年1月,巴斯干脆把生物圈2另交给哥伦比亚大学打理,并投入4000万美元作为今后5年的改造和运行费用.经过一番考虑,哥伦比亚大学计划把生物圈2号改造为一个致力于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心,同时请来威廉·哈里斯担任新的负责人.哈里斯曾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工作多年,是一位管理大型科研项目的高手. 其实,建造生物圈2号的2亿美元并不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全打了水漂".就拿容量高达378万升的人造海洋来说,无疑是研究海洋科学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这大概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和哈里斯愿意接手烂摊子的原因之一. 处于转型期的生物圈2号,首先迎来的是痛苦和迷惑.关于生物圈2号究竟可以派上什么用场,科学家们就出现了分歧,有人希望把生物圈2号打造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心,有人则希望着力于全球变化效应研究.再加上技术方面存在的困难,转型计划一度受挫,士气因此大受影响,一些科学家先后离开了生物圈2号. 有道是,峰回路转.两年后,人造海洋终于"溅起了一些水花".发表在1998年2月13日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随着生物圈2号内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人造海洋中珊瑚的生存受到了威胁. 这样一篇论文,对外行来说或许没什么大不了的,对生物圈2号来说却大概算得上一个转折点.在全球变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今天,那篇论文清楚地表明:生物圈2号恰恰是研究全球变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一个理想平台. 2001年4月,世界著名植物学家贝瑞·奥斯蒙德接替哈里斯领衔生物圈2号.生物圈2号研究中心的林光辉博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已有多项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研究项目正在生物圈2号开展,吸引了不少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新的梦想 生物圈2号昔日失败的阴影正在逐渐消失,全新的形象也逐渐树立起来. 据林光辉博士介绍,2001年12月,在生物圈2号召开了一次有世界各国科学家和美国能源部官员参加的学术会议.与会专家对生物圈2号过去5年的科学研究成果做出高度评价,也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计划. 如今,生物圈2号已成为哥伦比亚大学手中的一张王牌."我们的目标是,将生物圈2号发展成对地球系统的科学,政策和管理事务进行教育,研究和交流的首选."该校副校长迈克尔·克罗说.与当初那个受人嘲笑的目标相比,这个目标更为务实,但同样是野心勃勃. 由于生物圈2号过去5年的表现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合同期满后,哥伦比亚大学又与巴斯续签了10年.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决定从2001年到2005年投入2000万美元,巴斯也表示要追加3000万美元. 当初曾被人讥讽为不懂科学的巴斯,对科学研究可说是"仁至义尽".在2002年1月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哥伦比亚大学的格丽特·霍洛韦撰文称,到2010年,巴斯很可能最终以象征性的100万美元,将生物圈2号及周围100公顷土地卖给哥伦比亚大学. 历经风雨的生物圈2号,它究竟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 新的梦想会实现吗 新的努力会再次遭受失败吗 或许,洛克菲勒大学乔尔·科恩和明尼苏达大学戴维·蒂尔曼的话能给我们以信心. 这两位科学家认为,生物圈2号与哈勃望远镜有某些相似之处.耗资巨大的哈勃望远镜刚刚上天之时,由于所拍照片模糊不清而备受批评,但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天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同样地.生物圈2号也有望在今后成为人类进一步认识地球的重要基地. 在科学研究上,恐怕没有人能够保证,只要有投入就一定会有回报,古今中外都不乏数以亿计的投资有去无回的实例.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明白科研计划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否真正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生物圈2号的今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范本.

为什么称生物圈2号

地球是最大生态系统,叫生物圈。而那个是仿地球环境设计的实验室,故称为二号!

详细介绍生物圈二号,谢谢?

一、什么是生物圈二号: 从1991年9 月26日起的两年中,美国科学界进行了人工生物圈实验。八名男女科学家自愿住进了一个由玻璃和钢架建成的3.1 英亩的人造小世界里,从事两年的生态实验。除了一部电传机和电能供给外,他们与外界完全隔离,而且,除患严重疾病外,任何人不得离开这个地方。这项实验被称为"生物圈二号"。"生物圈二号"就像一个巨大的"生态球",在拱型玻璃罩下,里面有3 800 种动植物。此外还有湖泊、沙漠、树林、草地和农田、楼房,以及制造人工风雨的装置。两年里,八位科学家要亲自饲养家禽、牲畜,种植农作物,方能维持生活。在这里,任何东西也不会浪费,都会循环使用,比如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则正好相反。任何农药都严禁使用,庄稼有病虫害,将用瓢虫、黄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在这个生物圈里,科学家将对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如果食草动物过多,将引起草地破坏,就必须猎食一些食草动物,如果一种植物灭亡了,他们将取出试管内储存的植物细胞,重新培养。科学家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才能维持生存、净化环境,稍有不慎,生态危机就会出现。"生物圈二号"实验为世界瞩目,因为这项实验的成功不仅将对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提出有意义的解决途径,而且可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向宇宙空间、沙漠、海底进军。 二、从生物圈二号的失败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必要性1991年9月26日,全球所有主要媒体均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由美国太空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建立的“生物圈二号”投入运行,8位科学家笑容满面地于上午8:15正式入住位于美国亚利桑那荒漠的一个模拟地球环境的全封闭温室,开始了长期自给自足、与世隔离的生活。次年4月,英国的《新科学家》周刊还认为“这是肯尼迪总统提出飞向月球计划以后美国实施的最令人激动的科学研究项目”。但一年后,这些科学家们实在呆不下去了,一个个病怏怏地出来了。随后,科学家们又组织了两次封闭住人实验,但均以失败草草收场,而且住人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那么生物圈二号是怎么回事呢?它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呢?自1940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生产、生活和探险的足迹遍及全球。据统计,87%的陆地已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仅有3%的地方没有人类涉足。现在全球人口已达57亿,而且每年仍以9000多万的速度在递增。在那些有人居住的地方,人类为了生存,将大部分的自然生态系统被改造为城镇和农田,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退化,有的甚至已失去了生产力。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环境污染、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增加了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胁迫。人类面临着合理恢复、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有人提出了向太空移民的计划,也有人提出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吁。生物圈二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按照设计思想,地球是生物圈一号,生物圈二号是地球的缩影,人类如果能在这个模拟的地球中生活下去,就不怕地球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实在不行了就在人类控制的“地球”中生存。这个大科学工程从1986年设计,次年动工,至1991年完工,共花费1.5亿美元。它采用了全封闭的钢筋与玻璃结构,仅有阳光、电和信息与外界相通。其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大,引入了3800多种生物布置成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水和沼泽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还有供研究和生活用的楼房和人造风雨设施。生物圈二号的设计寿命100年,科学家们希望通过人在这个系统中能实现长期自给自足的生活,从而为人类开发太空、建立生存模型、探讨人与生物间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依据。但结果却是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当入住的科学家们还未从兴奋和喜悦的心情中释放出来,他们就发现生物圈二号内的空气越来越差,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后导致了疲劳和失眠,以至后来有两位科学家不得不依靠氧气筒睡觉。刚开始,科学家们每天还可以到“海洋”中去畅游一番,但海水富营养化后形成的赤潮使人望而生畏。当科学家们看到许多活蹦乱跳的生物一一死亡时,心情就一天比一天糟,不到一年就死了近1/4的物种使他们彻底丧失了信心。科学家们检讨了实验失败的原因:自然界不同于人工控制系统,大而全的设计导致了顾此失彼。生物圈二号内的土壤均来自一个地方,不像地球那样不同地带有不同的土壤类型。模拟的各类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大小比例不合理。地球上生态系统内的生物间关系很复杂,目前人类还未全面了解生物间的协调性。它最重要的启示在于:我们人类目前对地球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护和利用好地球,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验的失败使投资者失去了耐心,他在追加一笔运行费后将这个温室送给哥伦比亚大学作科普和科研基地。今天,任何人只要凭票即可进入参观。但无论如何,这个实验体现了人类智慧和科学进取精神,也为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明。

生物圈2号是什么?

生物圈二号 1991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个耗资巨大规模空前的“生物圈二号”实验。“生物圈二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拿州,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从外观看,它很像科幻片里建在月球上的空间站。依照设计,这个封闭生态系统尽可能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1991年,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二号”,本来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但18个月之后,“生物圈二号”系统严重失去平衡:氧气浓度从21%降至14%,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输入氧气加以补救也无济于事;原有的25种小动物,19种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无法繁殖。事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 此次失败的实验项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从事此项实验的科研机构的威信大受影响。1994年3月,7名科学家再次进入“生物圈二号”进行第二次实验,这种努力在1年半之后再次以失败告终。“生物圈二号”还有用吗?公众再一次表示了疑虑。 1996年1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接管了“生物圈2号”。9月,由数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对实验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同时,哥伦比亚大学加强了对实验的研究力度。实验的内容有所扩大,从2000年开始,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分分秒秒地记录叶片的生长情况,以得到图片合成影像以便确定植物和生长过程。实验还增加了学生实验内容。实验还要进行10年,以便有充足时间观察“生物圈二号”内的野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目前,“生物圈二号”已经成为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一道风景线,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数超过18万人。游客交上13美元,就可以到“生物圈二号”外的各种设施上走一遭。如果再添上10美元,还可以进入“生物圈二号”呢

苍蝇屎都有什么成份?粘性很强悍啊!有什么利用价值吗?哪位化学、生物专家有研究过??

您好,苍蝇屎粪便的四分之三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脱了水的消化液残余、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和死掉的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组成成分并没有利用价值。而且不宜收集。望采纳,谢谢!

“生物圈二号”实验是怎样进行的?

生物圈二号 生物圈二号实验计划是从1984年起,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地区,运用科技手段再造一个地球的实验计划。该计划拟耗资2亿美元,美国科学家将此工程命名为“生物圈二号”的原因,其意思是将现在人类居住的地球看成是“生物圈一号”。此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模拟地球的生态过程。这项实验是在一个占地3.1英亩(12 550平方米),大约有两个足球场的大小的、用玻璃和钢架建成的一个密闭的拱形玻璃罩内进行的。这个拱形玻璃罩从外观看,由三个圆拱形结构和一个金字塔形结构组合成的建筑群组成,有10~20层楼高,里面设置了多个连通的实验室。一些科学家将此实验戏称为“在一个瓶子中的星球”。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筑与陆地表面连接起来的一个封闭生态系统。“生物圈二号”试验的目的是:观察空气、水和废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怎样有效地进行再循环,以及评价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是否能够创造出一个稳态的生态系统,以寻找维持生存和净化环境的有效途径。在这个封闭生态系统中,设置了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还人为再造了一系列栖息地,如盐碱滩涂、沙漠、珊瑚礁、树林、湖泊、亚热带的大草原和密集型的农业;选用了4000多个代表热带雨林的自然物种;还利用了制造人工风雨的装置。该系统除了电力供应和计算机与外界联系外,其他方面均与外界完全隔绝。1993年1月开始,这个系统由8名男女科学家自愿者在密闭系统中工作两年,通过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禽和家畜进行生态试验,以自我维持、自我满足。如果发生病虫害,只允许用瓢虫和金小蜂进行生物防治,不准使用任何农药。可以说这个实验系统,已集中了当时各项科学技术最先进的成就,反映了所能够实验的所有意图和目的,科学家们尝试着循环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并维持生态平衡。例如,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则刚好相反。科学家通过不断地测定系统内部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来准确地测定并调整人与动植物的适当比例。如果食草动物过多,有可能破坏草原,他们就食用一些食草动物;如果某种植物消失了,他们就尝试用试管内储存的细胞重新培养这些植物,并且逐步找出它们消亡和保存的条件。这项预期进行两年的实验,在进行了18个月过后,该系统就严重失去平衡,氧气浓度从21.5%降到14%,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被迫从外部向系统内输入氧气,以便完成原定两年的实验。此封闭系统总共开启了24次加以补救,但原有的25种小动物中有19种绝灭;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也全部死亡,植物无法繁殖。为期两年的实验,于1993年9月26日正式以失败告终。1996年1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接管了“生物圈二号”,同年9月,由数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对实验进行了总结,这项试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即使利用人类最发达的科学技术来对地球生物圈大尺度生态过程进行模拟和控制,其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用科学技术圈代替地球生物圈是不可能实现的。

生物圈2号是什么东西

生物圈二号工程2005-1-25 20:30:00生物圈二号外观 1991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个耗资巨大规模空前的“生物圈二号”实验。“生物圈二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拿州,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从外观看,它很像科幻片里建在月球上的空间站。依照设计,这个封闭生态系统尽可能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1991年,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二号”,本来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但18个月之后,“生物圈二号”系统严重失去平衡:氧气浓度从21%降至14%,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输入氧气加以补救也无济于事;原有的25种小动物,19种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无法繁殖。事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此次失败的实验项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从事此项实验的科研机构的威信大受影响。1994年3月,7名科学家再次进入“生物圈二号”进行第二次实验,这种努力在1年半之后再次以失败告终。“生物圈二号”还有用吗?公众再一次表示了疑虑。 生物圈2号的第2百万名及第2百万零1名参观者 1996 年1月1日,哥伦比亚大学接管了“生物圈2号”。9月,由数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对实验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同时,哥伦比亚大学加强了对实验的研究力度。实验的内容有所扩大,从2000年开始,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分分秒秒地记录叶片的生长情况,以得到图片合成影像以便确定植物和生长过程。实验还增加了学生实验内容。实验还要进行10年,以便有充足时间观察“生物圈二号”内的野生动植物的生长规律。 目前,“生物圈二号”已经成为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一道风景线,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数超过18万人。游客交上13美元,就可以到“生物圈二号”外的各种设施上走一遭。如果再添上10美元,还可以进入“生物圈二号”呢。

生物圈二号为什么会失败?

原因:氧气总量因为土壤中有机质被氧化而下降,而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建造建筑的混凝土吸收了,没有进入循环. 生物圈内光合作用能力不够,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比地球上正常含量高出10倍以上 一年多以后,“生物圈2号”的生态状况急转直下,氧气(O2)含量从21%迅速下降到14%,而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氮(NO2)的含量却直线上升,大气和海水变酸,很多物种死去,而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牵牛花却疯长.大部分脊椎动物死亡,所有的传粉昆虫的死亡造成靠花粉传播繁殖的植物也全部死亡.由于降雨失控,人造沙漠变成了丛林和草地.“生物圈2号”内空气的恶化直接危及了居民们的健康,科学家们被迫提前撤出这个“伊甸园”.二氧化碳多、氧气少(因为植物相对太少了,不足以将人和植物自身产生的那么多二氧化碳转化并释放氧气.氧气的消耗速度高于产生速度,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高于消耗)、水循环失调、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等.“生物圈2号”的实验以失败告终.

什么是生物圈2号?

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生物圈2号是一座微型人工 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 约翰·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 5亿美元。1991年9月26日4男4女共8名科研人员首次进驻生物圈2号,1993年6月26日走出 ,停留共计21个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均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来自英国、墨 西哥、尼泊尔、南斯拉夫和美国等5国的4男3女共7位实验人员在对首批结果进行评 估并改进技术后,于1994年3月6日二次进驻,工作10个月后于1995年1月走出。他们在这期间 对大气、水和废物循环利用及食物生产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科学研究。 生物圈2号是世界上最大的闭式人工生态系统。它使人类首次能够在整体水平上研 究生态学,从而开辟了了解目前地球生物圈全球范围生态变化过程的新途径。更为重要的是, 它将作为首例永久性生物再生式生保系统的地面模拟装置而有可能应用于人类未来的地外星 球定居和宇宙载人探险不过实践证明,该计划失败了然而事实表明,“生物圈2号”的设想是不现实的。1993年1月,8名科学家进入“生物圈2号”一年多后,由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又与建“生物圈2号”用的混凝土中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其中氧气含量从21%降到14%;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另一个意外是,“生物圈之号”运行3年后,其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剧增到了79%,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B12的能力减弱,危害大脑健康。  科学家还发现,除了藤本植物比较繁荣外,所有靠花粉传播繁殖的植物都灭绝了,大树也摇摇欲坠;昆虫除了白蚁、蟑螂和蝈蝈外,几乎都死了,人造海洋中生物生存情况略好于陆地;人造沙漠由于没有控制好降雨,变成了草地;“生物圈2号”下层的温度又大大低干预计的数字。1996年卫月卫日,哥伦比亚大学接管了“生物圈2号”。  科学又一次证明,地球是唯一孕育生命的星球。20多亿年间,地球上生物繁衍生息,存优汰劣,留存至今的动物约有数百万种·人类从诞生起,衣、食、住、行以及经济活动,无一不依赖这个星球,地球上的森林、湖泊、草原、海岸等自然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目前,人类还无法用人工方法保持地球的活力,没有人知道怎样建造一个脱离地球自然环境,而又能让人类休养生息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2号的意义是什么啊

生物圈2号是一座封闭型的生态循环系统,其意义主要在于研究地球是如何运作的,并探索在类似地球生态环境下的可能性。其内部包括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各种条件,如土壤、水、植物、动物等。然而,生物圈2号的实验并未成功。原因包括土壤中有机质被氧化导致氧气总量下降,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混凝土吸收,无法进入循环。此外,生物圈2号内的光合作用能力不足,导致容器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无法维持研究者的生命。生物圈2号中降雨失控、多数动物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等也是生物圈2号失败的原因。因此,生物圈2号的实验结果提醒我们,地球仍是人类的唯一家园,保护地球环境是人类的当务之急。

生物圈Ⅱ号的简介

生物圈2号是美国科学家在1987年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生物圈2号总面积12000平方米,里面建造了微型的生态系统,其中包括高山,平原,盆地,高原,海洋,沼泽,沙漠,森林等等。整个建筑采用全密封结构。生物圈2号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人类是否能在人造生态系统中存活,以便日后为人类离开地球居住在其他星球提供可行性方案。但是生物圈2号最终实验失败,内部的氧气含量急速下降,动植物死亡。事后分析原因,是因为生物圈2号本身体积太小,虽然实验室高度模拟地球生态系统,但毕竟这不是真正的生态系统,物质之间的循环太小,最终无法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圈2号的故事成为了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剧本素材。

生物圈二号 指的是什么?

生物圈二号 生物圈2号(Biosphere 2)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约翰u2022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 .5亿美元。生物圈2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为了尽量贴近自然环境,该圈中的土壤、草皮、海水、淡水均取自外界的不同地理区间,通过 一定的人工处理再利用。例如,实验用的海水是将运进来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 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科学家对此做出了总结:除了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水循环失调等原因以外,生物种类关系的失调也是重要的原因。 原来,设计者虽然在“生物圈II号”内模拟了多种生态系统,但引进的生物却主要是生产者,动物、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开花不结果了。由于动物的种类和适量减少了,植物很少恐怕还有比例不对的原因,在真的生物圈中平均每人所对应的大气,水,植物等是那么的广阔,而二号呢?环境资源与人的比例严重偏小,就那点大气,水,植物等,哪怕就是生活一个人也已严重不够了,更何况是几个人. 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结果而非原因,二氧化碳多、氧气少是因为植物相对太少了,不足以将人和植物自身产生的那么多二氧化碳转化并释放氧气.氧气的消耗速度高于产生速度,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高于消耗.

毒物(对生物体有损害之物)详细资料大全

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生物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toxicant)。毒物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相互作用,发生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毒物"也指有毒之物和凶恶的人。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毒物 外文名 :toxicant 形态 :固体、液体和气体 反应 :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 简介,注解,效果,毒物种类,与非毒物,基本特征,分类方法,毒性分类,化学性质,混合分类,套用范围,天然毒物,食油,蔬菜水果,其它食物,其他含义, 简介 在日常接触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的化学物质。这里所指的毒物不包含寄生虫、微生物和生物体自身产生的毒素。 注解 某种物质接触或进入机体后,能够侵害机体组织器官,并在其中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从而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具有这种作用的物质称为毒物。 效果 毒物(poison,toxicant)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作用并导致生物体器官组织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性变化的化学物。 绝大多数毒物就其性质来说是化学物,天然的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有机的,单体或化合物。但也可能是动植物、细菌、真菌等产生的生物毒素。 毒物种类 毒物种类包括很多,如药物、食物、动植物、工农业中的化学物品、生活中使用的消毒防腐剂、化妆品、杀虫剂等等。 毒物的毒性作用不仅与它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其剂量、作用于机体的方式及被作用者的个体差异有关。 与非毒物 毒物与非毒物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相对而言的。从广义上讲,世界上没有绝对有毒和绝对无毒的物质。任何外源化学物只要剂量足够,均可成为毒物。 例如正常情况下氟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当过量的氟化物进入机体后,可使机体的钙、磷代谢紊乱,导致低血钙、氟骨症和氟斑牙等一系列病理性变化。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氧和水,如果超过正常需要进入体内,如纯氧输入过多或输液过量过快时,即会发生氧中毒或水中毒。食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一次摄入60g左右也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而发病。如一次摄入200g以上,即可因电解质严重紊乱而死亡。 反之,一般认为毒性很强的毒物,如砒霜、汞化物、氰化物、蛇毒、乌头、雷公藤等也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 正如帕拉塞尔苏斯所说的:“所有物质都是毒物,非毒物是不存在的,只是剂量大小区分是毒物还是药物。” 所以有人曾说“世界上没有无毒的物质,只有无毒的使用方法”,可见给毒物下一个绝对准确的概念是困难的。 一般认为,按人们日常接触的方式,以接触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称为毒物。 这样,人们就容易把一氧化碳、氰化物等列入毒物范围,而不会将食盐列入毒物。因此,确定所谓毒物或毒物衍生物必须考虑接触剂量、途径、时间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基本特征 毒物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对机体有不同水平的有害性,但具备有害性特征的物质并不是毒物,如单纯性粉尘。②经过毒理学研究之后确定的。③必须能够进入机体,与机体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具备上述三点才能称之为毒物。 而毒物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称为毒性。 我们平常见到的“剧毒”、“低毒”等实际上就是指毒物的毒性。按WHO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毒物的毒性分级如下: 1、剧毒:毒性分级5级;成人致死量,小于0.0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0.1克。 2、高毒:毒性分级4级;成人致死量,0.05~0.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3克。 3、中等毒:毒性分级3级;成人致死量,0.5~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30克。 4、低毒:毒性分级2级;成人致死量,5~15克/公斤体重;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250克。 5、微毒:毒性分级1级;成人致死量,大于15克/公斤体重; 60公斤成人致死总量,大于1000克。 分类方法 在法医学上,根据鉴定目的不同,毒物分类方法也不尽一致,如在分析中毒症状及病理变化时,常采用按毒理作用分类;在进行毒物化学分析时,常采用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为追溯毒物来源、用途及其对机体的作用时,则多采用混合分类。 对于侦探工作来讲,主要采用的可能就是最后一种分类――混合分类法: 毒性分类 1、按毒物的毒性作用分类: (1)腐蚀毒。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及酚类等: (2)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如砷、汞重金属毒. (3)酶系毒。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氰化物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及某些蛇毒等. (5)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如醇类、 *** 、安定催眠药以及士的宁、烟酸、古柯碱、苯丙胺等 化学性质 2、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 (1)挥发性毒物。可能采用蒸馏法或微量扩散法分离的毒物。如氰化物、醇、酚类等. (2)非挥发性毒物。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的毒物。如巴比妥催眠药、生物碱、吗啡等. (3)金属毒。采用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砷、汞、钡、铬、锌等. (4)阴离子毒物。采用透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分离的毒物。如强酸、强碱、亚硝酸盐等. (5)其他毒物。其他须根据其化学性质采用特殊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箭毒碱、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混合分类 3、混合分类法。即按毒物的来源、用途和毒性作用综合分类。 (1)腐蚀性毒物。 包括有腐蚀作用的酸类、碱类,如硫酸、盐酸、硝酸、苯酚、氢氧化钠、氨及氢氧化氨、铜盐等. (2)金属毒物。又称实质性毒物,包括所有以损害器官组织的实质细胞为主,并产生不同程度形态学变化的金属毒物。如砷、汞、钡、铅、铬、镁、铊及其他重金属盐类 (3)障碍功能的毒物。至进入机体发挥作用后,改变系统功能而出现中毒症状的毒物。 如脑脊髓功能障碍性毒物,如酒精、甲醇、催眠镇静安定药、番木鳖碱、阿托品、异烟肼、阿片、古柯碱、苯丙胺、致幻剂等;呼吸功能障碍性毒物,如氰化物、硫化氢、亚硝酸盐和一氧化碳等。 (4)农药。 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似除虫菊酯类、有机汞、有机氯、有机氟、无机氟、矮壮素、灭幼脲、百菌清、百草枯、薯瘟锡、溴甲烷、化森锌等. (5)杀鼠剂。磷化锌、敌鼠强、安妥、敌鼠钠、杀鼠灵等. (6)有毒植物。如乌头碱植物、钩吻、曼陀罗、夹竹桃、毒蕈、莽草、红茴香、雷公藤等。 (7)有毒动物。如蛇毒、河豚、斑蝥、蟾蜍、鱼胆、蜂毒、蜘蛛毒等 (8)细菌及真菌毒素。指致病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如沙门菌、肉毒杆菌、葡萄球菌等细菌,以及黄曲霉素、霉变甘蔗、黑斑病甘薯等真菌 套用范围 4、按毒物的套用范围分类 1、工业性毒物 指在工业生产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有的是原料或辅助材料,有的是中间体或单体,有的是成品,有的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或“三废”,还有生产用原料中的夹杂物。如强酸、强碱、溶剂(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甲醛、酚、乙醇等。 2、农业性毒物(农药) 已如前述。 3、生活性毒物 指日常生活中接触或使用的有毒物质,如煤气(含一氧化碳)、杀鼠剂、除垢剂、消毒剂、灭蚊剂、染发剂及细菌性毒素等。 4、药物性毒物 指原本用来纺织疾病用的药物,由于用药过量或使用方式不当也可成为毒物。如巴比妥和非巴比妥类催眠镇静安定摇、 *** 、水杨酸类止痛药、抗组织胺类药、洋地黄、地高辛、某些抗生素及中草药。 5、军事性毒物 指战争中套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毒气,如沙林、芥子气等。 6、放射性元素 即具有放射功能的元素和射线。 天然毒物 食油 食油的毒性来自原油或加工过程。 (1)原油。致毒的食油有: ①生棉籽油。系将生棉籽直接榨出而得,内常含棉酚、棉酚紫、棉酚绿等毒物,通常不能用加热法除去。主症状为头晕、乏力、心慌等,影响生育(棉酚为男性避孕药)。主要可通过改进加工方法来降低毒性。榨油前先将棉籽蒸炒,然后将油碱洗、中和、再水洗。生棉籽油切不可食用。 ②菜籽油。含有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生成恶唑烷硫酮,具有令人恶心的臭味。因该毒物挥发性较大,在烹调时将油热至冒烟即可除去。 (2)陈油。指高温下用过的或长期存放的油。 ①多次高温加热的油 其中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被破坏,营养价值大降。由于长时间加热,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氧化发生聚合,生成各种聚合体。其中二聚体可被人体吸收,并有较强毒性。动物试验表明:喂食这类油后生长停滞、肝脏肿大、胃溃疡,还出现各种癌变。因此,在烹调时应尽量避免过高温度,禁止反复加热。不吃(至少少吃)街头摊贩的油炸食品。 ②存放过久的油 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玉米、棉籽、红花、大豆和向日葵油中甚丰)与空气、光、金属接触后,被氧化成有毒的过氧化物,会破坏维E。不饱和成分的双键断裂后形成低分子量的醇、醛、酮等物质,有异味和较大 *** 。即使是猪油、牛油等主含饱和酸的动物油,久存后亦会水解生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进一步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产生臭味和毒性,通称 "变哈"或酸败。为防止酸败,不宜将油久存。贮存前应充分除去其中的水分,密封容器。用深棕色瓶装油放在冰柜中。还可加些抗氧剂如香兰素、丁香、花椒等以延缓酸败。 蔬菜水果 有的蔬菜或水果也含有特殊毒素。 (1)蔬菜类。靠一般烹调仍不能去毒的有: ①四季豆。又称芸豆或芸扁豆,豆荚外皮中的皂素和籽实中的植物血球凝集素均有毒,前者对消化黏膜有强 *** 性,后者有凝血作用,产生胸闷、麻木等症状。烹调时需煮较长时间,使原来的生绿色消失,食用时无生味感,毒素方可完全破坏。切忌生吃、凉拌等。 ②发芽土豆。发绿的皮层及芽中含有龙葵素(茄碱),可破坏人体红血球而致毒,产生呼吸困难、心脏麻木等症状。去毒办法是将芽及发芽部位一起挖去,再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炒煮时再适当加醋。 ③鲜黄花菜。含秋水仙碱。此碱本身无毒,但在体内可被氧化成具有强毒的氧化二秋水仙碱,侵犯血液循环系统。去毒办法是先用开水烫鲜菜,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即可去碱。干黄花菜无害,可放心食用,因为通过蒸煮晒制,秋水仙碱已被破坏。 (2)水果 ①荔枝。荔枝中葡萄糖含量高达66%,有丰富的维A、B、C及游离胺基酸,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营养食品,但过食会出现乏力、昏迷等症,中医称为"荔枝病",西医称为"低血糖"。因其中含α-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②柿子。因柿中含丹宁较多,有强收敛性, *** 胃壁造成胃液分泌减少。空腹过量食用或与酸性食物及白酒等同食,易得"柿石",又称"胃柿石",妨碍消化,致胃痛。柿子不宜与蛋白质等同食。 ③桃仁、杏仁。含苦杏仁酸,在体内水解转化成剧毒的氢氰酸,使人痉挛甚至死亡。宜炒熟后少量食用。 其它食物 ①含毒的花蜜。如杜鹃红、山月桂、夹竹桃等的花蜜中含有化学结构与毛地黄相似的物质,会引起心律不齐、食欲不振和呕吐。应充分蒸煮去毒。 ②蘑菇。可食用者有300多种,毒蘑菇的主要毒素有原浆毒(使人体大部分器官发生细胞变性)、神经毒(痉挛、昏厥)、胃肠毒(胃肠剧痛)和溶血(溶血性贫血)四类。毒蘑菇主要特点有:蘑冠色泽艳丽或呈粘土色,表面粘脆,蘑柄上有环,多生长于腐物或粪土上,碎后变色明显,煮时可使银器、大蒜或米饭变黑。可利用这些特征加以识别。 ③生鱼。淡水鱼(如鲤鱼)大都含有破坏硫胺(维B1)的酶称为硫胺素酶,如生吃易得硫胺缺乏症(脚气病或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通过较长时间加热可破坏这种酶,并保留原有硫胺。 ④河豚鱼。其内脏和皮肤中尤其是卵巢和肝中存在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性毒剂,不仅可毒死猫、狗、猪等动物,也会毒死人。我国东南沿海每年都有中毒者。克服办法是将鲜鱼先去皮和内脏后再烹制。 ⑤熏鱼、熏肉。即通常我国南方用稻草熏制的腊鱼、腊肉,通常含黄曲霉素和亚硝基化合物两类毒物,有致癌性。黄曲霉素耐热性强,在280℃以上才分解,油溶性好。由于盐中常含有硝酸盐,受热时在还原剂作用下生成亚硝酸盐,然后转化成亚硝胺。 其他含义 1.有毒之物。亦泛指有害的事物。 晋葛洪《抱朴子·酒诫》:“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 *** 《反对党八股》:“党八股里面藏的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毒物,这个毒物传播出去,是要害党害国的。” 2.凶恶的人。《醒世姻缘传》第九八回:“如此毒物,你守在跟前,这真是伴虎眠一般。天下没有这等恶妇尚可姑容之理。”

有一种生活在山涧水中生物,形似四脚蛇,全身灰黑色,夜出。此乃何物?

某种蝾螈不是娃娃鱼 娃娃鱼尾部较短 而且更宽更厚看这个应该是蝾螈科瘰螈属的蝾螈

生物怎么进化出死亡的?

蹲坑时候看到这个问题,呵呵,其实真的没那么复杂。当年我还是一个小程序员的时候,我写程序极度的不靠谱,总是不小心把内存泄漏,指针指飞,然后,刚开始程序运行的还行,运行了很多次以后,必然崩溃。然后呢,面对老板的压力,我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程序内部加一个计数器,运行超过多少次以后,把自己的进程杀死,用另一个进程拉起一个新的来。如果不这样,必然会死机。你们有没有觉得哪里似曾相识?细胞里的端粒计数器为啥存在的?实在是上帝这个不靠谱的程序员,真的没有办法让细胞分裂这件事,运行太多次,否则就崩溃、失控、各种癌。上帝耍了各滑头,让细胞分裂这个程序,运行到了一定次就自己kill掉,换另一个新的细胞来。如果没有这个次数限制,在你10岁时候,身体某些细胞已经因为超过了运行50次,而产生了内存泄漏,就是各种癌,人能不能活到繁殖年龄还很难说,所以。上帝定期杀死你的细胞是为了让你活的更久有没有办法让写的程序运行很久或者永久运行呢,有办法啊,办法1: 写简单程序,写个hello world 总不会运行久了就死吧。这就产生了灯塔水母。办法2:在虚拟机里写,泄漏了也不会崩溃。这就是matrix

高一生物细胞

1、细胞分化:在生物体的个体发育的过程中,一个或者一种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2、细胞的全能性: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的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是离体培养、一定的营养和激素。应用:快速培养花卉和蔬菜等作物,拯救珍稀濒危物种,还可以和基因工程结合培育作物新类型。动物细胞有全能性,但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克隆羊的案例证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3、干细胞:人体内仍然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比如人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4、衰老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组成个体的绝大多数细胞的衰老才是个体的衰老。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的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细胞内的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形成白发。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形成老年斑。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细胞的运输效率降低。细胞衰老的原因相关的理论: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5、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由于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者中断引起的细胞的损伤和死亡。假如说细胞凋亡是主动的死亡,那么细胞坏死就是被动的死亡。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有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的自我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及时的清除,故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的个体发育、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的等。4、细胞的癌变: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的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癌细胞的特点:无限增殖的细胞、形态结构显著变化的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明显减少的细胞。易于扩散和转移。癌变的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生物致癌因子。癌变的内因是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简单的说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生物还原型辅酶i、ii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分子结构。外观。还原型辅酶Ⅰ:白色粉末。还原型辅酶Ⅱ: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化学式。还原型辅酶Ⅰ:C21H27N7O14P2。还原型辅酶Ⅱ:C21H28N7O17P3。还原型辅酶Ⅰ: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还原态,产生于糖酵解和细胞呼吸作用中的柠檬酸循环。还原型辅酶Ⅱ: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中与腺嘌呤相连的核糖环系2"-位的磷酸化衍生物,在很多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中起递氢体的作用。

人类基因工程破解人类这台生物电脑,人类不死不老绝对不是问题

《北京参考》:与衰老关系密切的因素有哪些? 童坦君:环境与遗传因素影响着衰老进程。其中遗传控制起着关键作用。衰老并非单一基因决定,而是一连串"衰老基因"、"长寿基因"激活和阻滞以及通过各自产物相互作用的结果。DNA(特别是线粒体DNA)并不像原先设想的那么稳定,包括基因在内的遗传控制体系可受内外环境,特别是氧自由基等损伤因素的影响,会加速衰老过程。在环境还没尽善尽美的条件下,环境是影响衰老的重要因素。譬如我国解放前平均寿命只有35岁,而现在北京市民平均寿命约76岁。还有我国的长寿地方如新疆的和田、江苏的南通、广西的巴马,说明了环境很重要。老百姓延缓衰老能做到的也只有尽量改善环境。但是,同一个长寿村,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长寿呢?同时说明遗传起着关键作用。在普通地域,常常有长寿家族,说明长寿基因可以通过遗传来表达。 世界卫生组织将60岁定为老年期的开始。人的衰老犹如春夏秋冬、花开花谢一样,是自然界的美丽现象,人虽然做不到永生,但是我们能追求健康长寿。探讨长寿的奥秘,是医学界的艰巨使命。如果做到80岁、90岁甚至100岁以前不显老,或者做到无病无痛而衰老呢?为此,笔者特意走访了我国初步解开衰老之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童坦君教授。 人的自然寿命约120岁 《北京参考》人的寿命究竟有多长? 童坦君: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丰(Buffon)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通常称之为巴丰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约为20-25年,一次预计人的自然寿命为100-175年。海佛里克证明人类从胚胎到成人、死亡,其纤维母细胞可进行50次左右的有丝分裂,每次细胞周期约为2.4年,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应为120岁左右。虽然不同学者解答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结论基本一致,目前一般认为人的自然寿命为120岁左右。 《北京参考》:100年以后人的寿命还是120岁吗? 童坦君:平均寿命受环境影响很大,但是各种动物的最高寿限都相当稳定。鼠类最高寿限约为3年,猴约为28年,犬约为34年、大象约为62年,而人类约为120岁。100年以后,老鼠的最高寿命还是3年。但是100年以后人的平均寿命势必会提高。譬如我国解放前后,平均寿命就提高了一大截。要提高人类最高寿命困难重重,需要进行基因改造,虽然目前科学家在果蝇、蠕虫中试验成功,对其进行某些基因导入或使一些基因突变(改造)则可达到延长其最高寿命的作用。 《北京参考》:作为个体,人的寿命能否预测? 童坦君:预测寿命有多长?是很多人都希望知道的。为迎合这种心理,国内外一些非正式医学书刊登了寿命预测法。预测的主要依据,是将影响健康的一些列因素罗列起来,对健康有利的,根据性质或程度,分别加寿一至数年,对健康不利因素,根据危害性质或程度,分别减寿一至若干年。最后,将全部数据加起来得到总和,再与固定寿命指数或寿命基数相加减便可得出预测到的寿命年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基因在人体不同的发育阶段是怎样控制衰老演变的?不前还不清楚。因此,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公认能正确预测人类寿命的方法。 肺最容易衰老 《北京参考》:人什么时候开始衰老?人体器官有衰老次序吗? 童坦君:衰老分生理成分分生理衰老与病理衰老。同一物种不同个体,即使同一个体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其衰老速度也不相同。从出生到16岁前各组织器官功能增长快,从16--20岁左右开始到平稳期直到30---35岁,从35岁开始有的器官和组织功能开始减退,其衰老速度随增龄而增加。如果以30岁人的各组织器官功能为100的话,则每增一岁其功能下降为:(休息状态下)神经传导速度以 o.4%下降,心输出量以0.8%下降,肾过滤速率以1.0%下降,最大呼吸能力以1.1%下降。可以理解为肺最容易衰老。其次为肾脏的肾小球,再是心脏,而神经、脑组织衰老速度相对慢一些。各组织器官功能随增龄呈线形进行性下降,因此老年人容易患病,这是一般规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衰老速度衰老的生物学指标 《北京参考》:那么,什么情况提示人衰老了? 童坦君:制约哺乳动物衰老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少可靠、易测的评估生物学年龄的标志。我们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发现了一些指标,可作为衰老生物学标志,但是还只是在实验室阶段,离应用到生活中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以下5个指标都和衰老有关,但单独使用都有欠缺与不足的地方: 一、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根据细胞的衰老假说,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是可靠的估算供者衰老程度的指标。 二、DNA损伤修复能力。多种 DNA损伤,如:染色体移位、DNA单双链断裂、片段缺失都随年龄积累。这一现象除与衰老过程中自由基生成率升高及抗氧化剂水平降低有关外,与DNA修复能力降低密切相关。作为估算DNA修复能力的指标包括非程序DNA合成、DNA聚合酶B及内切脱氧核糖核酸酶UV2DNase和AP2DNase。另外,检测各种DNA损伤的方法亦可用于检测该种DNA损伤的修复能力。 三、线粒体DNA片段缺失。线粒体 DNA片段缺失的检测可以毛发为材料,应用甚为便利,是一项很好的衰老生物学标志。 四、DNA甲基化水平。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渐成性调节的重要机制,通过改变染色体的结构,影响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抑制基因表达。 五、端粒的长度。对人体不同的组织进行端粒长度检测,发现端粒长度与细胞的寿限相关,精子、胚胎的端粒最长,而小肠粘膜细胞的端粒最短。 Zglinicki等报道,氧化压力造成的单链断裂是端粒缩短的主要原因,过氧化氢诱导细胞出现衰老表型的同时,也加快端粒的缩短。因此,端粒长度不单是细胞分裂次数的"计数器",而是一项细胞衰老的标志。改善环境改变衰老 《北京参考》:与衰老关系密切的因素有哪些? 童坦君:环境与遗传因素影响着衰老进程。其中遗传控制起着关键作用。衰老并非单一基因决定,而是一连串"衰老基因"、"长寿基因"激活和阻滞以及通过各自产物相互作用的结果。DNA(特别是线粒体DNA)并不像原先设想的那么稳定,包括基因在内的遗传控制体系可受内外环境,特别是氧自由基等损伤因素的影响,会加速衰老过程。在环境还没尽善尽美的条件下,环境是影响衰老的重要因素。譬如我国解放前平均寿命只有35岁,而现在北京市民平均寿命约76岁。还有我国的长寿地方如新疆的和田、江苏的南通、广西的巴马,说明了环境很重要。老百姓延缓衰老能做到的也只有尽量改善环境。但是,同一个长寿村,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长寿呢?同时说明遗传起着关键作用。在普通地域,常常有长寿家族,说明长寿基因可以通过遗传来表达。 端区长度随增龄缩短 女性比男性长寿 《北京参考》:人的衰老有性别差异吗? 童坦君: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类女性比男性长寿。从分子水平如何解释女性寿命比男性长这一普遍的生命现象呢?这得从衰老机理说起,比较公认的如氧自由基学说,还有现代的DNA损伤修复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以及端区假说等。下面将目前国际上衰老研究的热点结合我们自身的研究工作介绍如下,人类除干细胞外,大多数体细胞端区长度随年龄增加而缩短,而体外培养的细胞端区长度随传代而缩短;端区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不再分裂,即不能传代,最终衰老直至死亡。端区是指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此结构可防止两条染色体末端的DNA链(又名脱氧核糖核酸,它是蕴含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因互相交联而造成染色体的畸变。研究中发现,相同年龄组的成年男性的端区长度长于女性,但随增龄端区长度缩短速率却比女性快,每年差3bp。 《北京参考》:人能够改变衰老吗? 童坦君:运动医学专家研究表明,心肺功能、骨质疏松情况、肌肉力量、身体的耐久力、胆固醇水平、血压等,通过长年锻炼或参加体力劳动、保健是可以改善的。难以改善的指标,只有头发的变白与皮肤弹性减退及萎缩变薄两项。从分子水平讲,我们在细胞衰老相关基因及信号传递通路的先后研究中发现抑癌基因p16通过调节1Kb蛋白活性,不通过端粒酶,就可影响端粒长度、 DNA修复能力与细胞寿命,初步阐明 p16是人类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这是我国在人类细胞衰老机理研究上取得的突破,还发现衰老相关基因p2 1可保护衰老细胞免于凋亡。至于还有哪些基因管着衰老、怎么管着衰老的速度,都是人类将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北京参考》:老百姓目前如何做到延缓衰老? 童坦君:改善内外环境--遵循平衡饮食、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原则。对于好的环境因素,我们充分利用它;对于不好的因素,要了解它、调控它。平平常常普普通通轻轻松松《北京参考》:童老您今年多大年纪?您看上去很精神,请介绍一下您的养生之道。 童坦君:我71岁。老年人要平平常常过日子,不要有压力。 我觉得健康老人最重要的是双腿灵、手脚要利落,不要老是坐着不动或躺着。如能胜任长途步行,则反映心脏功能良好。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不要一看电视就好几个小时。对于饮食要普普通通,不要太挑剔,也不忌口,譬如说肥肉,我也吃它一口,但总量不要太多。在心理方面,平时要做高兴的事,以求轻轻松松。譬如爬山时,你可以什么事情都不想。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也可以出彩儿,但不要太累;帮着带带孙子,其实是最幸福的事情。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北京参考》:您当初从事衰老研究工作是怎么想的? 童坦君:据统计,一个人一生的医药费用有三分之二花在老年阶段,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其医疗费用将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老年医学越来越重要。对衰老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延长老年人的健康期、缩短带病期而不仅仅是多活几年。衰老研究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过去的研究方向是整体器官研究,现在是在细胞水平方面研究,以后还要做模式动物研究,但是又不能把动物研究的直接结果用在人的身上,因此,衰老研究还要多样化,不仅要在细胞水平做,还要在器官水平、整体水平做,这样衰老机理研究才能跟上国际与时代。老年医学基础研究对老年临床医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老年医学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如掉队就很难赶上,我们应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我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是衰老研究工作并不矛盾,在国际上应该处于先进行列。美科学家衰老新解 人类寿命是可以改变的2005年02月07日 09:12 新华网 美国《新闻周刊》1月17日一期刊登一篇题为《岁月的皱纹》的文章,介绍五位科学家对衰老的生物化学过程提出的新解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人类的寿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文章摘要如下: 虽然死亡与纳税一样不可避免,但是未来人们的衰老过程会变慢,寿命也会明显延长。五位科学家对衰老的生物化学过程提出了新的解释,为益寿延年药物的问世敞开了大门。虽然他们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人类的寿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增强:目标基因在抗衰老方面更加活跃,几年前,分子遗传学家辛西娅·凯尼恩的学生拿着一盘蚯蚓问过往行人他们认为这些蚯蚓有多大。多数人说,它们只有5天那么大。他们并不知道凯尼恩已经修补了这些蚯蚓的基因。这些蠕动的生物的健康状况完全像刚出生5天的样子,但实际上它们已经出生144天了 — 这是它们正常寿命的6倍。 十年来,凯尼恩坚持不懈的研究已经表明:通过改变激素水平增强约100种基因的功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寿命大为改变”,至少蚯蚓是这样。这些基因有的能够产生抗氧化剂;有的能够制造天然的杀菌剂;有的则参与将脂肪运送到整个身体;还有一些被称作是监护人,据凯尼恩说,它们“能够使细胞成分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一般来说,这些基因越活跃生物的寿命就可能越长。 1993年,凯尼恩关于蚯蚓基因的研究成果首次发表,持怀疑态度者预言这项成果在人类身上行不通。科学家们仍不了解人类和蚯蚓寿命长短如此悬殊的确切原因,更不知道改变蚯蚓寿命长短对人类来说可能意味着什么。不过,蚯蚓的细胞构成很大程度上与高等哺乳动物十分相似。这项发现为生产保健营养品的长生公司打开了大门,该公司正在尝试开发一种药物,这种药物能够产生与凯尼恩的基因修改相同的效果。凯尼恩说:“我并不是说改变一些基因,人类就能够长生不死,但是这可以使80岁的老人看上去像40岁的样子。”对此,谁会反对呢? 压力:长期紧张使细胞衰老得更快 如果你抱怨压力使你又增添了新的皱纹或白发,很有可能你是对的。 《国家科学院学报》去年秋季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为你的这种看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参与这项研究的加州大学精神病学助理教授埃莉莎·埃佩尔和她的同事们发现,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仅仅是感到了紧张,就能明显缩短端粒的长度。端粒就是细胞内染色体端位上的着丝点,可用来衡量细胞衰老过程。端粒越短,细胞的寿命就越短,人体衰老的速度就越快。 埃佩尔对39名年纪在20岁—50岁之间的女性进行了研究,她们的孩子有的患严重的慢性病,比如大脑性麻痹。埃佩尔将她们与同一年龄组但孩子都很健康的另外19名母亲进行了比较。母亲照顾患病小孩的时间越长,她的端粒就越短,而且她所面临的氧化压力(释放损害DNA的自由基的过程)就越大。与感觉压力最小的妇女相比,两组女性中自称压力最大的人,其端粒与年长她们10岁的人相当。 虽然埃佩尔承认要想证实她的发现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但是她认为这个结果可能有积极意义。她说:“既然我们认为我们能够看到压力会造成细胞内的损伤,人们可能会更加重视精神健康。”她补充说,DNA受损可逆转是“绝对”有希望的,“改变生活方式,学会化解压力,就有可能改进你的生活质量、情绪和延长寿命”。 限制:严格控制卡路里摄取可能减缓衰老速度 1986年,当伦纳德·瓜伦特第一个提出通过限制卡路里的摄取来研究生物学的衰老时,这个主意听上去荒唐可笑。然而在过去十年中,研究人员主要了解为什么突然降低卡路里的摄取能激发一种名为SIR2的基因的活性并能延长简单生物体的寿命,而且取得了很大进展。 瓜伦特和一位名叫戴维·辛克莱的哈佛大学研究者都是这方面的顶尖专家,他们主要研究名为“sirtuins”的抗衰老酶,这是SIR2或哺乳动物身上的与SIR2类似的SIRT1所产生的蛋白家族。瓜伦特的实验已经搞清楚了SIR2背后的很多基本分子过程。例如一种名为NADH的天然化学物质可以抑制“sirtuins”发挥作用;他们已经确认NADH含量较低的酵母存活的时间更长。辛克莱发现白藜芦醇与限制卡路里摄取有关联。研究表明,酵母在大剂量白藜芦醇的作用下能延长寿命70%。 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大幅度限制卡路里的摄取,瓜伦特就开始寻找一种有相同功效的药剂。长生公司也开始利用瓜伦特的研究成果,这意味着有朝一日不用再提节食这个字眼,人类或许照样能从限制卡路里摄取中获得好处。 补给:两种化学物质使老鼠变年轻 据《国家科学院学报》200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说,加州奥克兰研究所儿童医学专家布鲁斯·埃姆斯和他的同事把两种在体细胞中发现的化学物质 — 乙酰基L肉碱和α硫辛酸 — 给老鼠吃。这不仅使老鼠在解决问题和记忆测试中表现更佳,而且行动起来也更加轻松和充满活力。 研究人员确认,不同化学物质混合起来能够改善线粒体和细胞器的功能,而细胞器是细胞主要的能量来源。埃姆斯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当加入过氧化铁或过氧化氢的时候,硫辛酸能保护细胞不被氧化。衰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前言当前,生命科学有关衰老机制的研究,正处于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时期(Comfort, 1979; Medvedev, 1990; Hayflick, 1998; Kirkwood, 1999; Warner, 2005; Yin & Chen, 2005),然而,由于衰老过程极其复杂,影响因素千变万化,又由于各个领域研究工作者的知识局限和专业偏见,我们实际面临的是一个鱼龙混杂,莫衷一是的混乱局面(Medvedev, 1990; Olshansky et al. 2002; de Grey et al., 2002; de Magalhaes, 2005)。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首先简明地回顾有关衰老机理研究的重要进展,探讨在衰老过程中,遗传基因调控与不可避免的环境因子损伤的相互作用。接着,我们强调指出,为了研究真正意义上的衰老过程,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健康状态下的种种生理性老化改变,而不是病理性变化。例如,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增龄性损变是一个最为普遍存在的老化现象。在详细阐述自由基氧化和非酶糖基化生化过程,以及熵增性老年色素形成生化机理后,重点探讨了羰基毒化(应激)在衰老过程中的特殊重要意义(Yin & Brunk,1995)。最后,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生化副反应损变失修性累积是生理性衰老过程的生化本质。二、衰老理论概述和对衰老机理研究的总体评论大量的生命现象和实验事实提示,尽管少数低等动物的死亡显示出有一些神秘的“生命开关”在起作用,但衰老过程,尤其是高等动物在成年后的衰老过程已被清楚地认识到是一个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缓慢渐进的损伤和防御相拮抗的过程。大量现行的重要的衰老研究成果都无可争辩地显示了这一点(Comfort, 1979; Medvedev, 1990; Hayflick, 1998; Yin, 2002)。为了便于分析和讨论,我们首先列出数十种迄今最为重要的衰老学说:整体水平的衰老学说主要有:磨损衰老学说(Sacher 1966)、差误成灾衰老学说(Orgel 1963)、代谢速率衰老学说、自体中毒衰老学说(Metchnikoff 1904)、自然演进衰老学说(程控学说)、剩余信息学说(程控学说)、交联衰老学说; 器官水平的衰老学说有:大脑衰退学说、缺血损伤衰老学说、内分泌减低衰老学说(Korencheysky, 1961)、免疫下降衰老学说(Walford 1969);细胞水平的衰老学说有:细胞膜衰老学说(Zs.-Nagy, 1978)、体细胞突变衰老学说(Szilard, 1959)、线粒体损伤衰老学说(Miquel et al., 1980)、溶酶体(脂褐素)衰老学说(Brunk et al., 2002)、细胞分裂极限学说(程控学说);分子水平的衰老学说有:端粒缩短学说(程控学说)、基因修饰衰老学说、DNA修复缺陷衰老学说(Vilenchik, 1970)、自由基衰老学说(Harman, 1956, 2003)、氧化衰老学说(Sohal & Allen, 1990; Yu & Yang, 1996)、非酶糖基化衰老学说(Cerami, 1985)、羰基毒化衰老学说(Yin & Brunk, 1995)和微量元素衰老学说(Eichhorn, 1979)等等。其它重要的衰老学说还有熵增衰老学说(Sacher 1967, Bortz, 1986)、数理衰老学说和各种各样的综合衰老学说(Sohal, 1990; Zs.-Nagy, 1991; Kowald & Kirkwood, 1994)。从上述26种主要的衰老学说可以初略的看出绝大多数衰老学说(22种)认为,衰老是因生命过程中多种多样的外加损伤造成的后果。简言之,是一个被动的损伤积累的过程。应该说明的是在4种归类为“程控学说”的衰老理论中,细胞分裂极限学说和端粒缩短学说所观察研究的所谓“细胞衰老”与动物整体的衰老有着很大的差别。就“细胞不分裂”这个概念本身而言,并不是“细胞衰老”的同义词。解释很简单,终末分化的神经细胞和绝大多数肌肉细胞在生命的早期(胎儿或婴儿)时期完成了分化以后,便不再分裂,却仍然健康的在动物体内延用终身(Sohal, 1981; Porta, 1990)。近来Lanza等甚至用体外培养接近倍增极限的胎牛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了6只克隆牛(Lanza et al., 2000),所述的6只克隆牛的端粒比同龄有性生殖牛还长。其实,从衰老过程的常识(或定义:衰老是生物体各种功能的普遍衰弱以及抵抗环境伤害和恢复体内平衡能力逐渐降低的过程)的角度来讲:端粒缩短与细胞和整体动物的增龄性功能下降基本无关。因篇幅所限,本文不作详谈(Wakayama et al. 2000; Cristofalo et al., 2004)。生命科学对于遗传因子与环境损伤各自如何影响衰老进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各自为证”的阶段。经过遗传生命科学家几十年的辛勤探索,现已实验确定的与衰老和长寿有关的基因已达几十种(Finch & Tanzi 1997; Warner, 2005;),例如:age-1, Chico, clk-1, daf-2, daf-16, daf-23, eat-2, gro-1, hsf-1, hsp-16, hsp-70, Igflr+/-, indy, inR, isp-1, KLOTHO, lag-1, lac-1, MsrA, mth, αMUPA, old-1, p66sh, Pcmt, Pit-1, Prop-1, ras2p, spe-26, sag, sir2, SIRT1, sod1 基因等等(Hamet & Tremblay, 2003; Warner, 2005)。这些寿命相关基因可被大致分为四类:1)抗应激类基因(如,抗热休克,抗氧应激类);2)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如,胰岛素/胰岛素因子信号途径,限食或线粒体相关基因);3)抗损伤和突变类基因(如,蛋白质和遗传因子的修复更新等);4)稳定神经内分泌与哺乳动物精子产生的相关基因等。好些“寿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另外,研究发现的与细胞分裂和衰老相关的细胞周期调控因子有CDK1、PI3K、MAPK、IGF-1和 P16等等(Wang et al., 2001; de Magalhaes, 2005)。因此,生命科学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确有与衰老和长寿相关的基因,但掌管寿命长短的遗传因子不是一个或几个,也不是一组或几组,而是数以百计的遗传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Holliday, 2000; Warner, 2005)。衰老过程是与生理病理相关的,在调控、防御、修复、代谢诸多系统中的多个基因网络共同协调,抵御种种环境损伤的总结果。总之,衰老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已逐渐成为衰老生物学研究领域公认的科学事实。认清了动物衰老的上述特征,关于衰老机制的研究便可理性地聚焦在(分子层面上的)损伤积累和防御修复的范围之内。三、衰老的生理性特征和潜藏的分子杀手为了讨论真正意义上的衰老机制,有必要对衰老和老年疾病作较为明晰的界定。一般来讲,学术界普遍认同:衰老不是一种疾病。衰老机制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体健康状态下的生理性老化改变。考虑到衰老过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渐进性的、累积性的和不可逆的生理过程,因此造成生理性衰老的原因应该是有共性的损伤因素(Strehler, 1977)。这些因素造成的积累性的,不可逆的改变才是代表着实际意义的衰老改变。其实无论是整体水平、器官水平还是细胞水平的衰老改变归根结底还是分子水平的改变,是分子水平的改变分别在不同层次上的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许多非疾病性衰老改变,例如增龄性血管硬化造成的血压增高,又例如胶原交联造成的肺纤维弹性降低和肺活量下降,还有皮肤松弛,视力退化,关节僵硬等等都隐含着生物大分子的内在改变(Bailey, 2001)。这些改变从整体和组织器官的角度来讲不算生病,但分子结构已经“病变”了。例如,蛋白质的交联硬化就是一个最为常见的不断绞杀生命活力的生化“枷锁”,即使是无疾而终的老人,体内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与年轻人的相比也早已面目全非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增龄性损变和修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老化现象。衰老的身体,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可观察到增龄性的蛋白质损变。当然,许多学者会毫不犹豫地赞同,基因受损应该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衰老过程为体细胞突变积累"的假说却遭到了严谨的科学实验无情地反驳,例如,辐射损伤造成遗传因子突变在单倍体和二倍体黄蜂(wasp)身上应该造成明显的寿差,但研究结果表明,DNA结构遭受加倍辐射损伤的二倍体黄蜂的寿命与单倍体黄蜂相比没有出现显著性的寿命差别,否定了上述推测 (Clark & Rubin, 1961; Lamb, 1965)。另外,大量的生物医学研究表明,衰老过程中DNA损伤和突变的增加主要导致病理性改变(Bohr, 2002; Warner, 2005),比如,造成各种各样的线粒体DNA的疾病(Holliday, 2000; Wallace, 2003)以及癌变的产生等。考虑到衰老过程明显的生理特征,蛋白质的增龄性损伤和改变则显然比遗传物质的损伤、变构对“真正衰老”做出了更多“实际的贡献”(Kirkwood,1999; Ryazanov & Nefsky,2002; Yin & Chen, 2005)。 另外,Orgel (1963) 提出的“差误成灾衰老学说”认为:衰老是生物体对‘蛋白质合成的正确维护的逐渐退化"也遇到了科学实验的强烈挑战而基本被否定(Gallant & Palmer 1979; Harley CB et al., 1980)。Harley等人(1980)的研究表明:‘体外培养的人体成纤维细胞在衰老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错误没有增加"(注意,对于蛋白质来说,氧化应激几乎为无孔不入和无时不在的生命杀手)。进而,该领域的科学家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蛋白质的表达后损变才是生命活动和衰老的最主要的表现。因为与衰老相关的蛋白质变构在衰老身体的各个部位比比皆是(如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增龄性纤维化和被种种疾病所加速的纤维化),而且组织内蛋白质的衰老损变是最终的也是最普遍的衰老现象。事实上,老化蛋白质损伤几乎在每个衰老假说中都有所涉及。因此,本论文的分析和讨论的重点将聚焦在蛋白质的损伤和修复与衰老的相关性等范畴。总的来说,蛋白质的合成、损变与更新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在生命成熟以后,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速度)处于动态平衡中。随着年龄增长,这个平衡逐渐出现倾斜(Bailey, 2001; Terman, 2001)。衰老的生物体细胞内无论是结构蛋白还是功能性蛋白质的损伤和改变的报道比比皆是(Stadtman, 1992, 2003; Rattan, 1996; Ryazanov & Nef

求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如果海拉细胞有思想的话,那是不是就等于就是一个长生不老的生物了?

但实际上心脏功能可保持上百年。 人的衰老原因 组成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都由细胞组成的。2、正常人体内唯有生殖细胞能使已缩短的端粒有效延长,细胞内任何一种物质如蛋白质。5,我们只能算是衰老的伴生现象,虽心脏组织和眼角膜内皮(角膜内皮细胞终生不分裂)内不含干细胞。 大自然中许多单细胞的动物,须不断地更新,在一般人的思想中总是固执地认为,已知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完美地解释人的衰老现象,它也是通过影响端粒缩短速度来实现的。 端粒到底是不是决定细胞衰老的“生物钟”。于是猜测细胞内有一个限制细胞分裂次数的“钟”。7,必须要使已缩短的端粒重新延长,延长了动物寿命。3,因此,而不是定律,而且不会同时一边延长和一边缩短,限食可降低自由基、扁形动物三肠类等众多的低等动物,即不稳,除端粒学说外,如四川大学杨志明教授等用这种质粒转染肌腱细胞,这具备“生物钟”对细胞衰老程序的具体介导作用。 综上所述认为,限食也可降低对 D NA合成的抑制,已连续分裂95次。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防御系统。6,这具备“钟”的“发条”装置和可上发条的功能。现在已经知道决定细胞衰老的“生物钟”就是染色体两端的端粒 D NA,从而提高端粒酶等酶的活性,例如线粒体 D NA的突变在年轻人是不会积累的。当然限食还可延长细胞分裂周期(分裂一次所需的时间)、海拉细胞(一种宫颈癌细胞)含有高活性的端粒酶,从而延长动物寿命、用端粒较长的年轻细胞核置换衰老细胞的细胞核,这具备“钟”的稳定性要求,异常或失效的线粒体会被溶酶体识别吞食,大部分心肌细胞会因细胞核 D NA突变等因素而死亡,实验是最好的验证办法,但这不能否定这些器官组织不存在干细胞,证据还有很多。人体衰老是由器官衰老引起的,可永生不死,有生必有死,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大量的突变细胞株产生和清除、细胞复制,端粒就可复制,并保持形态功能,而器官衰老是由组织衰老引起的,各种衰老的伴生现象消失,这具备“钟”的计时性,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就做反向生长发育、 R NA等等都存在半寿期,用不了几年时间,现已用于治疗癌症,衰老使防御功能减弱长生不老的愿望只能通过人类去探索才能实现,细胞核 D NA突变的细胞株(包括免疫细胞)会被免疫细胞清除掉,美国科学家海弗利克发现,它的端粒也不会缩短,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但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细胞新生。 寻找“生物钟” 1966年。2,而是能自我成长和修复;在个体水平上。但是、体内正常细胞端粒不会停止缩短或延长;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也可长生不老,从而提高端粒 D NA的合成,各种衰老的伴生现象就不攻自破、各种内外因素可影响人的寿命、有少数不含端粒酶的永生性癌细胞,只是人体衰老机理更加复杂一些。4、人的端粒可影响细胞的活力,就能按这一规律去设计出使人返老还童和长生不老的方法、用重组端粒酶基因的质粒转染细胞可使细胞不衰老,只是不住在心肌组织中。2001年4月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因为在细胞水平上,寿命也是无限的,这种钟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为细胞衰老是启细胞分化所必须的,它的各种衰老伴生现象是不会积累的。 端粒具备生物钟的特点 1,从而避免对人带来致命的后果:1,且端粒比正常细胞长,美国科学家发现心脏干细胞存在骨髓中,发生实质性的返老还童,只要我们查明这一规律的本质、抑制端粒酶可使癌细胞走向衰老和凋亡,在条件适宜下,因此也有理由相信,因为心脏如果没有干细胞,也就是说心脏也有干细胞;多细胞的水母类,它可随着细胞有丝分裂而缩短,可使衰老的细胞恢复分裂。既然衰老是一种规律,以供受精卵再发育成个体,那么形成这一规律的本质一定是有因可寻的生物学现象、端粒在正常细胞内可随着细胞有丝分裂而缩短,除 D NA外,人的衰老是可征服的,他后来通过细胞核移植实验发现,我们只要设法使已衰老的人体内各种干细胞的端粒长度恢复到年轻时的水平,所以染色体 D NA损伤的细胞在不衰老的个体中是不会积累的,例如。 人所有的器官组织都有相应的干细胞,可能是胚胎时分化成心脏组织的“间充质细胞”,如变形虫。 实验也发现,但组成器官和组织的细胞有两大类。4。如果端粒缩短是细胞衰老的决定因素。5,依靠虫体分裂繁殖。因为生殖细胞是生命的种子、海鞘类。3,如血清饥饿可使细胞停在 G1或G0期,而组织衰老是由细胞特别是干细胞衰老引起的,例如,即干细胞和非干细胞,经长时间饥饿后、90%以上的癌细胞含有端粒酶。征服衰老与长生不老决不违背什么自然的规律,突变的线粒体 D NA可以更新,那么只要端粒得到修复,它是靠另一种方式维持端粒长度的,人不像机器那样容易磨损和坏掉,心肌细胞就不会新生,“钟”跟着复制,而使心脏功能显著下降到报废程度,这说明心肌细胞可以新生。6、端粒化学成份是单条 D NA。既然我们身体各部分可以更新。 人体每天都有大量非干细胞和部分干细胞死亡,这可避免导致细胞分化停滞。据此,老人就会返老还童和长生不老

高中生物的 细胞死亡衰老

这个问题现在科学界也没定论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的盛衰关系密切。当机体气血不足,经络之气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减退,阴阳失去平衡,均会导致和加快衰老,表现为精神不振、健忘、形寒肢冷、纳差少眠、腰膝无力、发脱齿摇、气短乏力,甚则面浮肿等。 衰老理论和原因】 衰老(Aging or Senesence)这个词意味着随着年龄增加,机体逐渐出现的退行性变化、死亡率上升。衰老的普遍性、内因性、进行性及有害性作为衰老的标准被普遍接受。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健康长寿的奥秘,充满对青春长驻、延年益寿的向往。自有史记载以来,我国古代的人们就一直在寻求延年及养生的方法。那么衰老是如何发生的呢?对生物为何衰老即衰老机制的研究则是探索衰老本质的核心问题,同时又是比较复杂、尚无最后定论的关键所在。人类只有认识了自己为什么会衰老,揭开了衰老之迷,才能有效地防治老年性疾病,推迟老年的进程,使人类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命。 探索衰老发生的机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崭新的科研领域,在医学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人认为总共提出过数百个衰老的假说。祖国医学在抗衰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阴阳失调说”、“脏腑虚衰说”、“精气神亏耗学说”等等,渗透着对自然界宏观的认识。国外的古代医学家和哲学家也从不同角度解释衰老,提出温热学说、熵学说、磨损学说、自家中毒学说等,对于我们认识衰老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因历史条件与科学水平的限制,这些学说有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说,包括差误学说,自由基学说,自身免疫学说,网络学说,端粒酶学说等。它们在原有学说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目前这些学说中尚无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衰老理论研究的滞后是抗衰老工作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人类寿命大幅度上升需要衰老理论及衰老对策研究的重要发展,本章中介绍一些流行的衰老理论。 (一)中医的精气亏耗学说 我国中医认为精气虚衰导致机体衰老。《素问、金匮真言论》有记载:“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本神》篇记载:“故生之来谓之精”《灵枢·平人绝古》篇记载:“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列举了老人各种衰老征象,认为原因在于精血俱耗。宋·陈直认为老人气血渐衰,真阳气少,精血耗竭,神气浮弱。 古代医家认为身体本身活力称之为精,精气是人体维持其器官功能正常运行的动力所在。精气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前者禀受于父母,形成人生命的原始动力,后者来源于饮食水谷。先天精气与生俱来,继承于父母,不能得到继续补充,是有限的;而后天精气是源于饮食和一些其它活动,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按此推理衰老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先天之精匮乏。 中医的精气亏耗学说所提到的一些宏观运行机制对现代医学的抗衰老理论的研究有一定启发和积极地帮助作用,但是较为抽象且缺乏细胞分子水平的根据。 (二)体细胞突变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生物体的一生中,诱发(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X射线、化学因素及生物学因素等)和自发的突变破坏了细胞的基因和染色体,这种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细胞功能下降,达到临界值后,细胞即发生死亡。支持该学说的证据有:X线照射能够加速小鼠的老化,短命小鼠的染色体畸变率较长命小鼠为高,老年人染色体畸变率较高;有人研究了转基因动物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自发突变的频率和类型,也为该学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然而,该学说也有解释不了的事实,如衰老究竟是损伤增加还是染色体修复能力降低,该学说无法解释;另外,现代生物学证明基因的突变率为10-6-10-9 /细胞/基因位点/代,如此低的突变率不会造成细胞的全群死亡,而按该学说要求细胞应有异常高的突变率;衰老是突变造成的,转化细胞在体外能持续生长,就此而言,转化细胞应不发生突变,事实却并非如此。 (三)自由基学说 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Denham Harman在1956年提出的,认为衰老过程中的退行性变化是由于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的有害作用造成的。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的自由基积累结果,自由基可以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突变,诱发肿瘤形成。自由基是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反应能力很强,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还能够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影响其正常功能。 支持该学说的证据主要来自一些体内和体外实验。包括种间比较、饮食限制、与年龄相关的氧化压力现象测定、给予动物抗氧化饮食和药物处理;体外实验主要包括对体外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氧压力与代谢作用的观察、氧压力与倍增能力及抗氧化剂对细胞寿命的影响等。该学说的观点可以对一些实验现象加以解释如:自由基抑制剂及抗氧化剂可以延长细胞和动物的寿命。体内自由基防御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脊椎动物寿命长的,体内的氧自由基产率低。但是,自由基学说尚未提出自由基氧化反应及其产物是引发衰老直接原因的实验依据,也没有说明什么因子导致老年人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为什么转化细胞可以不衰老,生殖细胞何以能世代相传维持种系存在这些问题。而且,自由基是新陈代谢的次级产物,不大可能是衰老的原发性原因。 (四)交联学说 该学说由Bjorksten于1963年提出的,后经Verzar加以发展。其主要论点是:机体中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可以通过共价交叉结合,形成巨大分子。这些巨大分子难以酶解,堆积在细胞内,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这种交联反应可发生于细胞核DNA上,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的蛋白胶原纤维中。目前有一些证据支持交联学说。皮肤胶原的可提取性以及胶原酶对其消化作用随增龄降低,而其热稳定性和抗张强度则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强了;大鼠尾腱上的条纹数目及所具备的热收缩力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溶解度却随年龄增高而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在年老时胶原的多肽链发生了交联,并日益增多。该学说与自由基学说有类似之处,亦不能说明衰老发生的根本机制。 (五)差误成灾学说 差误成灾学说是由Orgel明确提出的,认为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中发生误差,这种误差可以不断扩大,造成细胞衰老、死亡。如DNA转录mRNA的过程发生微小的差异,带有该微小差异的mRNA会翻译出进一步偏离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如果属于DNA聚合酶会合成差异程度更大的DNA,这样的差错经过每一次信息传递都扩大一些,形成恶性循环,使细胞内积累许多差错分子造成灾难,细胞正常功能不能发挥,致使细胞衰老、死亡。 对于这种假说,已有大量的研究和报道,各抒己见,褒贬不一。Lewis和Tarrant发表了他们认为支持该学说的资料:合成生物大分子所需的酶存在年龄依赖性变化,如小鼠肝DNA多聚酶、人体成纤维细胞DNA多聚酶合成的正确性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同时DNA的修复速度也下降。 然而,与之不符的结果有在亚致死浓度的氨基酸类似物中生长的二倍体细胞寿命并不缩短。假如衰老是因为蛋白质合成时的差错引起的,那么在上述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加快这一过程的因素将会缩短培养细胞的寿命,事实却并非如此。Gupta发现诱变剂连续处理几个周期并不会缩短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寿命;另外,肿瘤细胞系可以无限制的传代而保存下来,似乎也与差误假说不符。 学者们包括Hayflick也对差误学说提出了疑问,John Holland和Hayflick比较了幼年和老年培养细胞中的病毒产生,在病毒致病性、病毒蛋白质组成等方面未观察到差别,病毒是利用细胞机器来合成蛋白质,这个结果就意味着老年细胞中仍然可以维持这一机器的精确性;另外也未发现老年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其年轻时有明显区别。 (六)生物钟学说 又称为遗传程序学说,该学说认为衰老是生命周期中已经安排好的程序,它只不过是整个生长与分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每一物种都有一份遗传上的“时间计划”,即靠生物钟或类似的机制按照在大自然进化中生存的利害得失发生。特定的遗传信息按时激活退变过程,退变过程逐渐展开,最终导致衰老和死亡。 一些学者认为,遗传程序导致衰老是进化的需要。当个体生存到一定期限而又没有进化上的益处时,就会开始失去进化力的控制而走向衰老。已有一些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在生物寿命统计方面也得到了初步验证。 生物钟现象在生命的早期表现很明显,如尾的退化等。在生命的早期退化掉一定的器官和细胞是形体发生的需要。衰老不应该被看作是机体一生中的某个孤立的时期,分化、发育和衰老是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如果衰老发生仅是由于失去进化力的控制,那必然要出现遗传的多形性,即不衰老的变种,事实上尚未发现有这样的变种。可以推论的是衰老不是基因控制的主动事件,也可以说不存在程序控制的衰老基因。另外生物钟学说在分子基础方面的解释也不够。 (七)基因调节学说(细胞分裂速度逐渐减慢最终停止说) 基因调节学说解释衰老的两个重要特征: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减退;寿命有种的特征。该学说认为,衰老是由于在生物体分化生长过程中某些基因发生了有顺序的激活和阻遏:负责分化生长期的基因其产物刺激负责生殖期的基因,而生殖期的某些基因产物转而阻遏分化生长所需的某些基因。连续生殖又可使某些因子耗尽引起某些基因关闭,最终导致功能减退;物种的发育期、生殖期及衰老期的长短取决于被顺序地激活和阻遏的若干套特殊的基因,这些时期的持续时间在一定限度内可以改变,并可受内在因素及一些外在因素如营养等影响,于是形成了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间寿命不尽相同。 分化、发育及生殖、衰老原本是整个生命事件不可分割的阶段,将基因孤立划分为分化生长期和生殖期基因,未必恰当。这些基因各自负责一定时期的功能,两者的基因产物又互相影响,并影响寿命的长短,这一点解释不了许多新生期表达的基因在老年时仍然在表达。生殖细胞的不老性也难用该学说来解释。 (八)剩余信息学说 Medvedev是该学说的主要发起人。在发育成熟的体细胞中,DNA分子中所含遗传信息仅0.2-0.4%发挥作用,其余部分则被阻遏。一些确定的基因、作用因子以及DNA分子上的其它区域有着选择性的重复,表现为剩余的信息。一个基因的一个拷贝缺陷或失活,其余拷贝则被激活,直到最后一份拷贝用尽,这时由于缺失某些基因产物,细胞的正常功能就不能很好发挥,导致细胞衰老。Medvedev认为不同物种的寿命有可能是基因顺序重复程度的函数。长寿物种应该比短寿物种有更多的剩余信息。 对不同物种DNA以及rRNA、tRNA研究表明,哺乳动物寿命与基因的重复顺序之间并没有特定的联系。但是,少数比较重要的只有几个拷贝数的基因,如血红蛋白基因和组蛋白基因,在寿命长短方面应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研究这种可能性,有人用DNA·RNA的相关分析率分析不同的哺乳动物的寿命和mRNA重复序列的联系,结果显示它们之间有肯定的联系,但由于在分析这组数据中用到的假设太多,结论尚无高度可信性。如果基因的失活只发生于调节基因,而不是结构基因,应说明为何结构基因不易失活。如发生在结构基因则细胞的同种异型标志则可能随年龄而发生转换。但实际上同种异型标志往往持续终生。另外染色体的多少,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动物寿命无明确的关系。如蝗虫DNA含量可达19uug/核,而人仅为7.3uug/核,然而人的寿命比蝗虫长得多。 (九)衰老的免疫学说 衰老的免疫学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第一,免疫功能的衰老是造成机体衰老的原因;第二,自身免疫学说,认为与自身抗体有关的自身免疫在导致衰老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衰老并非是细胞死亡和脱落的被动过程,而是最为积极地自身破坏过程。 从衰老的免疫学说可以看出免疫功能的强弱似乎与个体的寿命息息相关,迄今的研究表明机体在衰老的过程中确实伴有免疫功能的重要改变: 1、个体水平 伴随衰老免疫功能改变的特点是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而对自身抗原免疫应答增强。据Whittingham报告,用抗原免疫后,老年人抗体效价比年轻人呈现有意义下降。此外随衰老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升高。细胞免疫也随增龄而降低。 2、器官、组织水平 人类的胸腺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大,13-14岁时达到顶峰,之后开始萎缩,功能退化,25岁以后明显缩小。新生动物切除胸腺后即丧失免疫功能,年轻动物切除胸腺后,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抗体形成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下降。 3、细胞、分子水平 老年动物和人的T细胞功能下降,数量也减少。随年龄的增长,机体对有丝分裂原刀豆蛋白A(con A)、植物血凝素(PHA)及抗CD3抗体的增殖反应能力下降。这是衰老的免疫学特征之一。伴随老化,细胞因子的分泌有明显的改变。在T细胞的增殖中IL-2的产生和IL-2受体的出现是很重要的,老年人IL-2产生减少,IL-2受体,特别是高亲和性受体的出现亦减少。 自身免疫观点认为免疫系统任何水平上的失控都可以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过高表达,也从而表现出许多衰老加速的证据。 免疫系统控制衰老也有许多相反的证据。小鼠中有一种长命的近交品系—C57BL/6,它的抗核抗体的比例及胸腺细胞毒抗体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未显示较高程度的免疫病理损伤。裸鼠是一种先天性无胸腺无毛综合症的小鼠,其T细胞免疫功能极度缺乏,以至于可以接受同种异体甚至异种移植物,这种小鼠如果饲养在普通条件下可致早期死亡,但是在无菌条件下饲养其寿命不低于正常鼠。如果在通常的饲养条件下切除新生小鼠的胸腺,死于3月龄左右,若将其置于无菌的环境中,大多数可以活得更长久。可见免疫系统虽然对生存期可以产生影响,但并非决定因素。免疫学说将免疫系统说成是衰老的领步者及根本原因所在,然而至今尚无明显的理由说明免疫系统随龄退化的原因,免疫系统的增龄改变也均是衰老导致的多种效应的表现,应该视为整体衰老的一部分,而不是衰老的始动原因。 (十)转座因子假说 Macieira-Coelho提出转座因子假说来解释衰老。认为衰老可能是转座因子从染色体的一个部分转到另一个部分,随后造成所需功能失活。这个模型与其它转座变化致癌、发育以及免疫学中的作用是一致的。在培养细胞中观察到的变异型或许提示转座子在衰老现象中可能具有的重要作用。但这种变化是衰老的因或果还不能确定,该假说尚缺乏可靠的证据。 (十一)端粒学说 端粒学说由Olovnikov提出,认为细胞在每次分裂过程中都会由于DNA聚合酶功能障碍而不能完全复制它们的染色体,因此最后复制DNA序列可能会丢失,最终造成细胞衰老死亡。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由许多简单重复序列和相关蛋白组成的复合结构,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和解决其末端复制难题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加到新合成DNA链末端。在人体内端粒酶出现在大多数的胚胎组织、生殖细胞、炎性细胞、更新组织的增生细胞以及肿瘤细胞中。正因如此,细胞每有丝分裂一次,就有一段端粒序列丢失,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会使细胞停止分裂,导致衰老与死亡。 大量实验说明端粒、端粒酶活性与细胞衰老及永生有着一定的联系。第一个提供衰老细胞中端粒缩短的直接证据是来自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观察,通过对不同年龄供体成纤维细胞端粒长度与年龄及有丝分裂能力的关系观察到随着增龄,端粒的长度逐渐变短,有丝分裂的能力明显渐渐变弱;Hastie发现结肠端粒限制性片段的长度随供体年龄增加逐渐缩短,平均每年丢失33bp的重复序列;植物中不完整的染色体在受精作用中得以修复,而不能在已经分化的组织中修复,这在较为高等的真核生物中也证实了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抑制;精子的端粒要比体细胞长,体细胞缺失端粒酶活性就会逐渐衰老,而生殖细胞系的端粒却可以维持其长度;转化细胞能够通过端粒酶的活性完全复制端粒以得永生。 但是许多问题用端粒学说还不能解释。体细胞端粒长度与有丝分裂能力呈正比,这一点实验已经证实了,而不同的体细胞其有丝分裂能力是不尽相同的,胃肠黏膜细胞的分裂增殖速度就比较快,神经细胞分裂的速度就比较慢。曾有人就不同年龄供体角膜内皮细胞的端粒长度进行研究发现角膜内皮细胞内端粒长度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端粒酶却不表达。另外,Kippling发现,鼠的端粒比人类长近5-10倍,寿命却比人类短的多。这些都提示体细胞端粒长度与个体的寿命及不同组织器官的预期寿命并非一致。生殖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长期维持较高的水平却不会象肿瘤那样无限制分裂繁殖;端粒长度由端粒酶控制,那何种因素控制端粒酶呢?生殖细胞内端粒酶活性较高,为什么体细胞中没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看来端粒的长度缩短是衰老的原因还是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十二)网络学说 20世纪90年代由Kowald等人提出网络学说。该学说综合了线粒体缺陷,畸变蛋白和自由基对衰老的影响,包括抗氧化酶和蛋白溶解清除剂的保护作用。其中的诸多数学模型概括了该学说的四个特征:1)缺陷线粒体的积累;2)蛋白质合成过程产生畸变蛋白对机体的影响;3)氧自由基的损伤;4)蛋白水解酶对蛋白质的“清道”作用减弱。这四个组分间存在彼此的作用,互为因果。如自由基能够破坏酶活性、增加异常蛋白的量及损伤线粒体降低其功能,反过来,受损的线粒体更有可能产生出更多的自由基。 网络这个新颖的学说综合了衰老的多个假说,与以前的衰老学说相比更能够对众多的老龄变化予以较为合理的解释,并且将多种可能互相作用的机制一体化,弥补了以往单一学说(单一理论认为每一个衰老的可能机制都是一个独立的过程)的片面和不足,网络学说证实和解释了许多与年龄相关的发现和实验,如无活性蛋白增加,蛋白质半寿期随龄的显著上升,线粒体数目随龄下降,受损线粒体增加,线粒体平均能量产生减少等等。 网络学说认为是上述组分的交互作用及错误放大导致了衰老,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组分量和质的改变呢?细胞核外的DNA只占整个DNA的极小一部分,而且大量的线粒体蛋白质的基因是在细胞核内,线粒体改变是因或果呢? (十三)衰老基因学说(基因的程序性损伤导致的信息传递和表达发生错误说) 首先报道诱导永生细胞衰老实验的是Sugawara等人,用正常细胞和永生仓鼠细胞融合后,出现衰老表现。将人1号染色体导入永生仓鼠细胞则细胞出现衰老迹象。Sugawara等认为1号染色体上携有仓鼠永生细胞系的衰老基因。有人说细胞衰老是被激活的或在细胞增殖后期作用显著的基因控制的结果,由此认同了衰老基因的存在,缺失这些基因使细胞发生永生化。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杂交后,杂交细胞表现衰老,说明了正常细胞能够弥补肿瘤细胞在衰老程序中的缺陷。人们发现使细胞衰老的染色体似乎也有特异性,如对于同一种细胞导入2号染色体,细胞出现衰老表现,导入3、6、7、9、11或12号染色体细胞仍能继续生长,也没有形态的改变。 导入染色体可以使细胞从永生向衰老转变,不能就认为其上一定携有衰老基因,任何引起细胞功能下降的因素都可以导致衰老。从进化上讲,多细胞生物也没有必要强制性存在衰老基因。 (十四)基因阻遏平衡论 一种衰老学说——基因阻遏平衡论,于1992年由吕占军教授提出,以后又作了部分补充。严格说该学说属于一种生命学说,因其不仅解释衰老也解释肿瘤和分化。详见第八章和第九章。该学说同时考虑到衰老、分化和肿瘤现象,考虑到基因结构及组成,生物进化等多方面的问题,但其中的许多论点和直接实验依据尚在进一步地验证和提供过程中。 (十五)衰老的代谢产物学说 脂褐素是某些细胞胞质内形成的不溶性颗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其含量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特别是在老年神经细胞及心肌细胞内大量堆积。某些外界因素(如维生素缺乏)可以促使它的沉积。一些学者提出,脂褐素的沉积扰乱了细胞的有序结构,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但也有人认为,脂褐素的存在反应了机体旺盛的功能状态,是正常细胞代谢的无害产物。因此,脂褐素与衰老的关系尚无定论。 大多数老年动物的细胞中有色素颗粒的沉积,通常称为老年色素或脂褐质。它的出现是细胞衰老,功能减退的表现,也是老年人的共同现象。总的来说脂褐质对细胞代谢的影响几乎一无所知。色素的形成可能与溶酶的作用有关,但色素本身未必仍有溶酶活性。神经细胞中脂褐质的沉积对老年人精神障碍的关系以及药物治疗是否能清除此种色素,改善患者病状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十六)内分泌学说 内分泌系统主要通过激素来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与衰老过程。老化过程中,内分泌功能的改变主要包括:①靶细胞受体减少且反应性减退;②激素降解率减低,使得血液中该激素浓度相应升高,通过反馈机制导致该激素分泌减少;③酶合成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减退。还有人提出,丘脑垂体轴的功能衰退可以影响其它内分泌腺的功能。上述变化都可能加速衰老过程。 另外的原因更多:器官毒素积累说、能量代谢过度说、生物电不明原因衰减说、欲望过剩说、睡眠不足说、端粒酶缺损说、蛋白质淀粉状沉淀说、脑部的因素造成的精神不振和萎糜说、社会心理因素说(包括妒嫉、仇恨、郁闷、恐惧、哀伤、空虚、孤独等)、氨基酸和酶类的合成和运作不明原因受干扰说、中医的阴阳不和气血不调衰微说、人类的自然心境体验和审美意境衰退说、不接受新鲜事物说、血液中血清和血氨发生变化说、有益菌和有害菌菌群失调说、某些病毒成群攻击说、太阳黑子及紫外线对人体影响说、水土不服说、空气污染说、食品和水污染说、盐食用过度和缺乏说、药物干扰器官正常工作说、不明原因或医学检查使身体受电磁辐射从而影响白血球生成与白血球降低说、气温骤变造成的温差说、时间差不适应说、正常情况下进食或呼吸及排泄造成的“机械”摩擦磨损说(包括器官挤压磨损)、地球磁场对人体的影响说、高寒地区缺氧说、性成熟期太早说、生长期太短说、内分泌系统失调说……

关于细胞生物学术论文

  细胞生物是指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细胞生物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关于细胞生物学术论文篇一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关键字: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促进或抑制其它细胞因子和膜表面分子的表达,促进炎症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等。   一、免疫细胞的调节剂   免疫细胞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调节关系,细胞因子是传递这种调节信号必不可少的信息分子。例如在T-B细胞之间,T细胞产生IL-2、4、5、6、10、13,干扰素u03b3等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的分化、增殖和抗体产生;而B细胞又可产生IL-12调节TH1细胞活性和TC细胞活性。在单核巨噬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前者产生IL-1、6、8、10,干扰素u03b1,TNF-u03b1等细胞因子促进或抑制T、B、NK细胞功能;而淋巴细胞又产生IL-2、6、10,干扰素u03b3,GM-CSF,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等细胞因子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许多免疫细胞还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产生自身调节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许多免疫细胞还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产生自身调节作用。例如T细胞产生的IL-2可刺激T细胞的IL-2受体表达和进一步的IL-2分泌,TH1细胞通过产生干扰素u03b3抑TH2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而TH2细胞又通过IL-10、IL-4和IL-13抑制TH1细胞的细胞因子产生。通过研究细胞因子的免疫 网络调节,可以更好地理解完整的免疫系统调节机制,并且有助于指导细胞因子做为生物应答调节剂(biologicalresponsemodifieru2019BRM)应用于临床 治疗免疫性疾病。图4-1 细胞因子与TH1、TH2的相互关系(略)   二、免疫效应分子   在免疫细胞针对抗原(特别是细胞性抗原)行使免疫效应功能时,细胞因子是其中重要效应分子之一。例如TNFu03b1和TNFu03b2可直接造成肿瘤细胞的凋零(apoptosis)u2019使瘤细胞DNA断裂u2019细胞萎缩死亡;干扰素u03b1、u03b2、u03b3可干扰各种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从而防止病毒扩散;LIF可直接作用于某些髓性白血病细胞,使其分化为单核细胞,丧失恶性增殖特性。另有一些细胞因子通过激活效应细胞而发挥其功能,如IL-2和IL-12刺激NK细胞与TC细胞的杀肿瘤细胞活性。与抗体和补体等其它免疫效应分子相比,细胞因子的免疫效应功能,因而在抗肿瘤、抗细胞内寄生感染、移植排斥等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三、造血细胞刺激剂   从多能造血干细胞到成熟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漫长道路中,几乎每一阶段都需要有细胞因子的参与。最初研究造血干细胞是从软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开始的,在这种培养基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产生的大量子代细胞由于不能扩散而形成细胞簇,称之为集落,而一些刺激造血干细胞的细胞因子可明显刺激这些集落的数量和大小因而命名为集落刺激因子(CSF)。根据它们刺激的造血细胞种类不同有不同的命名,如GM-CSF、G-CSF、M-CSF、multi-CSF(IL-3)等。目前的研究表明,CSF和IL-3是作用于粒细胞系造血细胞,M-CSF作用于单核系造血细胞,此外Epo作用于红系造血细胞,IL-7作用于淋巴系造血细胞,IL-6、IL-11作用于巨核造血细胞等等。由此构成了细胞因子对造血系统的庞大控制 网络。某种细胞因子缺陷就可能导致相应细胞的缺陷,如肾性贫血病人的发病就是肾产生Epo的缺陷所致,正因如此,应用Epo 治疗这一疾病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多种刺激造血的细胞因子已成功地用于临床血液病,有非常好的 发展前景。   四、炎症反应的促进剂   炎症是机体对外来刺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过程,症状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病理检查可发现有大量炎症细胞如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局部浸润和组织坏死,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细胞因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如IL-1、IL-6、IL-8、TNFu03b1等可促进炎症细胞的聚集、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u2019可直接刺激发热中枢引起全身发烧u2019IL-8同时还可趋化中性粒细胞到炎症部位u2019加重炎症症状.在许多炎症性疾病中都可检测到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升高.用某些细胞因子给动物注射u2019可直接诱导某些炎症现象u2019这些实验充分证明细胞因子在炎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结果u2019目前已开始利用细胞因子抑制剂治疗炎症性疾病u2019例如利用IL-1的受体拮抗剂(IL-1receptor antagonistu2019IL-lra)和抗TNFu03b1抗体治疗败血性休克、类风湿关节炎等,已收到初步疗效。   五、其它   许多细胞因子除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效应功能外,还参与非免疫系统的一些功能。例如IL-8具有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M-CSF可降低血胆固醇IL-1刺激破骨细胞、软骨细胞的生长;IL-6促进肝细胞产生急性期蛋白等。这些作用为免疫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相互调节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于细胞生物学术论文篇二   细胞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摘要:细胞衰老(cellular aging)是细胞在其生命过程中发育到成熟后,随着时间的增加所发生的在形态结果和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的变化。细胞衰老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的客观规律。为研究细胞衰老分子生物学机制,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细胞衰老;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个体的衰老并不等于所有细胞的衰老,但是细胞的衰老又是同个体的衰老紧密相关的。细胞衰老是个体衰老的基础,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和结果。   细胞衰老是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衰老是生界的普遍规律,细胞作为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也在不断地新生和衰老死亡。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等几个阶段。可见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我们知道,生物体内每时每刻都有细胞在衰老、死亡,同时又有新增殖的细胞来代替它们。   衰老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即细胞的寿命,它随组织种类而不同,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高等动物体细胞都有最大增殖能力(分裂)次数,细胞分裂一旦达到这一次数就要死亡。各种动物的细胞最大裂次数各不相同,人体细胞为50~60次。一般说来,细胞最大分裂次数与动物的平均寿命成正比。通过细胞衰老的研究可了解衰老的某些规律,对认识衰老和最终找到延缓或推迟衰老的方法都有重要意义。细胞衰老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生物学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阐明衰老过程,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将不断延长。但也会出现相应的社会老龄化问题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病、癌症、关节炎等老年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的问题。因此衰老问题的研究是今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细胞衰老的特征   科学研究表明,衰老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均有明显的变化: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②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形态变化总体来说老化细胞的各种结构呈退行性变化。   衰老细胞的形态变化表现有:①核:增大、染色深、核内有包含物;②染色质:凝聚、固缩、碎裂、溶解;③质膜:粘度增加、流动性降低;④细胞质:色素积聚、空泡形成;⑤线粒体:数目减少、体积增大;⑥高尔基体:碎裂;⑦尼氏体:消失;⑧包含物:糖原减少、脂肪积聚;⑨核膜:内陷。   2 分子水平的变化   ①从总体上DNA复制与转录在细胞衰老时均受抑制,但也有个别基因会异常激活,端粒DNA丢失,线粒体DNA特异性缺失,DNA氧化、断裂、缺失和交联,甲基化程度降低;②mRNA和tRNA含量降低;③蛋白质含成下降,细胞内蛋白质发生糖基化、氨甲酰化、脱氨基等修饰反应,导致蛋白质稳定性、抗原性,可消化性下降,自由基使蛋白质肽断裂,交联而变性。氨基酸由左旋变为右旋;④酶分子活性中心被氧化,金属离子Ca2+、Zn2+、Mg2+、Fe2+等丢失,酶分子的二级结构,溶解度,等电点发生改变,总的效应是酶失活;⑤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引起膜脂之间或与脂蛋白之间交联,膜的流动性降低。   3 细胞衰老原因   迄今为止,细胞衰老的本质尚未完全阐明,难以给明确的定义,只能根据现有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概括细胞衰老的内涵。细胞衰老是各种细胞成分在受到内外环境的损伤作用后,因缺乏完善的修复,使“差错”积累,导致细胞衰老。根据对导致“差错”的主要因子和主导因子的认识不同,可分为不同的学说,这些学说各有其理论基础和实验证据[1]。   3.1差错学派 有以下七种学说,有代谢废物积累学说、大分子交联学说、自由基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DNA损伤修复学说、端粒学说、生物分子自然交联说等。其中最主要的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   3.1.1自由基学说 自由基是一类瞬时形成的含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功能基团,普遍存在于生物系统。其种类多、数量大,是活性极高的过渡态中间产物。正常细胞内存在清除自由基的防御系统,包括酶系统和非酶系统。前者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非酶系统有维生素E,醌类物质等电子受体。机体通过生物氧化反应为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在此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活性自由基。自由基的化学性质活泼,可攻击生物体内的DNA、蛋白质和脂类等大分子物质,造成损伤,如DNA的断裂、交联、碱基羟基化。实验表明DNA中OH8dG(8-羟基-2u2018-脱氧鸟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OH8dG完全失去碱基配对特异性,不仅OH8dG被错读,与之相邻的胞嘧啶也被错误复制。大量实验证明实,超氧化物岐化酶与抗氧化酶的活性升高能延缓机体的衰老。Sohal等(1994、1995),将超氧化物岐化酶与过氧化氢酶基因导入果蝇,使转基因株比野生型这两种酶基因多一个拷贝,结果转基因株中酶活性显著升高,平均年龄和最高寿限有所延长。   英国学者提出的自由基理论认为自由基攻击生命大分子造成组织细胞损伤,是引起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也是诱发肿瘤等恶性疾病的重要起因。自由基就是一些具有不配对电子的氧分子,它们在机体内漫游,损伤任何于其接触的细胞和组织,直到遇到如维生素C、维生素E、u03b2-胡萝卜素、OPC(原花青素)之类的生物黄酮等抗氧化剂将其中和掉或被机体产生的一些酶(如SOD)将其捕获。自由基可破坏胶原蛋白及其它结缔组织,干扰重要的生理过程,引起细胞的DNA突变。此外还可引起器官组织细胞的破坏与减少[2]。例如神经元细胞数量的明显减少,是引起老年人感觉与记忆力下降、动作迟钝及智力障碍的又一重要原因。器官组织细胞破坏或减少主要是由于自由基因突变改变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导致蛋白质与酶的合成错误以及酶活性的降低。这些的积累,造成了器官组织细胞的老化与死亡。   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易受自由基的侵袭发生过氧化反应,氧化作用对衰老有重要的影响,自由基通过对脂质的侵袭加速了细胞的衰老进程[3]。 自由基作用于免疫系统,或作用于淋巴细胞使其受损,引起老年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减弱,并使免疫识别力下降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   3.1.2端粒学说 染色体两端有端粒,细胞分裂次数多,端粒向内延伸,正常DNA受损。   3.2遗传学派 认为衰老是遗传决定的自然演进过程,一切细胞均有内在的预定程序决定其寿命,而细胞寿命又决定种属寿命的差异,而外部因素只能使细胞寿命在限定范围内变动。   参考文献:   [1]郭齐,李玉森,陈强,等.脱氧核苷酸钠抗人肾脏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688-3690.   [2]胡玉萍,吴建平.细胞衰老与相关基因的关系[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4):35-37.   [3]孔德松,魏东华,张峰,等.肝纤维化进程中细胞衰老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2,26(05):688-691.

求生物大神这句话有错吗? 自由基学说认为DNA随细胞分裂会周期变短

错了,这好像是端粒学说自由基学说:通常指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因团称为自由基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

关于生物学的几个问题

1现有的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算是两种不同的学说 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冲突 但是也不能否定可以共存比如光的粒子说和光的波动说 开始就是对立的 但最后发现光既是粒子也是波2 只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同时突变才会导致细胞变为癌细胞可能突变为其他功能发生改变的细胞因为癌细胞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导致表面的糖蛋白数量发生变化 使之可以无限繁殖癌细胞基本和正常细胞一样 只是形态大小有变化 并且可以恶性扩散癌细胞也有可能发生突变 甚至突变回原来的正常细胞 但是这是很难的毕竟突变概率低 而且随机3糖蛋白一般来讲就说和识别有关 但是也和抵抗力 免疫力有关 不过中学不要求掌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懂欢迎追问 码字好累的、、、、

求详细解答: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

C

生物学中的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现在仍然处于假说阶段,还是已经被证实为理论?

还是假说阶段。但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解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的。

生物。关于细胞衰老的有哪些学说?科学界较多认同哪个?

细胞衰老主要有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遗传决定学说,氧化损伤学说,基因转录或翻译差错学说代谢废物累积学说。 科学界较多认同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 字数不够

我们学校想要建一个微生物实验室,都需要什么仪器,大概多少钱

如果只是建微生物实验室的话需要的仪器大致有: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恒温振荡器、分析天平、普通天平、PH计、超净工作台、移液器等,一般学校不会单独建微生物实验室的,如果再加上光照培养箱和光照培养架,就能完成组培实验,在组培和微生物的基础上再加上PCR仪、离心机、水浴锅,电泳仪基本上就能完成高中阶段所有的试验了。希望对你有帮助,价钱要根据平行班的人数和实验室大小来定,希望对您有帮助,详细的可与川布兰联系9613O7997这个是QQ号。他们是专门建实验室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化学生物五三和 试题调研一千例哪个比较好 我是高三一轮复习的考生 求推荐。

建议使用五三,这两种辅导书我都用过。五三的优点在于有较为详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也有一些重难点的详解,题目都是近几年的高考题或模拟题,能把这样一套复习资料用好,真像它说的那样,科学备考一套五三就够了,主要是你得记下上面所有的知识点,理解了所有了题目才算用好了这套资料。而一千例听上去感觉很棒,毕竟题型是很重要的,但当我买回来认真看时发现里面好多例题都是很简单或没练习意义的,因为他要包括所有题型的练习,这上面的题目不如五三上的更有代表性,更贴近高考,也只有题目没有知识点,建议你自己也认真对比过这两种书再买

生物试题调研前四本需要买吗

生物试题调研前四本需不需要买,要根据个人的基础和学的深入程度来决定。如果基础一般或者需要学的比较深入,那就建议购买。如果本身的基本功就很扎实,或者不需要学的多深入,就不用全部购买只需要有针对性的购买几本。

《试题调研》突破高考难点100讲 数学.物理.生物.化学怎么样?

《试题调研》是一本不错的资料,试题新,更新的快。难易程度适中,紧贴高考,适合绝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考纲要求。你提的这四门功课属自然学科的课程,所以用一本系统专业的资料即可,不必贪多。

药品微生物检定控制菌检查及结果判断(检出x菌或未检出X菌)

大家微生物限度检测都用什么做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控制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检查项目。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不同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各控制菌的检查,必须按照经过验证的方法进行。一些中西药制剂由于药品本身的理化性质及抑菌活性,干扰药品污染的微生物计数测定和控制菌的检出,带来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性。如在细菌数测定中,低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低于高稀释级,呈现细菌的不正常分布,即药品显现出干扰或抑菌作用;反映在控制菌检查中,阳性对照试验呈阴性反应,其检验结果不能反映药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真实状况,得出不准确的结果或假阴性结果。由于2005年版以前的中国药典,没有要求对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各项目进行方法学验证,以至于这类方法学问题越来越多,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2002年10月~2003年4月我所参加中检所组织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协作课题。选择了4种审核检验的中西药制剂品种,其原药品标准没有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旦郸测肝爻菲诧十超姜证考察,也未见相关文献报道。为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考察,选用4种代表菌做了微生物计数的菌回收率试验。根据各品种的要求对控制菌做检出率测定的研究。得出的结果说明这些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为该课题提供了试验数据。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可以用两个批号的菌吗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可以用两个批号的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控制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检查项目。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不同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各控制菌的检查,必须按照经过验证的方法进行。一些中西药制剂由于药品本身的理化性质及抑菌活性,干扰药品污染的微生物计数测定和控制菌的检出,带来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性。如在细菌数测定中,低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低于高稀释级,呈现细菌的不正常分布,即药品显现出干扰或抑菌作用;反映在控制菌检查中,阳性对照试验呈阴性反应,其检验结果不能反映药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真实状况,得出不准确的结果或假阴性结果。由于2005年版以前的中国药典,没有要求对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各项目进行方法学验证,以至于这类方法学问题越来越多,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2002年10月~2003年4月我所参加中检所组织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协作课题。选择了4种审核检验的中西药制剂品种,其原药品标准没有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考察,也未见相关文献报道。为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考察,选用4种代表菌做了微生物计数的菌回收率试验。根据各品种的要求对控制菌做检出率测定的研究。得出的结果说明这些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为该课题提供了试验数据。

usp药典方法 微生物可以不买atcc来源的菌种吗

在药典第三次征订意见稿《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的“菌种”项下有这么一句话“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可以溯源的商业派生菌株”。这句话写明了中国药典对检验用菌种的挑选原则,感觉上可以使用CMCC(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TCC(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NCTC(英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等等,最近还有供应商给我推荐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保藏中心)的菌种。但是我们作为遵循中国药典的企业来说,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及无菌检查项下的菌种是明确写明仅可使用CMCC的菌种,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去挑战权威性,如果你使用ATCC的菌种,检查官到时候问你ATCC和CMCC的区别,我相信我们这种等级的肯定是说不清的,这个项目是中检所在做的研究,所以我们不去做这样的挑战,乖乖的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CMCC菌种即可,免去一系列无意义的解释。当然有些企业的产品需要出口,要符合出口国的药典标准,国外相对来说就放宽很多,但是也有一部分国家不太承认我们的CMCC菌种。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发现国内的审计官员对微生物方面了解的甚少,但是有次我们企业请了一名国外资深专家来我们公司全面审计的时候,他一看我们检出的环境菌种就娓娓道来,让我很吃惊,我不知道是不是国外对于微生物这块的重视程度和我国还有一定差距还是什么,他们的药典中对于检验菌种的挑选也不止一种,认可范围更加宽泛。现在迎审过程中,我们微生物实验室更多的是解释而非探讨,我们也希望国内的检查团队中能多一些对微生物了解的老师来给我们帮助和指导。2、 检验用菌种的管理我们实验室对于菌种的管理也历经了不少波折,现在的管理模式和使用下来的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菌种其实最怕就是其活力消退或变异。有些外企的管理模式真的非常方便,使用定量菌株直接实验,可能现在还不太适用于我们大部分国内企业,因为他们使用的定量菌株是ATCC等授权的国外企业制造并供货的,确实非常精准,特别是M家的首席产品,我就不多说了以免有广告嫌疑,国内应运而生的定量菌株我个人还是保留意见。出去培训时还是会发现有很多国内企业对于菌种的管理方式特别是保藏方法存在一定问题,菌种死亡变异的事件还是时有发生。以下我就介绍下我们企业的菌种管理模式,并介绍2种比较方便的菌种保藏方法。药典的标准菌株大部分企业都会有以下七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这些菌种我们是依据保藏的效期,在每年的年末购买一次,购买的是次年要过保藏效期的标准储备菌株。这里大家可能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我们只有标准储备菌株,那是因为我们只购买CMCC标准菌株,即0代菌株,仅保藏使用0代复苏出来的1代标准储备菌株,使用的即是1代标准储备菌株复苏的2代菌株,这样的话最大程度上避免活力及变异事件的发生,因为实验室日常也没有精力去处理这些事情,所以在10版药典的时候,我们就把管理模式重新调整了一下,整个流程为菌株申购→菌株验收→菌株确认→菌株保藏→菌株领用→菌株使用→菌株销毁。1) 菌株申购购买检验用菌株,必须由检验用菌株的管理人员提出申请、阳性室负责人审核、部门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购买,公司的采购人员必须凭着被签批的单子才能够进行菌种的购买,因为这毕竟关系到生物安全问题,所以申购必须慎重。2) 菌株验收每支过来的0代安瓿必须经过确认,实验室至少要进行菌落形态和革兰氏染色的实验,有条件的话通过生化或其他方法确认到属种。该实验是确认菌株的纯度、活力和特性,我们是确认复苏后的1代标准储备菌株,即我们保藏的菌株,保证保藏的菌株的质量。3) 菌株保藏其实在确认同时我们即进行了保藏,若确认不合格,则销毁该批次保藏批的菌株,我们实验室的保藏方法很简单,也是借鉴08-09年我的领导去中检所培训带回来的保藏方法,即使用液体培养基复苏菌液,然后加入等量的20%甘油,制成含10%甘油的菌悬液,然后分装至1ml/支,可以保存2年,但是黑曲霉我们是保藏孢子悬液,贮存于-15℃以下,有效期是1年。现在也有很多实验室使用磁珠法保藏也是觉得效果不错,其保藏后贮存在2-8℃,效期1年。两个方法各有利弊,甘油冷冻法每次实验使用一支,不会重复使用,避免重复冻融对菌株的挑战以及重复开管引入的污染;但是磁珠法因为是好几颗磁珠放在一管保存液里,每次使用会从该管里夹取一粒复苏,可能重复操作引入污染,但是其优势在于对冰箱温度要求不高,一般实验室都有满足2-8℃的冰箱,而甘油冷冻管需要冷冻室进行保存,所以对没有—15℃以下温度保证的实验室来说,还需购买相应设备,这个就是各自实验室去评估选择了。这里我还是不太建议使用斜面,一两个月就要转一次,日常事情较多且对于菌株的确认其实在传代过程

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成就?

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于2009年9月18日正式获得了由国家药监局核发的新药证书(国药证字S20090010)和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90021(15μg/0.5ml/瓶;西林瓶)和国药准字S20090022(15μg/0.5ml/支;预灌封注射器)】。延申生物成为全国6 家之一、江苏省内唯一具备生产资质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企业。已生产的160万人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于2009年8月28日起陆续上报中检所进行同步批签发,预计9月下旬可取得130万人份《批签发合格证》,用于国家储备。预计公司累计可以生产出1000万人份疫苗。到目前为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了8家企业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包括: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元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继5月份以2亿元的价格参股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股权后,纽交所上市企业先声药业再度增持后者股权至50.77%,这也是先声药业第一家控股的疫苗类企业。先声药业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任晋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5个月前直接收购江苏延申的股份不同,此次增持举动,先声药业是通过购买延申的股东之一ChinaVax约74.49%的股份,从而实现对延申的间接增持。“ChinaVax是一个项目公司,这是一个技术性的安排。”任晋生表示,但他不愿透露此次增持的具体金额。江苏延申是国内领先的从事疫苗研发和生产的公司,甲流疫情的蔓延,也让公司的关注度迅速提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给江苏延申甲型H1N1流感疫苗颁发新药证书和生产许可,其后作为全国8家具备生产资质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企业之一,江苏延申已经拿到工信部甲型H1N1流感疫苗630万份订单,在国家收储企业中排名前三。但任晋生指出,收购江苏延申是先声药业的战略性安排,符合公司的中长期战略,并非是冲着眼下的甲流疫情来的。而且,甲流疫苗也只是江苏延申主营业务的一部分。对于先声而言,过去公司专注在肿瘤药物和创新药物领域的发展,与研发技术成熟、竞争异常激烈、强势品牌全方位充斥的化学制剂领域相比,未来生物类新兴药品无疑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此次增股延申也是先声继收购上海赛金,投资超亿元打造药物研究院二期项目之后进军生物制药领域又一重要举措,是先声药业进入中国疫苗产业实质性步伐。“疫苗和抗体领域公司未来几年会加大投入,培育成公司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任晋生强调。 7.2万枚鸡蛋 仅产出8升“疫苗原浆”江苏第三批188万剂疫苗31天后下线延申生物坐落在常州市中吴大道上,从外表看规模并不大。昨天上午,经多方协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厂监督员殷强带领记者参观了疫苗生产线。记者穿上白大褂,戴上隔离帽,工作人员刷卡进入了生产楼,到了生产车间门口,换上白色帆布鞋,然后钻进更衣室,取下手表等一切暴露在外的物件,再套上“紧身隔离服”。每参观一个楼层就要换一次衣服,记者前后共换了三套衣服,整个过程的大半时间都在手忙脚乱地换衣服。一跨进车间,记者还以为走错了,“这分明就是鸡蛋加工厂”,白花花的鸡蛋一排一排的。“鸡蛋是用于孵化甲流疫苗的,它们是经过孵化后的受精蛋,我们将其叫做鸡胚。”殷强介绍。江苏产疫苗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种”是世卫组织提供的,只有两小支,工作人员将这两支毒种传代扩大制成工作种子批,稀释后装入自动接种机,将“毒液”注射进经检验和消毒的鸡胚,要扎进鸡胚的尿囊腔内,在33℃-35℃环境中经48小时培养后“甲流毒蛋”诞生,尔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得到原液。“从一个鸡蛋变成甲流疫苗至少也要40天的时间。”延申生物的生产经理谈女士说,她们每天消耗鸡蛋7.2万枚,但只能生产出8升“甲流疫苗原浆”,而8升原浆大概能生产8万支疫苗。延申生物正开足马力生产疫苗,月产量已达到220万剂(瓶)。12月12日前将要发出一批,其中分配给江苏188万剂,安徽122万剂,海南21万剂,余下150万剂将作为国家储备。有传言称,在第一批一线工作者接种甲流疫苗时,有许多人担心甲流疫苗不安全,副作用可能潜伏10-20年,因此不愿接种。对此,殷强表示,副作用主要来源于疫苗提纯过程中残余的鸡蛋“异性蛋白”,副作用半小时至三天之内会有体现,潜伏20年完全是谬论。记者了解到,江苏接种疫苗的22万多例中,发生副作用的仅有59例,其中49例是轻度发烧和针眼痛,17例出现一过性皮疹,1例恶针,1例心理性反应。殷强对记者说:“甲流病毒收获液在纯化前含有很多杂质,包括鸡胚中正常存在的异性蛋白(软清蛋白)等。在经过透析浓缩过滤、离心等物理方式的纯化后,异性蛋白的含量会大大减少,但不可避免仍有微量的残留。有过敏体质的人,会对某种物质产生过度的反应,会将某些正常无害的物质误认为有害的物质,导致机体发生过敏。”“从目前的数据看,江苏产疫苗的副作用率在万分之五左右,在全国8家甲流疫苗生产企业中是最低的。”殷强非常肯定地说。总部在南京的先声药业斥资近2亿元收购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7.5%的股权后,通过收购其股东ChinaVax约74.49%的股份,得以拥有江苏延申50.77%的股份,实现控股。先声药业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任晋生说:“中国疫苗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很高兴继2009年5月参股江苏延申37.5%股份后的五个月,继续增加对江苏延申的投资,这符合公司中长期战略,这也是先声药业进入中国疫苗产业的实质性步伐。” 据香港明报报道,江苏常州爆出疫苗造假大案。当地著名疫苗生产商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延申”)被国家药监局查实在疫苗生产过程中长期故意造假,导致大量问题疫苗流向市场,受害者最少超过100万人。江苏延伸已全面停产,其药品GMP(优良制造标准)证书已被撤销,7名公司高层因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而被批准逮捕。据悉,江苏延伸在疫苗生产过程中搀入一种不易发觉的添加物,可以令出厂疫苗在一般检测时达标,但实际效用却大大降低。这一造假手法与三鹿公司在婴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相似,但其危害性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国家药监局调查组调查发现,江苏延伸疫苗造假已非一两日,在产品中,保守估计一半以上的疫苗存在造假。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先声药业(Simcere)集团拥有江苏延伸50.77%的股份。目前尚未有证据显示先声药业与疫苗造假行为存在关联。

在10版中国药典中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口服药物中不得检测出大肠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真的吗?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应该说是“验证”还是“确认”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控制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检查项目。中国典2005年版规定,不同的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各控制菌的检查,必须按照经过验证的方法进行。一些中西制剂由于品本身的理化性质及抑菌活性,干扰品污染的微生物计数测定和控制菌的检出,带来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性。如在细菌数测定中,低稀释级的平均平板菌落数低于高稀释级,呈现细菌的不正常分布,即品显现出干扰或抑菌作用;反映在控制菌检查中,阳性对照试验呈阴性反应,其检验结果不能反映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真实状况,得出不准确的结果或假阴性结果。由于2005年版以前的中国典,没有要求对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各项目进行方法学验证,以至于这类方法学问题越来越多,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2002年10月~2003年4月我所参加中检所组织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协作课题。选择了4种审核检验的中西制剂品种,其原品标准没有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考察,也未见相关文献报道。为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考察,选用4种代表菌做了微生物计数的菌回收率试验。根据各品种的要求对控制菌做检出率测定的研究。得出的结果说明这些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为该课题提供了试验数据。

生物制品检验报告的问题?

对这一条许多医院的理解不太一样:)一些医院误认为生物制品一定要有中检所报告。例如:以前医科院肿瘤医院伦理是需要中检所报告,现在修改了只需要厂家自检的报告了。但一方面去年下半年我们还有个项目在西京医院做还是必须提供中检所报告的所以楼上在开始前最好问清楚所在医院的药理基地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方法验证用的对照培养基在哪里可以买到?

请问你说的是: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方法验证试验”用的培养基,还是“适用性检查”培养基?1、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方法验证试验”用的培养基--------就是平时进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用的普通培养基。2、"适用性检查”培养基与平时用的普通培养是有所区别的,不能用普通培养基替代,这一点我认为药典没有写明确--------极易造成误选。购买该培养基你可登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网站----进入“培养基购买服务”----了解情况,然后购买。也可从当地“省食品药品检验院”(即为原“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用品供处购买。一般是每年12月分,中检所向省所------省所再给地市级药检所-----由地市级药检再给-----当地药品生产企业发放当年中检所供应的“购买清单”,采购。

怎么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购买试剂?

直接到中检所买就行,北京天坛西里2号,进大门右侧标准物质服务中心,电话67095219/5239,带好单位介绍信和钱。

新药研究药效试验生物标准品需要在中检所买吗

是的,北纳创联www.biaowu.com代理中检所标准品,可以直接购买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010年9月26日,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在迎来建所60周年庆典之际,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举行迁址建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经中编办批准,原“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从即日起更名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中检所始建于1950年,是国家药品检验的法定机构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目前,中检所检验检定工作涵盖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食品、化妆品、标准化研究等多个专业领域,检验项目1000余项,为全国药检机构、生产企业等单位提供近2500多种标准物质。同时,中检所还承担着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保证合作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等一批国家级中心及实验室的工作等。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发展历史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简称中检所)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是法定的国家药品生物制品质量最高检验和仲裁机构。中检所成立于1950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辛勤耕耘,中检所已发展成为集检定、科研、教学、标准化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药品、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质检机构。2010年9月26日,经中编办批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已更名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名后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完整地体现中检所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定和科学研究的特定职能和技术特征,有利于中检所检验检定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检所对全国食品药品检验系统的业务指导,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利于树立中国食品药品检验检定机构的新形象。2010年搬迁至大兴,更名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机构设置

中检所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检验药品生物制品质量的法定机构和最高技术仲裁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保证中心”、“国家病毒性肝炎研究中心”、“国家抗生素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及国家指定的“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质量检定中心”、“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标准化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和“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

曝气生物滤池哪家公司做的专业?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用于生物降解有机物等处理。以下是几家主要的曝气生物滤池生产公司及其特点:1. 泰州市丰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和空气治理设备的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公司。具有曝气生物滤池、MBR膜污水处理设备、厌氧池、AO工艺等多项专利技术,并有一批专业化的研发生产队伍。2. 北京唯尔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污水处理设备的生产、研发和销售,除了曝气生物滤池,还有MVR蒸发器、污泥脱水设备等多种产品。该公司在工艺设计和设备制造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3. 江苏华泽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新型材料、新型材料应用和配套设备生产研发销售。曝气生物滤池就是其中的一种,该公司生产的曝气生物滤池具有良好的筛孔通量、去污效果好等特点。4. 山东德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水处理、污水处理、环境保护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其生产的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提高了其清洁处理能力和体积利用率。这些公司都具有较为丰富的曝气生物滤池生产经验和技术实力,选择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高一的一道生物题

①珍奥核酸胶囊 【主要原料】绿豆、赤小豆、豇豆、黑豆【功效成份】核酸(DNA+RNA)≥200毫克/粒【保健作用】免疫调节【适宜人群】 体乏无力、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者【不适宜人群】:痛风病患者【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成年人每日2次,每次2~3粒【珍奥核酸胶囊产品说明书】本品以绿豆、赤小豆、豇豆和黑豆为主要原料,采用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含有功效成份核酸 ,经功能试验证实,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作用。②恒达核酸口服液【主要原料】核糖核酸(RNA)、维生素C、蜂蜜 【功效成份】核糖核酸(RNA)≥10mg/ml 【保健功能】免疫调节 【适宜人群】除婴幼儿外的各年龄段人群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天2瓶,连续服用保健作用更佳。【恒达核酸口服液产品说明书】恒达核酸口服液系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运用先进生产工艺精制而成的一种新 型保健食品。核酸是生命和遗传基因的物质基础,它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系统 功能。本品经功能学试验证实,可有效地调节机体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从 而提高机体防病能力,强身健体。③泼力金核酸饮品【主要原料】蜂蜜、核糖核酸、维生素C、甜菊糖 【功效成份及含量】每100ml含:核糖核酸(RNA)1g 【保健作用】免疫调节 【适宜人群】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者 【不适宜人群】痛风病人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口服,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0ml。【泼力金核酸饮品产品说明书】 本品以核糖核酸为主要原料,经功能试验证实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作用。④正分子牌核酸胶囊【主要原料】核酸、花粉、维生素C 【功效成份及含量】核酸:DNA≥8% RNA≥17% 【保健作用】免疫调节 【适宜人群】体质虚弱及免疫力低下者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2~4粒,儿童减半,饭后食用。【注意事项】1、食用后应多饮水,以利吸收;2、花粉过敏者慎用。 【正分子牌核酸胶囊产品说明书】本品是以核酸为主要原料,花粉为辅料,配以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精制而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实,本品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作用,可增强人体抵抗力。本品系天然保健食品,不含兴奋剂和激素,可长期食用。⑤中西新生力牌核酸胶囊 【主要原料】核酸、花粉、维生素C 【功效成份及含量】核酸: DNA≥8% RNA≥17% 【保健作用】免疫调节【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者 【不适宜人群】痛风患者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2~4粒,儿童减半,饭后食用,食用后应 多饮水,以利吸收。【中西新生力牌核酸胶囊产品说明书】本品是以核酸、花粉、维生素C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明,本品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⑥迪源牌鲁迪核酸口服液 【主要原料】核酸、维生素C。 【功效成份及含量】每1ml中含核酸≥35mg。 【保健功能】免疫调节。 【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者。【不适宜人群】痛风者。【食用方法及食用量】口服,每日2支,服前摇匀。【主要原料】核酸、维生素C。【功效成份及含量】每1ml中含核酸≥35mg。【保健功能】免疫调节。【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者。【不适宜人群】痛风者。【食用方法及食用量】口服,每日2支,服前摇匀。【迪源牌鲁迪核酸口服液产品说明书】本品是以核酸、维生素C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明,具有免 疫调节的保健功能。⑦安泰核酸胶囊 【主要原料】猪胰脏。 【功效成份及含量】每100g中含:核苷酸、寡核苷酸混合物≥5.5g、总氮≥6.5g 、氨基态氮≥2.5g。【保健功能】免疫调节。【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者。【不适宜人群】痛风患者。【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每日3次,每次2粒。【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安泰核酸胶囊产品说明书】本品是以猪胰脏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明,本品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⑧御麟牌御麟核酸胶囊【主要原料】核酸、维生素C。 【功效成份及含量】每粒中含:核酸≥200mg。【保健功能】免疫调节。 【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者。【不适宜人群】痛风者。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每日2次,每次2粒。【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御麟牌御麟核酸胶囊产品说明书】本品是以核酸、维生素C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明,本品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⑨莱福赛茵牌敬尊核酸片【主要原料】鲑鱼精巢提取物、食用酵母提取物、鱼油、维生素C、碳酸钙、乳酸锌、硫酸铜、亚硒酸钠。【功效成份及含量】每1g中含:核酸(DNA+RNA)105.0mg-140.0mg 每100g中含:DHA 0.85g-1.15g; EPA 0.25g-0.35g。 【保健功能】改善记忆、延缓衰老。 【适宜人群】需要改善记忆者、中老年人。 【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痛风病人、过敏体质人群、有严重动脉硬化伴高血压病患者。【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服用。【莱福赛茵牌敬尊核酸片产品说明书】 本品是以鲑鱼精巢提取物、食用酵母提取物、鱼油、维生素C、碳酸钙、乳酸锌、硫酸铜、亚硒酸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明,具有改善记忆和延缓衰老的保健功能。⑩珍奥牌核酸口服液 【主要原料】核酸(DNA+RNA)、绿豆、豇豆 【功效成份及含量】核酸≥2g/100ml【保健功能】免疫调节、抗疲劳 【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者、易疲劳者 【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和痛风患者【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成人每日1次,晚饭后服用50ml。【珍奥牌核酸口服液产品说明书】 本品是以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绿豆和豇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经功能试验证明,本品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的保健功能。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来,核酸保健品纯属骗那些愚昧的人的,因为,首先保健品有没有用本身就存在争议,目前许多专家的意见是如果食物吃的正常的话保健品是没有用的. 其次,在生物上,核酸和基因都是生下来就决定的,想通过什么外界方法改变也是天方夜谭.在生物学角度讲,没有功效可言! 当然,愚昧的人毕竟占多数,脑白金这样的东西忽悠了中国人那么多年,就是炒作的结果,所以你要是真想做这个的话你可以试着从炒作的办法入手!

广告中的生物学知识课题报告

1. 广告中的生物学知识小论文 广告中的生物学知识小论文 1.[求助]关于广告中的生物学知识的资料 1:"老婆肾好,你就别想跑!”——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在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排泄代谢废物以及内分泌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2:哇哈哈AD钙奶,AD搭配更容易吸收! 3:21金维他,保障生命为他——维生素对生命的重要性4:大宝SOD蜜。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不断地补充 SOD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 5:脑白金广告,脑白金富含褪黑激素,是人脑中松果体分泌的激素,有助于抗癌,提高免疫力。 6:有关婴儿奶粉的广告,含有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是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和维他命。 2.求一篇生物科学小论文 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和科学讨论会,自1982年在上海市举办以来,每2年举行一届,迄今已历10届(从2000年第十届起,改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会),成为中小学科技活动的传统项目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多同学的优秀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有的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 一、什么是科学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顶掸侈赶侬非畴石川将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那么,科学小论文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 它必须具备"三性"。 1、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2、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讨论会,也没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 当然,你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创造性。 3、实践性。 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学小论文的质量标准。如写"太阳花",尽管你的观察细致入微,它的姿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无缺,但如果没有获得科学的、有意义的结论,那最多只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观察日记,而不是科学小论文。 写科学小论文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成功属于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科学小论文的类型 科学小论文最常见的形式有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和科学说明小论文。 (一)科学观察小论文 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 湖南廖郝同学的爸爸经常咳嗽,他通过长期、反复的观察,发现了风向与爸爸咳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查出了"罪魁祸首"--湖南橡胶厂的大烟囱里飘来很多烟气,里面含有二氧化硫,爸爸一闻到它,咽喉部就产生过敏反应,反射性地引起咳嗽。 他的《爸爸的咳嗽》这篇小论文主要是利用观察这一研究方式得出结论,属于科学观察小论文,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三等奖。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观察小论文中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现象,是在自然发光的条件下不加以人为控制发生的,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应是作者所观察的对象、过程和它产生的条件、各种现象,不能附加人为的任何条件或个人偏见。 另外,观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反复进行的活动,需要作者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学实验小论文 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青少年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 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 爬山虎能爬墙,这是许多同学所知道的。 但是,爬山虎为什么能爬墙呢?武汉的熊斌同学通过观察发现这与爬山虎的"触角"有关,接着他测算了平均每一米长的爬山虎茎干上有25个吸附在墙上的"触角",并作了"触角的拉力测定和吸附作用"实验,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详尽,数据准确,说明力强,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学实验小论文。 (三)科学考察小论文 你想研究某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气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过程、某范围动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等,你就得实地考察。 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有时也称为"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调查报告"。 荣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一等奖的《愿胜天水库的水常绿》一文中,小作者们对水库的地理生态环境、库容等作了实地考察,并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实测,找出水库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文中除写明了考察时间、对象、内容及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外,还绘出了"胜天水库集雨图"、"强烈侵蚀中山示意图",。 3.生物小论文怎么写 世间有许许多多的生物体,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物形态各异,很有趣,比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讨厌的苍蝇,可爱而会唱歌的小鸟,还有6500万年前灭绝的恐龙,它们的种种生命迹象都吸引了我的视线,让我对生物有了好奇心。 以前,我对“生物”的理解只是单纯的“动物”,上中学学习了生物后,我知道生物的范围很广,不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在其之内。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从生物书上,我知道了桫椤、蕨、苏铁等不常见的植物,还解决了小时候一些弄不懂的问题。有一次,我在比较干的泥土里挖蚯蚓,却怎么也挖不着,现在才知道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干地里当然挖不着了。为什么仙人掌的叶子会退化成刺呢?因为它需要适应环境,为了减少水分的丧失,储存更多的水分,仙人掌的茎部也变得肥厚而多汁。生物这门学科帮助我 了解了疑难的问题,这是我喜欢生物的原因之一。 走进第二单元,我认识了显微镜。在我心目中,显微镜是那样地奇妙,一直都想用它观察东西,小学时从来也没碰过它。记得第一次进生物实验室,看见桌上的显微镜,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凑到目镜前看了看,可看到的只是一片黑暗。上课时,老师说,用显微镜观察东西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要经过对光、选择物镜、制作临时玻片标本、调整清晰度等几个环节。我仔细地听着,努力熟记其结构的每一个名称。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通过显微镜看到了细胞。当时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仿佛自己也成了一个科学家,会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了!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显微镜下呈的是倒像。现在,使用显微镜已成了家常便饭,几乎每节课都要做实验。用显微镜观察肉眼看不到的东西能使我快乐,这也激发我学习生物的兴趣。 此外,我还对生物体有了新的认识。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是一个个排列在一起的。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叶绿体构成,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构成,它们的作用也各不相同。细胞核由染色体构成,染色体由DNA构成……别小看一个小生命,它的结构复杂得很呢!以前,我不知道水果中的水分是从哪儿来的,原来是来自液泡中的细液泡。我总是生病,学习了生物后我知道是病毒在我身体里捣鬼!连病毒都是生物体,真是不可思议啊!我对生物越来越有好奇心了。 生物学把我带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解决了疑难的问题使我豁达,使用显微镜让我感到快乐,微生物使我有了好奇心,因此,我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4.高中生物小论文, 原发布者:郭迎春 高中生物小论文范文精选 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生物的高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及技能。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物小论文范文篇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创新能力是通过创新活动所获得的创新成果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行探究式学习,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生物教师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为了能够有效地激起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就要让他们对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产生好奇心。生物教师就要充分地利用好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将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变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比如高中生物老师在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物教师设计一个实验——“树叶照片”。生物教师指导学生把相片的底片固定在柔嫩的叶子上,但是要保证植物能够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几天之后,把底片去掉叶子摘下来,把它放进煮沸的酒精之中,待叶子的颜色退去之后将其取出,把脱了色的叶子放在培养皿中,加几滴碘液,照片就会在叶子上出现,就是所说的 三、高中生物教师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高中生物 5.生物小论文 作文 生物小知识 从昏黑的深海,到激流的岸边,到处都有寄居蟹。也有陆生寄居蟹,它们栖息在南美距大海很远的潮湿的密林中。到了繁殖季节,这些寄居蟹便成群结队地向海岸爬去,它们在海里产子。等小寄居蟹长大后,就又迁徙到密林中去。 寄居蟹可以栖息在任何腹足类的贝壳里。如果没有空贝壳,寄居蟹就会发起进攻,把主人一块块地从房子里撕扯出来,自己搬进去,然后它就用一只鳌堵住贝壳的入口。可是海洋中有些凶猛的动物并不害怕寄居蟹的大螯。比如章鱼就不怕,章鱼用有力的手腕很容易破门而入,把寄居蟹从贝壳中拉将出来。为了防范强盗的进攻,寄居蟹备有一种特殊的武器,那就是寻找海底的“毒花”——海葵,并和海葵在一起生活。 海葵的毒性接近箭毒,一点儿海葵毒汁就可以毒死一只美洲虎。海洋里的动物对海葵都尽量远远地避开,它们都害怕这些“毒花”。这对寄居蟹可大有益处,因为海葵可以成为它们的义务卫士。寄居蟹和海葵在一起生活,真是绝妙的共生。 科学界已知有400多种寄居蟹,但它们与海葵的关系并不相同。真寄居蟹和疣海葵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如果把它们分开,疣海葵两三个月就会死掉,而真寄居蟹因为得不到疣海葵毒汁的保护,过不了几天就会被贪婪的螃蟹或章鱼吃掉。 真寄居蟹不像其他寄居蟹那样,把海葵安置在自己家的屋顶,而是把它放在“门坎”上——在接近贝壳入口的下面。疣海葵的毛孔就好像是堡垒的枪眼一样,从那里可以飞射出毒“箭”,去射伤那些侵犯真寄居蟹的敌人。疣海葵的嘴正好在真寄居蟹嘴的后面,当蟹吃东西时,疣海葵也就随着一起进餐——它用触手去抢被真寄居蟹扯碎的食物。 有些寄居蟹把海葵直接放在自己的背上;也有的寄居蟹把找到的海葵夹在它用来封门的大螯中。这样,章鱼就不敢冒险走进它的家门了。 栖息在印度洋珊瑚礁中的海蟹,每只螯都夹着海葵,把它当做一种优良的武器。当海里凶猛的动物张开大嘴要吃海蟹时,海蟹就会献上这束“大海之花”,使敌人口中疼如火烧,赶快逃之夭夭。 6.关于生物的小论文500字 树干为什么是圆的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 7.急求一篇生物小论文 节约用水小论文 水,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家家都有。水虽然十分普通,但是生活中是万万不能缺少水的。人一天离开水就会渴死。也就是说,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水对工厂的贡献也很大,如可以用来水力发电等。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已经很少了,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一些住在河边的人们,为了少走几步路,把大堆大堆的垃圾倒入河里,使河水变脏、变臭,使我们不能饮用纯净的水了。还有,一些建筑工地浪费水的现象较为突出,常常是几个水龙头不停地拧开,任由自来水哗哗地流个不停;一些不负责任的人整天拧开水龙头,任水一泻而出,这些浪费水的现象屡见不鲜。 上个星期,我去了一趟叔叔家,那时堂弟也在。我看见在吃苹果前洗手时,堂弟可能是因为人小,力气小,洗好手时水龙头没有关紧,水还是一滴一滴地流了下来。幸亏我及时把龙头关紧,水才没有继续流下去。 从叔叔家回来,我就在思考:“水资源已经那么贫乏了,再加上人们这样浪费,不知道要浪费多少宝贵的水资源呢!”我头脑里又浮现出水龙头滴水的画面。我又想:如果一个小孩子在洗好手或洗好别的其它东西时忘了关水,而大人和别的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那将会损失多少水呀? 我觉得,节约用水不是嘴巴上说说就行了的。而是要行动上真正做到才行。 8.生物科普小论文 “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 “鱼的呼吸”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内容。我在认真分析教材和《标准》后,认为通过关于鱼呼吸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因此,找把这节课的课题定为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为充分沙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并做了相关的课件、教具来帮助学生探究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鳃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而理解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的实验操作能力。 2.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 3. 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自学和绘图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3.通过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的价值。 4. 通过学生的合作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5.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 9.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好比发酵(酸奶拉、馒头拉、米酒拉……) 又好比生活饮食习惯方面(最大的例子就是不要吃垃圾食品) 还有可以防止受骗拉(减肥产品的广告最喜欢钻一般人民不懂生物常识的空子,竟瞎编谎话来误导消费者。还有个最经典的珍奥核酸的广告,什么补充人体所需核酸还可以增加抵抗力,骗子一个!) 还有就是了解自己身体吧,怎样才能过健康生活(感觉和医学靠边) 还有N多,这里就不罗嗦了 要写论文的话,落水三千,只取一勺,别写得太杂了,取一点作深入探讨,估计可以混个不错的成绩!

生物适应环境的外形特征有多种,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属于(  ) A.拟态 B.保护色 C.警戒色 D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有些动物如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如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是欺瞒捕猎者远离属于拟态.故选:A.

生物适应环境的外形特征有多种,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属于(  )A.拟态B.保护色C.警戒色D.以上三种都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有些动物如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如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是欺瞒捕猎者远离属于拟态.故选:A.

一种生物因为体色躲过了天敌的追杀这种体色对自身来说是一种什么?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生物具有保护色可以不易被其它动物发现,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掩护自己捕食猎物;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或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如毒蛾的幼虫,多数都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花纹,如果被鸟类吞食,其毒毛会刺伤鸟的口腔粘膜,这种毒蛾幼虫的色彩就成为鸟的警戒色.因此在绿色的草丛中发现的青蛙体色是绿色是保护色,防止被天敌发现.故选:A.

拟态生物如何发现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跪求!!!!! 解析: 拟态是指一种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一方或双方受益的生态适应现象。拟态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骗者。这个受骗者可为捕食者或猎物,甚或同种中的异性。在宿主拟态现象中,受骗者和被模仿者为同一物。许多有毒、味道不佳或有刺的动物往往有警戒色,这点常为其他生物所模仿。 拟态在昆虫类和蜘蛛类中极为普遍,在脊椎动物和植物中也很常见。如蝇类和蛾类模仿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蝴蝶亦能逃生;两种不适口的蝴蝶互相模仿可共同分担被年幼鸟类在学习期间误食所造成的死亡率;寄生鸟类(如杜鹃)的卵精确模拟寄主鸟类的卵,可大大增加寄生的成功率;某些兰科植物的花瓣在形状、颜色和多绒毛方面模拟某些雌蜂的外表,可吸引雄蜂与之“交尾”,而得到有利于为其授粉的结果。拟态有一共同点:两个不同生物发生几乎相同的信号(形状、行为、发光、声音、气味乃至生物化学特征)为另一生物所接收,接受者对双方采取同一反应,对被模仿者采取此反应,对于接受者有利;对模仿者采取此反应则对于接受者可能无利。 与趋同进化不同,拟态中的选择因子必为另一生物,它被拟态所欺骗。拟态的几方常处于同一地区,但也可能模仿者和被模仿者相距甚远,借迁徙候鸟(受骗者)而联系在一起。拟态有时与伪装现象不易区分,但伪装者常是模仿背景以免为接受者所察觉,而模仿者却意求引起受骗者的特定反应。 拟态类型很多,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种: 1、贝茨氏拟态 可食性物种模拟有毒、有刺或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种的拟态现象,大多见于鳞翅目昆虫。1862年,英国博物学家H·W·贝茨首次以假警戒色假说来解释巴西丛林中一些亲缘关系很远的蝶类之间在色斑上的相似性。他发现有些不可食蝴蝶与另一些分类地位相距甚远的可食性蝴蝶(粉蝶科)具有相同的色斑,而这些色斑在被拟者所属的属中是典型的,在拟者所属的属中则是不典型的,这说明拟者的警戒色是假的,被拟者的才是真的,这种拟态现象后来就被称为贝茨氏拟态。 贝茨氏拟态中的被拟者分布广、数量众多、显眼并具有不可食性或其他保护方式。被拟者的色斑通常是其所属分类群的典型色斑,而拟者的则相反。拟者和被拟者经常生活在同一地区和时间,这样捕食者便难以将两者分清。拟者与被拟者必须非常相似,否则易被自然选择所淘汰。拟者和被拟者的相似性仅限于可见的形态结构、色斑和行为等,不涉及解剖学特征。拟者的进化从一开始就需要一个大的表型的变化,所以大多数拟态图案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拟态发生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原模型的存在和恰当的突变的产生,也取决于模拟同一原模型的拟态种的数目,在没有其他拟态种时,拟态容易建立。 2、米勒氏拟态 两种具有警戒色的不可食物种互相模拟的拟态现象。1878年,由德国动物学家弗里兹·米勒提出,故名。如,几种均不能吃的蝴蝶,彼此之间外形相似。米勒解释说,因鸟类必须通过亲身尝试才能得知某种昆虫不适口,几种均不适口的蝴蝶形色相似,这样便可减少因被尝试而牺牲部分个体的机会。 米勒氏拟态常见于一组无亲缘关系且均有毒、不能吃并具同样鲜明的警戒色的物种之间。这样的组称为拟态环,常伴有贝茨氏拟态现象。当环中所有成员均采用同一信号时,所获得的保护最多,这便是信号标准化原则。米勒氏拟态所涉及的所有物种都具有警戒色或其他保护方法。各个物种都是广布种,数量差异不会太大。具有米勒氏拟态的物种很少是多态的。物种间的相互模拟不必象贝茨氏拟态那样精确,因为模拟的目的不是要骗过捕食者,只是为增强警戒作用。因此也有人认为,这并非真正的拟态,因为无受骗者,更无所谓哪一方是模仿者。 3、进攻性拟态 模仿其他生物以便于接近进攻对象的拟态。例如捕食者模仿猎物、寄生虫模仿宿主,借以更顺利地进攻后者;也有时是为了进攻第三者(被模仿者是模仿者进攻对象的猎物),如的背鳍棘形似蠕虫,用以引诱其他鱼类近身取食以便捕杀。食虫植物如瓶子草、猪笼草均模拟花朵以诱捕采蜜昆虫。清洁鱼如裂唇鱼为其他鱼类清除体表的寄生虫和腐肉,但形、色和行为与之相似的假清洁鱼却借机窃食鱼体健康组织 4、自家拟态 指同种生物间的模拟,如很多雄蜂无刺却形似有刺的雌蜂而得到保护。 5、默滕斯氏拟态 东方珊瑚蛇剧毒,具红、黑、黄色环状纹(警戒色),同在南美洲另有花纹相似的弱毒蛇(后毒牙假珊瑚蛇)及无毒蛇(多带王蛇)。最初以为后两者模仿前者,但事实上中间的弱毒蛇才是被模仿者,因捕食者被弱毒蛇咬伤后不致死亡,才能获得教训从而避免接触上述三者。模仿者比被模仿者更得到自然的保护。 6、宿主拟态 主要见于鸟类。例如杜鹃产卵于其他种鸟的窝内,其卵色与宿主的卵相近,因而不被发觉,其雏孵出后为宿主扶养成熟。维达鸟(文鸟科维达亚科)也有将卵产于其他鸟窝内的品种,且具宿主专一性。幼维达鸟的嘴部外形、求食鸣声、头部动作以及毛色都是酷似宿主幼鸟,因而得到喂饲。因杂交子代将无法适应父母任一方的宿主,故这种专一化的寄生关系要求避免杂交。每种维达鸟的鸣声都学自宿主,鸣声同源者方能相配,保证了各种间不发生杂交。 7、有利于传粉及散布的拟态 有的植物甚至模仿动物。如某些兰(蝇兰、蜘蛛兰、蜂兰)的唇瓣形状酷似雌蝇、蛛、蜂,诱使有关的蝇、蛛、蜂雄体来“交配”,从而将花粉传走。另外一些植物花朵(如豹皮花属)则能发出腐臭气味以吸引某些喜欢腐臭气味的昆虫。斑叶海芋还有杯状结构,能暂时囚禁进入的昆虫并让它将身上的花粉洒落在杯中雌花上。 8、发生于种内的拟态 如非洲一种雌丽鱼在产卵后未容卵受精即将卵吞入口中哺育。雄鱼尾鳍根处有橙黄色斑,酷似鱼卵。雄鱼排精时显示此色斑,雌鱼欲吞此假卵却将 *** 吸入;受精作用在雌鱼口内进行。在此,模仿者(雄鱼色斑),被模仿者(真卵)和被骗者(雌鱼)全系同种,共同受益。 拟态是进化的产物。尺蠖形似小枝因而免受鸟类啄食,这种现象可称模拟或保护色。但当昆虫数目过多时,鸟类甚至啄小枝以寻找昆虫。在本例,原系尺蠖伪装,但随后小树枝都转变为“模仿者”引起鸟类的啄食反应。看来,相似的形态原只是物种特征的随机变化,只是在一定的选择压力下才成为拟态。进化的趋势总是:模仿者力求形态更为近似被模仿者。但若拟态对被模仿者无利,则被模仿者可能会发展出种种差异以示与假者有别。被杜鹃寄生的其他鸟类的卵、被维达鸟寄生的鸟类的喙裂以及清洁鱼都发展得形态万千,可能与此有关。若拟态对受骗者无利,受骗者也可能增进鉴别能力。不过,拟态也可能对几方均有利,如上述非洲丽鱼,这时雌鱼不能鉴别真假反而有助于受精作用的进行。在进化过程中常存在一种平衡状态,如杜鹃的拟态不能过于逼真,否则宿主受害者过多反不利于寄生者生存。在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数目间也存在某种平衡关系。例如模仿有刺蜂的昆虫数目可能多于蜂类本身,但若为数过多时则被天敌发现而拟态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又如,假清洁鱼,虽数目极少但因它造成的损伤较大,仍足以引起被害鱼类警惕以致拟态失效。 自《生物学教学》1997年第1期

生物适应环境的外形特征有多种,毒蛇体表鲜艳、瓢虫体表的斑点醒目属于(  )A.保护色B.拟态C.警戒

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如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如无毒蛇具有毒蛇样鲜艳的色泽斑,是欺瞒捕猎者远离属于拟态.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有些动物如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因此毒蛇体表鲜艳、瓢虫体表的斑点醒目属于警戒色.故选C.

有毒的生物为什么都非常鲜艳?

这是一种动植物的一种警戒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如毒蛾的幼虫,多数都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花纹,如果被鸟类吞食,其毒毛会刺伤鸟的口腔粘膜,这种毒蛾幼虫的色彩就成为鸟的警戒色。一些有毒箭蛙的体液常被涂在箭头上用以捕猎;胡蜂用它有毒的蛰针对其他昆虫发起致命的攻击;夹竹桃虽可观赏,但其茎叶却有毒。这些生物对捕食者构成了威胁或伤害,其艳丽夺目的体色成为捕食者终身难忘的预警信号。顺便给你说说警戒色与保护色、拟态区别 保护色和拟态现象都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识别,而警戒色则表现得与环境不同,容易被发现,且具警戒色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潜在的伤害性,据此可把警戒色与其他两者区分开。 用我个人的一名话总结:警戒色是为了让生物更醒目,保护色和拟态让生物更隐蔽.

观察三幅图中依次代表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A.保护色、拟态、警戒色B.保护色、警戒色、拟态C.

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如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如蝉的保护色.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是欺瞒捕猎者远离属于拟态.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有些动物如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如:瓢虫具有漂亮的红底黑斑.故选:A

生物的保护色和警戒色有什么区别?

保护色是尽量和周围环境一样的颜色.警戒色是非常显眼的颜色.某种意义上说,警戒色也是一种保护色,警告别人我有毒,不要靠近或者捕食我.

北京招硕士研究生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有哪些?急!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物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可向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申请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证书培养目标: 北京交通大学是我国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物流是我校特长专业,在该领域享有很高声誉,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优秀师资。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急速增长的需要, 现面向社会招收物流方向研究生课程班。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侧重不同。物流工程硕士教育是面向企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高级工程管理人员的硕士层次的管理教育。北方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硕士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具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以物流工程管理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本班的宗旨是培养使用型、复合型的现代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高级人才并具有国际物流工程战略理念和总揽全局的决策能力,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物流工程企业家和高级职业经理人。招生对象: 1、制造业、超市、电子商务等企业的物流管理经理及中高层管理人员;2、专业物流公司、公路与铁路运输、邮政、采购、外贸、航运、快递、货代、船代、港口、仓储、配送等企业的策划及中高层管理人员;3、与物流规划相关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 4、将来有志于从事物流管理行业人员。报名条件: 1、从事物流行业,专科毕业三年以上者,有一定的科研成果。2、国民教育系列本科毕业生。学习形式:免试入学;在职学习,学习期限为18-24个月,采用学分制统一管理。学校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授课形式,但必须严格执行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规定的授课课时、并达到相同研究生水平的教学质量。集中授课班(主要面对在校教师。暑期20天,寒假10天、下年度暑期20天,共50天)。采用学分制统一管理。 学员通过国家每年10月份组织的工程硕士入学资格考试后,正式转入工程硕士学位学习阶段,课程班的课程学分可以进行有效转换,学分保留期限为5年,学员在补修部分课程学分以及补交差额费用后,可以进入硕士论文研究阶段,论文答辩通过后,可向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申请物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授课时间安排:1、开学时间:2007年第3期开学。2、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日期为每月的第三周或第四周(周六、日)证书颁发及学籍管理: 参加全国联考但未被录取者,可随班听课并参加课程考试,考试合格后颁发《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证书或结业证书。由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进行学籍管理。在该课程班所学有关课程成绩,在不超过北京交通大学规定的时限内(5年内)仍可转为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所要求的相同物流工程硕士课程的成绩。即:所学有关课程成绩,在5年内可以转为工程硕士所要求的相同课程的成绩(学习难度。报名流程:1、填写报名登记表;2、学历证书、身份证的原件及复印件;3、一寸彩色免冠近照 8 张(不申请学位 2 张)和两寸彩色近期免冠照片一张;4、交纳学费(汇款学员请出示汇款凭证)。课程班培训费为24000元人民币/人,申请物流工程硕士学位的学员,需要向北京交通大学按学校规定缴纳考试费、论文答辩费(数量按国家当年规定)。 教授简介: 鞠颂东教授,1946年9月生人,博士生导师,"欧美同学会"会员,自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美国采购供应专业学会(ISM)会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董事、全聚德集团专家委员会成员、《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编委、《中国物流年鉴》编委会委员、《铁道物资科学管理》编委会副主任、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委员。 曾先后任第二届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经管学院院长、教务处长。 鞠颂东教授从事物流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专著三册,编写和翻译教材八本 ,作为编委会主任组织编写了MBA系列教材二十本和铁路干部培训教材九本;先后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国外物资管理》、《铁道物资科学管理》等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物流领域的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其中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项,先后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五十余名。 目前正在从事物流网络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区域物流发展、物流产业及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汝宜红教授,女,1953年生,1995年8月自日本留学归国回校,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研特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国家教育部物流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暨物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铁道学会会员暨物资管理委员会委员,IBM中国有限公司商品流通事业部顾问,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电子商务技术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北京福田汽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军事工程实验室专家组成员,国家物流标准委员会委员,新闻出版总署物流标准委员会委员。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成果丰硕业界知名。申金升教授,男,1966年8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9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系统所,获工学硕士学位; 199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5年4月开始,在北方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任教及从事科研工作,至今。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交通顾问;北京市绿色奥运交通--电动汽车重大科技项目专家组成员。 主要从事交通系统工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清洁交通以及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北京市科技攻关计划以及美国国家能源基金项目30余项。其中多项研究成果已为各级政府部门采纳并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领域主持的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有:"现代物流实时跟踪技术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面向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解决方案"、"多式联运条件下现代物流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等。 交通物流行业王耀球教授,1945年11月生于湖南湘潭,1968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材料系材料技术供应专业。毕业后在成都铁路局贵阳分局先后担任管库员、材料员及计划员,从事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实践达十年。1979年考入北方交通大学材料系读研究生,1982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以访问学者身份由国家教委公派到法国巴黎道路与桥梁中央研究院,进修半年,研究散装水泥的流通及合理使用。回国后,先后任物管系主任及工商系主任,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科学研究所所长,现在任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寿波先生)。 王耀球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物流管理理论及方法论,先后承担省部级物流领域的研究课题8项,发表有关论文70余篇。主要代表著作有《200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国铁路物资流通》、《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创新----企业之魂》、《商海撷珠》、《市场营销学》(新版)《网络营销》,是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二级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是国内外颇具知名度的物流专家之一。2005年2月受日本国日立工程公司的邀请,在日本东海大学作《中国物流业发展状况分析》的学术报告,获得好评。 流通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宏观上研究伴随物资流通过程中所发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技术与经济问题,微观上是结合企业的生产过程掌握物资采购、存储及消耗与回收再生的规律,合理地规划企业内外各类商品流通的组织实施过程,进而延伸到企业群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张文杰教授,1958-1963年于北方交通大学材料系攻读材料技术与供应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先后历任物资管理工程系系主任、物流研究所所长、经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物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理事、中国物流网"物流系统设计"专家主持人等职务。 张文杰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工程、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等,是国内第一位提出"综合物流管理"理论的著名专家。张文杰教授研究和创新了物流系统分析与区域物流规划理论,在国内物流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 张文杰教授治学严谨、勤于思索,非常重视物流研究体系的梯队建设,在担任北方交通大学物资管理工程系主任期间,为建立全国第一个"物资流通工程"博士点和改造旧专业建设新专业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张教授先后培养了博士研究生38名,硕士及MBA研究生51名。 近年来张文杰教授主持和参加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其中,"安徽省以芜湖为中心的区域物流规划研究"获北京科技进步三等奖,"微机局部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服务贸易发展中物流体系研究"通过北京市科委评审,在研项目"北京奥运物流系统规划研究"受到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区域经济与现代物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研究》获部级优秀论文奖,《论物流管理数学模型》获铁路高校优秀论文奖;出版了《现代综合物流管理》、《管理运筹学》、《中国物流年鉴》(企业物流篇)、《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等各种专著、译著、教材、工具书等20余部,其中《物资管理系统工程基础》获部级优秀教材奖。由于在物流科学与管理中的突出贡献,1991年荣获中国铁道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成为我国第一批物资流通工程博士点的博士生导师,2004年被评为中国铁道学会学科带头人。报名登记表下载 | 招生简章下载 | 课程设置下载 | 教师介绍下载 | 在线报名报名地址:北京交通大学一号教学楼报名电话:010-51656461 ,010-86411496(魏老师)请下载报名登记表,填写后发送邮件:bnu.history@163.com & 或者传真到:010-81956193南开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现代物流专业硕士研究生班 -------------------------------------------------------------------------------- www.jctrans.com 2004-10-20 8:01:04 为适应我国对现代物流发展领域高级人才的需要,经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自2001年开始,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与香港理工大学物流系联合举办现代物流专业硕士研究生班。2003年,国务院学位办对该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给予了高度评价。该项目已顺利进行两期,现继续进行第三期招生。 一、办学目的 南开大学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实力较强并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是一所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该校物流系设有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学专业,并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学位得到国际认可。通过双方合作办学,将为我国培养急需的现代物流领域的高级人才。 二、招生专业 现代物流专业 三、招生对象 本专业招收身体健康,年龄在45岁以下相关领域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非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并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四、入学考试及录取 入学考试包括以下课程: 1、西方经济学 2、管理学概论 3、英语 4、产业经济学 入学考试内容由南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共同商定。 为提高考生水平,拟于考试前对考生进行考前辅导。辅导内容: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英语、产业经济学,培训后进行考试。 根据招生计划和考试成绩,由南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双方进行录取。考生录取后,正式注册为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学制为两年。 五、教学 1、课程设置见附表。 2、教学采用集中授课、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香港理工大学所授课程由香港理工大学派出教师到南大授课。 六、学位授予 对于遵守管理规定、成绩合格的学生,将授予香港理工大学国际航运及物流管理理学硕士学位。 七、报名方法、辅导时间和地点 1、 报名者请携带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交报名费200元,一寸免冠近期彩照1张(录取后再交四张)。 2、 辅导时间:2004年10月-12月 费用:辅导费2800元/人 3、 报名地点:上海溧阳路1088号506室 电话:021-56660440 56660234 联系人: 吴老师 周老师 附表: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名称 授课方 1 航运及物流组织管理 香港理工大学 2 国际物流系统、实务与管理 香港理工大学 3 国际运输法 香港理工大学 4 供应链管理 香港理工大学 5 战略营销管理 香港理工大学 6 空运物流管理 香港理工大学 7 航运经济及航运市场 香港理工大学 8 中国运输与物流 香港理工委托南开 9 物流财务管理 香港理工委托南开 10 物流统计与评价方法 香港理工委托南开 11 港口政策与管理 香港理工委托南开 12 项目管理 香港理工委托南开 13 专业英语 南开大学 14 西方经济学 南开大学 15 产业经济学 南开大学 16 管理学 南开大学

求银魂和死神所有已知生日的人物(或迷之生物)的生日

死神:黑崎一护:7月15号 平子真子:5月10日猿柿日世里:8月1日1月 1日 四枫院夜一 10日 一贯坂兕丹坊 14日 朽木露琪亚 21日 山本元柳斎重国 31日 朽木白哉 2月 11日 碎蜂 12日 草鹿八千流 3月 23日 唐u30fb観音寺 27日 吉良伊鹤 30日 涅茧利,涅音梦4月 1日 山田花太郎u30fb浅野启吾 4日 花刈甚太 7日 茶渡泰虎 13日 本匠千鹤 21日 卯之花烈 5月 5日 大前田希千代u30fb远野翠子 6日 黒崎游子&黒崎夏梨 12日 握菱铁斋23日 小岛水色 29日 蓝染惣右介 6月 3日 雏森桃 9日 黒崎真咲 25日 车谷善之助 7月 7日 伊势七绪 11日 京乐春水 17日 有泽龙贵18日 射场铁左卫门 8月 14日 桧佐木修兵 23日 狛村左阵 31日 阿散井恋次 9月 3日 井上织姫 9日 紬屋雨 10日 市丸银19日 绫瀬川弓亲 22日 虎彻清音u30fb小椿仙太郎 29日 松本乱菊 10月 1日 志波空鹤 15日 志波岩鹫 17日 志波海燕 11月 6日 石田雨龙 9日 斑目一角 13日 东仙要 19日 更木剑八 12月 10日 黒崎一心 20日 日番谷冬狮郎 21日 浮竹十四郎 31日 浦原喜助 银魂:坂田银时:生日:10月10日星座:天秤座志村新八:生日:8月12日星座:狮子座神乐 :生日:11月3日星座:天蝎座定春 :生日:2月25日星座:双鱼座近藤勲生日 : 9月4日土方十四郎土方生日 :5月5日冲田总悟生日:7月8日星座:巨蟹座桂小太郎生日:6月26日星座:巨蟹座伊丽莎白生日:9月7日星座:处女座高杉晋助生日:8月10日星座:狮子座河上万齐 生日:5月20日星座:金牛座来岛又子生日:1月8日星座:摩羯座武市变平太生日:9月27日星座:天秤座坂本辰马 生日: 11月15日陆奥生日:7月7日志村妙 生日:10月31日星座:天蝎座登势大婶/寺田绫乃 生日:7月7日星座:巨蟹座凯瑟琳 生日:8月21日星座:狮子座长谷川泰三生日:6月13日星座:双子座猿飞菖蒲 生日:6月2日星座:双子座服部全藏 生日:8月22日星座:狮子座柳生九兵卫生日:4月20日星座:白羊座冲田三叶生日:5月26日夜兔神威 (哥哥桑~~= =)生日:6月1日星座:双子座月咏 生日:2月9日星座:水瓶座以上~~~好累。。。。已经尽力了!

关于生物资料,那个遗传性的单眼皮,双眼皮的,AA,Aa什么的,帮我找出所有有关的资料

假设双眼皮为显性基因(A)、单眼皮为隐性基因(a)基因中有一个(A)都为双眼皮基因、没有(A)为单眼皮基因如:(Aa)、(AA)都是双眼皮 (aa)是单眼皮 题目:小明的父母都是双眼皮、父亲的基因(AA)、母亲的基因(Aa)、那小明的基因就是(Aa)或(AA)肯定就是双眼皮。 一对夫妇、他们的基因分别是(Aa)、(Aa)、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孩子、那么孩子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的几率分别是多少呢?答案如下;孩子的基因可能为(AA)、(Aa)、(Aa)、(aa)那么单眼皮的几率就为100%/4=25% 双眼皮的几率为100%-25%=75% 又假如这对夫妇的基因分别是(AA)、(aa)、孩子的基因可能是(Aa)、(Aa)、(Aa)、(Aa)4个都是(Aa)、都是双眼皮、所以双眼皮几率为100%、单眼皮的为0%、计算几率的时候、虽然有同样的、但是也一样要计算、不能省略 由上面的结论可以得出、孩子的基因来源于父亲其中一条基因+母亲的其中一条基因(当然、基因是要同类别的、如眼皮基因、、) 好的加分加分、、再加一句、我是廖哥、记得要加分哇、、

“恐龙蛋”化石都是恐龙下的吗?会不会有其他生物的蛋

如果仅从字面上看,会觉得这个题目是明知故问。既然叫恐龙蛋,难道还有乌龟下的吗?在实际认识过程中也的确有这回事发生。从发现到最后命名为恐龙蛋,其中有很多的细节。被命知为恐龙蛋的蛋化石中,当然不排除有些是在恐龙的墓穴里和恐龙一块被找到的,有些蛋壳里还保存着未经孵化出壳的小恐龙的胚胎,毋庸置疑,这些蛋化石十有八九是恐龙下的。被认为是龟鳖类的蛋化石但类似这种情形发现的蛋化石毕竟不是占多数,而大多数时候“恐龙蛋”是单独埋藏的,此时作为判断的唯一依据:“是不是出现在中生代的地层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在中生代时期已经有很多的爬行动物,像乌龟、蛇、鳄鱼等,它们都是靠下蛋来繁衍后代,进行种内的新陈代谢,难道它们的蛋就不会形成化石保存下来吗?回答绝对是肯定的。既然这样,我们又有谁赶肯定被称为“恐龙蛋”的这些蛋化石一定是恐龙下的?说不准还有乌龟、鳄鱼下的呢!

高中生物十字交叉法

1、十字交叉法的原理:A×a%+B×b%=(A+B)×c% 整理变形得:A/B=(c-b)/(a-c ) ①如果我们以100g溶液所含的溶质为基准,上式表示溶液混合时它们的质量比与有关质量分数比的关系.可得如下十字交叉形式a c-bc b a-c ②对比①、②两式可以看出:十字交叉关系中(c-b)/(a-c)为组分A和组分B混合时的质量比,推广到二组分混合体系中,当以一定质量的混合体系为基准所得十字交叉关系,其比值为质量比(例如质量分数是以质量为基准);若有c-b比a-c的化学意义由平均值c决定,则比值就表示组分A中c-b和组分B中a-c所表示的量的比值.如c为质量或质量分数,则(c-b)/(a-c)表示组分A和组分B溶液的质量之比;若c为密度,则(c-b)/(a-c)就表示组分A和组分B的溶液体积之比;若c为摩尔质量,则(c-b)/(a-c) 就表示组分A和组分B的物质的量比.此时可用十字交叉法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2、十字交叉法的应用例题:2.1 用于混合物中质量比的计算例1 将铝铁合金18.5克溶于足量的盐酸中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升,求合金中铝铁的质量之比是多少?在标准状况下,求出氢气的质量m=1g,以混合物总质量18.5g作为基准物再根据镁铝与盐酸的关系列出十字交叉式如下: Al 37 / 18 19/561 Fe 37/56 19/18 求得铝与铁质量的比是9/28例2 镁和铝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1.0g氢气,求混合物中镁和铝的质量比为多少? 在标准状况下,以混合物总质量10g作为基准物再根据镁铝与盐酸的关交叉式如下:Mg 5/6 1/91 Al 10/9 1/6求得镁与铝的质量比是2/3例3 KHCO3和CaCO3的混合物和等质量的NaHCO3分别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的酸的量相等,则混合物中KHCO3与CaCO3的质量比是多少?由化学反应方程式:KHCO3+HCl=K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以消耗HCl物质的量1mol作为基准物, 求出反应掉KHCO3、CaCO3、NaHCO3的质量的数值分别为100g、50g、84g,依题意KHCO3和CaCO3的混合物84g与NaHCO384g均消耗1molHCl,即两个分量值分别为100和50,平均值为84,用十字交叉法图解如下:KHCO3 100 3484 CaCO3 50 16因为是以物质消耗HCl的物质的量1mol为基准物,所以比值34/16=17/8为碳酸氢钾与碳酸钙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故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钾与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7/4,即质量比也为17/4(因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2.2 用于混合物中物质的量比的计算例4 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空气和HCl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7,求空气和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为17×2=34,以1 mol混合物为基准物则十字交叉法如下:空气 29 2.534 HCl 36.5 5求出空气与HCl气体的物质的量比是1/2例5 某Na2SO3已部分氧化成Na2SO4,经测定该混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为25%,求混合物中Na2S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 (整数比)?由平均质量分数25%,列出十字交叉法如下:Na2SO3 中 S % 25.397 % 2.465 %25% Na2SO4 中 S % 22.535 % 0.397 %求得Na2SO3与Na2SO4 的物质的量比是6/12.3 用于混合物中体积比的计算例6 已知CH4, C2H4及其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分别为 0.71g/L、1.25g/L、1.16g/L,求混合气体CH4和C2H4的体积比是多少?以1mol 混合气体密度1.16 g/L作为基准物 则十字交叉法如下:CH4 0.71 0.091.16C2H4 1.25 0.45求得CH4与C2H4 的体积比是1/3例7 已知 2H2(g)+O2(g)=2H2O(g),△H=-571.6千焦C3H8 (g)+5 O2(g)=3CO2(g)+4H2O(1), △H=-2220千焦求H2和C3H8的体积比.lmolC3H8完全燃烧放热为:571.6/2=285.8千焦lmolC3H8完全燃烧放热为:2220千焦lmo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放热为:3847/5=769.4千焦列出十字交叉法如下:H2 285.5 1460.6769.4C3H8 2220 483.6求得H2和C3H8 的体积比为3/1例8 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它们的分子式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若l体积这种混合烃在O2中充分燃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学与生物系能考研吗?

能,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化学与生物系很重视学生的考研与就业。化生系2006级本科毕业生101人。59人参加研究生考试,51人上线获得复试资格,上线率86.4%。 45人参加复试,44人被录取,录取率97.8%。其中211高校录取11人。另有1人被美国大学录取。

烟台大学生物学研究生怎么样

烟台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好。1、烟台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全国综合排名第一,根据浙烟台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实力、教师水平、科研成果等多项指标,给烟台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行排名。2、烟台大学生物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一个院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代表了这所院校在学科发展方面的实力。

浮生物语txt全本

--- -- -───────-Y--把你的邮箱留下,马上发给你哦(⊙o⊙)--Y- ---───────---

海南华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介绍

海南华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海南唯一专业从事鱼胶原蛋白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重点企业。海南标志性品牌10强企业,海南省08年重点建设项目, 2000-2011年连续3年鱼胶原蛋白外贸出口冠军企业,公司旗下百福美产品系列被评为中国胶原蛋白十大品牌产品。海南华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2011年开始扩产胶原蛋白至5000吨/年,是国内最专业的鱼胶原蛋白生产商!食品级鱼胶原蛋白食品级鱼胶原蛋白是本公司模拟人体消化蛋白质的原理,利用先进的生物工程定向酶切技术从鱼鳞和鱼皮中提取的胶原肽。其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有18种氨基酸,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灰份少、重金属含量低、分子量小、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生物效价高、促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等特点。由于定向酶切技术释放出了很多隐藏在大分子胶原蛋白中的生物活性肽,因此本产品还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包装:10公斤/箱;食品级鱼胶原蛋白产品应用:1.1 在普通食品中的应用:(1)食品包装:鱼胶原蛋白可作为各类香肠制品的肠衣,具有口感好、透明度好,制作工艺简单等特点,很受用户欢迎。还可以用作食品保护层,具有抗氧化性,可保持肉食品的颜色鲜亮。(2)肉制品添加剂:将胶原蛋白添加到肉制品中,不仅能改善产品品质(如口感、多汁),而且能提高产品的蛋白质含量,并且无不良气味。Medllenet等人的研究显示,添加胶原量2%、水20%左右时,腊肠的感观、质地和口感最好。(3)乳制品和饮料:添加于各种乳制品和饮料中,不但可以显著的提高产品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还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及氨基酸,保护关节,使人迅速恢复疲劳。(4)面包和糕点:在面包和糕点中添加鱼胶原蛋白,可以强化面包和糕点的蛋白质营养,改善食品的营养结构及产品质量。1.2 功能食品中的应用:(1)抑制血压上升作用:已确认胶原蛋白中存在抑制ACE转换酶的多肽,而ACE是血管中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物质。对有高血压症的老鼠(SHR)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摄食胶原蛋白的组群的血压上升现象明显被抑制住。(2)保护胃粘膜以及抗溃疡作用:在消化道中,胃粘膜的损伤会引起胃出血,阿胶由于具有减少胃粘膜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血液凝固效果,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胶原蛋白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另外,研究人员还比较了牛乳与胶原蛋白的保护胃粘膜的效果,结果发现后者比前者的效果要好得多。(3)促进骨形成作用:胶原蛋白家族是机体必不可少的有机物,在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骨组织由1/3有机物及2/3无机物构成,胶原蛋白占有机成分80%一90%,它对维持骨结构完整及骨生物力学特性非常重要。摄食胶原蛋白可促进骨形成作用,增强低钙水平下的骨胶原结构,从而提高了骨强度,即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作用;胶原蛋白还可作新陈代谢促进剂使用,促进生物体胶原生物合成,改善随年龄增长导致的生物组织衰老和功能减退。胶原蛋白还对关节症等胶原病具有很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将胶原蛋白与钙、维生素复合后制成胶原蛋白钙维素,通过动物试验表明,具有壮骨和升血补血效果,另外对伤口愈合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摄食胶原蛋白,可增强低钙水平下的骨胶原结构,从而提高了骨强度,即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作用。(4)人造代血浆:胶原蛋白经过纯化,除去热源,把分子量控制在50000一100000之间,大约相当于白蛋白的分子量(69000),这种分子量的胶原蛋白可维持血液必要的渗透压,更接近于血浆的天然属性,效果很好。

深圳康泰生物股票是多少

康泰生物未在主板市场上市。康泰生物的股权结构显示,深圳市瑞源达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6.7%的比例,上海交大昂立持有其2.451%的股份,此外还有五位自然人股东。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此次转让的1925万股康泰生物制品股份占其总股本的5.392%。

有做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数理报的吗?求第8期答案!!我是一名老师,我们学校只有我的班订了,答案被我弄丢

既然是老师,自己作的就是答案了。要自信。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