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
未来的商业,是服务业的未来。终端为王的时代,服务现场是企业面向客户的前沿阵地,其重要性并不因互联网或AI的发展而减弱,相反顾客对其服务和营销的舒适性和体验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春节期间快递⾏业5天处理3.65亿件快递,中国快递⾏业⾼质量发展特征明显,转型升级持续加速,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特别是客⼾主体和需求不断扩展,科技创新与应⽤⽇益⼴泛,正深刻改变⾏业运营⽅式。
快递业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且市场潜力巨大的服务行业, 然而快递服务质量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快递行业投诉率降速较为缓慢,部分时段甚至出现反弹现象,导致满意度难以有效提升。通过对快递投诉率较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客户投诉主要集中在快件延误、服务质量及丢失短少三个方面。
服务意识是愿不愿意做好的态度问题,服务技能是能不能做好的能力问题。如何有效深化植入内心的服务意识,如何落到实处地提升围绕服务业务流程所需的核心服务能力,成为本课程设计的主要核心内容,希望能从而塑造客户良好的体验,利于塑造企业品牌。
课程收益:
l 深刻理解优质服务的重要性
l 通过职业化塑造,能够提升个人与团队的职业化水平
l 认清客户满意的标准,把握优质服务的方向
l 从人脑科学根本来认识人的情绪压力管理
课程风格: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方法论新:建构主义+实操练习+视频案例+组织实际案例演练+风趣幽默
授课天数: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服务岗、服务管理者、服务营销人员及管理者
授课方法:讲师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员分享+现场演练+强化训练
课程大纲
第一讲:快递物流行业市场趋势及变化
一、我国快递行业现状分析
1、我国快递业总体分析
2、民营快递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问题
2)外部问题
二、我国服务经济兴起与工业经济的交替
1、服务经济与工业经济差异
2、消费模式的变化升级
3、消费者的诉求变化和升级
4、市场变化带给企业、员工应作出的应对和转变
案例:建国时期、8090年代、2020年代同一物件的市场和价值变化
淘宝、京东等代表的电商时代的崛起,消费模式带来快递物流行业的影响
第二讲:服务意识与客户体验
一、职业化修炼的“1和3”
1、梳理自己的角色认知,清晰职业发展
案例:中国机长
2、职业化的内涵
n 一个中心:以客户为中心
n 三个基本点:高标准、团队协作、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n 高效能人士:以终为始
案例:400至40000
二、客户体验的定义与价值
1、基本含义理解
1)客户、顾客、用户、消费者的区别
2)我们要做的精准定位是哪一类?
2、客户体验的价值
1)客户体验的五个层次
2)客户满意度、体验与期望
案例:客户感知与差距模型
顺丰、京东、德邦物流的客户体验官机制
第三讲:服务行为决定质量
一、服务质量模型与标准
1、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n 不了解客户的期望
n 没有设计好合适的服务及其衡量标准
n 没有按照确定的标准提供服务
n 沟通不畅使客户产生误解或者投诉
n 客户认为所提供的服务低于其期望值
讨论:SPAR模型讨论物流行业的服务利润链
二、服务质量问题70%来自沟通行为
1. 沟通的目的——沟通首先是一种态度
2. 两个70%
n 70%:服务工作中70%的问题都是沟通造成的
n 70%:服务过程中70%的时间都花在沟通上
3. 电话沟通:情感融合与思想共识
1)赞美具体的技巧
2)倾听的尊重礼仪
3)认同感与快速理解
4)沟通言谈的禁忌
情景模拟:客户快递丢失,询问快递人员的对话过程。
第四讲:客户体验旅程地图的设计与服务应用
一、客户体验的标准
1. 客户体验即“满意+惊喜”
2. 峰终定律
互动:找出自己企业的峰终点
3. 找出实际场景中客户体验关键时刻
案例:京东、宜家、三只松鼠
二. 实际服务场景用户旅程重塑用户体验
1. 五感的设计优先级原则
2. 用户旅程中的三类触点
u 物理触点
u 数字触点
u 人际触点
思考练习:锁定快递物流行业特性及触点,思考各自利弊及优化?
3. 爽痛痒+情感曲线=用户旅程的“三点一线”
案例:宜家、星巴克的情感曲线带来的碰撞
实践模拟:绘制本企业服务中的用户旅程三点一线;
4. 重塑用户体验的方法
u 优化情感曲线
u 优化排序,提升服务价值感
3. 从地图中找出市场漏洞,并设计营销或服务的引爆点
5. 针对创新“甜蜜点”设计市场对应策略
练习:根据自己行业和公司特点,画出客户体验图
团队共创:结合企业实况,在“三点一线”基础上,绘制用户旅程图1.0
现场引导式学习成果:
以实际客户体验地图进行呈现,并从中找出营销策略创新点。
课程复盘,总结提炼,学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