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企业先学到真知识!

吴娥:银行服务沟通与舆情危机管理能力训练

吴娥老师吴娥 专家讲师 0查看

课程概要

培训时长 : 1天

课程价格 :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课程分类 : 培训开发

课程编号 : 42508

面议联系老师

适用对象

大堂经理、柜员、厅堂人员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目前银行零售业务进入高度同质竞争的阶段,随着近年来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新时代的零售营业厅银行业务办理渠道越来越电子化、多样化、智能化,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类型,如何才能更有效的识别客户,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厅堂人员如何能够提升营业厅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意识。从舆情传播的角度而言,互联网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舆情发源地,尤其是新兴的媒体使得个体信息源的数量骤增,极大的拓宽了舆情生长的土壤,加速了舆情传播的速度。在服务工作中,洞悉并满足客户的需求,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并不仅仅在于其本身,一个不经意的服务不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可能无法衡量。

“服赢厅堂”课程是基于银行营业厅人员角色,强化其服务意识的同时,塑造专业的服务形象、掌握专业的服务沟通与投诉、舆情管理的能够能力,致力于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同时维护自身品牌。

课程收益

意识重塑:客户思维的服务意识重塑,从被动变主动,职业化转变;

行为转变:掌握服务沟通建立信任的核心步骤,与客户建立良好链接;

舆情管理:从容应对客户投诉或突发应急事件,主动控制舆情影响概率。

课程时间0.5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大堂经理、柜员、厅堂人员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角色扮演+讨论交流+案例分析+现场演练 +实操训练

课程大纲

第一讲:认知重构——银行服务新思维

案例他为何为难银行营业厅工作人员?

思考:如果你去消费,喜欢什么样的服务人员?

其他标杆案例:胖东来的变态服务、川航航空的超预期服务

一、优质服务的内涵

1)优质服务的内涵

2)服务的终极价值

思考:你理解的真正客户思维是如何体现在行为中?

二、服务的三个层次

1、基本服务——只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

2、满意服务——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满足心理需求

3、超值服务——超出客户的心理

案例分析:一位到营业厅办理存款业务的60岁男士服务全过程

讲:服务沟通——银行建立信任服务沟通与投诉处理

一、沟通建立信任

1、以“人”为本:从人的特性出发

2、共情建立链接

1)五星级同理听

现场互动:你真的听进去了吗?

2)赞美三部曲

现场互动:在工作中见面寒暄模拟

3)有效提问三招求解

现场互动:了解客户情况的沟通模拟

4)跟踪反馈

二、客户异议投诉的演变过程

1. 提出需求,未满足

2. 再提需求,未满足:潜在抱怨

3. 抱怨多次,自言语:潜在投诉

4. 明确不满,要投诉:投诉

5. 过程激化,要升级:舆论危机

案例:以公司投诉异议案例为背景,分析不同阶段识别

三、投诉异议处理流程

1. 倾听观察

2. 识别风格+抓取信息

3. 确认理解

4. 表达态度

5. 解决方案

6. 引导同意

7. 补救平衡

8. 情感弹簧

9. 复述总结

案例:大厅现场一客户因为等待时间过程与服务人员发生争执

讲:舆情危机管理

一、 认知舆情危机

1)关注本行业敏感现象

2)意识到新媒体的杀伤力

3)舆情的两面性

二、舆情危机处理原则

1)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2)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3)统一领导,统一口径

4)正面导向,国家号召

三、舆情公关危机处理措施

1)风险洞察预判

2)做好预警:保安维护、隔离小屋、公共隐忍

3)两半应对法:一半应对客户,一半幕后协调

4)请求上级支持

5)基本法规了解:偷拍隐私、肖像权等

6)公开应对:统一口径、歉意表态、正向引导

7)积极处理:短期法则

案例:奔驰漏油事件、某银行行业投诉事件

四、舆情公关危机避免的“坑”

1)冷漠无视

2)疏忽旁观者

3)推卸责任

4)我方无错无歉意

5)公开场合大讲规则

备注:复盘总结+学员分享+答疑

吴娥老师的其他课程

• 吴娥:导引有素的场景化商务沟通
课程背景: 在现代商业社会里,有很多场合需要在公众面前展开专业和精彩的陈述、展示和演讲。古今中外的各界人士都是表达的高手,中国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参加对演说的评论是:“要想改变人的思想和观念,非演讲不可”。而在中国古文化中《周易·系辞上》这本书中是这样描述演说的重要性“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也说明了表达的重要意义。 做好结构化和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的商务演示的同时,商务礼仪也是随之而不得不关注的焦点,古语说“不学礼,无以立”,如何在商务沟通场景中融入适宜的礼仪,都是事无巨细,又渗透着系统性和全局性的事项,这些看似周全顺利的流程,背后都体现着专业性,也渗透着客户的体验感。 本课程将通过结构化商务演示技巧、商务沟通、自我魅力提升等方面的学习与训练,,才能够树立言之有物的商务表达,增加本企业品牌形象,传递给客户、合作伙伴良好体验感。 课程对象:营销部门、大客户部、外联需求部门人员 课程收益: n 掌握商务演示过程中的语言运用方法,快速吸引听众,使表达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有效提升呈现演讲技巧 n 有效处理商务演示过程听众提出的各种问题 n 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与个人魅力,由内而外修身修心; n 通过服务细节给客户带来良好体验,从而为客情信任打下深厚奠基。 课程风格: n “学中做,做中觉”:易学,有趣,实用; n 突出听、看、做、练等亲身体验的关键环节,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n 30%理论讲授、20%案例分享、50%实际练习+情景模拟+讲师现场示范指导等,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课程风格: ●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 方法论新:建构主义+实操练习+视频案例+组织实际案例演练+风趣幽默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授课方式: 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视频互动+实操演练+追溯本源 课程大纲 第一讲:场景化商务沟通 一、识人为先 1. 从着装颜色、款式、风格识人 2. 从言语、肢体动作识人 3. 通过沟通语言,捕捉关键信息识人 4. 不同性格的人,不同礼仪喜好 演示模拟: 1. 从事金融行业营销工作的的孔雀总监,如何沟通应对? 2. 强势,嗓门大,不理解规则的老虎经理,如何沟通应对? 二、营销需求挖掘场景 场景1:话题切入沟通 u 提问礼仪 思考:从怎样的问题开始提问合适? 模拟:当与客户沟通中,没听明白或没听清楚的环节,如何回应? 小组讨论:当想聚焦客户需求,精准确定其需求时,应用怎样的提问方法合适? 场景2:客户需求达成一致,匹配产品或方案时 u 有效精准匹配的礼仪 场景3:客户对方案或产品有异议时 u 客户提出范围内需求时 u 客户提出价格疑问时 场景4:离开客户场所时 u 交谈尾声的礼仪 u 起身离开的礼仪 u 进出电梯的礼仪 演示模拟:某项目推广方案与甲方的洽谈,提问礼仪与客户异议时的应对。 警示1:避免误伤的五礼 1. 赞美无处不在 2. 建言代替直言 3. 提问代替断言 4. 让对方说出期望 5. 诉求共同的利益 案例分析:不要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 警示2:掌握方法,说话有礼 1. 说话有有层次 2. 基于事实的细节 3. 用工具强化重要信息 4. 主动说出对方所想 5. 复述,与对方确认一致 案例:川航某航班的空调服务 第二讲:场景化提问技巧 一、识人为先之礼 一、提问背后的底层逻辑 1. 为何客户总是默然离开 案例:大客户营销案例、中小企业零售案例 2.你对今天的拜访前问过哪些问题? 案例:今天你问了么? 今天你问了哪些? 今天问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今天你问了之后,得到什么结果? 3. 提问背后的心法 二、QT提问思维与营销无缝链接 1.四“问”出结果 1)融洽关系环节-问诊断 2) 确认需求环节-问需求 3)影响选择环节-问决定 4)促进成交环节-问成交 2.提问技巧总结十大招式 n 有的放矢 n 引导对话 n 展现专业 n 激发好奇 n 强调原因 n 欲擒故纵 n 适度追击 n 极度延伸 n 施加压力 n 三级助推 第三讲:结构化商务演示 一、演示说服之高效呈现流程 1、手留余香的自我介绍(快速建立关系、取得信任) 2、先声夺人的开场导入(快速破冰、激发客户兴趣) 3、扣人心弦的演绎(主次分明、逻辑清晰、声情并茂) 4、余音绕梁的结尾 练习:新业务发布的产品路演 二、商务呈现的互动控场技巧 1、提问:穿针引线(开放式赞美、封闭式营销) 2、回答:专业巧妙(回答提问和处理客户反对意见) 3、互动:积极参与(引导客户参与体验) 4、控场:处变不惊(从容不迫、收放自如) 三、商务呈现画龙点睛之笔 1、讲故事法 2、引用名言佳句 3、首尾呼应法 课程复盘+提炼总结+学员分享
• 吴娥:从校园到职场的必修课:职场情商与沟通
课程背景: 有数据调研发现,员工被雇佣往往是因为经验和智商,解雇则是因为情商。彼得德鲁克说,组织里70%问题都是沟通造成的。因此,从校园到职场的第一堂必修课,不得不开展职场情商与职场沟通的内容。 沟者,构筑管道也;通者,顺畅也;沟通,在我们的职场与生活中,无处不在地充斥着每一个空隙;尤其在职场中,我们的管理沟通、销售沟通、服务沟通、跨部门沟通、会议沟通等等场合,解决事件的本质70%都来自于沟通,是自古自今都必备的能力之一,并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组织生产力,取得更好的绩效和业绩。 新员工初入职场,经常会遇到心态失衡、自我为中心过多、角色转变慢、工作效能提升慢、责任意识不强、团队精神缺乏、人际关系不良、沟通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是情商不足的体现。 如何提升新员工的情商和沟通水平,加快新员工的成长,已经成为许多公司关注的焦点。 课程收益: ● 转变和适应职业角色,更快的职业化; ● 强化沟通协调能力,推倒部门墙带给组织的障碍; ● 学会换位思考,高效沟通相互协作。 ● 掌握向上沟通、平行沟通等职场沟通技巧,提高沟通的质量。 课程风格: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方法论新:建构主义+刻意练习+视频案例+组织实际案例演练+风趣幽默 课程时间:1天 课程对象:基层员工、新进员工 课程方式:游戏+视频+案例+理论+实操+演练 课程大纲 导入:破冰小活动 第一讲:情商管理——新员工职场发展的关键 一、职场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1. 员工职场发展的决定因素研究:专业技能与情商 2. 员工被雇佣往往是因为经验和智商,解雇和发展则是因为情商 二、情商与职场情商 1. 情商的5个组成部分 案例:“你做梦” 2. 职场情商的构成 1)心态管理 2)自我成长 3)团队情商 4)职场沟通 案例:大龄剩女领导办公桌上的吉祥物 第二讲:组织沟通主要问题 一、组织中容易出现的八大沟通困局 1. 组织分工不明白,存在职能部门的黑白之间的地带 2. 上级交待任务的不明确清晰 3. 上级不知如何激励下属 4. 下级接受任务时的不主动沟通确认 5. 下级完成任务模糊不清,有偏差,不及时报告 6. 玻璃心”的同事莫名其妙不高兴了 7. 同事之间就为一句话,犯堵 8. 职场中屡见不鲜的“暴力沟通” 案例:组织中因为沟通而离职流失的数据 第三讲:组织沟通基本逻辑 一、组织场景中沟通应用 1. 思:思本质 1)要达到的目的 2)各自需求和利益 3)要解决的当下问题 2. 行:巧行动 1)赞美三部曲——SPR a S: 发现事实 b P:赞点 c R:发生关系,建立连接 练习:两两一组,现场寻找对方赞点 2)结构化表达三原则——CDC a表达场景 b有吸引力地表达:掌握三个关键原则 视频:胡歌获奖感言 练习:汇报工作的结构化表达 3) 提问 a提问对于组织沟通的价值 游戏:扑克牌 第四讲:组织沟通实际应用 一、向上沟通 1. 如何向领导请示汇报? 1)汇报什么内容? 2)汇报结构——金字塔原理 活动:向老板汇报 案例:今年做了哪些工作? 案例:销售部部长的难题 3)汇报的6个时机 2. 领导安排工作的沟通要点 1)记下来 2)搞清楚:TPSRT工具 3)多反馈 活动:撕纸游戏 案例:安排客户参观 案例:上海员工数据 3. 理解领导批评的本质 稻盛和夫曾说过:管理者对手下的纵容娇惯只不过是“小善”。如果想要培养优秀员工,就必须对其进行严格要求,这才是真正的“大善”。 4. 领导风格与沟通 1)如何与专制型领导沟通? 2)如何与授权型领导沟通? 3)如何与友善型领导沟通? 4)如何与稳健型领导沟通? 活动:角色扮演 5. 与领导沟通的其他注意事项 团队研讨:三位不同市场调研员与领导的沟通 二、平行沟通 1.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释放点、甜蜜点、回忆点) 活动:分享集体活动的甜蜜点 3. 从工作出发就事论事 4. 遵循制度和流程 5. 发生冲突怎么办? 1)冲突的性质 2)冲突的四个成因 3)冲突处理的五种模式 6. 必要时请领导出面 三、常用沟通技巧 1. 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第一印象 2. 沟通投机 1)什么是沟通投机? 2)沟通投机的心理学方法 活动:赞美你的同事 3. 冲突情绪控制六步法 小结:Q&A
• 吴娥:触点生情:建立卓越物业客户服务关系
课程背景 : 如今市场化竞争大多已经由“产品、价格”转移到对“客户服务”的竞争,客户服务水平已经成为主宰生死存亡和竞争胜败的重要体系。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使客户体验到无处不在的满意和可信赖的贴心感受。假若有强大壁垒的优质客户服务团队,不但可以唤醒老客户,还可以和新客户快速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令客户满意度整体提升,促进公司经营的大步前进。 对于物业行业或地产行业的物业品牌而言,好的客户体验的物业能够增强客户满意度,从而成为忠实客户,激发客户购买新的物业,不论是地产公司的旗下物业,还是专业物业品牌公司为开发商服务,能够通过良好物业的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并实施购买行为,这都是非常好的服务品质和行为。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当下发展趋势下,服务人员最主要的职责就是 “以人性为本”地洞察客户,经营客户关系,建立客户信赖,为客户传递价值,设计服务,从而给企业创下良好销售额及利润。因此,我们必须精准掌握客户的心理及需求,并有效引导客户的行为,通过服务价值传递,带动营销业绩提升,从而树立企业的良好品牌和口碑。用户的需求不再是单点,而是全方位、多维度、多变的,如何“以用户思维”识别并精准抓住用户需求? 本课程旨在结合标杆行业典型案例,结合本物业行业以及本公司的具体实情,针对物业行业企业人员如何提升服务意识、增强客户体验为落脚点, 从“用户触点、用户体验、用户情感曲线及用户旅程地图”等模块进行理念学习,以“用户思维”为导向进行案例探讨、实际结合、总结物业服务提升策略,为企业品牌建设进行添砖加瓦。 课程收益: ● 通过看清趋势和职业化塑造,提升个人职业化意识; ● 认清客户体验、满意与忠诚的关系,把握用心服务的方向; ● 通过掌握客户期望及创造客户忠诚等方法,找到让客户满意的切入点; ● 了解海底捞服务理念及案例,结合地产物业案例,对标参照物业行业的服务可提升触点及策略。 ● 一条利润链:掌握利润链逻辑,理顺客户体验、客户满意、客户忠诚的底层关系; ● 一个定律:了解用户体验的关键点,掌握峰终定律,学会捕捉客户体验; ● N套触点:梳理不同场景的“服务触点”,并在本物业业务流程中使用; ● 一套地图:梳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服务体验旅程地图,整体化呈现服务流程优化点; ● 三大口碑策略:一次服务后运用不同策略促进粘度增加,事半功倍; 课程风格: 源于实战:课程内容来源企业实践经验,课程注重实战、实用、实效; 幽默风趣:课程氛围非常好,擅长用互动、故事、案例点燃培训现场; 逻辑性强:系统架构强,课程的逻辑性能够紧紧抓住每个听众的思维; 价值度高:课程内容经过市场实战打磨,讲解的工具均能够有效运用; 方法论新:建构主义+实操练习+视频案例+组织实际案例演练+风趣幽默。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服务人员/管理者、服务营销人员/管理者 课程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员分享+现场演练+强化训练 课程大纲 第一讲:中国物业行业目前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 中国物业现状的数据 1. 物业行业营收及预测 2. 中国物业管理企业数量 二、 中国物业未来的市场竞争力 1. 规模化 2. 专业化 3. 市场化 4. 平台化 5. 数字化 三、 消费市场和用户变化 1. 单点-多触点-全渠道 2. 用户需求的升级变化 讨论:我们今天的物业业主在本职问题以外,更在意你提供什么? 工具:马斯洛的需求原理 案例:解放后至今,消费者的需求变迁 第二讲:物业行业如何提升服务品质 一、从服务质量模型看客户体验的改善 1. 客户体验的五维 2. 客户满意度、体验与期望的逻辑 案例:客户感知与差距模型 一碗牛肉面的体验逻辑 3.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1)不了解客户的期望 2)没有设计好合适的服务及其衡量标准 3)没有按照确定的标准提供服务 4)沟通不畅使客户产生误解或者投诉 5)客户认为所提供的服务低于其期望值 二、服务质量评估五维 1)可靠性 2)保证性 3)有形性 4)移情性 5)响应性 工具:服务五维模型 练习:以物业服务为背景,梳理出物业服务五维。 案例:龙湖业主全生命周期需求层次报告-业主满意的七个层级 第三讲:物业卓越服务的用户体验地图 一、抓住用户情感曲线的触点 1. 用户行为全流程 2. 情感曲线中的峰终 案例:宜家、亚朵酒店 案例:某酒店用数据提升住宿体验 练习:描绘一次物业服务的情感曲线1.0,找出服务峰终点,并完善策略。 二、用户旅程地图梳理物业服务改善策略 1. 物业可以提升服务的角度 客户服务 安全防范 清洁保洁 智能化 2.物业案例场景化教学: 案例1:业主家里灯坏了,业主只有一位女性在家 案例2:背着同事进小区,同事大醉 案例3:送孩子上补习班,时间很紧了,家里在忙装修 案例4:提着刚买的菜,需要一个推车,小区刚出规定,要有押金50元才能使用,但是没带 现金,也没带手机 案例5:业主车胎在离小区2公里处,车胎爆胎了 共创:主要业务场景的用户行为、峰终触点,并梳理成稿。 三、建立客户信任“四宝” 1.学会赞美 2.学会提问:精准提问,抓准需求 3.学会表达 1)赞美 2)铺垫子 3)半句秘诀 4)复述有方 4.学会内转外不转 案例:业主家中马桶堵上,工程部人员指派了,忙不过来 三、应对业主投诉或抱怨,物业服务能做什么? 1. 客户投诉处理 1)处理投诉的四大技巧:缓和、观察、表达、反馈 2)从客户四大心理分类进行处理应对 求发泄心理:实例剖析(大吼大闹-孔雀) 求尊重心理:实例剖析(摆权威、资格-老虎) 求建议心理:实例剖析(解决问题-考拉、猫头鹰) 求公平心理:实例剖析(有比较型-老虎) 案例:业主让物业帮忙送物品上门 2.抱怨投诉处理的禁忌 1)明说客户的问题 2)避而不谈 3)不让客户说 4)承诺忽略 5)语言地雷 u 课程回顾 u 提炼总结

添加企业微信

1V1服务,高效匹配老师
欢迎各种培训合作扫码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